“增肌行动”:广东职教的强身运动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我省职业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办学规模、基地建设、办学模式和办学质量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广东已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职业教育大省。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上来了,但其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正如宋海副省长所说,目前我省职业教育好比一个“胖子”,块头很大,肌肉却不够,今后要更注重内涵提升,强化“肌肉”,增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
  在新的一年,我省职业教育将如何开展“增肌行动”?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我们专访了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职业教育强省
  
  记者:罗厅长,您好!去年我省职业教育成绩显著,广大职业教育人都备受鼓舞,社会各界人士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有所提升。同时,大家也在关心,规模上来了,质量如何提升?职教吸引力如何进一步增强?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有哪些举措推动我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实现从职业教育大省向职业教育强省转变?
  罗伟其:我们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去思考和谋划广东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从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等三大规律出发,深入研究产业链、岗位链和人的成长链的相互关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起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纵向衔接,学历、学位教育与职业培训统筹发展,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近期,我省将出台《关于发展壮大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确保我省到2012年基本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到2020年建成职业技术教育强省,在全省范围内形成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国际化程度高、充满生机活力的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健全具有广东特色、在全国发挥示范作用的现代职教体系,全面建成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记者:在努力建设职教强省的目标框架下,我省今年将重点抓好哪些工作呢?
  罗伟其:具体来说,我省将以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统揽,以建设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为抓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继续推进招生建校工作、职教基地建设、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等五项重点工作。当中包括进一步扩大高职面向中职招生试点范围,完善招生办法和招生机制,完善技能型人才考核选拔制度。
  此外,我们还将全面统筹完善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和教材指导委员会,加强中、高职教学层面的衔接与配合,更好更快地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并将坚持“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实现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和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免学费就读。相信经过我们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广东的职业教育会日益强壮起来。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内涵建设
  
  记者:内涵建设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核心要素,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宋海副省长也要求我们更注重内涵提升,通过“加强健身锻炼”练就结实的“肌肉”。今年将开展哪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罗伟其: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如果没有内涵,是没有吸引力的,也是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后劲的,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今年职教的内涵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我们将通过改革四个模式、创新六个关键环节,全面加强职教内涵建设。
  首先是模式改革:一是改革办学模式,推动校企一体化办学,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的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二是改革培养模式,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研究职教的培养模式;三是改革教学模式,推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四是改革评价模式,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其次是发展创新:一是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等,重点建设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技能教室”;二是创新专业设置,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根据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岗位、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继续学习专业方向调整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三是创新教材应用,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四是创新教学方式,推进讨论式、探究式、协作式和自主学习,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建立案例库、技能库,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实操性;五是创新队伍建设,改革教师评聘机制,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六是创新管理制度,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灵活培养技能型人才
  
  记者:不管是改革模式,还是创新关键环节,您都提到了“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的问题。这是当前各界都很关注的校企合作,也是普遍反映最需要完善的一个环节。您认为当前我省职教校企合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改进?
  罗伟其: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校企合作平台并未真正形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缺乏政策性和制度上的保障,缺乏统筹教育和企业两种资源的机制,各种优惠、激励政策和措施不健全或者落实不到位等,这些因素造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参与方式单一。
  下一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在政策上宏观指导校企合作。希望各级政府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资源调节优势和统筹规划优势,合理统筹教育和企业两种资源,促进校企合作。同时,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大力倡导企业、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允许中职学校与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实施教师技能提升计划开通师资“绿色通道”
  
  记者:我省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大。我省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将有什么动作?
  罗伟其:要发展壮大中等职业教育,就必须破解当前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总量不足与素质偏低等问题。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中职教师技能提升计划,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通过开设职教“师资班”、到企业锻炼、出国培训进修等方式,建立和完善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二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来源的中职教师,形成国家、省、市、(县)、校多级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机制;三是分区域、分层次实行中职学校校长全员培训计划;四是继续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和课程改革计划,健全专业带头人培养制度。
  此外,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按年度及时核定落实中职学校教师编制,建立企业、社会中的高技能人才进入中职学校的“绿色通道”。
  记者:谢谢罗厅长在虎年来临之际接受我们的专访。期待着广东职教长得“有头脑、有骨架、有肌肉”, 早日成为全国职教丛林中一匹生猛的“华南虎”。
  责任编辑魏家坚
其他文献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习作这半壁江山却成为了一块鸡肋。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也是苦不堪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采用微课植入习作课堂的形式,一段时间以来收到了一些效果。  微课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主要是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遵循课程要求,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习作中运用时,学生不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可以有效缓解一节课40分钟的疲劳。微课资源中多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坚守学生立场逐步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向。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将课堂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引思”就是通过“让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自己,“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形成觉醒与顿悟,借以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让”出质疑权利,“引”出多元见解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说
“理解”作为学习的应有之义,是学生积累与内化语言、体验与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怎样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呢?教师应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要紧扣课标的要求,多种途径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诵读品味,深化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富有“语文味”的,这种味道能带给学生精神的享受、情感的升华和愉悦的体验。《好课三味》中有言:“‘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课堂语文味,在基于语文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和倾诉者,一起研究探讨,一起咬文嚼字,让浓浓的语文味滋润学生的心灵。  一、语文的味道是读出来的  真正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充满读书声的课堂,声情
设置语文要素,明确训练方向,是统编本教材编著的重要理念,也是一线教师在践行和使用统编本教材时要着力关注之处。为了达成语文要素所指向的教学目标,编者在单元中选编了与语文要素息息相关的典型文本,教师要紧扣语文要素与典型课文之间的联结点,彰显文本的作用。  统编本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依照六年级学生的学情,他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紧扣人物细节阅读的习惯,但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由此可以看出课标对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视。但实际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内容知识能力的培养而轻视学生思维发展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与发展呢?  一、读中想象,培养学生思维  的形象性  在阅读
“正语文”教育思想提出:教师以教语文的方法去教该教的语文,学生以学语文的方法去学该学的语文,只有教师能先明确教学内容,精准把握教学方向,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语文教与学的方法性问题。以下是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来阐述如何将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精准。  一、根据课标,促进学生“文道结合”  课标既是语文教学的宗旨,还是语文教学的“标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起点和落点的课标,直接道出了语文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结晶与积淀,它是一种浓缩的信息,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古越绍兴,到处散落着历代文人贤士的典故成语,如卧薪尝胆、曲水流觞、沉鱼落雁等,这些浩如烟海的经典,正是我们苦苦找寻的本地文化根源和语文教学资源,也是每一个越地子孙感到光荣与自豪的最佳载体。那么,如果我们立足“本土”,让古越子孙徜徉于经典的聆听、诵读中,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在潜移
“识字加油站”是统编本一年级“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栏目,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把一些常用字呈现出来,通过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汉字。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识字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由于“识字”本身的特征,用传统的方法教一年级学生识字难免枯燥乏味。那么,如何利用“识字加油站”,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呢?下面以统编本一年级下册教材为例谈谈教学策略。  一、创设
古诗词语言精练,篇幅短小,并不会对所要描绘的事物或展现的情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细致的描写,而是诗人在内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或者片段,与自己的情感进行彼此融通,顺势勾勒出诗歌的内在意象。在这种状态下,诗人笔下所流淌出的文字自然就会形成以事物、情感、神韵和意象为主体的艺术构思层次,即诗歌的内在意境。统编本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就用寥寥数语,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