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重点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本文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环保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
随着环境破坏愈来愈严重,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人类需要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自己。生物学作为与自然环境最相关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学需要紧密结合环保教育。
一、深入挖掘教材,加强环保教育
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环境保护问题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也是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作为初中生接触生物学、了解生物圈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在教材的学习中将环保教育渗透进来,能够有效地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对环境、对生物圈的认识,认识到“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家园”,扭转“人类是地球的主宰”的错误思想。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的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直接进行环保教育的部分,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上的案例让学生们想象人类对环境破坏之后,后人的生存状况会是怎样,结合现在的空气质量的恶化程度想象一下未来的人类该如何生存等,提高学生对环境破坏的认识和重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再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措施,例如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例如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不适用一次性餐具,不过度使用洗洁精、洗衣粉等小事,环保就是从一件件小事的积累中产生巨大的效应[1]。
教材中也有很多没有直接涉及到环保的内容,教师就需要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将环境保护的知识点进行结合,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的《传染病》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结合传染病的生物学知识,引用一些因为环境污染而造成的传染病大爆发的事例,比如1988年上海市发生了30万人感染甲型肝炎的人类史上罕见了流行传染病大爆发的事件,后来查明是因为市民食用了被污染的不干净的毛蚶而导致了传染病的传播。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污染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巨大威胁,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2]。
二、利用多媒体,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在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也越来越便捷与智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生物知识进行更加直观地展现,使学生对生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学角度的环境对比,将环境破坏的后果更加真实地展现,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环境保护的成果与带来的重要影响,从正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激发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关于内蒙古草原历史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以及如今黄沙漫漫,生物难以生存的现状,引起学生对环境破坏的深刻认识。还可以播放关于国家治理陕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的成果,经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陕西省开展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完成了人类史上的一大壮举,形成于唐朝的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即将被消灭。通过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果给予学生环境保护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是环保教育中的一环,但是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利用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技能,引导学生实际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实践活动中,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行动。例如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开展一些宣传、演讲、写作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3.12植树节”的植树实践活动。或者开展一些小型的课题研究活动,例如“废电池中的液体泄漏对土壤的影响和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本市酸雨的形成与引发诱因的调查与研究”等,带领学生对本地的污染企业治理现状和环保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強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现状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
四、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受生物学教育的初期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将两方面进行有效结合,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能够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自觉地尽自己所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耿安军.立足教材、面向全体、着眼生活——刍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9).
[2]李璐.找准契合点,润物无声地渗透环保教育——略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4).
关键词:初中生物;环保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
随着环境破坏愈来愈严重,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人类需要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自己。生物学作为与自然环境最相关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学需要紧密结合环保教育。
一、深入挖掘教材,加强环保教育
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环境保护问题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也是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作为初中生接触生物学、了解生物圈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在教材的学习中将环保教育渗透进来,能够有效地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对环境、对生物圈的认识,认识到“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家园”,扭转“人类是地球的主宰”的错误思想。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的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直接进行环保教育的部分,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上的案例让学生们想象人类对环境破坏之后,后人的生存状况会是怎样,结合现在的空气质量的恶化程度想象一下未来的人类该如何生存等,提高学生对环境破坏的认识和重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再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措施,例如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例如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不适用一次性餐具,不过度使用洗洁精、洗衣粉等小事,环保就是从一件件小事的积累中产生巨大的效应[1]。
教材中也有很多没有直接涉及到环保的内容,教师就需要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将环境保护的知识点进行结合,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的《传染病》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结合传染病的生物学知识,引用一些因为环境污染而造成的传染病大爆发的事例,比如1988年上海市发生了30万人感染甲型肝炎的人类史上罕见了流行传染病大爆发的事件,后来查明是因为市民食用了被污染的不干净的毛蚶而导致了传染病的传播。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污染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巨大威胁,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2]。
二、利用多媒体,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在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也越来越便捷与智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生物知识进行更加直观地展现,使学生对生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学角度的环境对比,将环境破坏的后果更加真实地展现,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环境保护的成果与带来的重要影响,从正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激发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关于内蒙古草原历史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以及如今黄沙漫漫,生物难以生存的现状,引起学生对环境破坏的深刻认识。还可以播放关于国家治理陕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的成果,经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陕西省开展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完成了人类史上的一大壮举,形成于唐朝的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即将被消灭。通过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果给予学生环境保护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是环保教育中的一环,但是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利用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技能,引导学生实际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实践活动中,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行动。例如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开展一些宣传、演讲、写作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3.12植树节”的植树实践活动。或者开展一些小型的课题研究活动,例如“废电池中的液体泄漏对土壤的影响和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本市酸雨的形成与引发诱因的调查与研究”等,带领学生对本地的污染企业治理现状和环保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強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现状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
四、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受生物学教育的初期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将两方面进行有效结合,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能够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自觉地尽自己所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耿安军.立足教材、面向全体、着眼生活——刍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9).
[2]李璐.找准契合点,润物无声地渗透环保教育——略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