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地理教学有明确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从而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通常会终身且乐而不疲地学习。高中地理其实是一种常识,是生活的地理,更是一幅展开生活细节的地图。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观察与思考生活中日常事物或现象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其地理素养;另一方面地理教学要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能使高中地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此,笔者对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活”质量作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体验中回归生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使新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增强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高中地理有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将理论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发现地理理论和规律。
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教学(一般在秋季进行这一单元内容的教学),因为地球的运动非常抽象,而如果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讲述就显得较为具体直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和回忆每天早晨来学校上课的时间。
【教学片段1】
师 今天你几点钟起床的?
(学生回答大都是六点左右)
师 天亮了没有?
生 天刚亮。
师 冬天早晨起床时天有没有亮?
生 没有。
师 夏天暑假时呢?
生 天早亮了。
师 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课堂就会在问题的指引下顺利进行下去,学生还会感到特别有意思。当分析完早晨的日出时间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下午日落的时间以及不同季节日落的方向,并专门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日落观察,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从而使他们清楚地理解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如在教学“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和时差”时,教师可先问学生:“现在是几点?”学生会回答准确时间,且回答的基本上都是北京时间。教师可接着问学生:“那乌鲁木齐时间是几点?”学生会继续回答(他们都知道要减去两小时)。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减去两小时呢?”
这样,学生自然会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不但把身边鲜活的事物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会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 努力营造课堂氛围,让教学素材回归生活
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语言,创设地理意境和教学素材。如适当地加上一些谚语、诗词、成语、歌诀等趣味语言,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实地理表象。这要求我们创设的地理情境要新鲜、奇特,且富有趣味,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听后心驰神往、回味无穷,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产生共鸣,形成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如,在地理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的地理专业术语,而学生对这些地理术语很难理解,这时需要教师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讲述。
例如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外力作用”时,学生对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理解不是很明白,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教学片段2】
师 大家见过冬天烧炉子没有?
生 见过。
师 如果里面有一块烧红的石头被拿出来,突然放入冷水里面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 会炸裂。
师 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自然界中,就是风化。
师 自然界哪些作用会导致岩石的风化呢?
生 温度的变化,水,生物。(教材上有原话)
师 为什么没有风的作用呢?
生 (讨论后)风力只能将破碎的岩石带走,而不能将岩石变得破碎。
师 将破碎的岩石带走的过程就是侵蚀。
师 那什么是搬运和堆积呢?
生 (讨论后)搬运就是把破碎的岩石由一个地点搬运到另外一个地点,堆积就是破碎的岩石沉下来。
这样,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教师通过生活化的语言使教学素材回归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深奥的理论知识理解了,也学会了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地理术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让教学过程回归生活
倡导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的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让教学过程回归生活,即课堂是一个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知识学习与生活体验的联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索的氛围,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需要,利用地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且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
新闻主持、知识竞赛、抢答等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课堂,深受学生欢迎。每堂课前,我们可以安排5分钟“新闻播报”,让学生轮流担任“主播”(课前根据上课内容编写一则相关的“新闻”),当“主播”播报以后,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和“抢答”。这种形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区域的认识,还能让中学生及时了解世界时事,促使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关注、贴近、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掌握和应用地理知识。
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动作表演。例如,在讲授“季风”时,可以请一位学生扮演夏季风,另一位学生扮演冬季风,让他们相对站立,伸出两手,推一推,比一比,看谁更有劲。当其中一人力气大时,另一人就被推着走,雨带就会随之推移;当两人力气相当、势均力敌时,雨带就相对稳定地在一地不走。这样的课堂表演,不但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具体生动的情境氛围,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情绪,从而获得身体、心灵的解放和主体的自我发展。
为更好地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教师在拓展练习中,还可提供给学生一组房地产楼盘广告,与学生一起讨论怎样应用所学到的季风知识来辨别、选择好的楼盘和楼层。只有学生意识到地理存在并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生活离不开地理,我们才能切实体会到地理的价值,学习动机才能被真正激发。如此获得的地理知识及地理思想和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生活服务,达到学以致用。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地理活动。教学中我们要因地因时制宜地创设情境,充分开展多样化的探索活动,让地理教学真正回归生活,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之情,让实践融入课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学生,使其适应并推动社会生活与生产的发展。
一、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体验中回归生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使新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增强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高中地理有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将理论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发现地理理论和规律。
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教学(一般在秋季进行这一单元内容的教学),因为地球的运动非常抽象,而如果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讲述就显得较为具体直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和回忆每天早晨来学校上课的时间。
【教学片段1】
师 今天你几点钟起床的?
(学生回答大都是六点左右)
师 天亮了没有?
生 天刚亮。
师 冬天早晨起床时天有没有亮?
生 没有。
师 夏天暑假时呢?
生 天早亮了。
师 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课堂就会在问题的指引下顺利进行下去,学生还会感到特别有意思。当分析完早晨的日出时间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下午日落的时间以及不同季节日落的方向,并专门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日落观察,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从而使他们清楚地理解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如在教学“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和时差”时,教师可先问学生:“现在是几点?”学生会回答准确时间,且回答的基本上都是北京时间。教师可接着问学生:“那乌鲁木齐时间是几点?”学生会继续回答(他们都知道要减去两小时)。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减去两小时呢?”
这样,学生自然会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不但把身边鲜活的事物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会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 努力营造课堂氛围,让教学素材回归生活
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语言,创设地理意境和教学素材。如适当地加上一些谚语、诗词、成语、歌诀等趣味语言,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实地理表象。这要求我们创设的地理情境要新鲜、奇特,且富有趣味,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听后心驰神往、回味无穷,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产生共鸣,形成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如,在地理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的地理专业术语,而学生对这些地理术语很难理解,这时需要教师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讲述。
例如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外力作用”时,学生对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理解不是很明白,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教学片段2】
师 大家见过冬天烧炉子没有?
生 见过。
师 如果里面有一块烧红的石头被拿出来,突然放入冷水里面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 会炸裂。
师 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自然界中,就是风化。
师 自然界哪些作用会导致岩石的风化呢?
生 温度的变化,水,生物。(教材上有原话)
师 为什么没有风的作用呢?
生 (讨论后)风力只能将破碎的岩石带走,而不能将岩石变得破碎。
师 将破碎的岩石带走的过程就是侵蚀。
师 那什么是搬运和堆积呢?
生 (讨论后)搬运就是把破碎的岩石由一个地点搬运到另外一个地点,堆积就是破碎的岩石沉下来。
这样,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教师通过生活化的语言使教学素材回归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深奥的理论知识理解了,也学会了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地理术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让教学过程回归生活
倡导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的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让教学过程回归生活,即课堂是一个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知识学习与生活体验的联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索的氛围,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需要,利用地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且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
新闻主持、知识竞赛、抢答等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课堂,深受学生欢迎。每堂课前,我们可以安排5分钟“新闻播报”,让学生轮流担任“主播”(课前根据上课内容编写一则相关的“新闻”),当“主播”播报以后,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和“抢答”。这种形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区域的认识,还能让中学生及时了解世界时事,促使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关注、贴近、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掌握和应用地理知识。
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动作表演。例如,在讲授“季风”时,可以请一位学生扮演夏季风,另一位学生扮演冬季风,让他们相对站立,伸出两手,推一推,比一比,看谁更有劲。当其中一人力气大时,另一人就被推着走,雨带就会随之推移;当两人力气相当、势均力敌时,雨带就相对稳定地在一地不走。这样的课堂表演,不但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具体生动的情境氛围,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情绪,从而获得身体、心灵的解放和主体的自我发展。
为更好地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教师在拓展练习中,还可提供给学生一组房地产楼盘广告,与学生一起讨论怎样应用所学到的季风知识来辨别、选择好的楼盘和楼层。只有学生意识到地理存在并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生活离不开地理,我们才能切实体会到地理的价值,学习动机才能被真正激发。如此获得的地理知识及地理思想和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生活服务,达到学以致用。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地理活动。教学中我们要因地因时制宜地创设情境,充分开展多样化的探索活动,让地理教学真正回归生活,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提高课堂的“生活”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之情,让实践融入课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学生,使其适应并推动社会生活与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