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这就要求课堂上老师所要提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精心设计,巧妙设问。
一、问旧启新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使旧知识得到不断巩固,强化,得以长久保持的有效方法,学习从不忌讳重复,相反,只有不断地通过“温故”才能持久地“知新”。比如可以提问“你说描绘春色的古诗中除了‘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还有更多的诗句吗?”、“你学过的小说中除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还有哪些小说运用了讽刺手法?”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只关注一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这种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知道:“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瑕”等都描绘了春色;李宝嘉的《制台见洋人》、张天翼的《华威先生》等都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学新联旧,问旧启新”,以巩固旧有知识,为新知识的掌握铺平道路。
二、集中注意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巧妙的提问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在听课过程中表现出某种认真,主动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比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最后几段写了较多琐碎的内容,经过前面重点语段的分析,学生注意力有些涣散,这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大问题:作者欣赏荷塘世界、想起六朝采莲情景、惦念江南风物有共同点吗?在经过学生思索和教师的点拨后,学生认识到:正因为在外面的世界中没有自由,他才躲到荷塘世界中寻求自由,但他不能总呆在荷塘中,这只是一种逃避;正因为现实世界中缺少真情,他才想起六朝采莲那充满情爱的光景,但人是要生活在现在的,这也是一种逃避;正因为在华北的清华园中不得宁静,他才惦起江南,寻找家园,但他要在北京生活啊,这也是逃避。由此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他们都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江南在空间上拉开距离,六朝在时间上拉开距离;而夜深人静又幽僻、白天也少人走的荷塘,既在时间也在空间上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虽然思考是紧张的,但学生的脸上满是打通全文的兴奋感。
三、发展智力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除了交流师生思想外,还在于教师恰当而巧妙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作答,引爆其思维火花,培养其创造思维的能力。
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和层次。教师要按照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教材内容的逻辑层次,由易到难,由表及里,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如讲《变色龙》一课,教师提问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答:善变。接着问: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回答:一是变得快,一瞬间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二是变得蠢,愚蠢的理由和荒唐的逻辑。教师接着问:奥楚蔑洛夫“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是什么呢?答: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最后教师提出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一形象,经过短暂讨论,学生回答:左右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作者讽刺的锋芒指向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且也指向造成这种社会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这种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
四、诱导探索
提问的设计不仅要以某些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从文章巧妙的艺术构思中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好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作用,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如讲《将相和》时,问学生“和”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和好。又问:这说明他们以前曾经有过不和,对吗?学生答:对。教师再问:为什么他们不和?为什么后来又和好了呢?寥寥数语,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给调动起来了。上《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我提了这么个问题:“‘秦师’是指秦国的军队,烛之武是一个人,一个人能用武力击退一个军队吗?”学生都说“不能”,“可秦军的确退军了,那这‘退’究竟是怎么个退法呢?用武力不行,那就只可能用什么呢?”“用言辞。”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对,也就是说退、劝退。孙子曾说最上等的军事策略,就是‘攻心为上’,通俗点讲,就是用心理战术,使敌军主动撤军,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由此看来,烛之武的口才的确了不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吧。”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烛之武之所以能劝退秦军的理由,进而领略了他高超的说话艺术,本文的教学目的,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五、比较辨析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认识的开端。在语文学习中,相似的概念比比皆是,学生难于区别,往往张冠李戴,教师应有意识地抓住同类概念的本质特征来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异同。这类问题给予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探讨本质的机会,如“《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但二者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什么异同呢?”在熟悉诗歌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了求同和求异两种思维,认识到两首诗歌都运用了托物起兴的写法,表现了青年男子追求心上人的感想。但是前者反映出男子因相思而苦恼的情状,后者表现了男子倾心于女子却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充满朦胧之美。学生体验到由“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才能进入思潮如海的灵活思维的新境界,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恰当的、富有技巧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不但应该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的做法,也应该是一种让学生享受思维成功的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要成功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思维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问旧启新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使旧知识得到不断巩固,强化,得以长久保持的有效方法,学习从不忌讳重复,相反,只有不断地通过“温故”才能持久地“知新”。比如可以提问“你说描绘春色的古诗中除了‘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还有更多的诗句吗?”、“你学过的小说中除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还有哪些小说运用了讽刺手法?”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只关注一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这种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知道:“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瑕”等都描绘了春色;李宝嘉的《制台见洋人》、张天翼的《华威先生》等都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学新联旧,问旧启新”,以巩固旧有知识,为新知识的掌握铺平道路。
二、集中注意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巧妙的提问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在听课过程中表现出某种认真,主动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比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最后几段写了较多琐碎的内容,经过前面重点语段的分析,学生注意力有些涣散,这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大问题:作者欣赏荷塘世界、想起六朝采莲情景、惦念江南风物有共同点吗?在经过学生思索和教师的点拨后,学生认识到:正因为在外面的世界中没有自由,他才躲到荷塘世界中寻求自由,但他不能总呆在荷塘中,这只是一种逃避;正因为现实世界中缺少真情,他才想起六朝采莲那充满情爱的光景,但人是要生活在现在的,这也是一种逃避;正因为在华北的清华园中不得宁静,他才惦起江南,寻找家园,但他要在北京生活啊,这也是逃避。由此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他们都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江南在空间上拉开距离,六朝在时间上拉开距离;而夜深人静又幽僻、白天也少人走的荷塘,既在时间也在空间上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虽然思考是紧张的,但学生的脸上满是打通全文的兴奋感。
三、发展智力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除了交流师生思想外,还在于教师恰当而巧妙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作答,引爆其思维火花,培养其创造思维的能力。
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和层次。教师要按照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教材内容的逻辑层次,由易到难,由表及里,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如讲《变色龙》一课,教师提问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答:善变。接着问: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回答:一是变得快,一瞬间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二是变得蠢,愚蠢的理由和荒唐的逻辑。教师接着问:奥楚蔑洛夫“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是什么呢?答: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最后教师提出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一形象,经过短暂讨论,学生回答:左右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作者讽刺的锋芒指向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且也指向造成这种社会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这种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
四、诱导探索
提问的设计不仅要以某些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从文章巧妙的艺术构思中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好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作用,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如讲《将相和》时,问学生“和”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和好。又问:这说明他们以前曾经有过不和,对吗?学生答:对。教师再问:为什么他们不和?为什么后来又和好了呢?寥寥数语,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给调动起来了。上《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我提了这么个问题:“‘秦师’是指秦国的军队,烛之武是一个人,一个人能用武力击退一个军队吗?”学生都说“不能”,“可秦军的确退军了,那这‘退’究竟是怎么个退法呢?用武力不行,那就只可能用什么呢?”“用言辞。”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对,也就是说退、劝退。孙子曾说最上等的军事策略,就是‘攻心为上’,通俗点讲,就是用心理战术,使敌军主动撤军,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由此看来,烛之武的口才的确了不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吧。”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烛之武之所以能劝退秦军的理由,进而领略了他高超的说话艺术,本文的教学目的,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五、比较辨析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认识的开端。在语文学习中,相似的概念比比皆是,学生难于区别,往往张冠李戴,教师应有意识地抓住同类概念的本质特征来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异同。这类问题给予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探讨本质的机会,如“《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但二者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什么异同呢?”在熟悉诗歌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了求同和求异两种思维,认识到两首诗歌都运用了托物起兴的写法,表现了青年男子追求心上人的感想。但是前者反映出男子因相思而苦恼的情状,后者表现了男子倾心于女子却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充满朦胧之美。学生体验到由“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才能进入思潮如海的灵活思维的新境界,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恰当的、富有技巧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不但应该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的做法,也应该是一种让学生享受思维成功的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要成功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思维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