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5月,从“七彩语文杯”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上传来喜讯,来自南昌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的教师詹腼一举拿下特等奖。
  6月,南师附小玉泉岛校区的校园被仲夏的阳光笼罩着。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詹腼,看名字还以为是个腼腆的姑娘,而站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个剪着一头利落短发、笑声爽朗、神采奕奕的“80后”女教师。她阳光般明媚的笑容强烈吸引着人们走近她。
  [在教育的海洋中自由搏击风浪]
  2002年,詹腼从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来到南昌师范附属小学当了一名语文教师。在15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在全国、省、市级教育教学大赛中获奖十余次,指导学生竞赛获全国、省、市级奖十余次。
  2016年7月,南昌市“年度教师”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全市各县区划分为3个片区展开评比,产生了15名“片区年度教师”。半决赛后,6位老师获得决赛入场券。决赛实行大评委评审制,设立了5个现场评审团,“年度教师”候选人需接受现场展示、演讲、答辩等多个环节的考验。“大家好!我是詹腼。我们总在追寻教育的真谛,那就让我们回归教育的本原吧!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说到传承,这让我想到于漪老师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教师的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以延续。’对于这句话,我感触颇深,也就有了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传播美好 承载希望》……”詹腼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演讲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詹腼凭借出色的功底和表现,脱颖而出,摘得南昌市“年度教师”桂冠。
  “年度教师”对于詹腼而言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的日子,她并没有停歇,而是一直精磨细研,做更好的自己:2016年10月,获南昌市第四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2017年3月,获江西省第四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第一名……
  2017年5月5日~8日,两年一度的“‘七彩语文杯’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南京举行,大赛分讲演故事、书写展示、才艺表演、课堂教学展示及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五个部分,所有项目的评审均现场打分、亮分。詹腼的才艺让人惊叹不已,她的专业展示融故事、朗诵、书法、声乐于一体,深厚的书法功底、深情的朗诵、专业的美声,加上新颖的表演形式,最终获得了评审和观众的一致肯定,赢得了全场最高分,一举拿下特等奖。
  在备战素养大赛的日子里,詹腼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学校,下班以后就在学校里看书,晚上九点半离开。平常找不同的班级上课以发现自己不足,再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老师的点评来调整状态。
  “比赛于我而言是一个从不太自信到自信的过程。它带给老师的不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强大动力。它让你发现自己的诸多不足,然后产生想要提升自己的强烈愿望。”一次次的比赛,帮助詹腼实现了一次次的蜕变。“老师只有体会到职业带给你的成就感和喜悦,才会克服职业倦怠。参加比赛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会让你对自己有更好的期待。”詹腼坦言。
  在南师附小,有一支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超能陆战队”。“当我的课不够吸引孩子时,队员万老师立刻送出‘课堂吸睛十妙招’;当我遭遇家长质疑时,李老师马上为我讲授‘家长沟通兵法’;参加素养大赛,因为紧张,我好几个晚上睡不着,但团队给予了我无穷的信心。我永远记得,当我走下赛场,队友们送上的欢呼与拥抱,他们原来比我还要紧张!”詹腼说起团队对自己的帮助仍感慨不已。因为成长,所以感恩。如今,詹腼也成为“超能陆战队”的核心力量,每次都竭尽所能地给予其他老师帮助,从日常课到展示课,从试教到正式上课,点点滴滴,细致入微。2007年2月,詹腼还被授予2006年度“南昌市科教职员工技术创新积极分子”称号。
  [做学生的大姐姐,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引领]
  在詹腼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教师少有的童真。
  詹腼很喜欢看动画片,她觉得动画片是与孩子沟通的法宝。“初为人师时,我就是快乐的‘小黄人’(动画片《神偷奶爸》里的主角)。我和孩子们一起抓蜗牛、跳皮筋。”在詹腼的班上,学生经常有表达自己诉求的机会。几年下来,她成了孩子眼中的大姐姐,能够陪着他们撒欢撒野的大姐姐。詹腼说,要做点燃教育之火的人,首先就应该带着爱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慢慢地,她意识到,光做个带给孩子们快乐的“小黄人”还不够,还要成为孩子心中那个无所不能的 “哆啦A梦”。为了让课堂成为吸引孩子的磁场,她日夜研读,专家的教学视频伴随她度过一个个清冷的夜晚。靠着“明灯相伴到午夜”的板凳功,詹腼迅速成长了起来,在詹腼这个“哆啦A梦”的大口袋里,为学生准备了各种课程包:“经典大家读”引领孩子走进古诗文的美妙世界;“故事你我他”鼓励孩子走上讲台;“影视嘉年华”开启孩子多元的艺术表达方式。孩子们在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她自己也捧回来各种奖项。共同成长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
  教龄15年,当了11年的班主任,詹腼最大的感受就是当班主任最锻炼一个人的能力。“要学会处理很多事,尤其是学会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当家长与你站在同一战线上时,教育孩子时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最重要的一点是真诚和换位思考。如果一味批评孩子,家长会很愤怒,他会想你怎么没看到孩子的优点呢?对孩子的鞭策要有技巧,而不是一味说他棒,这样孩子才有方向。”
  詹腼喜欢练字,这也影响了学生。哪个孩子字写得比较好,练字刻苦,她就请来做自己的小助手,让他在黑板上布置作业,这对其他孩子是一种莫大的激励。詹腼教一年级时,有个叫姜治同的学生很想练好字,于是他每次写完字都要拿给老师看一下。“班里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们天天都要练字。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姜治同的字已经写得很漂亮了。”詹腼感到很欣慰。
  低年级学生的写作教学是让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詹腼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心得。她让一年级学生先画一幅画,再写一两句话。通过画来记录生活,发挥想象。二年级写的是循环日记,五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五人依次从星期一写到星期五,每人写一篇,前面学生写的日记对后面的同学也是一个借鉴和提升。“写循环日记就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詹腼鼓励孩子关注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很多人不是不会写,而是平時没有积累素材。比如前阵子南昌举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有孩子目睹家人的参与有感而发。”   詹腼所带班级连年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班风纯正,学风优良。2013年还被评为南昌市“学雷锋先进班级”。
  [学习成长的日子,就是快乐奔跑的过程]
  詹腼爱好广泛,旅游、美食、书法、阅读、朗诵、唱歌……令人羡慕的是,她总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平衡。詹腼说这归功于对自己时间的合理安排,同时注重效率。“其实很多事能放在一起来做。比方练字的时候就可以放美文欣赏,是可以‘一心二用’的。”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長。”阅读就是灌溉良苗的泉水,滋养人心的营养。
  詹腆展示了她的一份年度书单,每个月她都要读几本书。在五月的书单上写着:泰戈尔的《飞鸟集》、卢梭的《爱弥儿》、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在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令人沮丧的事情,但人可以从读书中汲取能量,获得力量。读书也是个触类旁通的过程,如果对圣经没有一定了解,读柏拉图的《理想国》如同天书。有一次我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怎么也不得要领,直到有一天读到梭罗的《懂得独处,静守心灵的美好》,再来读《瓦尔登湖》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每天,詹腼都拿出40分钟来练字。在她看来,写字是最好的休闲和怡情方式。到了南师附小后,学校里很重视书法教育,还请了专业老师来上课。詹腼跟书法老师学了一个学期后,感觉自己进步很大,后来又继续跟学了三年。凭着一股对书法的痴劲,2015年,她的作品获得了“江西省第九届书法临帖展”入展奖。2016年她正式成为江西省书法协会的会员。
  詹腼还在喜马拉雅FM开设了个人朗读电台,她利用课余时间至今已录了30多个节目,分两个版块,一个是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另一个是诵读课文。她用这样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朗诵水平,并和大家分享朗读经验。她也是江西省朗读协会的会员。晨起诵读,晚练书法成为她的生活常态。“练完字后,我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一点也不觉得累。”詹腼说道。
  詹腼爱好音乐,在读大专期间就拿到了校园歌手大赛第一名。工作后詹腼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参加工作的那一年她就考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美声唱法八级。功不唐捐,这些爱好也为她日后参加素养大赛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觉得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你首先要热爱,要从中找到快乐。做老师要做快乐的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个对生活有热情的人而不是一个刻板的教师。我喜欢学习的过程,也享受这个过程,所有让我成长的事我都愿意去做。老师只有自己是丰富的,课堂才能是丰富、有趣的。”詹腼对记者说道。
  南师附小教育集团理事长易艳丹说:“詹腼老师极具内生力,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马达,晨起诵读夜半习字,大家都惊叹她超人般的精力,她总是笑着说,这只是爱好。在她的感召下,一大批老师拿起了书本,拾起了毛笔,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她就是这样,爱笑、爱生活,和孩子们一起智慧生长,自由向上。”
  江西省教研室研培科科长熊晓珑说:“詹腼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老师,她不仅爱她的学生,而且她能够努力地艺术地去爱她的学生,她用她的实践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形象。”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也许是老师们在我的心里早已播撒下了一颗传承的种子,呵护、爱、信任、梦想……它们就像一簇簇星火,照亮了我远方的路。于是,我也选择了做一名传承者,将他们所教于我的,教给我的孩子们。”詹腼告诉记者,她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小学时老师讲的那篇课文叫《小溪流的歌》:“快乐的小溪流唱着歌,不知疲倦奔流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那时的我多么渴望自己也能像小溪流一样,不断奔流,唱着歌冲向茫茫海洋。”这就是詹腼,永不停歇,她,像海燕一样,在风浪中搏击,在风浪中前进,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他文献
一個平常的日子,记者走进余江县一所普通的村小——杨溪小学的一间教室。教室里,陈玲珍正在给二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堂上,陈玲珍千方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和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她让孩子走入文本,发挥想象:“漆黑的夜晚,如果你迷路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发现了北极星,你又有什么感觉?”孩子们在陈老师富有启迪的语言中领会到了大自然的奥秘,也增强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当得知
期刊
大班额、大校额如何化解?教师编制如何保证?入园难如何解决?校园安保、寄宿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如何解决?这些“拦路虎”一度困扰着安福教育人,如今在安福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这些问题正在一一化解。  6月15日,记者来到井冈山脚下的安福县采访,县教体局局长刘家平在接受采访期间频频接到电话。原来中考将至,县交警大队队长主动打电话表示中考期间将增派警力,为中考工作保驾护航,电力、城管等相关部门也纷纷表示,
期刊
对于每一个以优秀的传统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的人来说,习惯的养成实际上是对优秀传统的传承。习惯就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灵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灵,它已经内化为人们的修养、气质甚至举手抬足的法则。  学校是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因此,每一个学校都重视养成教育。峡江县教育体育局以“重细节,强训练,创特色,上台阶”为目标,主抓文明礼仪习惯、安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健体习惯、劳动习惯、勤俭朴素习
期刊
7月6日晚,德国汉堡G20峰会前夜,汉堡举行的大型交响音乐会上,来自井冈山龙市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谢嘉成,与爱心大使刘媛媛合唱的一首《乘着歌声的翅膀》赢得了海内外众多媒体、嘉宾和观众们的喝彩。  11岁的井冈少年把井冈山的脱贫故事唱到了德国。同时,在井冈山市茨坪镇的各个革命旧址里,井冈山的红领巾导游员正向游客们回顾斗争史;在青原区东固镇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孩子们穿上了红军服,行操训练……  从1927
期刊
5月31日晚7点到6月1日晚7点,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跟随该校法学163班同学同自习、同就寝、同早读、同活动、同上课、同就餐,24小时与学生们生活在一起,近距离体验学生生活。  31日晚7点半,伴随着晚自习的铃声,罗嗣海徐徐步入法学163班的自习室,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自己,称是法学163班的“插班生”,将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一起学习、生活。就此,罗嗣海拉开了为期一天的“学生生活体验日”活动。
期刊
曙光小学坐落在南昌市青云谱区一个偏僻小巷的旮旯里,通往学校的路狭窄而且曲折多弯,校园面积只有4000平方米,现有学生800余人,近期该校因学生跳绳而名声大作。2017全国跳绳锦标赛暨全国跳绳联赛台州站于5月拉开战幕,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跳绳运动员齐聚台州。经过激烈拼搏,南昌市曙光小学的运动队员夺得了4个项目的全国第一名、5个项目的全国第三名,共夺得25个项目的奖项。  此前,曙光小学曾获得江西省大
期刊
“立德树人,党建是魂。”“学校党建的魅力在于与教育教学的深度契合,在于顺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内需。”南城实验中学的党员教师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自2013年9月起,学校每周三下午固定的“书记接访日”,由党组织与学生零距离沟通,在深入、深察、深培间作文章,常常获得意外之喜。  深入:消灭校园死角  “其实,学校还有两个旮旯的环境有问题……一个是运动场文化墙围板多处出现变形、弯折、凹
期刊
由海军权威杂志《当代海军》发起的海军旗全球传递活动,于今年5月6日传至英雄城南昌,上午10点在凤凰洲市民公园内的“南昌舰”上举行“海军旗全球传递华中地区江西区启动仪式”,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海军士官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启动仪式现场,身穿迷彩服的士官生们与大家一道高唱歌曲《人民海军向前进》,还与南昌大学国防生进行了思想交流。  活跃在校园内外的“迷彩服”,是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一道独特的
期刊
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引擎和内在驱动力。近年来,玉山县充分发挥教师培训学校在干训与师训上的作用,根据教育人才的专业发展需求与层级,对接前沿,立足实际,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切实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师队伍,其做法值得借鉴。为此,我们特别邀请玉山县教体局局长陈卫民谈谈他们的具体做法。  “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培训”  问:虽为赣东北山区小县,玉山的教育在江西省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相当的影响力,这
期刊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创新关爱学生新模式,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以弘扬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为契机,以情感关怀为切入口,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开展“让我的爱送你回家”教育扶贫爱心家访。  久违的笑声  学校党委书记宋晓文率先垂范,5月27日下午,率相关老师一行,送师范学院2016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易同学回老家过端午节。  “今天是宋书记和老师们送我回家的,回到家里我都惊呆了,我家有新的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