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策略探微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诉求下,把握好非正式评价的实质和实施显得更为迫切,从高中语文教师课堂非正式评价的内涵着手,分析高中语文课堂非正式评价的应用现状,提出优化非正式评价的优化策略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非正式评价;策略
  一、 高中语文教师课堂非正式评价的内涵
  “课堂评价”一般是指教育权威者对教学过程本身的评价,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课后反馈做出客观评价等,多指一种外部评价;也指在教学互动中的评价,主要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所做的评判和反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种内部评价。高中语文教师课堂非正式评价即指课堂的内部评价,是基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实际课堂情境和师生的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依据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的行为和意向,对学生做出的随机的、不受程序规范的、单一标准、固定方式、特定情境束缚的评判与建议,是一种随机进行的反馈与建议等。这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为了证明。学者们将研究越来越集中在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学生潜能的挖掘、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上。且充满人文关怀评价的期望、激励、理解、宽容等成分都已成为教师评价的共同诉求。
  二、高中语文教师课堂非正式评价行为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走访、分析发现,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现实生活中的高中语文教师课堂非正式评价已取得很大进步,主要集中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做到引导、鼓励为主
  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非正式评价能够做到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大多数教师能有意思的从欣赏的角度去品评学生的回答,及时赞许,这无疑大大鼓励了高中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当学生答题遇到困难时,大多数教师也能以引导为主,不轻易放弃、另请他人,这种相信学生、合理引导的积极做法,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例如,“请你再好好想一想,别紧张,我相信你一定会的”等。从集体的角度而言,教师对一个学生的“不放弃”就是引导其他学生勇敢发言、积极尝试、相信自己的最好示范,更容易博得学生的信赖。即使学生回答的思路有误,大多数教师也能够做到耐心听完,评价时也多是含蓄的、鼓励的,而不是严词批评或讥讽。
  (二)尊重个性差异,因人施“评”
  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做尊重个性差异,因人施“评”,对于生性大胆、调皮、开朗的学生,在课堂上如果表现的不好,教师往往直接点名以提醒;而对于一些自尊心强的、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大多只是眼神暗示或课后谈话。一部分教师已经注意到“评语需与学生个性相匹配”,大部分教师懂得“因人而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三)关注动态,有问必答
  即使是课外问题,多数高中语文教师也能及时给予回应。教师们能考虑到课外问题既然在课上提出,就必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教师如果一味置之不理,学生就会不服;如果鲁莽批评、搪塞也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从而影响上课。恰到好处的评价往往会无形中提醒学生应该围绕课内问题来谈,会收到非常微妙的课堂效果。健康活跃的课堂应是教师对学生“迅速反应”的课堂,哪怕这个反应只是一个眼神;而适当延迟评价及恰当的沉默也是辅助评价运用于语文课堂。这不仅表明教师有问必答,还体现了教师是非常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动态的。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课堂非正式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应转变评价理念,重视非正式评价,把非正式评价放在与正式评价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两者取长补短。非正式评价常因“非正式”性以及实质的较难把握而被教师和学者们忽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与集中、固定、繁琐、规范的正式评价相比,非正式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的更广,作用更大,且“非正式”的影响通常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的语言交流、思想碰撞、心理互动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的培养有更大的帮助,是师生课堂畅所欲言探讨的结果,它不强调精确、“唯一答案”,不是固有的机械式练习。在这种饱满丰盈的互动生成中,随着师生的体验、畅谈,非正式评价更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带来更大的影响。不同于统一标准、步骤严格的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更强调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与学生的及时交流。非正式评价与正式评价不是对立和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教师对此不应盲目地因为其“非正式”性就轻视它。
  (二)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要求教师的非正式评价应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无论什么教育行为,唯有注入人文关怀,该行为才会真正将教育深入人心。语文教师的课堂非正式评价更应突出对“人”的关注,多角度观察学生行为、认真聆听学生发言,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全体学生的多元发展为非正式评价的终极目标,以评促教,在课堂互动中形成师生心灵的交流。教师的真诚的评价,只有发自内心,即使是严厉的批评听起来也能温暖人心;也只有源于爱与信任,才能使一个简单的微笑也被铭记在心,并产生前进的动力。
  (三)评价要具体,有针对性
  教师的课堂非正式评价应尽量描述的比较具体。由于评价方式的无规范、评价情境的随机、评价标准的多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非正式评价常被人们忽略,言语较少经过推敲,多是教师随机的有感而发,对于不同的同学,教师可能以同样的简单评语作答,如“很好”,这样的评价标准是模糊的,学生无从考量自己。使学生不知道自己“很好”表现在哪里。于是,这个“很好”并不能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作用,更多得是敷衍。高中生渐趋成熟的思维和“在乎他人看法”的特质更需要语文教师“言而有物”的评语。语文教师在对上述学生进行非正式评价时,应该将评语具体化,例如“你读课文的语调准确,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不是简单的说“很好““读得不错”。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拥有具体、感性的认识,从而依据教师的评价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王丽媛.试论课堂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J].教书育人,2008(27).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首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正确引导学生走进新教材,挖掘新教材,领悟新教材,研读新教材,让学生在自主地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使这些成为学生受益终身的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积极主动快乐学习呢?在新课改形势下,转变学生的
期刊
目前,全国各地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探索,通过近些年的教学研究实践发现,大部分老师喜欢使用的软件是word和powerpoint,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简单易学,二是使用方便。可以在一般的媒体教室上课,不需要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室。网络的发展已经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从同行们的探索实践以及自己的摸索情况看,我觉得以下几个模式还是比较可行的:  一、独立篇目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期刊
学生做错题并非都是不会做,很多错题都是由疏忽大意造成的。这当中除了看错、算错这些常见的低级错误之外,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由于某种题型以前见的太多了,做的太熟了,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学生往往就会不加思索地套用以前的思路和方法,想当然地进行思考和解答,因此就常常掉进命题人设好的陷阱,最终造成不该有的失误。下面就此举出几例,以期引起注意。  例1:已知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如图1所示的直
期刊
知识有形,题型无限。若就题论题,面对题海,单打独斗,只能疲于奔命,难以应付,并使习题教学进入无序无效状态的死胡同!那么只有立足于创新教育这个主题,在观念上,  使习题课由主教型转变为主学型,由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由结论型转变为探索型,由封闭型教学转变为开放型教学。在操作上。要做到“就题论理”:即“理”出教法,“理”出主题,“理”出思路,“理”出背景!  一、“理”出教法  教师每堂习题课都要讲评若
期刊
曾经在郑大听过石家庄42中学田丽霞老师的教育讲座,令我很受触动,感受最深的是她的教育理念——无痕教育。“无痕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与教育者的接触、交流、体验,与教育者的意志产生共鸣,在情感交流中潜移默化,不留痕迹地接受了教育的一种思想教育方式。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运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效果很不错。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让学生记生字,背词语解释,背诗句意思,经常硬性的去要
期刊
初中伊始,每个学生都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开始学英语的,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时间的延续,有的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持之以恒的上好英语课呢?我认为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阐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英语学习的艰苦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才是让学生上好英语课的关键  一、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
期刊
初中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探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事物,科学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亲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物理,在体验中感受物理,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的美,体会成功的愉悦。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主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物理规律,在创造和成功中
期刊
枯燥、抽象是政治课的特点。对于高中生来说,政治课不是太受欢迎。所以,学生在政治课学习的时间上、精力上投入不够。那么,如何才能让高中政治课变得生动呢?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高中政治课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引入了一个美学思想(创设意境)到高中政治课堂中。以期望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政治理论讲解,改变死气沉沉的课政治课堂。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情)和境(景)
期刊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数学知识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和系统性。数学的直觉思维是人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数学分析思维的基础。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入手谈谈高中数学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一、打好基础,形成合理认知结构  只有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结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思维由单向型向多向型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