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来源 :江苏教育·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惜时;人生时钟;时间意识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號】1005-6009(2018)15-0030-02
  【作者简介】梅洪建,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苏州,215000)教师,一级教师。
  一、教育背景
  1.从时代角度来看,高一年级的学生依然属于独生子女,在“众星捧月”般的环境里长大,他们或多或少有些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
  2.从学段特点来看,高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经历了中考,而高考又相对比较遥远,学生因为没有了考试压力,容易形成心理的“真空”期。
  3.从班级现实来看,学生被动学习情况比较严重,学习主动性不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教育目标
  1.通过人生时钟的计算,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匆匆。
  2.通过“承”“转”对比,让学生懂得惜时的要义,树立时间意识,并在行动中落实。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邀请在苏州工作的农民工老乡,安排访谈主持人并审核访谈问题。
  学生准备:准备纸笔,收集图片,准备TED演讲PPT、配音音乐,视频采访家长,准备演读材料并做成PPT,布置教室。
  四、实施过程
  (一)起——识时间之匆
  1.主持人:如果我们把人的一生看成是时钟旋转一天的24小时,假设您可以活到80岁的话,请您计算一下,一岁也就是一年是多少分钟,一天又是多长时间?
  2.学生计算。
  明确:24小时相当于1440分钟,而将此分成80年,每等份是18分钟。1年相当于18分钟,相当于1080秒,一天就大约等于2.96秒。
  3.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生命的滴答。然后谈感想,初步感受时间的匆匆。
  【设计意图】通过“生命时钟”计算,让学生们感受到时间流逝的匆匆,感受时间的紧迫。
  (二)承——知惜时之义
  1.主持人:时间之匆匆,每一刻的流逝都仿佛抽去了我们生命的丝,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珍惜时间呢?
  2.TED演讲:《那些让人动容的背影》。(呈现哈佛图书馆凌晨4点的景象、寒冬墙角边曹仪伟苦读的身影、菜场路口修鞋女读书的情景……)由学生代表结合“哈佛图书馆的十二条训言”等进行TED演讲。
  3.学生根据演讲讨论:何为珍惜时间?
  4.播放对家长们的视频采访《匆匆那年》。
  内容导向:录像着重让家长们谈在单位工作时间内如何提高效率,从集中精力、寻求最佳路径等角度谈如何珍惜时间。
  5.学生根据采访讨论:珍惜时间的其他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TED演讲和视频采访,让学生明白“惜时”的要义,懂得抓紧时间和提高效率都是珍惜时间的表现。
  (三)转——感失时之悲
  1.主持人:惜时的道理,或许每个人都知道。但是从知道到真正懂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老师把他的几个老乡请到了我们教室,我们想通过与老乡们的访谈,让大家明白该怎么做。
  2.访谈。
  环节一:说说当初读书时。让民工老乡谈当初自己读书时的时间意识;
  环节二:说说时下劳累日。让民工老乡谈谈自己工作的辛苦;
  环节三:说说如果重来过。让民工老乡设想一下,如果重新来过,自己会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学习。
  环节四:寄语愚儿莫再痴。让民工老乡说几句心里话送给班上的孩子们。
  3.活动:闭目三分钟。闭目三分种,是静思默想,是精神的进一步洗礼。
  【设计意图】通过对农民工老乡的访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失时”(不珍惜时间)的悲痛,从而懂得惜时的重要。
  (四)合——树惜时之志
  1.主持人:刚才几位叔叔的发言,让我们感慨万千,让我们一起“演读”毛主席的几句词,结束我们的班会课。请全体起立!
  2.全体学生起立演读——
  (女独)多少事
  (女合)多少事
  (女独)从来急
  (女合)从来急
  (男独)天地转,光阴迫
  (男合)天地转,光阴迫
  (男女合)天地转,光阴迫
  (女独,响亮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男独,响亮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男女合)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男女合,中间两个节奏逐渐加快,首位按短线提示朗读)
  只—争朝夕
  只争朝夕,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设计意图】通过激情演读,振奋精神,让每个学生树立起惜时之志。
  五、活动延伸
  1.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属于自己的学期计划、月度计划和日计划。教师逐一指导,看其是否具有可行性。
  2.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学法的指导,指导其在学习效率上做功夫。
  3.以小班会的形式分享执行计划较好的同学的经验,促使其他人的计划更好地落实。
  4.沟通家校关系,形成家校一体共同赏识孩子行动的氛围。
  六、活动反思
  这节班会课是针对高一学生设计的,多种教育方式和资源的运用,使得当时的教育效果特别好,学生们感触很深。但是如何让深刻的感触转化为行动,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我开展了一些延伸活动,一是拉长了教育的过程,二是拥有了具体的行动方案,三是借取了家长的力量。这些既保证了教育效果的落实,也是后续我班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的重要原因。稍显遗憾的是,这次班会课学生“精神吸纳”的成分较多,而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不足。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是我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之一。该校从课程的理念构建、教学环境、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学习方式、师生成长等方面入手,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优化了语文教育生态,逐步形成了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文化。  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和教育厅原副厅长胡金波都对该校的语文课程基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使学生快乐学习贯穿始终,不是就语文教学而教学,而是渗透了人文关
【摘 要】活动班级的内涵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借助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个体或者群体教育,使学生获得个性化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设计班级活动时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班级活动中发展学生个性。  【关键词】班级;活动;适合的教育;个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3-0061-03  【作者简介】1.陈玲,淮阴师范
【关键词】毒品教育;法律法规;抵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1-0074-03  【作者简介】顾婵,南京市宁海中学(南京,210024)教师,一级教师。  一、教育背景  国际背景:毒品问题全球化。当前国际毒潮持续扩散,吸毒人群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毒品生产和消费数量连创新高,因毒品衍生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国内背景:毒品发展快速化
【摘 要】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就是铸就高品质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用生长型的课堂结构,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进而积累数学核心素养,从而学会思考。品质课堂的建构与形成,不仅能促进学生又好又快地生长,而且还能让教师凝神炼魂,厚物载德,发展成长。  【关键词】生长过程;数学思维;课堂品质;教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导读】本期刊发的一篇调查报告使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呈现了乡村学生的寒假生活现状,突出了乡村学生的教育期待。另一篇论文以齐齐哈尔市一所乡村小学为背景,通过生日会研究,突出了乡村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体现了乡村班主任的专业性。乡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一样,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实现美好生活的内在力量,有着成为自我教育主人的能力。乡村班主任是乡村学生的理解者、发现者、信任者、合作者和成
【关键词】跨学科课程;课程开发;创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0-0063-02  【作者简介】董琰,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05)教师,高级教师。  1.课程设计思路。  创中学是以真实问题为基础构成的任务式、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头脑风暴、创造实践、展示与评价等方式进行创造性活动。政史地跨学科课程作为创中
主持人语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而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是继承优秀文化财富、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功利性太强。因为高考试题中语篇阅读权重很大,所以才重视阅读训练。这就导致英语阅读活动经常演变成一个辨认文字符号、字面释义、对词句进
【摘 要】“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第74期主题新颖、内容与形式丰富,很典型地反映了沙龙的日常图景,既呈现出班主任实践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又印证了“艺友制”的运行机制及“文化岛屿”这一社会学概念。“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的这种自下而上的、小而美的班主任实践共同体的专业发展模式,为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班主任制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随园夜话;情境学习;班主任实践共同体;文化岛屿;艺友  【中
【摘 要】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创建校本化实施系统,从课程模块建设、探究平台创建、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进行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有效探索与实践,力求从根本上改变生物学科的课程生态、教学形态和课堂样态,努力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教学变革;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3-0053-03  
【摘要】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个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亟待挖掘。浙江省武义县“希望之光”团队的班主任通过对中国农民丰收节育人价值的调研和开发,有效提升了学生和家长的核心素养,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与振兴。  【关键词】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班主任;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5-00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