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公元前 202年 12月,项羽从陈县撤退到沱河南岸的垓下,期待与一直躲躲闪闪的刘邦进行一次正面阵地战。几年来刘邦召集蚂蚁般的农民进行的迂回、包围,项羽实在厌烦了。自古以来,军事总是关涉到荣誉、生死、决断……而不是现在这种古怪鄙陋的战法,被迫指挥江东子弟屠杀那些面有菜色、说着难懂方言的饥民,项羽感到为难。
  更为难的人是韩信。
  从齐国一直赶到垓下,沿途流传的总是“斩白蛇”与“万人敌”的故事,韩信的心情是复杂的。作为韩国贵族子弟,他自然与项羽一样,崇尚列国分封制度,唾弃秦国那种欺骗人的无情压榨制度。当然,秦国十多年一眨眼就亡了。但刘邦就是要挖空心思打这一仗,打完之后建立一个长期存活下去的、实行秦国制度的“汉朝”。没有错,无数老百姓非常乐意参与打这一场对自己很不利的一仗。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韩信在士兵中去听,听到的也仅是刘邦灌输给他们的那些空話。
  尽管有极少数聪明人知道,韩信决定了刘邦与项羽谁能取胜。但无人知道的是,韩信在项羽那边遭遇的真正秘密。尽管韩信是贵族,却是楚国不认同的韩国贵族。楚军每一个将军,都对应了楚国的某一块封地,他们的训练与冲锋,都仿佛有乡亲们在旁观。所以,韩信要得到一个高位,也就是说要有对应的封地与乡党。项羽无法给予这些,贵族将领也不会同意。
  那么,韩信只好在刘邦这边占据一个高位,对抗那个自己并不想对抗的列国制度捍卫者项羽。除此之外,他还能有什么选择?他能选择在一个更有意义的世界去搏杀吗?作为杀戮艺术的专家,他有一个要求:希望杀戮是有意义的,并且是最后一次。但这个要求在这个世界是奢侈的。
  在刘邦的大营里,韩信想的是这些,而不是得到大将军职位后的狂喜。
  刘邦于是漫不经心地推开酒杯。中军大帐外漏进的一丝阳光擦过刘贾木讷的脸颊,恰好照亮了刘邦那油亮、布满皱纹的面孔,多余的光线则投在彭越透明泛红的耳轮上。
  韩信站了起来,与英布和周殷走出大帐。
  黄昏中一颗大星升了起来,天边浅淡的晚霞将军营染上似真似幻的气氛。二人见韩信面无表情,也不多话,作揖告辞走了。
  韩信从齐国带来的部队已扎营完毕,但听不到齐国的方言。那些面孔红润的齐国新兵在屠戮城父的时候,因过早地品尝到了南方女人的的妖娆,目睹了敌方和我方的死亡,沉默多了。
  卫队长靠近韩信,说,“师武先生的腹泻好了,刚才已经去了楚歌练唱营,还纠正士兵的唱腔。”
  “好,我去看看。你去吩咐火夫,晚上煮的粥稠一点,瞎子应该可以吃点肉了,另外,杀只鸡。”
  “大将军放心。”
  韩信一大步跨进围了两层布的军营,本来就很低的吟唱声停了。师武枯槁的双手按住琴弦,死去的双眼望向韩信,空洞又有点吓人。服侍他的士兵在他耳边嘀咕,告诉他是谁来了。否则瞎老头子没准会发脾气。
  “我来看看大家。”韩信对师武说,伤兵们歪歪倒倒想要站起来,韩信模仿师武的双手,将大家站起来的势头按了下去。
  所有的人不说话。
  韩信弯下腰,抚摸着一个士兵的头。他几乎还是个孩子,只剩下一条腿。应该失血不少,脸色却白中透红。
  “小朋友,你是哪里人?”韩信坐在他身边说。
  “寿春。”
  “家里还有人吗?”
  “还有我奶奶。”
  “放心,仗马上要打完了。你少一条腿,我送你两个媳妇。跟着我你不会吃亏。你的奶奶也不会吃亏。”
  小孩子说不出话,死劲点头。不合身的衣服沙沙作响。
  “大伙练了这么久,是我的话,嗓子早冒烟了。今天到这里,先休息吧。”
  伤兵们相互搀扶着,缓缓挪动到舒服的地方躺下。师武牵着士兵的手,颤颤巍巍朝韩信走来。只瞎了一只眼的徒弟抱着琴,端正地在后面走着。
  在大将军的帐篷里,酒准备好了。韩信请师武喝酒。
  “仗打完了,我可能要去陈县去一阵子。”韩信说。
  师武威严地放下酒碗,缓缓地说,“大将军不回齐国吗?”
  “从陈县到齐国,所有的地方都归我了!”韩信哈哈大笑着说,“围住了垓下,以为就可以击败项羽了?我早上带了几个老兵去看了垓下城,防守有板有眼,还有一条护城河,哈哈。”
  卫队长叫人送来水果,韩信瞪了一眼,示意他将水果撤下。卫队长明白了,老头子现在吃不了水果。
  “老朽大胆地猜一下,”师武压低了他那洪亮得不正常的嗓子说,“汉王已经将军权全部交给了大将军了?”
  韩信放肆但无声地笑了,反正师武看不见。“还有其他的选择吗?项羽的队伍谁能打得过?连我都打不过好吗!”
  师武不懂军事,不知道怎么说。沉吟了一阵。
  “咱们出去透透气!先生能走得了路吗?”韩信说。
  “能走!”师武的声音简直就像尖利的铜箭头在劈开空气。
  在马上,能透过炊烟看到睢水的三个大弯与洨水模糊的水汽。师武继续咕咚咕咚喝酒,韩信不喝,许多种算法在他头脑里自动进行着。河岸布着稀疏的散兵线,夕阳下的垓下城坐北朝南,陆门、水门看不见了,护城河微微泛着月光,天渐渐黑了下来。
  “大将军,打了四年的仗真的结束了吗?”师武说。
  “打了四年!你还真专业……”韩信说,“你们老百姓,不是应该从陈胜起兵开始算起吗?七年了,终于结束了。”
  “为什么就结束了?有了新的谈判筹码?”
  韩信踢了踢马肚子,去感受这里与齐国不一样的风。牵马的士兵跑了起来,师武在马上抓紧了缰绳。
  “师武先生,你说我算不算贵族?”韩信回过头说,“你当然会说算,其实已经不算了。我没有乡党啦。我做什么事,完全没有了约束。”
  “您是贵族!”师武严肃地说。
  “楚人是贵族,他们有乡党嘛。”韩信说,这个时候他什么也不管了,什么都说了出来,在刘邦的大帐里,他受够了张良怀疑的眼光。“如果你的合唱队奏效,楚人的士兵一定认为我们已经抄了他们的老家,老家人都已投降过来参军了,那还打什么仗?我不是什么贵族,但我懂贵族。不像那些流氓啥也不懂。”   “原来如此!”师武说,突然发现自己知道了军国大事,在马上颤栗起来,“大将军高明!”他哑着嗓子喊道。
  为了缓和紧张气氛,韩信将卫队长招呼过来,“你们这些当兵的,还是要懂一些大事。”韩信对慢慢靠近的卫队长说,“你相不相信音乐才是国家大事中最重要的?”
  卫队长拉了拉缰绳,韩信送给他的那匹骏马喷了喷响鼻。
  师武缓缓说道:“师旷曾为晋平公抚琴。一曲既了,有玄鹤飞到廊门下;再演奏一曲,玄鹤伸长了柔软的颈子鸣叫,展开宽大的翅膀舞蹈。平公大喜,连问:‘还有没有更好听的?’师旷说:‘有。
  黄帝时曾演奏过,人鬼神从此和谐相处。您的德性不够,不能听,听之则败。’平公不信,一定要听。师旷不得已奏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二奏之,龙卷风夹着大雨摧垮了宫殿廊檐,左右侍从四散奔逃。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荒野里四下聚满了士兵。夜色已弥漫开来。师武的神秘故事在黑暗中似乎无法终结,无名的恐惧在众人心中传递。
  垓下城中,灯火在无声中渐渐亮起,此时悲凉的觱篥声顺风传来。韩信率众人以一字队形蜿蜒走向藏有三十万军人的大营。
  2
  坐在交杌上的韩信等了很久,早饭浓郁的羊肉汤气味散去,天色已完全放晴。腊月冰冷刺鼻的空气里,藏着过年的感觉。
  十多天来,在韩信的大脑深处,军阵各种阵型、各小队死伤及替补的方式一直在演练着。从模糊、犹豫到最后的清晰结论浮现出来,其实与他以前打过的那些仗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人数是多了,局部的打法更肮脏一些,但事情总有人做。灌婴不做,就让急于上位的孔熙和陈贺去做。这些年,韩信对待这两位,完全可以说是言必信信必果,而他们也都将简单的任务完成得很好。
  视线可以触及的尽头,楚军的仪仗在风中慢慢排列整齐了。仔细听,什么也听不见。倒是几声乌鸦的叫声仿佛在提醒今天不只是整个世界最重要的节点,同时也是十二个时辰拼凑的一天,老百姓仍然要去张罗三顿饭。
  呆若木鸡的师武身上的确有充沛的静气,一直在感染韩信。
  “项羽的战前演说的效果会非常非常精彩,士兵听了,热血沸腾。因为,毕竟今天又会是楚军神奇的大胜嘛。”韩信收回思绪,转头对刘邦派来的骑马文书说。他的头上是一面重得大风才能吹起来的大纛——如果真有大风,就能将“汉大将军”四个字展开。
  韩信能百分之百地想象出来,项羽的演说是精心准备过的。他骑着乌骓走过方阵,表面上是随机地点出士兵的名字,这个是邻村的强子,那个是救过父亲的老兵,某个独眼龙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今天,请诸位与我一起再次见证楚人的奇迹!
  总之,这些士兵与韩信的士兵可不一样,他们都是地方上有权有势家族的子弟,他们在疆场立功,家族的势力更加稳固。如果战死则更好,贵族家庭一代要为国家死一个儿子。
  “您怎么知道的?”年轻的沛县小伙子声音清亮,里面带着一丝崇拜。韩信马上明白了,这个小伙子是刚来的。战争打了这么些年,居然还有十七歲的男孩一直在读书。
  “我在那边领过薪水。”韩信故意说得很质朴,连师武都笑了。
  参谋们纵声大笑起来,刚撞进帷帐的斥候愣住了,不明白这里的气氛为何如此怪异。
  “你知道打仗最头疼的是什么吗?”韩信说。
  骑马文书说:“兵器不够锐利?”
  “不是,”韩信懒洋洋地说,“是灰。
  如果你是项羽的步兵……楚人的荆尸阵听说过吧?你跟在骑兵的后面,你的任务是找一些伤兵来砍。但你最头疼的是骑兵扬起的灰尘。风向不对的话,要吃一早上灰。”
  参谋们笑得直不起腰了,骑马文书没有完全听懂这段话的玄机,只是陪笑。
  “大将军为何不演说?”他问。
  “孔熙和陈贺将军在讲吧。”韩信沉思着说。
  管理六十万人的军队,就不是靠演讲了。况且与项羽打仗,演讲与鼓动又有什么用呢?项羽的兵渴望着牺牲,汉王的兵,渴望着用人头换奴隶,实际情况是送死。而孔熙和陈贺,不过是全力控制信息,让手持短刀的督战队控制局面,不让前军的士兵知道,今天很多人除了送死没有别的任务。他们二位要做的是,前锋死再多的人,后备队也不能崩溃。齐军训练的就是这个。
  老熟人钟离眛率领的前锋冲过来了,沉重的马蹄声几乎要敲破平原。地平线上高高的树枝上的鸟巢颤抖不已。
  他们的方向是笔直的,但他们不知道那面展开的“汉大将军”旗下,韩信并不在那里。
  韩信吩咐撤去帷帐,一切尽在眼底。
  钟离眛的前锋所向披靡,如巨蛇一般有力地钻入韩信的齐军。齐军中有几支长矛摇摇晃晃地想去接近钟离眛,仿佛老叟粘蝉故事里的长竿。但那些长矛戳不中什么,即使靠近了前锋的肩头,他们甚至都不愿去挡开。这一刻,楚军中最为精锐的前锋只醉心于展示他们的战术魅力。
  半个时辰过去了,这条巨蛇从汉军军阵中杀进杀出,速度减缓了。不出意外的是,钟离眛已将韩信的大旗砍倒。汉军一片惊呼之后,楚军一片山呼海啸的喝彩。
  项羽率领另一支更加精锐的骑兵呼啸而来,闯入汉军的尸山杀了几个来回。项羽骑着乌骓马划了一道弧线回到中军,挥舞那枝兼具形式感与恐惧感的大戟,催动大军往前碾压。
  斥候传来的消息是,齐军军阵并未溃散。
  韩信下令让受到重挫的前军残余部分缓缓后撤。这是整个战役中最为艰险的时刻,此刻军阵不崩,大局已定。
  前军呈扇形后撤。紧绷了数小时的后备军突出,弓弩齐发,楚军珍如拱璧的贵族士兵们第一次大批量地坠落马下。所有的人都惊讶地看着这个从未见过的场面。地上汩汩流淌着贵族的血,还有人不相信,以为是楚人的某种巫术。
  孔熙军和陈贺军从东北角和西北角杀出,从惊魂未定的楚军士兵身边掠过。不到一顿饭的工夫,楚军的前军已被包围。钟离眛与项羽都在包围圈中。此时已近午时,项羽与他的午饭被隔开了。   走马灯一般的骑马文书每个都在问韩信,战局剧烈变化的原因在哪里。韩信对师武说:“汉王知道我会赢,但不知道我怎么赢。”
  师武由卫队长搀扶着后撤,稍稍定了定神。对他来讲,战争不仅是金鼓齐鸣与空气中的血腥味道。战争也是一种艺术,有其主题、结构与技术。韩信已完全表明他的艺术并不亚于任何音乐家。
  太阳已西斜,吃过午饭的五万汉军将项伯率领的楚军后军击退。包围圈中的楚军死伤大半,活着的只能睁大眼睛,想不清楚今天的仗为何如此难打。
  黄昏的时候,项羽与钟离眛率领一支铠甲不全的骑兵,低呼着杀开一条血路,回到垓下。八万楚军一天之内伤亡殆尽。
  韩信吩咐过,不必认真阻拦黄昏时候那支小股突围部队。当然,认真阻拦,也未必能拦住。项羽无论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是一大片被施了魔法的懵懂士兵,任由他的大戟挥来舞去。项羽不走,残兵不会投降;项羽再次奋起进攻,搞一些恐怖的噱头、突袭某个大将……汉军仍有崩溃的可能。这个时候,整个汉军也只有韩信的几个参谋,从他密集的命令与战场现状慢慢拼合起了今天一仗的逻辑。
  入夜,韩信去刘邦大帐吃羊肉。乱哄哄的大帐里,刘邦清醒着。
  项羽一直想要打的阵地战打输了,汉军士气大振。但剩下的两万楚军怎么办?今天的大胜只是数字上的胜利。汉军伤亡二十万,楚军伤亡八万。樊哙等人喝得大醉,刘邦等着韩信过来。
  “多谢多谢!我年过半百总算开了眼:我们第一次赢了项羽。”刘邦猛扯韩信的袖子。
  “虞姬很惨,”韩信微笑着眯着眼说,“没人伺候项羽了,自己张罗吃饭。铠甲上都是血,没准混有肝汁胆液,帐篷里啥味都有哇……”
  两人狂笑了一阵。
  刘邦很轻松地说:“但明天如果不打阵地战,我们仍然会输啊。”
  韩信说:“流氓打不過贵族,不奇怪。”
  “怎么办?”刘邦单刀直入,饥渴地想要那个答案。
  韩信第一次接过了刘邦的酒杯,“项羽和我,战略战术互有高低。不过,打仗本质上就是死人,说到让人去死的艺术,他不如我:他能让八千人死,我能让三十万人去死。”
  “你能让六十万人去死吧?”刘邦哈哈大笑。
  “不敢。后军是您管着呐。”
  两人继续狂笑。其实没啥好笑的,不过是前一阵没笑够。
  “但是,你的三十万人还是打不过八千人吧。”刘邦塞过一只羊腿说。
  “我想好了办法:让他的八千江东贵族子弟不想去死了。”
  刘邦跑过来拍他的肩膀,“我服你。你是神哪。齐王!”
  “不能这么说,汉王!我只是您的大将军而已。而且,我至今还没有能力领悟您延续秦朝编户齐民的精妙之处。在政治这一点上,我和项羽一样愚笨,都始终没有开窍。”
  “喜欢与你们贵族聊天……让他的八千人不想去死,真有你的!”
  刘邦与韩信之间的交流,总是在谈论政治的时候戛然而止。或者不如说,哪一个人开始谈论政治,就表明他不想再多说了。
  韩信走出刘邦大帐(现在已涌入一堆女人及香气),绷紧了一天的神经,此刻变得松弛。他迈过樊哙与呕吐物,在星空下打响一个榧子。
  只要项羽跑得快,他就能躲过刘邦布下的大网与韩信派出的追兵,在江东重新崛起。只要两边长期对峙,刘邦的大梦就不能实现,高位就可以一直被韩信持续占据。刀光剑影与军阵变幻之中,容得下属于韩信的微型酒池肉林——尽管他不喝酒。
  在美女与子嗣间缓缓老去,不正是头脑清明的齐王应得的人生吗?
  责任编辑 包倬
其他文献
早就忘了那些少年时候四方游走的话  我决定隐居在纸上田园  用诗来打渔,牧马,翻瓦,春耕秋收  用诗来打伞,点灯,濯衣,生火做饭  每天都要守着太阳  守着太阳从牛眼睛里落下去  鸡嗓子里升起来  我决定坦荡  我决定空旷  我决定跌跌撞撞  你不用说话,我都明白  诗人的宿命  只有风吹麦浪  只有一首孤独,一声大雁  在六个平米的出租屋  单扇门,向外开  開合起来像书的一页被翻动  像鳃  
期刊
我的马蹄声不响,  你雪中自在,  彷徨。  稀稀落落的不是寒冷,  是破碎的婚纱。  浪迹浪迹,  支支吾吾的半天一声  你这无声的脚步,  是重锤在我心口的鼻息。  何日的夕阳,  余晖中,  一缕清香。  我捏着清香,  漫步血红的长江。  我的马蹄声不响,  長江不响,  你也不响。
期刊
焦急的无线电波接通另一头无措,  白大褂笼罩病床,呼吸机窃窃私语,  躺着的是灵魂皱眉和细胞吐纳,  见得床前该隐与亚伯泪目,  微动脚趾好似蚂蚁爬进耳朵,  闻得毛孔摧枯拉朽,静默拥抱,  消毒水和着草木灰拖在地板上。  红色鞭炮纸黄色铜钱纸漫天,  观世音背光不辨男女双手合十感恩,  地阎王交叉抱胸沉溺慈悲,  三更不耐五更寒,五更不待攫去過一座桥,  桥上白水绕梁,香烛缭缭,  花轿开路,大
期刊
我含着梨花来到人世  不知道,皲裂的树皮  在等待一场春暖来愈合  寒意拉开白色帘幕  冰霜过后,坐等一片梨花带雨  花苞绽放如同爱情来临  我要給你在梨园穿上纱裙  在枝头,系上红丝巾和风铃  流水守卫青山,目睹物哀  的过程。梨树像极我的一生  崩裂的外部,藏满生活的意像  日子反复,在春天格外轻快  多年以后,老夫妻  屋檐的炊烟,袅袅升起  逆流而上的唯有回忆  我走过纵横的乡野,忘却霓虹
期刊
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似乎在冥冥之中与今后的命运走向有了极其隐秘的关联。  赫尔曼·黑塞对自己的出生时间(1877年7月2日星期一,黄昏。巨蟹座,水象星座)是这样的自我认识(母亲对他的评价则是聪明可爱,但也非常顽固、执拗):“在一个炎热的七月,夜色降临时分,我来到这个世上,那一刻的炎热无意中成为了我一生都极为珍爱,并想寻回的事物,当它离开我的时候,我是那样疼痛地想念它。”(《略传》)  林语堂也格外
期刊
画匠柳  画画的称匠,柳子唯一,画匠柳是小城的绝称。  画匠和木匠、铁匠、篾匠一样,靠一双手来吃饭,只是活计细致,一纸一墨一笔,不动响器,文气、有品。  画匠柳画画技艺乃祖传的,一代代的传,到他这辈子登峰造极,画龙是龙,画凤成凤,画人传神,只差眨巴眼睛了。  小城得有画匠,有些事情离不开,比如老了人,得有遗像,就得找画匠。小城不大,还有周边的村庄,总有人故去,又总得留下点念想吧。  画匠柳的生意不
期刊
我们县城四面环山,只西北边豁了个口,流经县城的三条河流便挤在一起,从那道口子钻出去。虽然都是小河,河面也不过百十米宽,但夏秋时节,山水暴涨,磅礴的水势就显得张牙舞爪,像某个熟人从科员升为副科后,举手投足与说话的腔调突然变了。而春冬之时,那水瘦骨嶙峋,倒像某年妻子因过度减肥导致营养不良一样,让我看了有种哭笑不得的心疼。  既然有河,便会发生一些跟河有关的故事。比如有小学生放学后在河里玩耍溺亡,尸体被
期刊
就像轻轻吹拂的微风——悼郭风  元月三日,从 2009年一直下到 2010年的冬雨突然停了,天气悄然转暖,空中不见阴霾,退却的云层为他让开了一条天蓝色的路。  他九十二,我四十一,他是我的祖父辈。若依家乡送葬旧俗,倘若我能为他提火笼引路,是我一生的荣幸。  提火笼引路,是长孙才拥有的资格。即便是一种文学的比喻,我也未敢忝幸。  实际上,二十年前我刚刚出道的时候,郭风已经就是德高望重的文坛前辈。我可
期刊
你静静的在忽悠夜空  卖水果的商贩攀谈着  跑步的我 在你眼中  如一粒尘埃 微不足道  而在我心里 你便是故乡  我全部的情思都寄托在你那儿  你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生怕被有情人发现  你我的秘密约定就这样守着  仿佛这约定亘古不变  月儿月儿 此時此刻  莫忘了一颗赤子之心  心儿永远向着你  老虎的忧郁  在狭小的空间  日复一日的重蹈  不长的距离来回踱步  或在台上表演  供游客驻足观
期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对于好多人家来说 ,鸡蛋是油盐酱醋、是衣物鞋袜、是书包学费、是产妇的奶水是男人的茶叶。在我家,姐弟四人之中我是老大,父母忙于挣工分或盘好自留地里的庄稼,母鸡下蛋的事务管理,经过他们言传身教后就基本上交给我负责,多年的反复实践,我还真积累了一些关于管理下蛋鸡的系列感受,如今忆起来,竟比鸡蛋还香。  刨食  在纯粹的农耕时代,各家各户的鸡当然都是散放着养的,白天鸡们会成群结队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