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背后是个家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的两个数字给国内本不清晰的房地产业又蒙上了一层面纱。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1.5%,而国土资源部承认2009年全国城市平均房价升幅达到25.1%。
  两个部门的数字不一,这在近年中并不多见。但争议很快不了了之,因为房民们无心关注这个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在不断攀高的房价之下,如何以最便宜的价格、最好的质量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
  
  冷眼看“买房热”
  
  中国的房地产业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有资料显示,解放初期,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4.5平方米;1978年仅为6.7平方米;2009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超过30平方米。
  更为重要的是,全国已经有超过82%的城市住房归居民自有。而在国外,城市居民拥有产权房比率最高的美国也不过为68%,英国为56%,欧洲等其他国家均在30%-50%之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仅用不到10年时间,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就达到了世界第一。
  而这远不能满足市民对房子的需求。中国调查网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目前仍有超过60%的城市家庭有新购房和换房的意向。大量的需求推动了房价的飙升。2009年,全国房价住宅销售均价达到4600元/平方米,比2008年均价上涨了1000元/平方米,为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
  “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了世界第一,人们却高兴不起来。央行6月8日发布的《2009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发放2.2万亿元,累计支持购买住房707.1万套,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发放额占同期住房销售额的53.8%。也就是说,至少超过一半的自有住房是靠举债买来的。
  此外,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充满了非理性的色彩,炒作空间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早点买房,实际上变相成了一种固定投资,保值升值可能性比较大,而这无疑又大大刺激了中国人的买房动机。
  这样的“超前消费”,造就了一个被称为“房奴”的群体。“背着房子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光鲜的房子与清苦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为房子的支出影响了相当一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
  
  不可忽视“家”文化
  
  “是何种力量把他们聚集到此时一起购房呢?是什么原因让购房者在房价飞涨之时购房热情也日益增高呢?”许多外国人不能理解中国人购房的热情。
  从文化根源上分析,热衷于买房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对中国影响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是以“家”为核心的文化,其礼仪、道德等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也是以“家”为纽带的,而维系“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则是有私有产权的住宅。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没有住宅就意味着没有“家”,意味着生活的不稳定。“居无定所”、“流离失所”、“寄人篱下”都是极为落魄和穷困的人,一般家境以上的人,是都有自己或简陋或豪华的住宅的。因此国人总是竭尽全力购买属于自己的住房,“买房置地”成为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上至官宦商贾下至地主平民一致的追求。
  到了今天,虽说土地所有权不再私有,住宅用地不过有70年的使用权,但基于文化基因的消费习惯还在驱使人们愿意倾其所有去购买属于自己的住宅,有能力的还会想方设法换个大点的房子改善居住条件,以图生活的安定与舒适。
  对住房的倚重,除了可以解决“居住”之忧外,还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和住在租借别人的房子里、住在大房子里和住在小房子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中国社科院经济专家尹中立认为,“在设计住房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论中国的文化背景。鉴于国人对住房的特殊感情,住房分配制度一定要强调公平优先,‘居者有其屋’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特殊意义。”
  
  让“居者有其屋”
  
  房子已经成为一个牵扯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相对于解放之后的公房时代,上世纪末的住房制度改革,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兴起,提供了大量的房产,住房的选择余地大大放宽,房子成了生活质量和家庭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有房子和没房子,大房子和小房子,成为评价生活条件的标准,甚至是谈婚论嫁的必备条件。
  现在每年新建几百万套的房子仍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家庭的住房需求。在现有经济水平和房产资源下,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无数政府官员和专家表示,现在除了增加供给,满足需求,还要在引导人们心理预期上采取措施,不妨鼓励租房而不是买房。
  但租房市场并不乐观。1998年开始的房改,把国家的房子转让给了个人,之后未再建设国家所有的居住房,政府已经没有房子可租。从目前看,租房供给依赖的出租市场因相关政策及配套服务的缺失限制了健康发展。在国外,有人专门以投资的方式买了房产用以出租,慢慢收回成本及收益。但从国内看,房屋租价与购房成本差距太大,不适应当作投资的途径。目前的出租房基本上都是个人暂时用不着的用来出租,一旦另有用途,房主即会赶走房客,租房者只能另觅他处。租房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无房者租房的兴趣。
  租房和买房所享受的待遇不同也在坚定着买房者的决心。一些人之所以选择买房,往往看重的还是购房所能带来的“增值服务”,比如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租房者则无法享用这些公共资源。
  高房价和租房市场的不健全把相当一部分人挡在了需求住房和改善居住条件的大门之外。住房问题如何解决?最后的方案落到了住房供应体制上。建立合理的房地产供应体系,对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民生保障,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案是,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靠市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要靠政府主导的经济适用房,对困难家庭和群体,则要以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加以解决。
  对于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50年间,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建造了90万间“组屋”,协助了9成住户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全球惟一近乎达到百分之百拥屋率的国家。“组屋”由政府建设,价格也相对便宜,为私房价格的一半,并对出售的对象给予政府补贴。
  其实,在许多国家,当房地产市场已“力不从心”的时候,大都采用政府干预市场房价政策予以解决。二战后美国退伍军人的住房问题,德国战后的城市重建,英国几十年前所进行的房改,以及新加坡和香港等地住房问题的解决,都是类似政府参与的“经济适用房”式的住房政策发挥了作用。
  实际上,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有条件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其他保障性住房。城市土地属于全民国有,这也就相当于作为城市公民在买房用地上所涉及到的用地的基本居住权利保障。另外,减少审批乱收费,政府指导房价,都会进一步减轻购房人的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购房者的队伍。
  富裕者住豪宅,中产阶级买经济适用房,暂时无房者租住公共租赁房,困难者申请社会保障房。有这样一个住房供应机制,大多数居民住房需求才会得到满足,真正“居者有其屋”。
其他文献
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世界把目光聚焦“城市”,力图在“城市化”和“反城市化”思潮中,探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届世博会将给后人留下我们对未来的承诺:坚持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地球家园的必由之路。    159年。  这是一段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的历史。1851年5月1日,英国海德公园内一座叫做“水晶宫”的玻璃建筑挂满了万国彩旗。从此,一个叫做“世界博览会”的盛大活动,就成了整个地球人类的共同节日。在
期刊
“一路佳木繁阴,野芳发幽,草秀郁葱之气,使日有濠浮问想,又渡小桥而南,垂杨拂地。”这篇清代临清钞关榷税史李基和所作的《东郊春树》所在地,便是今天的临清市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这里,曾是著名的临清“老十景”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已不见当初时期的影子,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另一幅世外桃源胜景:沙丘起伏,林木森森,庄田纵横,村舍掩映,远远望去,若一副墨泼黛染的山水长卷。  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淇河、
期刊
根的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它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说它年轻,是因为近些年才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说它古老,则因为这门艺术在中国几经兴衰,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原始社会用木锄松土,古帝少昊时期雕刻木像,商周时期造木人木雕作品同其他工艺美术一样,从原始人的劳动中逐渐产生了。著名史学家常任侠先生也曾说过:这种根制装饰品与日本古代叫作“根付”的东西相似,我们民俗端午节小儿佩戴苍术根也是原始的遗风
期刊
孔府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界限在内宅门。内宅门的一切设置,充分表现了中国高门大第家规家教的森严。  内宅门严禁任何外人入内。清朝皇帝特赐虎尾棍、燕翅、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把持,有擅入者,“打死勿论”。内外联系由特设的两种传事差役担任: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  孔府的内宅自然也是其私密的宅居之所。  在孔府的内宅门内壁
期刊
女人的自然属性决定她更适合于家庭,所以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  如笼子里面的鸟想出去,女人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便要求飞出去,与男人一样闯世界、打天下。女人的想法得到了男人的支持。“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于是,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后有“娘子军”扛枪打仗,有“铁姑娘”进山伐木,有“三八船队”出海打渔,有女飞行员翱翔蓝天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男女地位最平等、同工同酬率最高的
期刊
左思的《三都赋》洋洋逾万言,具有超凡的艺术感染力,写得相当精彩。洛阳城中豪贵之家竞相购买纸笔传写誊录,一时竟使纸价上涨。    The "Shu Capital Rhapsody", the first of zuo Si's rhapsodies on the three capitals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described the city of C
期刊
著名作家韩少功谈到张炜的《刺猬歌》时说“这本书是一次惊人的技术试验和精神远行,爆发出丰沛和奇异的想象力,将人类与其它生物无缝接通,将现实与神话交融一体,所创造的超验世界让《聊斋》式的神幻都显得简陋。现实的正义感色谱鲜明,但牢牢扎根在终极意义的遥远苍茫里。”美国著名汉学家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说:“张炜是中国当代创作最丰、最受推崇的作家之一。”“《古船》开始创作时他年仅28岁,无
期刊
久热不降的房产热让人们的目光从经济的角度转向文化的层面以期寻求对策。在传统居住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如何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对房地产有长期深入研究的山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主任程道平教授给出的答案是,要尽快“构建适度住房消费新文化”。  《走向世界》:请问如何评价目前的住房消费?  程道平:中国人重亲情,家的概念重,舍得花钱买房,而且往往追求大面积住房,住房消费在生活中的比重相当大。总的说来,这是一种不健
期刊
“撒开丫子咱也追不上一天涨的房价呀!”每当别人问起买房子的事情时,还属于“无房一族”的姜先明除了使劲挠他那已经稀疏的头发,似乎并没有其他可以发泄烦恼的途径。  与刚刚来到济南的年轻人不同,已经“奔五”的姜先明打小就在济南长大,两口子都是一家棉纺厂的职工。但由于家庭和单位的多重原因,姜先明错过了最后一次福利分房,就一直租住在北坦附近的一片棚户区里。房内放下一张3口之家共睡的大床外,狭窄的空间已被占去
期刊
每到周末,最令孩子们期待而兴奋的事情,就是到王颖的舞蹈班练舞。王颖是孩子们眼中的王妈妈、花仙子和美女老师。  王老师乌黑的头发很长,所以总是把头发盘在头顶。一张红红的嘴总是不停地说“抬头,挺胸”这几个字。  王颖,一个普普通通的济南女孩,当很多同龄人还在琢磨投资挣钱的时候,她却凭借自己的专业找到了开启创业大门的金钥匙。2D05年自山东省艺术学院大学毕业后当了“孩子王”,这主要源于她对艺术教育的酷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