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设计教学与思政教育在本质上都是教书育人,因此课程思政有必要且有可能。专业课教师如何搞好课程思政,本人根据教学实践对此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
一、艺术设计教学与课程思政在本质上都是教书育人
1.、新时代新使命,高校课程教学重在立德树人
在新时代,要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高校的各门课程都得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如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这是新时代对艺术课教学发出的注重教书育人的号召,是新时代完成复兴使命加大立德树人力度的新要求。艺术设计生是我国文化宣传和传承的艺术骨干,同时肩负着价值传播与引导的重要社会责任。艺术生要立足服务于社会,必须要有正确的理想信仰,有对正确的坚守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因此艺术课教师除教好设计专业课外,一定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要经常思考如何围绕着学校提出的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目标,承担起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设计师的重任。
2、搞好因材施教,艺术教学更要借助课程思政以铸魂
艺术生相对而言,文化素质低一点,学习人文科学的自觉性差一些,部分学生政治思想理论观念较为薄弱,政治敏感性不强,对网络上的各种知识,难以分辨是非美丑,容易偏听偏信。这一学情不仅说明了对艺术生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求更艺术地进行课程思政,精心设计,巧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教学成效。诚然,艺术生也有很多优点和特点,尤其是动手能力强,喜欢实践操作。因此我们艺术课老师要针对学生特长进行以激励为主的教育。让艺术生明白艺术品要有灵动,艺术家必须有灵魂。要提升专业设计能力明白为谁设计很重要,如何思考创新时适合社会需求很重要。树立为人民设计,为社会服务的艺术家才是有思想灵魂的人。
3、艺术设计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相得益彰,借力打力
艺术设计课是一门适用社会需要的适用的技能课,艺术设计课具有直观和美感,能传情达意,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借助于艺术设计课搞好课程思政就可以借助丰富的艺术形式渗透进思政教育,达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艺术的某一个包含爱国内涵的作品来传达有关爱国的思想情感,它摆脱枯燥乏空洞的说教,使爱国主义的思政教育寓教于乐。而艺术设计课一定要借力课程思政去强化专业课的学习动因和动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只有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大众的需要时才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设计师,才能设计出受社会大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二、设计艺术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在内容上要镶嵌相融
1、强化课程思政要寻找并自然溶入可嵌入的思政内容
我在上设计概论专业课时,当专业课的内容有可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时我都注意强调或拓展。例如我在讲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各类文物时,分析一个舞蹈纹彩盆它的美,美在充满了生活气息,令人联想到先民们在湖畔树中歌舞的情景,可见艺术作品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设计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是对生活中美的提炼和表达。艺术作品的高超在于它符合当时代人民审美的需求,它讴歌时代,反映时代的风貌。我在讲到奇特的酒包装设计时,我就注意分析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审美的价值取向。在讲解古建筑的设计时,我会拓展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等当时文人的一些设计理念,让同学们了解优美的古建筑是历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的是一部灿烂的文化史,以此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训练他们动手动口能力时,我注重穿插几组包含思想政治主题的课题诸如体现爱国,绿色环保,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选择与训练,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案例进行尝试性的分析,激发学生表现欲望与创作潜能,无形中提升了同学们对相关主题所包含的政治思想内容的认同与内化。
2.、搞好课程思政要注重搞好艺术设计教学的教案设计
我在课程的教案设计中,注重端正学生服务社会这一方向的引导。例如:我在讲到艺术对社会的价值引领时,我选取好的经典案例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好的作品是符合社会审美价值需要的所以得以传承,凡有悖于社会道德,含有不良社会风化的艺术作品是被人们所鄙视的。使学生明白在设计艺术作品时,不仅要体现设计的创新性和专业要求,也要体现出设计者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我在对历史的文物器物诸如青铜器,陶瓷作品,玉器进行教学分析时,注重解释清古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把古人的设计智慧,设计的哲学观这些个厚重的传统文化力求解释清楚,讲解明白。又例如:我在设计概论课讲文人设计风格时,由于封建社会的文人他们受到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在造物设计艺术中会传达出文人的理想境界以及品格和气质,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文质彬彬”等造物观念,追求造物的形式与人欣赏的环境融合一致,使物性和人性达到相得益彰的境界。
3、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需注重教育教学方法与艺术
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并讲究“溶盐入水”的艺术方式很重要。我会出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步骤是项目导入,讲解——学生明确操作任务,示范——学生模仿制作,批改纠错,总结分析。在案例教学中,我喜欢选择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作为案例,分析作品所包含的人格和精神力量,分析设计者的价值取向、主题思想等优秀的思政元素或思政内容。在方式方法上,我注重以生为本,真正贯彻老师引导学生主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多赞赏与鼓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强调学生要思考“为谁设计”?“如何才能设置出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藝术设计作品”?在平时作品评分和课程的考试过程中,我也把课程思政的学习内容融入在评判的标准之中。
三、提升教师自我思政素养是开展好课程思政的关键
1、艺术课老师要注重提升思政素养,成为德艺双馨的老师
首先艺术课老师自身要热爱思政理论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有相当的思想觉悟,有比较正确的“三观”“三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头脑,对艺术作品都能有自己比较独到的正确的分析和看法。这样的教师才能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输出正确的价值取向,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其次,艺术课老师要具有积极进取的品质,有爱好学习思考的习惯,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有相当高的专业素养,有令人信服的专业本领,能清晰准确地讲解专业课,简洁易行地教授学生设计的艺术方法,让学生能从老师身上学到立足于社会谋生的一技之长,尤其是学到积极进取的品质,在工作中能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将来能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2、艺术课老师在理念上要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
艺术课老师要非常清晰党的教育理论和艺术院校定位的培养目标,懂得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端正教育教学的目标方向,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工作,把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与提升专业素质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艺术课老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精心地设计好课程思政的教案,使思政教育“溶盐入水”于专业教育之中,使两者协同配套,相向而行。诸如在对社会人和事物的分析判别中,在作品的分析过程中,在案例或项目的讨论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 ”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2]李立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2):199,228.
[3]张影.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以广告学课程为例 [J]. 教育界 ,2019,11(19):72-74.
广州南方学院 510970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
一、艺术设计教学与课程思政在本质上都是教书育人
1.、新时代新使命,高校课程教学重在立德树人
在新时代,要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高校的各门课程都得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如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这是新时代对艺术课教学发出的注重教书育人的号召,是新时代完成复兴使命加大立德树人力度的新要求。艺术设计生是我国文化宣传和传承的艺术骨干,同时肩负着价值传播与引导的重要社会责任。艺术生要立足服务于社会,必须要有正确的理想信仰,有对正确的坚守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因此艺术课教师除教好设计专业课外,一定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要经常思考如何围绕着学校提出的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目标,承担起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设计师的重任。
2、搞好因材施教,艺术教学更要借助课程思政以铸魂
艺术生相对而言,文化素质低一点,学习人文科学的自觉性差一些,部分学生政治思想理论观念较为薄弱,政治敏感性不强,对网络上的各种知识,难以分辨是非美丑,容易偏听偏信。这一学情不仅说明了对艺术生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求更艺术地进行课程思政,精心设计,巧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教学成效。诚然,艺术生也有很多优点和特点,尤其是动手能力强,喜欢实践操作。因此我们艺术课老师要针对学生特长进行以激励为主的教育。让艺术生明白艺术品要有灵动,艺术家必须有灵魂。要提升专业设计能力明白为谁设计很重要,如何思考创新时适合社会需求很重要。树立为人民设计,为社会服务的艺术家才是有思想灵魂的人。
3、艺术设计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相得益彰,借力打力
艺术设计课是一门适用社会需要的适用的技能课,艺术设计课具有直观和美感,能传情达意,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借助于艺术设计课搞好课程思政就可以借助丰富的艺术形式渗透进思政教育,达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艺术的某一个包含爱国内涵的作品来传达有关爱国的思想情感,它摆脱枯燥乏空洞的说教,使爱国主义的思政教育寓教于乐。而艺术设计课一定要借力课程思政去强化专业课的学习动因和动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只有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大众的需要时才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设计师,才能设计出受社会大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二、设计艺术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在内容上要镶嵌相融
1、强化课程思政要寻找并自然溶入可嵌入的思政内容
我在上设计概论专业课时,当专业课的内容有可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时我都注意强调或拓展。例如我在讲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各类文物时,分析一个舞蹈纹彩盆它的美,美在充满了生活气息,令人联想到先民们在湖畔树中歌舞的情景,可见艺术作品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设计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是对生活中美的提炼和表达。艺术作品的高超在于它符合当时代人民审美的需求,它讴歌时代,反映时代的风貌。我在讲到奇特的酒包装设计时,我就注意分析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审美的价值取向。在讲解古建筑的设计时,我会拓展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等当时文人的一些设计理念,让同学们了解优美的古建筑是历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的是一部灿烂的文化史,以此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训练他们动手动口能力时,我注重穿插几组包含思想政治主题的课题诸如体现爱国,绿色环保,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选择与训练,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案例进行尝试性的分析,激发学生表现欲望与创作潜能,无形中提升了同学们对相关主题所包含的政治思想内容的认同与内化。
2.、搞好课程思政要注重搞好艺术设计教学的教案设计
我在课程的教案设计中,注重端正学生服务社会这一方向的引导。例如:我在讲到艺术对社会的价值引领时,我选取好的经典案例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好的作品是符合社会审美价值需要的所以得以传承,凡有悖于社会道德,含有不良社会风化的艺术作品是被人们所鄙视的。使学生明白在设计艺术作品时,不仅要体现设计的创新性和专业要求,也要体现出设计者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我在对历史的文物器物诸如青铜器,陶瓷作品,玉器进行教学分析时,注重解释清古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把古人的设计智慧,设计的哲学观这些个厚重的传统文化力求解释清楚,讲解明白。又例如:我在设计概论课讲文人设计风格时,由于封建社会的文人他们受到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在造物设计艺术中会传达出文人的理想境界以及品格和气质,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文质彬彬”等造物观念,追求造物的形式与人欣赏的环境融合一致,使物性和人性达到相得益彰的境界。
3、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需注重教育教学方法与艺术
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并讲究“溶盐入水”的艺术方式很重要。我会出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步骤是项目导入,讲解——学生明确操作任务,示范——学生模仿制作,批改纠错,总结分析。在案例教学中,我喜欢选择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作为案例,分析作品所包含的人格和精神力量,分析设计者的价值取向、主题思想等优秀的思政元素或思政内容。在方式方法上,我注重以生为本,真正贯彻老师引导学生主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多赞赏与鼓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强调学生要思考“为谁设计”?“如何才能设置出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藝术设计作品”?在平时作品评分和课程的考试过程中,我也把课程思政的学习内容融入在评判的标准之中。
三、提升教师自我思政素养是开展好课程思政的关键
1、艺术课老师要注重提升思政素养,成为德艺双馨的老师
首先艺术课老师自身要热爱思政理论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有相当的思想觉悟,有比较正确的“三观”“三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头脑,对艺术作品都能有自己比较独到的正确的分析和看法。这样的教师才能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输出正确的价值取向,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其次,艺术课老师要具有积极进取的品质,有爱好学习思考的习惯,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有相当高的专业素养,有令人信服的专业本领,能清晰准确地讲解专业课,简洁易行地教授学生设计的艺术方法,让学生能从老师身上学到立足于社会谋生的一技之长,尤其是学到积极进取的品质,在工作中能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将来能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2、艺术课老师在理念上要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
艺术课老师要非常清晰党的教育理论和艺术院校定位的培养目标,懂得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端正教育教学的目标方向,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工作,把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与提升专业素质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艺术课老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精心地设计好课程思政的教案,使思政教育“溶盐入水”于专业教育之中,使两者协同配套,相向而行。诸如在对社会人和事物的分析判别中,在作品的分析过程中,在案例或项目的讨论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 ”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2]李立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2):199,228.
[3]张影.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以广告学课程为例 [J]. 教育界 ,2019,11(19):72-74.
广州南方学院 51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