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来源 :中国新通信·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uw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任何时候都不能一蹴而就,就像困扰中国几千年的天花,只有到了近代才得以解决。但是像绘画这样的技术需要多年的积累才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但到了15世纪初,许多天才突然在西方诞生,现实主义技巧也突然提高。在那个没有相机的时代,大量超写实的经典作品诞生,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了一代画家,直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最终得以曝光。1430年以前的作品表情呆板,光影灰暗,但1430年考试合格后的作品效果却完全不同。难道说画家一夜之间就成了高明的画家吗?答案是否定的,它將在1430年后出现。了凹凸镜,它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绘画的格局。
  关键词:科学;技术;西方绘画
  凡艾克于1434年创作的作品《阿诺菲尼的婚礼》中逼真的镜子反射,和适当的虚实关系。中世纪的画家是如何做到对造型、透视、以及质感把握的如此到位呢?在现在来说也是很难到达的,为了搞清楚原因,我们整理一下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一定是某种工具在影响着绘画的技术发展。回过头我们来仔细回想一下1428年的《受胎告知》中,人物表情僵硬,并且衣服的折皱看起来不像正常的衣服褶皱更像是纸板,并且画中的透视混乱,窗户与旁边的布看起来并不在一个平面上,并且桌子的平面与桌腿并不在一个空间内。反观1430年同样是凡艾克的作品《一个男人肖像》,画面生动,人物的头巾的折皱与之前明显不同,很明显能看出头巾的质感与色彩的把握相当准确。如果我们不去细看的话,我们很难发现,在两年之间凡艾克的绘画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在这个时间不只是他们,仿佛所有的画家都一夜之间学会了透视、人体结构、画面的把握一样,他们能准确的将人物的神态形象描绘出来。而且他们也有同样的一个规律,那就是画面尺寸大多都是10乘30的小幅画作。所有我们就该思考画家到底是如何在如此小的画布上绘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呢?
  在上个世纪英国画家摄影家大卫霍克尼,提出了一个震惊艺术领域的大胆猜想:从15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的画家可是借助工具帮助自己进行绘画。只是因为画家将这中技术作为自己的独门武艺,并不想告诉他人。对此当时的艺术评论家将矛头指向了大卫霍克尼,它们认为大卫霍克尼是在诋毁西方的艺术大师。虽然霍克尼结论没有足够的证据进行证明,但是随后的发现证实了大卫霍克尼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工具发明的早期,画家利用一种叫做凹面镜的东西来进行成像的创作。只需要将画布放在凹面镜,在远处进行布置人物和静物被凹面镜反射到画布中去。照着反射的光线的轮廓进行描绘,就可以制作出精美的画作了,这种技术的出现,对于当时的画家来说可以说是秘密武器。
  我们都知道人的眼睛的视角是单点透视,是很难从多个维度进行观察,在作画时超出范围内的内容会根据透视经验来进行修改,使画面更加真实。而工具则具有人眼所不具备的东西,
  所以当凸镜的诞生后,画家的透视更具真实性,这也恰巧解释了为什么1430后绘画技法的突飞猛进,但是由于凹面镜的局限性,只能反射出30厘米的有效图像。所以这就使得作品的大小收到限制。所以为了能够满足大幅作品的创作,画家在经过不断的尝试之后,发现了一种新的工具“透镜”它相较于凹面镜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在当时使用的透镜可能是两边都突起的凹透镜,平行的光束穿过透镜后会在其后方聚集在平行轴的焦点上。
  当时画家可能采取的双凸透镜将画布垂直于平行轴放置在焦点后方,就能看到折射过来的影像。这样一来,画家也能轻而易举地确定画面中的透视以及造型的准确性。同样工具使用带来许多的问题——画面翻转,这也就不难解释后来15世纪大量的画作出现的左撇子问题。
  同样在大卫霍克尼的研究中发现15世纪以来画作中出现了许多的左撇子,用左手翻书、端酒杯。在弗兰兹哈尔斯博物馆保留的一幅1660年的画作中,画面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左撇子,甚至猴子也是左撇子,不难看出它可能用了透镜!如果我们运用现代技术将画面镜像反转,会发现画面更加自然。连卡拉瓦乔的名作《酒神巴克斯》也出现了左手拿酒杯,所以它们就有可能是透镜反转的结果。当时通过凸透镜折射的图像,往往会以反向的姿态呈现。直到后来反光镜的出现才解决了反向的问题。
  而英国教授为了证明大师的作品确实使用过新技术,用x光线对当时的大师维米尔画作进行扫描。发现涂在下方的并非是素描底稿,只是用黑白勾画的图像轮廓。维米尔的《绣花女工》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无论是女子的神态,还是各种布料和道具,都描写得精致细腻,堪称完美之作。在维米尔的另一幅作品《戴红帽的女孩》中,人物的衣服和摆放物品的细节都非常清晰。然而,女孩面孔的上半部分却没有明确的边界线勾勒五官的细节,甚至模糊不清。这种手法与过去艺术家所采用的技法是完全不同的,反倒和今天摄影作品当中的焦点虚化更为相似。
  如果科学技术的光学仪器以及普及的话,为什么画家对这个秘密缺避而不谈呢?可能是因为同行之间的竞争吧,从而导致借用光学技术成为了一个秘密。不过,若是证实了大师借用了光学技术辅助,恐怕大师的光环就没有那么厉害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最早的凹透镜到现在的相机,画家使用的光学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摄影技术的发展,从用画笔记录到用化学工具记录,都是人对时间空间的一种记录。直至1839年的达盖尔相机的发明的银版显影法,之后摄影也不断的发展,同时也在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将喜欢的东西记录下来,利用电脑技术,将所需的东西组合。将它投射到画布上,一个新时代的作品就出现了。同时因为摄影技术的发展,画家开始思考什么是艺术,为何而画画,很多的先锋艺术家,决定拿出摄影机,拍摄作品,将作品从二维的平面转化成三维的视觉听觉的感官体验。
  虽然技术的发展会指引艺术的发展,但是技术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的构成,在科学技术化的当代,如何依靠新的技术成长,可能才是艺术家新的出路。虽说绘画已死,但是人的是在否定中螺旋上升的,相信真实会在新的否定中开辟新的道路。
  作者简介:
  付园进(1994—),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南省新乡市,学历,研究生在读,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史与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存量规划时代,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为规划主要领域,无论采取改造、整治、保护等更新方式,都需融入创新内涵,从细节入手,“像绣花一样精细”地提升城市管理能级。本文经实地调研,统筹居民、居委会等多方诉求,开展改造方案设计。重点改造民生硬标准,提升宜居软环境,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及改善居住空间品质。  关键词:老旧小区;城市更新;改造方案;空间品质  1背景  河南省全域推进百城建设
期刊
摘 要:随着LTE技术在公网的成熟应用,无线专网的建设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授权的专网频率带宽较小,而行业需求旺盛,需要非授权频率来补充,LTE-U(LTE-Unlicensed)技术为有效利用非授权频谱资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轨道交通车地无线解决方案。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地无线;LTE-U;无线覆盖  1系统概述  随着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网络化运营以及轨道交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支撑安全
期刊
摘 要:风险偏好体系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已广泛应用,现逐渐成为金融行业风控管理的关键环节。201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成立金控集团必须要建立集团风险偏好体系,并且要求嵌入集团经营管理流程和信息科技系统中。因此,本文通过研究風险偏好体系相关政策、内涵概念、体系构成和指标建设,为金控集团加快全面建成风险偏好体系提供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技术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中也得到了深度的应用。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冲击和影响。因此,可以说在新时期,大数据在金融行业深度应用的時候,也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风险。本文着重分析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
期刊
摘 要:在国民经济中,电力企业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国家能源的支柱企业,为了保持企业的活力,必须将党建和电力工会结合起来,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党建任务是企业开展的指导方针,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对党建工作有着全新的要求。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党的建设必须引领电力企业进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做好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本文主要论述了开展党建工作中电力企业所遇到的基本问题,该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大城市,随之而来大量的流动儿童流入大城市的乡村学校。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促进教育公平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主要瓶颈。大城市里的乡村学校流动儿童的家长作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相对不稳定,工作时间长,自身文化水平又相对较低,在这些不利条件下,流动儿童的家校合作相比于一般儿童是否存在差异,又存在怎样的差异,是一个值得探讨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电力企业更是取得了空前繁荣发展,新时期背景下电力企业的建设发展工作将不再是单一围绕着电力生产技术水平和电力营销内容展开,更多的是需要立足于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政策方针及党的思想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有助于企业健康良态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展开探究,并根据新时期下电力企业发展要求为党建
期刊
摘 要:陶瓷艺术是我国艺术的重要组成,是中国为世界知晓的第一张名片。介绍陶瓷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制作过程,看看毫不起眼的泥土,如何在匠人的手中大放光彩,带领大家走进优秀的瓷文化。在快节奏的社会当中,慢工细活的陶瓷如何将如何传承?一起了解现代环境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将如何渗透进时代背景,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陶瓷制作;传承;传播;发展  一、陶瓷文化  (一)走进陶瓷  陶瓷艺术在中华上下千年之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对外误付假币专治工作和对外付出(柜台支付、自动取款机支付、自动存款一体机支付、缴存人民银行发行库回笼券)的现金全额清分工作的深入开展,各金融机构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现金清分工作,缴存人民银行发行库回笼券质量大幅提升。但现金清分工作与金融机构效益先天矛盾,金融机构缴存人民银行发行库回笼券还存在质量不一、夹杂率偏高等问题,亟待我们去研
期刊
摘 要:全媒体时代下媒介的形式愈发的多样化,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媒体其影响力和受众范围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下,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多样性和便捷性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受众对广播媒体的依赖,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广播媒体要想长远存在和发展就需要积极改变其运作方式,以适应当下的用户习惯。  对于广播媒体而言,要想保持自身媒体的长久存在,就需要不断地强化公私域流量之间的有效融合,依托新型互联网平台的强大效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