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成功的教育本离不开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但遗憾的是,在现今,学校似乎成了教育的唯一主体,课堂教学成了基础教育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每个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减负”的提出,更是要求我们应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成了当今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薛常明博士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福建省高考命题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近三年来,他深入我省近百所中小学进行教学调研,对有效性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我们特邀请他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撰文, 旨在给予最直接的教学指导,薛博士也欢迎大家通过博客(xuechangming.blshe.com)留言等方式进行更深的交流。
相当部分的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缺乏信心,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表现为单词记不住、课文听不懂、练习做不好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笔者仅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在讨论影响有效性的诸多因素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无论是教育部、专家学者中的有识之士,还是一线的优秀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都一再呼吁要给学生减负,尤其是要给小学生减负。减负的途径很多,但在目前的教育机制下。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真正能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课堂教学又是现今基础教育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
“有效”是指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是相匹配的。课堂教学要有效,首先必须了解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只有深刻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才知道日常教学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这样。有效教学才有可能获得起码的保证。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论述,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丰富社会生活经历、开阔视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语言习得与其一般的认知能力(主要指知觉的理解性,即领会、理解和意识到的东西,以及思维、记忆、感知、识别和,分类等心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在四五岁时就表现出运用肢体语言、询问及语码转换等交际手段的能力,具备和发展了猜测、因果推论、联想、归纳、分类、概括和想象等认知策略,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以上内容表明: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才是培养初步的语感以及用英语交际的初级能力。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很重要的所谓词汇、语法等知识性的内容不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目标。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关目标,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水平,在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教师教态、作业布置等各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保证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尽可能匹配,即课堂教学达到有效性。
三、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1 备课环节。
笔者一直强调: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课程标准与学生之间“架桥”。因此,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即:要认真解读课标,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全面了解和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意图,确定教学目标与局部重点难点;要不拘泥于教材,还要拓展教材;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理解英语,创造语境使用英语;同时还有必要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2 教学设计环节。
这个环节涉及的方面较多,只谈一点: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明确。比如,听的活动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但并不容易做好。很多教师在设计听的活动时没有层次感,而且听的目标也不明确。这样听完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理解。有位教师这样设计:让学生针对购物主题的情景内容听四遍,三遍听和一遍试听,每一遍听的目的不同。第一遍听有哪些人物,第二遍听买了什么,第三遍是标出物品的价钱,最后一遍让学生整体试听,理解故事。这样的设计基本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有些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性不强,甚至指向错误的教学目标。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单词Chinese book、Englishbook、school bag、notebook的拼写时,要求学生用身体的运动写出单词的字母,有的学生显得很兴奋,而有的学生纯粹是在那里乱扭。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却不能起到强化单词拼写的作用,属于“无效教学”。
3 情景创设环节。
相当多教师已经知道教学中交际情景创设的重要性,但也要注意有效性问题。如,有一节关于教授购买衣物的话题,教师让学生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制作“衣物图片”,而仅在临下课前几分钟让学生用做好的图片开展购物对话练习。由于整节课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用过多的时间进行非教学目标的活动,从而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情景创设时不仅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还要考虑活动的可参与性和效率性。
4 课堂演示环节。
课堂演示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呈现新知识、示范新活动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动作演示、实物或图片演示等。要保证演示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两条基本原则:明确性和准确性。明确性指的是演示的目标要明确,而且要面向全体,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明确看清你的演示过程。准确性指的是演示的内容必须无误、没有歧义。曾有位教师左手拿支铅笔,右手拿支钢笔,举起左手的铅笔问学生“What’s this?”,举起右手的钢笔问学生“what’s that?”。这样的演示无异于告诉学生“this”和“that”的区别就在于“左”与“右”的区别,这显然是错误的。因此,他的演示就属无效。
5 母语利用问题。
经常有教师问:课堂教学是不是必须完全用目的语(英语)教学才算有效?在教学中,我们有一条基本原则叫“控制利用母语原则”。具体来说: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使用多少目的语算合适并无固定的标准。而是取决于学生的水平、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等诸多因素。根据这个原则,如果学生各方面基础较差,教师在开始阶段就不能大量使用目的语教学,而要较多借助母语,逐步渗透更多的目的语表达法(可参考“三明治”教学法)。反之,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则可以大量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
6 课堂提问与评价问题。
为了检验教学进展情况等,教师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并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教育学家罗 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学会理解学生想法,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激励他们。落实到具体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提问时首先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相应难度的问题。其次,在发问时要先面向全体。然后再面向某个层次的学生。第三,不管学生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教师都要尽可能地给出积极、鼓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
7 课堂操练环节。
在小学阶段,针对句型、对话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操练是必须的,但要有两条基本原则:句单位教学及循序渐进。所谓句单位教学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力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没有句子、语篇等支撑的孤立的单词在现实交际中是没有意义的。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操练中要根据学生水平和要操练的内容,先旧后新,以旧引新,先简单后复杂。先全体后个体。曾有个教师在操练中忽视了循序渐进原则,一味地想赶进度,结果有几个较长的句子,学生始终无法掌握,念不整齐,理解不透,大大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进程以及操练的有效性。
8 课堂教师语言问题。
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该简明易懂。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特别是在组织较复杂的游戏、操练等活动时,指示语更应当简单和明了,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可参考“TPR”的一些好的做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9 作业布置环节。
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英语教师往往很重视课堂的导人环节,而经常忽视作业布置环节,具体表现为:作业布置环节安排的时间不够,不做必要的解释,有的甚至就是在下课让学生抄写黑板上的作业,等等。一堂好的课必须是“虎头豹尾”。而不是“虎头蛇尾”——既要充分重视课堂导人,同时也要重视作业布置环节。因为作业是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自然延伸,也是对课内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或巩固。因此,教师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作业布置。讲清要求。对一些较难的题目还须进行必要的解释,甚至示范。
责任编辑 林 彦
相当部分的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缺乏信心,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表现为单词记不住、课文听不懂、练习做不好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笔者仅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在讨论影响有效性的诸多因素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无论是教育部、专家学者中的有识之士,还是一线的优秀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都一再呼吁要给学生减负,尤其是要给小学生减负。减负的途径很多,但在目前的教育机制下。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真正能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课堂教学又是现今基础教育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
“有效”是指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是相匹配的。课堂教学要有效,首先必须了解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只有深刻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才知道日常教学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这样。有效教学才有可能获得起码的保证。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论述,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丰富社会生活经历、开阔视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语言习得与其一般的认知能力(主要指知觉的理解性,即领会、理解和意识到的东西,以及思维、记忆、感知、识别和,分类等心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在四五岁时就表现出运用肢体语言、询问及语码转换等交际手段的能力,具备和发展了猜测、因果推论、联想、归纳、分类、概括和想象等认知策略,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以上内容表明: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才是培养初步的语感以及用英语交际的初级能力。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很重要的所谓词汇、语法等知识性的内容不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目标。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关目标,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水平,在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教师教态、作业布置等各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保证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尽可能匹配,即课堂教学达到有效性。
三、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1 备课环节。
笔者一直强调: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课程标准与学生之间“架桥”。因此,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即:要认真解读课标,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全面了解和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意图,确定教学目标与局部重点难点;要不拘泥于教材,还要拓展教材;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理解英语,创造语境使用英语;同时还有必要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2 教学设计环节。
这个环节涉及的方面较多,只谈一点: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明确。比如,听的活动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但并不容易做好。很多教师在设计听的活动时没有层次感,而且听的目标也不明确。这样听完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理解。有位教师这样设计:让学生针对购物主题的情景内容听四遍,三遍听和一遍试听,每一遍听的目的不同。第一遍听有哪些人物,第二遍听买了什么,第三遍是标出物品的价钱,最后一遍让学生整体试听,理解故事。这样的设计基本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有些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性不强,甚至指向错误的教学目标。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单词Chinese book、Englishbook、school bag、notebook的拼写时,要求学生用身体的运动写出单词的字母,有的学生显得很兴奋,而有的学生纯粹是在那里乱扭。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却不能起到强化单词拼写的作用,属于“无效教学”。
3 情景创设环节。
相当多教师已经知道教学中交际情景创设的重要性,但也要注意有效性问题。如,有一节关于教授购买衣物的话题,教师让学生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制作“衣物图片”,而仅在临下课前几分钟让学生用做好的图片开展购物对话练习。由于整节课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用过多的时间进行非教学目标的活动,从而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情景创设时不仅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还要考虑活动的可参与性和效率性。
4 课堂演示环节。
课堂演示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呈现新知识、示范新活动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动作演示、实物或图片演示等。要保证演示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两条基本原则:明确性和准确性。明确性指的是演示的目标要明确,而且要面向全体,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明确看清你的演示过程。准确性指的是演示的内容必须无误、没有歧义。曾有位教师左手拿支铅笔,右手拿支钢笔,举起左手的铅笔问学生“What’s this?”,举起右手的钢笔问学生“what’s that?”。这样的演示无异于告诉学生“this”和“that”的区别就在于“左”与“右”的区别,这显然是错误的。因此,他的演示就属无效。
5 母语利用问题。
经常有教师问:课堂教学是不是必须完全用目的语(英语)教学才算有效?在教学中,我们有一条基本原则叫“控制利用母语原则”。具体来说: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使用多少目的语算合适并无固定的标准。而是取决于学生的水平、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等诸多因素。根据这个原则,如果学生各方面基础较差,教师在开始阶段就不能大量使用目的语教学,而要较多借助母语,逐步渗透更多的目的语表达法(可参考“三明治”教学法)。反之,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则可以大量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
6 课堂提问与评价问题。
为了检验教学进展情况等,教师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并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教育学家罗 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学会理解学生想法,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激励他们。落实到具体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提问时首先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相应难度的问题。其次,在发问时要先面向全体。然后再面向某个层次的学生。第三,不管学生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教师都要尽可能地给出积极、鼓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
7 课堂操练环节。
在小学阶段,针对句型、对话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操练是必须的,但要有两条基本原则:句单位教学及循序渐进。所谓句单位教学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力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没有句子、语篇等支撑的孤立的单词在现实交际中是没有意义的。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操练中要根据学生水平和要操练的内容,先旧后新,以旧引新,先简单后复杂。先全体后个体。曾有个教师在操练中忽视了循序渐进原则,一味地想赶进度,结果有几个较长的句子,学生始终无法掌握,念不整齐,理解不透,大大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进程以及操练的有效性。
8 课堂教师语言问题。
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该简明易懂。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特别是在组织较复杂的游戏、操练等活动时,指示语更应当简单和明了,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可参考“TPR”的一些好的做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9 作业布置环节。
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英语教师往往很重视课堂的导人环节,而经常忽视作业布置环节,具体表现为:作业布置环节安排的时间不够,不做必要的解释,有的甚至就是在下课让学生抄写黑板上的作业,等等。一堂好的课必须是“虎头豹尾”。而不是“虎头蛇尾”——既要充分重视课堂导人,同时也要重视作业布置环节。因为作业是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自然延伸,也是对课内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或巩固。因此,教师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作业布置。讲清要求。对一些较难的题目还须进行必要的解释,甚至示范。
责任编辑 林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