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54545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已经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开展了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工作。其中,针对现代社会青少年已经逐渐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兴趣现状,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了诵读经典国学作品的教学方式,重新唤起我国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兴趣,保障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本文将阐述,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初中语文开展经典诵读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在初中语文国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探究;建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094-2
  经典诵读就是指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或者其余的时间内,对一些国学经典文章进行诵读。比如在早读的时间内由课代表带领诵读《三字经》和《论语》 ,或者在语文课堂上诵读课本内的国学文章,像《孟子二章》和《诗经二首》等等。国学经典文章属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文学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思想与情感,哪怕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这些国学经典文章仍然具有难以估量的宝贵价值,值得当代青少年进行阅读学习,同时也是促进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首先,诵读作为语文学习方法中的一种,是激发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因此,初中语文课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教师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国学经典创作的独特韵律之美,文章中的每一段话、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仿佛舒展着身躯在为学生展示那段遥远的历史,拉进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体验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其次,国学经典中的古诗词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这些古诗词的书写方式、字词的运用含义与当代中学生所学习的语文常识有很大的出入,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而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学习之后,学生潜移默化之间养成了良好的经典诵读学习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量的阅读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
  最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最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而国学经典文章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篇章,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最重要的是,中学生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学习古诗词、了解古诗词、传承古诗词,同时也是在提升学生自己的文学素养,拓展知识眼界,为中学生未来的长久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目前在初中语文国学经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堂的教学问题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大环境的长久影响,一直以来都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忽略了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传承能力的重要性,也缺乏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相关教学经验,因此导致初中语文课程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学习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2.家庭教育的影响问题
  我们常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此可见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学生的父母每天都要为了工作来回奔波,即便有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也不具备与学生进行关于国学经典诵读、学习的意识和观念,他们更倾向于查询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课后作业。所以,家庭教育中对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薄弱也是导致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兴趣降低的主要原因。
  3.社会环境的干扰因素
  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饱受快餐文化的侵扰,当代中学生习惯了接受简易信息和快速阅读的生活方式,他们很难静下心来一字一句的去阅读一些晦涩难懂的古诗词,同时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逐渐降低,给初中语文国学经典诵读学习的开展造成了巨大难题。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
  1.运用课堂导入,营造国学经典诵读学习氛围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起始阶段,良好的课堂导入教学能够迅速专注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一整堂课打好基础。所以,初中语文教学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课堂导入环节的运用,用良好的课堂导入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学习的兴趣,营造一个浓厚的国学经典诵读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中学生传统文化传承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一首诗时,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选择带领学生进行《秋词》的经典诵读。同样是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教师通过诵读《秋词》来引出今天将要学习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在教学完成后请学生对比两首诗,找一找其中有没有相似点,在两首诗中的哪些词句代表了诗人刘禹锡的同一观点,等等。有效运用课堂导入的教学环节,对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探究十分有利。
  2.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学习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材中关于古诗词的内容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也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保证既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能力和对古诗词的学习理解能力,同时做好现代社会与实际生活和国学经典诵读的衔接教学工作,让传统的古诗词能够与当代社会生活发生碰撞,产生不一样的作用与价值,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课时,初中语文教师先告诉学生,古人在进行古诗词创作时通常会合辙押韵,也就是像我们平常见到的古诗词中每一句的字数,和读起来地音律、节奏是有一定规律的。接下来请学生诵读这段文章,找出其中押韵的地方,并请学生谈一谈这种合辙押韵的写作规则有什么好处和特点,能不能够运用到我们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去,等等。
  3.拓展教学范围,帮助学生养成经典诵读习惯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范围毕竟有限,教师想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国学经典诵读学习习惯,就要适当的拓展教学范围,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学习的同时积累更多的语文学习经验和学习技巧,促进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时,初中语文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诵读《儒林外史》节选段落的课后作业,请学生通过购买纸质书籍或者电子书籍的途径,来拓展自己国学经典诵读的知识眼界,并保证学生即使在没有教师监督的课后时间内也能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学习且养成持久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开设专门的兴趣社团和兴趣班,利用课余时间来充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了解与传承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学习,既是顺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中学生传统文化传承能力的最佳途径。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不应当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环境下造成失传与遗失。而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国家未来的领导者、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传承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初中语文教学应当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并让国学经典与现代社会发生碰撞,创新国學经典诵读的新方法、新姿态,促进中学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让经典永流传。
  [参考文献]
  [1]丁建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途径漫谈[J].学周刊,2019(08).
  [2]王泽法.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诵读的整合探析[J].华夏教师,2018(27).
  [3]赵雪莲.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途径[J].甘肃教育,2018(06).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中心初级中学,山东 日照 27652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任何学科中,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语文作为一门基本的工具性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在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而且也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有效教学法的研究,从现代科技、情景再现、思考探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法:應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使教学质量呈现出预期的效果,各类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被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对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以师生互动这一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式,增强教学课堂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学活动的有序
摘要:数学教学的魂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有把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好了,才能让学生在数学方面有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对于数学教学来说,一堂课无非导学练测四大环节,为了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我们只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练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字:数学思维;导学练测;长远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
摘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教师开始探索能够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此背景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已受到广大初中政治教师的正视与注重。笔者将针对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提出案例的选择呈现应该具有时代性和生动性,案例的问题设置应该具有探究性,以及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时代性;探究性;
摘要:中小学实践基地是深化基地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开发生活类、军事类、拓展类、安全类、科技类、手工类等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践基地;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124-2  近年来,
摘要:笔者以《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为例,探讨以课例回顾为手段,进行地理课堂二度开发。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探索普遍法则,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并就课例回顾的价值、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展开论述。  关键词:课例回顾;高中地理;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69-1  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没有终点的过程,每一节课的结束都是下一节课的开
摘要: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学生接受情况的反馈、师生相互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等,都必须凭借教学语言,可以说,教学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68-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解答问题、交流情感等,一般
摘 要:数学,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深度都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吃力起来。这时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数学的困境,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成为数学的体验者和发展者。笔者围绕探索生活、探索问题和探索实践,对学生进行了引导,有效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能力挖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 全人教育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以及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整合,十分符合新时代21世纪教育发展新方向,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全人教育理念,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英语知识,还能让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得以发展,所以本文也对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全人教育理念;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教育当中的逐渐深入,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在这样的背景下,相继出现了新高考制度。所以在高中的教育过程中,化学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化学的教学不仅可以学生明白很多生活中的原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发展。而本文就主要结合高中化学的实践教学,对新高考下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新高考;水溶液;离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