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社会制度体系,并不是只面向弱势群体安排的,它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公民,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与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反思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27-01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社会制度体系,并不是只面向弱势群体安排的,它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公民,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与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表现在弱势群体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对象,而社会保障制度,又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位基本的职责,进而以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在免于沦为弱势群体的同时尽可能地过上平等幸福的生活为历史使命。社会保障制度是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保护的重要制度,在弱势群体社会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城市低保家庭的生存现状
(一)、低保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平均水平。
低保家庭成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初高中文化程度占主体。因此,不仅就业者收入低,而且就业人口少,就业率低。负担过重是生活陷入贫困最直接的因素之一,而社会救济则构成了低保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生存型消费比重偏高,生活质量低下。
1、食品消费占绝对地位,高质量食品消费量不足。主要以粮油类食品支出为主。另外,饮食的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集中为家庭内部就餐,在外用餐少。
2.医药费负担过重。与一般家庭相比,低保家庭中老弱病残人口相对较多,药品医疗支出负担过重,是仅次于食品支出的第二大消费项目。当前,因病致贫现象十分突出,低保家庭中往往都有一个或几个病人,疾病使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高额的治疗费用更是学生加霜。
3.教育支出居高不下。教育支出在低保家庭中消费支出始终居高不下,对于城市低保家庭而言,如没有突发性事件的影响,收入倒挂现象并不严重,而遇到像子女上学这样的情况,入不敷出现象就相当严重。
二、城市低保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低保家庭增收难度较大。
目前,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即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薪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体,工薪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而居民工薪收入水平则直接取决于居民的就业状况,即取决于居民家庭的就业面和就业者的收入水平。低保家庭由于其人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偏低,择业机会相对较少,并且就业者从事的都是收入相对较低的工作和工种,同时低保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社会救济,因此低保家庭增收渠道较少,难度较大。
(二)依赖心理强烈。
一方面,社会保障待遇的支付是政府的一项契约性义务,而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则是国民的一项基本权益,待遇水平一般表现为能上不能下,能升不能降的“刚性”特征。一部分低保人员认为享受低保待遇是理所当然的,低保标准还应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贫困陷阱和失业陷阱的长期存在,一部分贫困群体中的适龄劳动力宁肯坐等吃低保,也不愿外出挣辛苦钱。
(三)低保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将会积重难返。
许多低保人员由于没有职业,没有经济来源,无法缴纳养老保险金,还有个别人员因保险意识不强,干脆就没有养老保险,从而使低保家庭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较少,而其他大部分人员没有养老保障,若干年后这些低保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会凸现出来。
三、解决方案
(一)主动宣传、动员,努力寻找应保未保者。
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是,目前仍有一些低于低保线下的贫困家庭因不熟悉低保制度而漏保。因此,在进行低保普查时,民政部门需要广泛印发宣传资料,把低保信息发送到每一个户籍家庭,并通过社区居委会把有关低保政策的宣传单在居民生活区进行广泛发放与张贴。还可以在主流媒体刊登广告,公布有关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以及低保对象所享受的权益和办理程序,动员市民提醒和动员自己熟悉的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同时,还需要在街头设点,宣传低保政策,接受群众咨询,力求让低保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二)强化服务;在资源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
1.建立信息库,即在低保普查的基础上,将全市低保对象的资料全部输入计算机,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收入,家庭资产状况、家庭支出情况、接受救助情况、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建立一个完整的低保对象信息库,进而扩展到社区、街道,形成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互通网络。
2.建立家访制度。通过社区居委会,每年探访每个低保家庭应不少于一次,从而达到给困难家庭送去人文关怀,及时掌握低保家庭收入和人口增减情况以及对低保家庭提供个性化帮扶,对遭遇临时困难的家庭给以特殊救助的目的。
(三)提高低保人员素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首先应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开展多技能职业培训,提高群体劳动者素质。其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一方面加大职业介绍,工作力度,主动为低保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寻找适宜岗位。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服务业、商业等就业岗位,尤其是便民商业网点,以及社区服务业。如便民超市、快餐店、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适合低保人员的职业。第三,创造条件,鼓励低保人员自谋职业。例如通过免费或者提供低价场所、设施和信息贷款等方式让低保人员自主创业。
(四)解决重病就医难的问题。
低保对象是一个连日常温饱都难以保证的特殊困难群体,如果家庭成员有人患有重病,将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尽快建立低保家庭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低保对象重大疾病救助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五)解决非义务教育阶段“读书难”。
一方面应由政府出面,继续强化减免高中阶段低保学生的学杂费;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化力量。利用经济学上所界定的第三次分配——慈善捐助,重点针对低保学生考上大学,无钱缴纳学费的情况,号召社会各界广泛捐款,所有低保家庭子女只要出示大学通知书,即可获得全额学费资助,从而确保他们不会因经济困难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萧子扬.新机遇与新挑战: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浅析兰州新区如何打造向西开放战略高地[J].商.2013.21.
作者简介:
1.吴可可(1991—),女,安徽宣城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2011级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2.李洋(1992-)男,山东济宁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2010级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反思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27-01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社会制度体系,并不是只面向弱势群体安排的,它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公民,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与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表现在弱势群体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对象,而社会保障制度,又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位基本的职责,进而以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在免于沦为弱势群体的同时尽可能地过上平等幸福的生活为历史使命。社会保障制度是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保护的重要制度,在弱势群体社会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城市低保家庭的生存现状
(一)、低保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平均水平。
低保家庭成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初高中文化程度占主体。因此,不仅就业者收入低,而且就业人口少,就业率低。负担过重是生活陷入贫困最直接的因素之一,而社会救济则构成了低保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生存型消费比重偏高,生活质量低下。
1、食品消费占绝对地位,高质量食品消费量不足。主要以粮油类食品支出为主。另外,饮食的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集中为家庭内部就餐,在外用餐少。
2.医药费负担过重。与一般家庭相比,低保家庭中老弱病残人口相对较多,药品医疗支出负担过重,是仅次于食品支出的第二大消费项目。当前,因病致贫现象十分突出,低保家庭中往往都有一个或几个病人,疾病使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高额的治疗费用更是学生加霜。
3.教育支出居高不下。教育支出在低保家庭中消费支出始终居高不下,对于城市低保家庭而言,如没有突发性事件的影响,收入倒挂现象并不严重,而遇到像子女上学这样的情况,入不敷出现象就相当严重。
二、城市低保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低保家庭增收难度较大。
目前,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即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薪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体,工薪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而居民工薪收入水平则直接取决于居民的就业状况,即取决于居民家庭的就业面和就业者的收入水平。低保家庭由于其人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偏低,择业机会相对较少,并且就业者从事的都是收入相对较低的工作和工种,同时低保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社会救济,因此低保家庭增收渠道较少,难度较大。
(二)依赖心理强烈。
一方面,社会保障待遇的支付是政府的一项契约性义务,而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则是国民的一项基本权益,待遇水平一般表现为能上不能下,能升不能降的“刚性”特征。一部分低保人员认为享受低保待遇是理所当然的,低保标准还应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贫困陷阱和失业陷阱的长期存在,一部分贫困群体中的适龄劳动力宁肯坐等吃低保,也不愿外出挣辛苦钱。
(三)低保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将会积重难返。
许多低保人员由于没有职业,没有经济来源,无法缴纳养老保险金,还有个别人员因保险意识不强,干脆就没有养老保险,从而使低保家庭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较少,而其他大部分人员没有养老保障,若干年后这些低保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会凸现出来。
三、解决方案
(一)主动宣传、动员,努力寻找应保未保者。
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是,目前仍有一些低于低保线下的贫困家庭因不熟悉低保制度而漏保。因此,在进行低保普查时,民政部门需要广泛印发宣传资料,把低保信息发送到每一个户籍家庭,并通过社区居委会把有关低保政策的宣传单在居民生活区进行广泛发放与张贴。还可以在主流媒体刊登广告,公布有关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以及低保对象所享受的权益和办理程序,动员市民提醒和动员自己熟悉的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同时,还需要在街头设点,宣传低保政策,接受群众咨询,力求让低保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二)强化服务;在资源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
1.建立信息库,即在低保普查的基础上,将全市低保对象的资料全部输入计算机,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收入,家庭资产状况、家庭支出情况、接受救助情况、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建立一个完整的低保对象信息库,进而扩展到社区、街道,形成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互通网络。
2.建立家访制度。通过社区居委会,每年探访每个低保家庭应不少于一次,从而达到给困难家庭送去人文关怀,及时掌握低保家庭收入和人口增减情况以及对低保家庭提供个性化帮扶,对遭遇临时困难的家庭给以特殊救助的目的。
(三)提高低保人员素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首先应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开展多技能职业培训,提高群体劳动者素质。其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一方面加大职业介绍,工作力度,主动为低保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寻找适宜岗位。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服务业、商业等就业岗位,尤其是便民商业网点,以及社区服务业。如便民超市、快餐店、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适合低保人员的职业。第三,创造条件,鼓励低保人员自谋职业。例如通过免费或者提供低价场所、设施和信息贷款等方式让低保人员自主创业。
(四)解决重病就医难的问题。
低保对象是一个连日常温饱都难以保证的特殊困难群体,如果家庭成员有人患有重病,将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尽快建立低保家庭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低保对象重大疾病救助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五)解决非义务教育阶段“读书难”。
一方面应由政府出面,继续强化减免高中阶段低保学生的学杂费;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化力量。利用经济学上所界定的第三次分配——慈善捐助,重点针对低保学生考上大学,无钱缴纳学费的情况,号召社会各界广泛捐款,所有低保家庭子女只要出示大学通知书,即可获得全额学费资助,从而确保他们不会因经济困难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萧子扬.新机遇与新挑战: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浅析兰州新区如何打造向西开放战略高地[J].商.2013.21.
作者简介:
1.吴可可(1991—),女,安徽宣城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2011级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2.李洋(1992-)男,山东济宁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2010级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