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证融合的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思考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铁道机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传承“大国工匠”精神。笔者剖析了当前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基于课证融合的铁道机车专业课程-机车电器教学资源开发的尝试,对结果进行了深度思考,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一带一路;铁道机车;课证融合;机车电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4-0239-03
  引言
  “一带一路”是国家重大的建设规划,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契机。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促进大国崛起,这是每一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急需思考的问题。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的课程理念一直充满矛盾和争论,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学问化与职业化。前者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知识的基础性和普适性;后者重视专业性、实践性以及知识的适用性,重点关注人才培养与工作岗位的契合度。为顺应国家发展的时代要求,深入解读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文件,我校确定以职业化为导向,实行双证教学。在此,我们以“机车电器”课程与铁路机车电工(中级)技能证书为基础,进行了课证融合的教学资源开发的尝试,目的在于加速铁道机车专业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课证融合的内涵
  (一)课证融合的含义
  所谓课证融合,主要包括两大因素,一是“课”,二是“证”。关于这两种因素的理解,根据不同的维度,学术界有两种区分的标准。从宏观上看,“课”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专门的课程,而是指所有课程表现的综合体,即人才培养方案;而“证”也具有抽象的含义,不是指具体的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内化为职业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职业岗位的要求。从微观来说,“课”即课程设置,“证”即职业资格证书。
  (二)课证融合的现实意义
  当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弊端: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匹配。学校虽然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但是由于任课教师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与调研不够,未能洞悉岗位要求的变化,造成人才培养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偏移,从而使得与职业岗位要求脱节。
  (2)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脱节。一方面,技术的更新速度远超过教材的更新速度,这就造成了部分教师讲授的内容出现过时的现象,比如我校2016年铁路机车电工(中级)考试大纲中包含内燃机车的内容,而2017年大纲中则只剩下电力机车部分。另一方面,教师人员的流动以及不同教师授课的主观因素,導致专业课程讲授时更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普遍性,而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与针对性。这些现象都导致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因为重复学习产生倦怠感。
  (3)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内容尚待优化。以职业化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应该注重知识的应用性与实用性,但是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过分强调专业课程逻辑上的统一,却忽视了内容上的衔接,优化不够深入。以我校铁道机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三门专业基础课程之间存在相互衔接的内容,由于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使得每门课程的学习都过多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未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以及内容的优化问题,缺乏学科之间的统一标准。
  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课证融合的教学资源是切实有效的手段。具体来说,开发课证融合的教学资源具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技能考试的合格率。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日常授课中,逐步实现“以证代考”的方式,学生只需要通过日常学习就能顺利通过技能考试,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通过率。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研教改能力,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团队在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形成互助互利的局面,通过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提升教师的教研教改能力,并在过程中互相学习,尤其是在与现场专家共同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提升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3)有利于修正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促进课程体系的建设。课证融合的教学资源开发是一场彻底的教学改革,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通过现场调研、论证、反馈,去掉冗余的教学内容,修正课程标准,促进课程体系的建设。
  (4)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课证融合的教学资源开发全面铺开,通过对岗位能力要求的深入调研、论证,最终将反馈到人才培养方案上来,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最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基于课证融合的机车电器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依据
  “机车电器”是铁道机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选择它作为试点原因如下:学校内现有实训设备较丰富,易于开展;铁路机车电工(中级)题库中,本门课程内容最多;现行教材内容陈旧,急需更新;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承上启下作用,选择它作为开发对象有利于后期体系课程建设的扩展。
  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以职业化为导向,充分分析了铁道机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结合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设计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四川管理职业学院铁道机车专业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岗位描述:面向岗位群为机车司机与机车检修,具体岗位包括电力机车司机、调车司机、机车电工、机车制动钳工、机车整备工、电力机车保养员等。
  (2)四川管理职业学院“机车电器”的课程标准;
  (3)职业资格证书——铁路机车电工(中级),如表1所示。
  (二)设计思路与开发内容   (1)设计思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遵循职业教育的特有规律,结合我校铁道机车专业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思路如下: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岗位能力要求和技能证书题库为研究着力点,优化课程标准,打破传统的章节知识框架,将知识碎片化;以单个知识点为设计对象,进行知识重构,兼顾资格证书考试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丰富辅助教学资源,强化核心知识,攻克教学难关;教学资源系统应当具有可移植性和扩展性,便于实现后期制作微课、更新资源包等扩展功能。
  (2)内容框架。按照设计思路,该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机车电器课件、技能考试题库、辅助教学资源,其操作界面如图1所示。
  机车电器课件界面中实现了知识的碎片化,其子菜单涵盖所有的机车电器核心知识要点,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时能随时切换到不同目录,并能链接到技能考试题库,如此在课堂上就能实现将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对于复杂的工作原理,教师可以链接辅助教学资源,借助辅助教学资源库内的动画、视频、图片进行深入讲解,操作十分方便。
  技能考试题库界面的子菜单涵盖了铁路机车电工(中级)、提职司机考试中與机车电器相关的所有真题,并与理论知识点一一对应,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平稳过渡,且软件开发具有可移植性,如果题库发生改变,只需要更新子菜单中的相关内容即可完成资源的更新。
  辅助教学资源界面的子菜单中包括与机车电器课件和技能考试题库相关的支撑资源和拓展资源,包括视频、动画、三维模型、图片、练习题与学生作品展示等功能模块。其中视频、动画、三维模型、图片主要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与诠释;练习题用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可通过雨课堂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同时也便于进行反转课堂的尝试,进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预留端口用于上传学生优秀作品,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由传统的“一言堂”向“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模式转变,让学生养成争优创先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资源开发取得的成果
  本项目是我校教育教学类科研项目,立足于教学实践,在开发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做实践验证,虽然处在试点阶段,但也收获了以下成果:
  (1)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机车电器”课证融合的教学资源,避免再次出现不同老师任课“自说自话”的情况,并根据最新的职业岗位要求修订了课程标准,为后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做好了铺垫。
  (2)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积极性。
  (3)从技能考试通过率来看,学生的一次性通过率得到显著提高。学生上课的内容涵盖技能考试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重复学习的强度,同时通过完成复合度较高的练习题,拓展了学生能力。
  (4)从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来看,教师通过开发课证融合的教学资源,一方面展现了自己的特长,提高了自己的教研能力,提升了职业成就感;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思维碰撞,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了解,尤其是在现场调研的过程中,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的交流,让很多的专业教师意识到自己实践能力的不足,激发了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动力,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比例的提升。
  三、思考与展望
  基于课证融合的教学资源的开发项目是我校铁道机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经过团队的努力,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但是我校在高职院校发展的路上还有许多困难要攻克。项目组总结项目开发的经验教训,并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方面。我校铁道机车专业虽然属于全国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但学院的科研资金短缺,开发课证融合教学资源时,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希望政府能够规范行业办学标准,对有特色的学校、专业进行财政划拨支持,帮助职业院校办出水平。
  (2)学校方面。一方面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老师的成就感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校教师的事务性工作繁多,无法让教师专心搞科研。希望学校能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更多的教师参与科研,提升学校整体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
  (3)教师方面。一方面,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配合默契,体现了教师之间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暴露出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克服时间与空间的困难,在教学之余多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基于课证融合的机车电器教学资源的开发只是一个试点,课证融合要在全院全面铺开,还需要政府、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未来值得期待,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章安平,方华.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3]李翠玲.“课证融合”模式下的电子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其他文献
摘要:“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是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所在。基于此,本文对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索,总结得出了低年级的课程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高年级的课程要体现“强能力”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
摘要: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不同策略,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能力。  关键词:表演游戏;兴趣;创造能力;自主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0-0241-02  表演游戏又称为戏剧游戏,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为了更好地
摘要:本篇论述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课例,多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梯形》一课,以PPT课件为载体,整合了电子白板教学软件、几何画板软件,并用微课、电子教具辅助教学,创建了多元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数学教学;示范引领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构建“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关键词:立德树人;实现路径;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052-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以高职《金融学基础》课程为例,结合近年来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研究,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解决金融学等经管类课程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比如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脱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调、学生被动学习等。研究提出了翻转课堂在高职《金融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范式,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题设计。最后归纳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前景,并指
摘要:本综合性实验结合理论课“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章节内容,由学生查阅文献,选择一种急性肝损伤实验模型建立方法,进行实验设计,选择检测指标,确定实验方法,进行课题实施、质量控制、实验数据汇总、撰写论文。本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和实施既能激发学生对疾病的思考,更好地理解肝胆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所致疾病的发病机制,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基本的科研素质,为以后的临床和科研实践打下基础。
摘要:本文从“教书育人”这个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起重要作用的途径,得出一些结果并提出建议。通过研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不够、教师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及师生价值传递瓶颈等,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书育人;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
摘要:红色“1 1”活动在北京所属高校已开展多年,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项特色活动,尤其对研究生党员支部建设、京郊农村的帮扶以及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相关问题,通过调查了解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红色“1 1”活动能够持续为对接地提供良好的帮扶,使得此活动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红色“1 1”;研究生党支部;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摘要:新时代艺术类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诸多挑战,第一,存在重專业课轻思政课的现象,第二,课程与教学不能完全适应艺术生的特点,第三,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第四,艺术生自身素质影响思政理论课的开展。为促进新时代艺术类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有以下创新途径,第一,整体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全方位促进新时代思政课程改革,第三,健全思政课教研队伍建设,第四,创新艺术生管理机制,营造良好育人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各国都十分重视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到795万人的历史新高,再加上回国就业的留学生和未找到工作的往届生,大学生就业人数将超过1000万。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策和辅助性措施,高校经常召开专项会议研究和部署毕业学生就业工作,狠抓政策落实,学院成立一把手负责制,将就业工作列为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