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出轨问卷的初步编制

来源 :心理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ke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大学生为被试,在开放式问卷以及半结构化访谈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35个初始条目,编制大学生心理出轨问卷(CSEIQ)并检验其信效度。选取396名大学生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选取654名大学生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检验;使用关系指数质量量表(QRI)和基本心理需求量表(BPNS)进行效标效度检验;55名大学生间隔4周进行重测,检验重测信度。大学生心理出轨问卷共有11个条目,包含出轨掩饰、感情疏远、注意转移3个维度,解释总方差的81.78%;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模型拟合良好;总问卷与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84~0.94之间,重测信度在0.77~0.86之间,同时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外部效度和聚敛效度。大学生心理出轨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用于测量大学生心理出轨。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出轨;信度;效度;心理测量学
  分类号 B841.7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9.006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逐步提升,心理出轨成为导致两性亲密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廖晓慧,2011)。研究发现,心理出轨不仅会造成另一方的情感伤害、精神痛苦,而且心理出轨者也容易产生心理不适感、焦虑以及消极情绪体验等(Atkins,Eldridge,Baucom & Christensen,2005)。心理出轨是个体与原伴侣爱情之间的亲密、激情或承诺得不到满足而将感情、时间、注意力转移并爱上其他异性的现象,它对两性的亲密关系有着很大的伤害(Harris,2004;Whitty & Quigley,2008)。Sternberg(1986)爱情三元理论认为,良好的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三种成分。当恋爱中的个体出现心理出轨现象时,个体与原来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会破坏这三者间关系的平衡。研究发现,心理出轨的个体通常对原伴侣感情投入逐渐降低,对新伴侣的热情逐渐升高(Eaves & Robertson-Smith,2007;Shackelford & Buss,1997),心理出轨与个体对恋爱关系满意度呈负相关,当双方对彼此的恋爱关系感到不满时,彼此之间的情感亲密度会降低,个体与伴侣的亲密行为减少(Allen & Rhoades,2007;Rusbult,1980)。由此可知,心理出轨的个体与原来伴侣之间缺失了爱情的亲密成分;研究表明,心理出轨的个体会自主寻求外在刺激(比如性需求等)来满足身体或精神的需求(Yeniceri & Kokdemir,2006),同时为避免伴侣发现自己的隐私,会通过选择便利性和隐蔽性较好的手机等平台来满足与其他异性激情的需要,进而增加“成功出轨”的次数(李晓敏,2014)。由此可知,心理出轨的个体与原来伴侣之间缺失爱情的激情成分;此外,研究表明,心理出轨是恋爱关系缺乏承诺的一种表现(Rusbult,1980),当有第三者吸引个体时,个体会因为渴望与出轨对象之间更多的承诺而出轨,进而降低与原来伴侣之间的承诺(Allen & Rhoades,2007)。由此可知,心理出轨的个体与原来伴侣之间缺失爱情的承诺成分。基于我国大学生的质性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有着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恋爱中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下滑趋势明显,并且部分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开始改变,多角恋爱上升,对伴侣出轨的容忍度上升(王坚,冷淑敏,王勇,2010;赵冰洁,2002),而对于心理出轨的内部机制,由于测量学的限制,这些研究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以往的研究发现,心理出轨尚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关于心理出轨的测量主要是挂靠在其他问卷之中(Blow & Hartnett,2005)。代慧慧(2009)通过他评的方式,认为大学生的性背叛和感情背叛是心理出轨的主要特征;Yeniceri 和 Kokdemi(2006)编制了亲密关系背叛量表,后由王明会(2011)修订,认为该问卷中性爱因素是大学生心理出轨的主要特征。然而,这些问卷对于心理出轨测量的主要缺陷有两个:其一,只测量了大学生心理出轨的一个方面,并没有测量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出轨状况;其二,不能深入有效地挖掘大学生心理出轨的内部机制和结构,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出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因此,本研究基于Sternberg爱情三元理论,编制一份与中国大学生恋爱观相契合的大学生心理出轨问卷(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fidelity Questionnaire,CSEIQ)并檢验其信效度,从而为未来心理出轨的研究提供量化基础。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1)开放式问卷调查样本:被试来自黑龙江省某高校正处于恋爱的本科生,共55人,其中大一13人,大二21人,大三11人,大四10人;男生19人,女生36人。被试年龄在17~25岁之间。
  (2)半结构化访谈样本:被试来自黑龙江省某高校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在班干部的协助下,共随机抽取31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10人;被试年龄18~24岁。
  (3)通俗度检验样本:该样本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为初步编制的题目,共37道。被试是来自黑龙江省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45人,其中本科生10人,研一15人,研二11人,研三9人;男生15人,女生30人。
  (4)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该样本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为经过通俗度检验的题目,共35道。该样本被试选择自山东省、黑龙江省的三所高校中,随机选取图书馆上自习的大学生430人,收回有效问卷396份,有效率92.1%,其中大一93人,大二100人,大三102人,大四101人;男生161人,女生235人;文科145人,理科191人,工科60人;年龄在18~26之间,平均年龄(21±2)岁。该数据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5)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该样本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为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的题目以及效标分析的量表,其中,经探索性分析之后的题目共11道,效标效度的题目数量为25道,问卷分别为关系指数质量量表(Patrick,
  Knee, Canevello, & Lonsbary,2007)和基本心理需求量表(刘俊升,林丽玲, 吕媛, 魏超波, 周颖, 陈欣银, 2013)。该样本的被试选择自山东省、黑龙江省、甘肃省五所高校,随机选取图书馆上自习的本科生,共发放7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54份,有效率93.4%,其中大一122人,大二188人,大三157人,大四187人;文科223人 ,理科257人,工科123人;男生280人,女生374人;年龄18~25周岁,平均年龄(22±2)岁。该数据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效标效度分析。
  (6)重测信度样本:该样本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为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的题目,共11道。选取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中留有联系方式的大学生55人,间隔4周进行重测,其中男生20人,女生35人。
  2.2 初测问卷的编制
  研究按照心理出轨的定义,首先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大学生心理出轨的行为表现,开放式问题例如“请您对过去、现在您所经营的或未来您将要经营的一段正式的恋爱关系,展开想象。请想象这样的一个情景:当您感到您的恋爱伴侣有些异常,你怀疑他(她)已经爱上别人。那么,您觉得您的恋爱伴侣什么样的表现导致您产生这样的推测呢?请尽可能多列举”。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分析,提取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汇总、合并和排序并最终编码。其次,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进行访谈,对访谈的结果整理编码后发现基本上与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一致。经反复讨论、分析、推敲确定了37个初测项目。最后,随机抽取45人,对这37个项目进行通俗度检验,检验发现有2道项目出现了歧义,经研究组成员反复讨论后将该项目删除,因此最终确定的大学生心理出轨初测问卷有35个项目。
  问卷指导语为:“请您对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一段严肃的恋爱关系,展开回忆或想象。当您感到亲密伴侣(包括恋爱伴侣、同居伴侣)有些异常,您怀疑他(她)可能爱上了别人。下面是一些反映您的亲密伴侣异常特征的句子,请您作出相应的评估。”问卷采用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点他评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评价的对象越容易出现心理出轨。
  2.3 效标问卷
  2.3.1 关系指数质量量表
  采用Patrick等人(2007)编制的关系指数质量量表(Quality of Relationship Index,QRI),用于评估个体对当前亲密关系的感知和评价水平,包含6个条目,采用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计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满意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1,量表指标拟合良好(χ2=3.71,df=3,χ2/df=1.24,TLI=0.99,RFI=0.99,GFI=0.99,NFI=0.99,RMSEA=0.03)。
  2.3.2 基本心理需求量表
  刘俊升等人(2013)修订的中文版基本心理需求量表(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s,BPNS),用于评估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满意度,共19个题目,采用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计分,分为胜任需求、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3个分量表。在本研究中,量表整体信度系数为0.78,四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66~0.74之间;量表的效度指标拟合良好(χ2=2.50,df=1,χ2/df=2.50,RFI=0.98,GFI=0.99,TLI=0.99,CFI=0.99,NFI=0.99,RMSEA=0.06)。
  2.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效标效度的计算;采用AMOS21.0对数据进行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大学生的量表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量表评分。
  3 结果
  3.1 项目分析
  首先对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的数据进行总体信度系数的分析,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98,各个项目与总分间的相关在0.56~0.89之间。由于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均>0.30,所以未删题。
  3.2 效度的检验
  3.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检查,结果发现,问卷的
  KMO=0.98,Bartlett球形檢验χ2=15998.20(p<0.001),故该样本量可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omax斜交旋转,第一次旋转后有三个因素的特征根大于1,这三个因素方差解释量为73.27%。然后对满足下列任何一个条件的条目进行删除:(1)条目共同度≤0.30;(2)条目在两个因子的载荷的绝对值之差≤0.05;(3)结构矩阵中的条目载荷≤0.50。每删除一个条目,重复做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经过多次的因素分子,共删除24个条目,剩余11个条目归属为三个维度,共解释总体方差的81.78%。
  维度一含4个项目,从激情角度来说,反映的是个体将激情转移到除伴侣之外的人身上,害怕伴侣发现自己出轨的痕迹,对自己隐私掩藏的紧张度不自然地提高,命名为“出轨掩饰”,其因子载荷范围为0.93~0.94,方差的解释率为66.91%;维度二含4个项目,从亲密角度来说,反映的是个体在恋爱关系中,对伴侣的态度、耐心和关爱降低,和伴侣之间的感情亲密度降低,命名为“感情疏远”,其因子载荷的范围为0.84~0.89,方差的解释率为8.30%;维度三含3个项目,从承诺角度来说,反映的是个体对伴侣缺乏长久在一起的承诺,将时间与精力转移到另一位异性身上,与其有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命名为“注意转移”,其因子载荷的范围为0.88~0.91,方差的解释率为6.56%。各条目载荷和共同度见表1。   3.2.3 各维度间及与总分的相关
  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出轨各个维度之间呈中等偏上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68~0.76之间(p<0.01);各个维度与总分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9~0.94之间(p<0.01)。
  3.3 外部效度和聚敛效度的检验
  外部效度采用效标关联效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见表2),大学生心理出轨问卷与QRI和BPNS都呈显著负相关。
  聚敛效度采用因素负荷量和平均方差抽取量来检验,因素负荷量指一个因素构念对测量指标变量的路径系数,判断标准是数值需介于-1与1之间,绝对值一般要在0.5以上;平均方差抽取量表示被潜在构念解释的变异量中有多少来自测量误差,判断标准是数值在0.5以上。结果如表3所示,三个因子的因素负荷量在0.69~0.90之间,均大于0.5,平均方差抽取量在0.64~0.78之间,均大于0.5,符合聚敛效度标准。
  3.4 信度检验
  信度指标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以及重测信度。重测信度间隔四周后测试。表4显示,自编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84~0.94之间;分半信度在0.80~0.92之间;重测信度在0.77~0.86之间。
  3.5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心理出轨得分差异
  3.5.1 心理出轨评分的性别差异
  女生心理出轨总分与各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说明女性知觉到伴侣更容易出轨。具体见表5。
  3.5.2 心理出轨评分的年级差异
  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出轨及其各个维度均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见表6。
  4 讨论
  本研究为保证有效地测量出大学生心理出轨的状况,在问卷的指导语中进行了两种指示:其一,大学生对过去或者现在进行的恋爱关系进行回忆,对伴侣出现的心理出轨进行评价;其二,当大学生没有进行过恋爱或者将要进行恋爱时,要求被试对于将要展开的恋爱进行联想,联想到亲密伴侣可能出现的心理出轨特征,进而进行有效地量化,这一方面确保了大学生对心理出轨有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心理出轨是一件极其隐私的事情,研究通过大学生对其亲密伴侣的评价,降低了社会赞许效应,增加了数据的真实性,这使得编制出的问卷更具有科学性。
  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根据筛选出的关键词编制问卷,然后請数位心理学专业人士对项目进行一致性评价,评价合格之后再进行初测,这保证了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研究者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分析出三个因子,共11个条目,根据心理出轨的定义,分别命名为“出轨掩饰”、“感情疏远”和“注意转移”。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各项指标良好,并且问卷各维度间的相关适中,各维度与总问卷有较强的相关,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大学生心理出轨问卷与QRI和BPNS都呈负相关, 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Allen & Rhoades, 2007;Deci & Ryan,2000),当个体对亲密关系感到不满时,会通过心理出轨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基本心理需求。信度检验发现,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和重测信度良好。同时,女生心理出轨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说明女性对亲密伴侣的心理出轨更敏感,进一步支持了以往的研究(Buss,Larsen,Westen,& Semmelroth,1992)。这可能是由于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会优先加工和注意与伴侣心理出轨有关的线索,且注意保持时间比男生长,不易分散,因此,女性更易发现伴侣的不忠,对伴侣心理出轨更敏感。
  本研究也支持了Sternberg的爱情三元理论的观点,良好的爱情必须具有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成分,而心理出轨的个体在这三个成分方面都有明显的缺失。从出轨掩饰维度上来说,由于大学生与他人的激情程度增加,他们会对手机上的短信、QQ和微信等隐私内容对原伴侣进行掩饰,不让原伴侣查看自己的手机等,这严重地降低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导致在与原伴侣的关系中缺乏激情;从感情疏远维度来说,大学生对原伴侣的态度、关注和耐心明显变差,彼此之间的感情亲密度下降,不愿与伴侣发生亲密行为。这导致大学生与原伴侣的关系中缺乏了亲密感。从注意转移角度来说,大学生将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其他异性身上,他们放弃了与原伴侣之间的约定,不再为未来做更进一步的打算,这导致大学生与原伴侣的关系中缺乏了承诺。综上,本研究所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出轨问卷在信效度上都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适用于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出轨,可为今后心理出轨的研究提供量化基础。
  5 研究不足及展望
  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出轨问卷还存在如下不足:(1)本研究的样本具有局限性,只选取了在读大学生,今后的研究可进一步扩展到处在恋爱关系中的群体,检验信效度,并进行追踪研究;(2)本研究选取的问卷校标效度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后续研究可以从后果变量的角度选取校标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代慧慧 (2009). 对背叛线索自由回忆的性别差异的进化心理学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廖晓慧 (2011). 背叛预期与感情危机——基于心理经济学分析. 改革与开放, (2), 122-123.
  李晓敏 (2014). 互联网普及对离婚率的影响. 中国人口科学, (3), 77-87.
  刘俊升, 林丽玲, 吕媛, 魏超波, 周颖, 陈欣银 (2013). 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中文版的信, 效度初步检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7(10), 791-795.
  王坚, 冷淑敏, 王勇 (2010). 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1, 1399-1401.
  王明会 (2011). 亲密关系背叛的性别差异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赵冰洁 (2002). 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0(2), 111-113.   Allen, E. S., & Rhoades, G. K. (2007). Not all affairs are created equal: Emotional involvement with an extradyadic partner. 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 34(1), 51-65.
  Atkins, D. C., Eldridge, K. A., Baucom, D. H., & Christensen, A. (2005). Infidelity and behavioral couple therapy:optimism in the face of betrayal.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3(1), 144-150.
  Blow, A. J., & Hartnett, K. (2005). Infidelity in committed relationships i: a methodological review.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31(2), 183-216.
  Buss, D. M., Larsen, R. J., Westen, D., & Semmelroth, J. (1992). Sex differences in jealousy: Evolution,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 3(4), 251-255.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Eaves, S. H., & RobertsonSmith, M. (20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worth and marital infidelity: A pilot study. The Family Journal, 15(4), 382-386.
  Harris, C. R. (2004). The evolution of jealousy:did men and women, facing different selective pressures, evolve different “brands” of jealousy?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not. American Scientist, 92(1), 62-71.
  Patrick, H., Knee, C. R., Canevello, A., & Lonsbary, C. (2007). The role of need fulfillment in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and wellbeing: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3), 434-446.
  Rusbult, C. E. (1980). Commit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associations: A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6(2), 172-186.
  Shackelford, T. K., & Buss, D. M. (1997). Anticipation of marital dissolution as a consequence of spousal infideli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6), 793-808.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22.
  Whitty, M. T., & Quigley, L. L. (2008). Emotional and sexual infidelity offline and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34(4), 461-468.
  Yeniceri, Z., & Kokdemir, D. (2006).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nd explanations for, infidel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idelity Questionnaire (INFO). Social Behaviour and Personality, 34(6), 639-649.
  AbstractTo develop the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fidelity Questionnaire(CSEIQ) and test its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open questionnair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experts opinions, developing 35 original items. 396 college students were used for item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654 college students were used for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the reliability test; The criterion validity was tested with Quality of Relationship Index(QRI) and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s(BPNS); Totally 55 college students were retested for retest reliability with 4 weeks interval. The formal version of CSEIQ included 11 items in three dimensions, which were privacy escaping, affection alienation and attention transference and the three dimensions explained 81.78% of the variance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e model had good fit. The total questionnaire and three dimensions had good internal reliability with Cronbachs α coefficients from 0.84 to 0.94 and retest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from 0.77 to 0.86. In addition, the scale had good external validity and convergent validity. The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fidelity Questionnaire(CSEIQ) has acceptabl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meets the needs of psychometrics and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fideli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fidelity; validity; reliability; psychometrics
其他文献
摘 要 采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Ⅴ和经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CCP)学术委员会审查录取编印的《论文摘要集》作为数据源,对“摘要集”中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分析我国心理学学科研究领域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研究重点、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演进路径。结果发现:(1)师范院校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力量;(2)核心作者多是出于高校学者,且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很少;(3)
期刊
摘要在循证实践的背景下反观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发现仍然存在“证据”缺失的现象,对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不足,教师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能力亟需提升。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心理学是提升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资源,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科学依据。近期,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写给教师的心理學》一书,正是试图架起心理学与教育实践沟通之桥的一个有益尝试。该书具有如下鲜明特色:(1)以心理学的多重视角审视与解读教育实践
期刊
摘 要 养生心理学是中国文化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开展针对中国养生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专著,《中国养生心理学思想史》全面梳理了各个时期、各个流派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创造性建构了中式“生理—心理—自然—社会”整体养生模型和中国心理养生思想演化阶段模型,具体阐述了古今科学养生原则与方法。同时,该书具有四个特色:研究视角
期刊
摘要探究控制策略和社会经济地位在安全感与婚姻匹配观念之间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选用安全感问卷、婚姻匹配观念问卷和首要-次级控制优化量表以及童年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来研究婚姻匹配观念的内在心理机制。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在安全感和婚姻匹配观念之间起中介作用,童年期社会经济地位在安全感和婚姻匹配观念间起调节作用,当前经济环境压力调节效应不显著,但高当前经济环境压力个体婚姻匹配观念显著低于
期刊
摘 要 为考察大学生心理控制源、负性情绪调节预期与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广州某高校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心理控制源、负性情绪调节预期和状态焦虑三者间两两显著相关;(2)心理控制源能够有效预测负性情绪调节预期和状态焦虑,负性情绪调节预期也能有效预测状态焦虑;(3)负性情绪
期刊
摘要绿色出行是指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而环境价值观可能是绿色出行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大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与绿色出行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共享单车为绿色出行方式示例,使用环境价值观量表、大学生环境态度量表以及自编的共享单车使用情况问卷对南京市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环境价值观与绿色出行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环境态度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53%的大学生比较重视绿色出行
期刊
摘 要 在群际接触研究和我国族际关系情况基础上,依据接触类型与接触效价系统建构多维族际接触量表。针对理论建构中的10种接触,即5种接触类型(直接接触、网络接触、拓展接触、替代接触、想象接触)×2种接触效价(积极接触、消极接触),进行项目编制、试测、正式施测、项目精选,最终形成40个项目版本。在内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区的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样本上(N=1643,其中内地维吾尔族373,内地汉族32
期刊
摘要意识问题是心理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近二十年来,意识研究迎来了全面复兴。然而,国内心理学界有关意识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滞后状态。陈巍博士新近出版的专著《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围绕意识问题系统阐述并推进了神经现象学这一新兴理论框架。这项工作对于处于认知科学时代的有关意识的理论心理学研究具有启示作用,也遗留下诸多亟待进一步反思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意识;神经现象学;身
期刊
摘要 探索李虹编制的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sMLS)的结构,并评估其在大学生和中学生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发现,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失败意义获得”和“成败意义超然”两个公因子,符合SMLS量表的道家哲学和佛教哲学的两个理论基础: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的二维结构模型全面优于单维结构模型:该量表总分及其两因子与心理健康指标呈显著相关,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该量表的组合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符合心
期刊
摘 要 学习投入是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以往研究表明,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具有良好促进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多重中介模型,来检验积极高唤醒的学业情绪和学业延迟满足能力在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学业延迟满足量表和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对 3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1)专业认同对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