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雕塑属于艺术学科,在教学改革中更为强调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文创”理念的双创教育出发,对雕塑教学改革展开研究。通过对雕塑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学科间交叉的可能性做出进一步完善,拓展学生科学、艺术、文化思维,增强学生在雕塑创作中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文创”理念;双创教育;雕塑;教学
引言:基于“文创”理念的双创教育在雕塑教学中的渗透,优化雕塑教学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为我国文化创业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更具创意思维的专业人才。因此,在雕塑教学改革中,于文创理念基础上,结合双创教育的实践思路,创新发展雕塑的教学模式。
一,文化创意理念的双创教育在雕塑教学中的渗透
“文化创意产业”始于西方发达国家,外国高校艺术教育一边注重学习他国先进经验,一边自主创新,教育体系、制度和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以美国艺术高校教育为例,更多侧重以产业为导向的人才链构建,重点培养“创意核心群”型人才与“创意专业群”型人才,这两种“应用型”与“高端型”创意人才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同样,世界顶尖大学在创新人才的教育中也十分重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结合。以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育人指导思想“大学教育应该科学与艺术并重”为例,艺术教育占总学分的20%。这充分反映了艺术教育在国外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在国内重点高校雕塑专业教学结合艺术双创教育己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第一,清华大学提出“以学生造型能力、艺术修养提高为重点的创新教育”,这种模式融合了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第二,中央美术学院提出“以提高学生艺术创新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这种模式主要借助艺术商业化的运行模式,通过画廊、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建立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即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艺术创业、为学生提供文化艺术创业资金等支持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第三,中国美术学院提出“综合式创业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既在传统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又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其他支持服务。雕塑专业教学普遍是以艺术创作为中心的实践性教学,传统的手绘速写、泥塑塑造、直接材料成型、计算机辅助成型等手段一直沿用着雕塑塑造和作品创作结合的教学方式。而创作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则偏重于形式与技能训练,其结果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缺少对文化创意与科技结合等概念的认知,更缺少了对学科交叉下课程延展的利用,团队合作,以及成果推广的意识。
二,文化创意理念的双创教育在雕塑教学中的实施
文化创意理念的双创教育同雕塑教学融合的同时,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中强调对学生创意思维、创意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加强对雕塑教学方法的创新,着重从基本功训练、艺术创作、作品赏析几个方面着手,确保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多媒体,应用翻转课堂、慕课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及时对接双创平台,优化相关创意实践课程,完善由低到高的“递进式”文化创意教学课程,并与科技实践教学课程相联动和延展,这样大大增进了相关专业、相关双创选题互促互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雕塑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学生发散思维、积极进行雕塑艺术创作留有空间。
在实践“双创”教育工作,科学构建雕塑课程体系中,调整专业性过强的专业定位,强调对学生的“创意”、“创业”教育。即从雕塑教学内容、课程设施、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文创”雕塑教学服务,使其在掌握传统雕塑知识的基础上,懂得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师生积极参与到雕塑教学改革的“双创”教育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雕塑教学改革中,“文创”理念的双创教育不仅注重对学生创意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要求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时,按照当代雕塑艺术发展趋势,学会将新型雕塑材料、雕塑工艺、雕塑教学理念渗透进雕塑课堂中,更新雕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合理地进行雕塑艺术创作。
作为综合大学中与时俱进的艺术专业,我们的基础设施逐年完善更新,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良,实施了省教改培养文化创意创业能力的雕塑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和相关的课程改革项目。2020年更新了专业培养方案,整合专业优势,调整专业方向,增设文化创意理念教学,增加科技探索实践课程内容比例以及增强了“艺术性”与“实践性”的内在联系。并将大学生“双创项目”从项目开题到过程汇报再到结题答辩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把控,打造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实战平台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结合雕塑理论知识与实践,革故鼎新,为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 文化创意理念的双创教育在雕塑教学中的拓展
近年来,从综合类大学到艺术的专业院校,在教学上都十分重视科学和艺术的关联。全国各地多次举办有关“科学与艺术”的高端论坛:让科学技术与艺术教育碰撞结合,孕育出创新火种,促成艺术与科技领域中新观念的传播,在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中探索跨学科创新发展的步伐,探討艺术与科学学科交融的另一种可能。在雕塑教学中落实到多学科交叉工作,使教育工作者围绕雕塑教学目标,从艺术、科学、雕塑工艺、雕塑文化等多方面,总结雕塑及其相关学科的联系性,继而通过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在雕塑教学改革中,挖掘雕塑教学中的新型创作思路,以及雕塑艺术的突破点,使学生所获取的雕塑教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系统性,从而学生在雕塑艺术学习中的创意、创业能力会明显增强。
文化创意理念的双创教育在雕塑教学中的实践拓展,需要教师基于雕塑教学内容与教学经验,构建生产、教育、科学研究为一体的课程实践模式。让雕塑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并利用雕塑作品、案例赏析中好的创意思维的进行持续拓展,将其变成可进行创业实践的“创意产品”,为雕塑教学中的科研工作提供研究主体,落实雕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双创教育,有效渗透文化创意理念,增强雕塑教学中对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效果。
教师在文创理念启发下,应总结雕塑专业课程及其相关学科的联系性,并在雕塑创作、解析等项目实践中,渗透各学科的核心技能、知识训练内容,从而在学科交融与互动中,帮助学生高效率内化雕塑教学知识,提升雕塑专业学生的双创思维与能力。国内外的顶尖高校关于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途径所做的研究与尝试为此项目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启示。双创也成为现代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来寻找并拓展大学教育的艺术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雕塑教学在我国文化创意、艺术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创意理念中的双创教育在贯穿雕塑教学改革工作时,其核心理念要求教学重视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但是为保障雕塑教学的育人效果,教师还需深入感知文化创意理念,从学科交互、思维拓展、实践拓展等方面,创新雕塑教学模式,融汇双创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助力高校雕塑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掌握文化创意与科技探索的综合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葛新.应用型雕塑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创新思路[J].设计,2018(23):81-82.
[2]于峰,李俏然. 关于雕塑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7(5):66-67.
郑淼 刘海岸 刘心平 大连理工大学
关键词:“文创”理念;双创教育;雕塑;教学
引言:基于“文创”理念的双创教育在雕塑教学中的渗透,优化雕塑教学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为我国文化创业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更具创意思维的专业人才。因此,在雕塑教学改革中,于文创理念基础上,结合双创教育的实践思路,创新发展雕塑的教学模式。
一,文化创意理念的双创教育在雕塑教学中的渗透
“文化创意产业”始于西方发达国家,外国高校艺术教育一边注重学习他国先进经验,一边自主创新,教育体系、制度和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以美国艺术高校教育为例,更多侧重以产业为导向的人才链构建,重点培养“创意核心群”型人才与“创意专业群”型人才,这两种“应用型”与“高端型”创意人才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同样,世界顶尖大学在创新人才的教育中也十分重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结合。以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育人指导思想“大学教育应该科学与艺术并重”为例,艺术教育占总学分的20%。这充分反映了艺术教育在国外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在国内重点高校雕塑专业教学结合艺术双创教育己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第一,清华大学提出“以学生造型能力、艺术修养提高为重点的创新教育”,这种模式融合了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第二,中央美术学院提出“以提高学生艺术创新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这种模式主要借助艺术商业化的运行模式,通过画廊、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建立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即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艺术创业、为学生提供文化艺术创业资金等支持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第三,中国美术学院提出“综合式创业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既在传统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又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其他支持服务。雕塑专业教学普遍是以艺术创作为中心的实践性教学,传统的手绘速写、泥塑塑造、直接材料成型、计算机辅助成型等手段一直沿用着雕塑塑造和作品创作结合的教学方式。而创作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则偏重于形式与技能训练,其结果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缺少对文化创意与科技结合等概念的认知,更缺少了对学科交叉下课程延展的利用,团队合作,以及成果推广的意识。
二,文化创意理念的双创教育在雕塑教学中的实施
文化创意理念的双创教育同雕塑教学融合的同时,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中强调对学生创意思维、创意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加强对雕塑教学方法的创新,着重从基本功训练、艺术创作、作品赏析几个方面着手,确保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多媒体,应用翻转课堂、慕课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及时对接双创平台,优化相关创意实践课程,完善由低到高的“递进式”文化创意教学课程,并与科技实践教学课程相联动和延展,这样大大增进了相关专业、相关双创选题互促互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雕塑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学生发散思维、积极进行雕塑艺术创作留有空间。
在实践“双创”教育工作,科学构建雕塑课程体系中,调整专业性过强的专业定位,强调对学生的“创意”、“创业”教育。即从雕塑教学内容、课程设施、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文创”雕塑教学服务,使其在掌握传统雕塑知识的基础上,懂得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师生积极参与到雕塑教学改革的“双创”教育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雕塑教学改革中,“文创”理念的双创教育不仅注重对学生创意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要求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时,按照当代雕塑艺术发展趋势,学会将新型雕塑材料、雕塑工艺、雕塑教学理念渗透进雕塑课堂中,更新雕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合理地进行雕塑艺术创作。
作为综合大学中与时俱进的艺术专业,我们的基础设施逐年完善更新,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良,实施了省教改培养文化创意创业能力的雕塑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和相关的课程改革项目。2020年更新了专业培养方案,整合专业优势,调整专业方向,增设文化创意理念教学,增加科技探索实践课程内容比例以及增强了“艺术性”与“实践性”的内在联系。并将大学生“双创项目”从项目开题到过程汇报再到结题答辩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把控,打造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实战平台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结合雕塑理论知识与实践,革故鼎新,为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 文化创意理念的双创教育在雕塑教学中的拓展
近年来,从综合类大学到艺术的专业院校,在教学上都十分重视科学和艺术的关联。全国各地多次举办有关“科学与艺术”的高端论坛:让科学技术与艺术教育碰撞结合,孕育出创新火种,促成艺术与科技领域中新观念的传播,在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中探索跨学科创新发展的步伐,探討艺术与科学学科交融的另一种可能。在雕塑教学中落实到多学科交叉工作,使教育工作者围绕雕塑教学目标,从艺术、科学、雕塑工艺、雕塑文化等多方面,总结雕塑及其相关学科的联系性,继而通过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在雕塑教学改革中,挖掘雕塑教学中的新型创作思路,以及雕塑艺术的突破点,使学生所获取的雕塑教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系统性,从而学生在雕塑艺术学习中的创意、创业能力会明显增强。
文化创意理念的双创教育在雕塑教学中的实践拓展,需要教师基于雕塑教学内容与教学经验,构建生产、教育、科学研究为一体的课程实践模式。让雕塑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并利用雕塑作品、案例赏析中好的创意思维的进行持续拓展,将其变成可进行创业实践的“创意产品”,为雕塑教学中的科研工作提供研究主体,落实雕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双创教育,有效渗透文化创意理念,增强雕塑教学中对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效果。
教师在文创理念启发下,应总结雕塑专业课程及其相关学科的联系性,并在雕塑创作、解析等项目实践中,渗透各学科的核心技能、知识训练内容,从而在学科交融与互动中,帮助学生高效率内化雕塑教学知识,提升雕塑专业学生的双创思维与能力。国内外的顶尖高校关于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途径所做的研究与尝试为此项目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启示。双创也成为现代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来寻找并拓展大学教育的艺术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雕塑教学在我国文化创意、艺术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创意理念中的双创教育在贯穿雕塑教学改革工作时,其核心理念要求教学重视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但是为保障雕塑教学的育人效果,教师还需深入感知文化创意理念,从学科交互、思维拓展、实践拓展等方面,创新雕塑教学模式,融汇双创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助力高校雕塑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掌握文化创意与科技探索的综合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葛新.应用型雕塑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创新思路[J].设计,2018(23):81-82.
[2]于峰,李俏然. 关于雕塑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7(5):66-67.
郑淼 刘海岸 刘心平 大连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