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进一步增进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实现高校勤工助学的科学发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走访有关专家对高校勤工助学学生群体的外在影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勤工助学育人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育人;勤工助学;高校;贫困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8-0248-01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贫困生群体的内在影响因素对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贫困生群体的外在因素对于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工作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勤工助学学生群体的外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影响高校勤工助学在贫困生群体中发挥育人作用的因素是众多的。这包括市场经济、互联网和手机传媒、就业以及勤工助学本身等诸多因素。
一、贫困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原因
贫困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和家庭、社会、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城乡差别、自然环境等都有关系。其中,学者梁金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指出,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改革收费制度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统一标准的高昂学费对于经济困难家庭而言就会造成很大的负担,于是就出现了贫困大学生群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农业、师范类院校的贫困大学生人数偏多。
二、文化多样性对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影响
高校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各种文化在这里交织,这些文化会对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文化多样性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彼此的碰撞和冲突。本文所讲的文化多样性是指以欧美为主的强势文化对我国高校勤工助学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西方文化对贫困生群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上。西方文化在“尊重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幌子下推行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这些思想对我国所提倡的集体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此外,西方文化中色情、暴力等丑恶现象也严重冲击着勤俭自强贫困生的道德底线。
三、社会转型对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值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是社会转型期的典型特点。社会转型的这些特点对贫困生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使他们思想更解放、竞争力更强、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也会使他们精神空虚、道德失范,出现信仰危机。
此外,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腐败等丑恶现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就业、住房和医疗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这都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心理和道德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会使得那些贫困生对社会失去希望,甚至出现仇视社会的心理。过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就业压力会导致他们心理变形、价值观出现扭曲。这也给高校的勤工助学“育人”带来阻力。
四、市场经济对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影响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对贫困生群体而言促使他们更早树立自立和创新精神。
但是也应看到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利益导向、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首要原则。市场经济将会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淡薄,会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加强,会使他们的道德意识淡漠,还会使他们功利化。尤其是贫困生迫于经济压力更容易产生功利化和投机的心理,甚至产生拜金主义思想,把经济之外的所有活动都金钱化。用交换价值来看待自己的家庭生活、社会以及政治活动,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学习、勤工助学工作以及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贫困生群体的金钱意识要比其他群体要强。市场经济带给贫困生的交换化和金钱化的思想以及行为对于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五、勤工助学本身的瓶颈影响着育人的效果
高校勤工助学以其实践活动发挥着育人功能,这种育人功能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载体。但是,目前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仍受到一些限制。一是认识不足,高校只注重勤工助学的“济困功能”而忽视“育人”功能,或“育人”作用发挥不足。二是尚未形成勤工助学“育人”的常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外出法律维权教育的育人体系尚未构建。三是高校中仍以传统助学模式为主,创业型模式尚未普及。因此学校所提供与专业相符的岗位不足,职离岗位、科技含量较高岗位少。四是校外岗位劳动时间长,待遇低,大多数岗位不能签订劳动协议,一旦发生纠纷对贫困生不利。
参考文献:
[1]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2]罗开春.当前高校勤工助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西华大学勤工助学现状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
[3]杨英华,张振国,杨习英.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关键词:育人;勤工助学;高校;贫困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8-0248-01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贫困生群体的内在影响因素对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贫困生群体的外在因素对于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工作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勤工助学学生群体的外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影响高校勤工助学在贫困生群体中发挥育人作用的因素是众多的。这包括市场经济、互联网和手机传媒、就业以及勤工助学本身等诸多因素。
一、贫困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原因
贫困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和家庭、社会、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城乡差别、自然环境等都有关系。其中,学者梁金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指出,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改革收费制度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统一标准的高昂学费对于经济困难家庭而言就会造成很大的负担,于是就出现了贫困大学生群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农业、师范类院校的贫困大学生人数偏多。
二、文化多样性对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影响
高校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各种文化在这里交织,这些文化会对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文化多样性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彼此的碰撞和冲突。本文所讲的文化多样性是指以欧美为主的强势文化对我国高校勤工助学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西方文化对贫困生群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上。西方文化在“尊重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幌子下推行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这些思想对我国所提倡的集体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此外,西方文化中色情、暴力等丑恶现象也严重冲击着勤俭自强贫困生的道德底线。
三、社会转型对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值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是社会转型期的典型特点。社会转型的这些特点对贫困生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使他们思想更解放、竞争力更强、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也会使他们精神空虚、道德失范,出现信仰危机。
此外,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腐败等丑恶现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就业、住房和医疗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这都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心理和道德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会使得那些贫困生对社会失去希望,甚至出现仇视社会的心理。过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就业压力会导致他们心理变形、价值观出现扭曲。这也给高校的勤工助学“育人”带来阻力。
四、市场经济对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影响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对贫困生群体而言促使他们更早树立自立和创新精神。
但是也应看到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利益导向、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首要原则。市场经济将会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淡薄,会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加强,会使他们的道德意识淡漠,还会使他们功利化。尤其是贫困生迫于经济压力更容易产生功利化和投机的心理,甚至产生拜金主义思想,把经济之外的所有活动都金钱化。用交换价值来看待自己的家庭生活、社会以及政治活动,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学习、勤工助学工作以及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贫困生群体的金钱意识要比其他群体要强。市场经济带给贫困生的交换化和金钱化的思想以及行为对于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五、勤工助学本身的瓶颈影响着育人的效果
高校勤工助学以其实践活动发挥着育人功能,这种育人功能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载体。但是,目前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仍受到一些限制。一是认识不足,高校只注重勤工助学的“济困功能”而忽视“育人”功能,或“育人”作用发挥不足。二是尚未形成勤工助学“育人”的常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外出法律维权教育的育人体系尚未构建。三是高校中仍以传统助学模式为主,创业型模式尚未普及。因此学校所提供与专业相符的岗位不足,职离岗位、科技含量较高岗位少。四是校外岗位劳动时间长,待遇低,大多数岗位不能签订劳动协议,一旦发生纠纷对贫困生不利。
参考文献:
[1]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2]罗开春.当前高校勤工助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西华大学勤工助学现状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
[3]杨英华,张振国,杨习英.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