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畅销?

来源 :创作·文字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ngge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卡尔维诺的时候,我曾经以一种“求贤若渴”的心态“请”回了一套译林的《卡尔维诺文集》。它们现在拥挤在我的书橱里,依旧是原来硬壳封装的精美模样。我承认卡氏是意大利乃至全球一流的文学大师,可是当我希望在《寒夜独行人》里去找寻类似《悟空传》一样的快感时,我才发现我无法用畅销书的水准来解读这样的作品,同时我更加疑惑:当许多思想和读本以畅销书的名义大行其道时,它们的流行真的来自于我们的热爱吗?
  卡氏的热潮很快就过去了,这时,一些声音迅速响起,成为我的疑惑的佐证。有所谓文化专家公开表示怀疑,卡尔维诺这样的现代派怎么流行得起来?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追捧着那些我们不能完全读懂的“畅销书”,早先有弗洛依德的《梦的解析》,近年是米兰·昆德拉和黄仁宇。真正的畅销书属于村上春树和池莉,而当我们忽略了米氏小说幽默背后的沉重,黄氏历史文化表象下的理性观点,而在村上制造的忧伤青春里反复叹息,为一本又一本惊世骇俗的书名争论它的文学意义的时候,就颇有几分本末倒置的意味。最后,我们还是只能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标题上反复翻新,而停止去咀嚼《万历十五年》之外黄氏作品宏大的历史观念的时候,我们的激情自然黯然消退。我们对于书本的热爱成了速食时代的牺牲品,伴随殉难的还有那些也许隐晦却深刻伟大的灵感和思想。
  这是一场对手不明的拉锯战,作者、读者、书商和市场似乎都要承担责任,但谁也找不出思想面临尴尬的原因。各种各样畅销的思想和它们的载体的确是在大行其道的,但它们本身却无力阻止读者对他们的厌倦和抛弃,这对于那些本身不应该畅销的书本尤显悲壮。是我们误读了“畅销”二字,还是我们本身就受到了误导?书商自然希望售卖那些最生鲜最新颖最有卖点的书籍,读者自然希望阅读那些有益的思想充实自己,也希望通过阅读大家都在读的书而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品位,没想到两厢情愿的拼凑也会产生尴尬。在一次次的商业宣传轰炸中,我们把热爱交给了市场的策划者,由他们来炮制我们的感情,什么该爱,什么爱不了,我们也许都不是那么清楚,更遑论爱的持久和深沉了。
  宣传、接触、热捧到冷落,在这个一再提速的时代,这也许就是畅销书的命运。那些本来就应该畅销的书应该是宠辱不惊了,既然命运如此,不如随波逐流;而那些被误会被误导被强推到前台的思想家们就大大地冤屈了,他们本该寂寞,却在热闹的浮华中沉浮起落,阅尽沧桑。
  我想,书橱里的卡尔维诺有空我依然会去看看他,但是,我以后会买我真爱的书籍。套用一句广告就是:爱他,才让他畅销。
其他文献
巴蜀之地,实在是很产土匪的地方,特别是重庆,国民党在那里安营扎寨不过几年,遗留的却是浓厚的匪气,到现在也无法抹去。而成都,在整个西南,算得上地理中心,因此在心理上颇多帝王之气;但比起老牌北京,在气势上又虚了几分。其实成都什么都不产,就产狡诈,成都的男人和女人小气得让人受不了。如今,巴蜀分家,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巴蜀本是两码子事,特别是从地域文化上考察,更应举双手赞成才是。  当代成都的文人,地地道
期刊
在医改的拐点上,生意机会前景乐观,但选择要谨慎。      在医疗这个壁垒最坚硬的领域里,很多投资者和实践者面临同样的障碍,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生意机会可能转瞬而来,也可能瞬间失去,左右他们的正是政策之手。十年医改漫漫长路,正走在一个方向清晰、策略模糊的拐点上,对于那些敏锐的投资者和创业家来说,当然,机会来了。他们灵敏地洞察到了这一趋势,但在这个风险像影子一样追随机会的领域里,政府之门打开时,如
期刊
攀比跟风、迷信名人,模式崇拜,团队疏忽……在梳理过去两年投资人的这些误区时,王先生发现自己很不幸地全部赶上了。    投资人王先生最近在家里待的时间明显长了,和妻子的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洽。他如今不用每天飞来飞去,也不用每晚去听各种人给他讲的鸡蛋变成鸡场的故事,就是以往热火朝天的投资人聚会,也比以往冷清了很多。以往的投资人聚会,每个人都眉飞色舞,最常见的情形是某人带着艳羡的口吻说,某某又出手了
期刊
一个野蛮生长的创业狂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旧在那里。    1995年创办“红高粱”,挑战麦当劳,名噪一时;  2002年,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获罪4年,2003年4月获假释出狱;  2004年,筹备郑州、北京红高粱快餐连锁店,未果;  2005年,红高粱中式快餐乔士烩面亮相郑州,不久郑州三家加盟店倒闭,红高粱被加盟商诉诸法院。  2007年,进军网络快餐,推出康酷食速,同年6月退出。  这是乔赢
期刊
写吃,是写手修炼内功时必须过的一关。写自然、写爱情、写人性,大概都不若写吃这一最原始本能见功力。现在再看梁实秋的散文,发现许多篇什都平淡直白,只有写吃的那一部分仍然让人回味。 功力不够的写手笔下的吃容易流俗,像吃饭时的吧唧嘴让人憎恶,所以我得小心翼翼一些。还是写汤吧。因了水的缘故,汤和茶一样,似乎自然就削减了滞重的物质性,透着清雅空灵,让写手觉得先天就占了一点便宜似的。 眼下在南方的太太小姐中间,
期刊
是在青岛吧,坐在一个小山顶的圆形旋转塔里,用高倍望远镜俯瞰这个海滨城市。远处是蓝天、大海与白云交织成画,乳白色的海轮在宝石绿的海面上游弋,微风袭来,阳光下的点点粼光,闪入眼帘,心底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贴着海边的是摩天楼,再近的是成片成片的绿树,而绿树的中间,间杂着红瓦白墙。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从一个城市的上空,看到这么美的风景。这个画面,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直到在今天。在沙尘暴与荒漠化
期刊
香水是尤物。  我已经把香水当作性灵之物了。它就像美丽的女人,以挥发的形式向你渗透,影响你的身体和心灵,让你发出叹息。  我的第一瓶香水来自埃及,是从埃及回国的朋友送给我的,瓶身像女人的胸乳,从包装上来看出身可疑,我相信它很廉价。我曾经找人辨认上面的文字,说此香水的名称不好翻译,有若即若离,若隐若现,闪闪烁烁以及瞬间、消失,或者慢慢走远之类的意思。旋开盖子,凑近了嗅出难闻的怪味儿,离远了又什么味儿
期刊
纽约办公室自9·11后从世贸中心搬到了华尔街证券交易所附近的老式建筑的办公楼里。9·11让世贸中心成为美国人心头的创伤,但以前的世贸中心作为一个建筑来看,除了设计简洁,是纽约最高楼外,很难看出什么特别的特色。新办公楼从外面看不起眼,里面却是毫不张扬的富丽堂皇,地面是灰白色的大理石,墙上刻着银色浮雕,电梯门是厚重的银色,上面镂满古典图案。 这座楼其实也就不过二十多层高,可电梯里的楼层号码却是从二十号
期刊
摘 要:文章以韩少功长篇小说中的三类人物为例,结合作家的实践经历和个人言说,探讨“公民写作”的具体内容和价值指向。“公民写作”以现代“公民”概念为基础,融合了知青经验中的理想和实践精神,为观察市场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学环境提供了独特视角。“公民写作”作为一种实践参照,对“个人化写作”中出现的“自恋”倾向具有调整和反拨意义。  关键词:韩少功;“公民写作”;艺术实践;形象解读   20世纪80年代以
期刊
一个人过日子,也渐渐过得神经兮兮。  前日到超市,见人人篮里放一瓶沙拉酱,就要学人样。家有隔了些时日的水果,正好找到了买沙拉的由头。  想是一道简单的菜,却颇费了些功夫,是个天生不会干活的,苹果、梨都要去皮挖壳改块,小刀深一下浅一下的下去,生生地留了一双能见人的手,奇迹。只是削过的东西再辨认不得。原来沙拉的味道,像一种工业酸,去国还乡似的。还很呛,闻多久,也消受不了。看着那胶状的白油铺就在大大小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