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羌族“羊皮鼓舞”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206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羌族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羌族民间舞蹈中的“羊皮鼓舞”不仅有着其民族深厚的历史沉淀,更是保留了极其古朴的原始风貌,“羊皮鼓舞”作为一种古老历史沉淀的宗教祭祀舞蹈,更要重视对其舞蹈艺术特征内涵的发掘、利用和提升。
  【关键词】:羌族;羊皮鼓舞;文化内涵;艺术特色
  序言
  有一个古老的民族,他发源于我国西北部的重重山峦之中,他们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羊为图腾,身穿羊皮褂,脚踏云云鞋,手敲羊皮鼓,以他们顽强的生命力一直活跃在这片神奇又神秘的土地上,这便是羌族。羌族的羊皮鼓舞,在2008年该舞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民间舞蹈”类,羌语称作“布兹拉”、“莫恩纳莎”和“莫尔达沙”,其实,羊皮鼓舞原本是羌民社会中具有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力的仪式性活动,是羌族释比在击鼓诵经跳舞时以请神祈福、逐祟驱邪仪式中使用的神圣性的法器。羊皮鼓舞也是释比重要的仪式活动,后来从中演变出大众所跳的民间舞蹈,也就是今天我们在舞台和广场上看到的羌族羊皮鼓舞。
  一、羌族“羊皮鼓舞”的历史起源
  (一)源自于“羊”图腾崇拜
  羌族自古信奉万物有灵,又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由于人的社会经济生活与羊息息相关,所以对“羊”顶礼膜拜,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羌族先民在对羊崇拜的过程中,逐渐将羊注入了人类特有的血缘和亲族的观念,羊便开始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神性,随着羌族部落集团自身来源的传说、种族的繁衍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组织和制度而发展起来,羊逐渐成为羌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继而演进到了一个独特的崇拜时期——羊图腾崇拜阶段。[1]羊图腾崇拜是羌族先民较普遍的一种崇拜形式,至今仍然在羌族聚居地存有很多遗存,是羌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巫术中的“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是羌族巫中的最主要的一种舞蹈形式,羌语称作“布兹拉”、“莫恩纳莎”和“莫尔达沙”,即羊皮鼓舞或称跳皮鼓,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羊皮鼓舞在过去主要用于丧事中的祭祀活动,该活动地点多在墓地。过去是羌族巫师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祭祀舞蹈,原是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时,须由巫师表演的法事舞蹈,祭祀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整个祭祀的过程十分庄重严肃,具有鲜明的羌族文化特色。后来羊皮鼓舞演变为民间舞蹈,形式更加自由,舞蹈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地反映出古羌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
  二、羌族“羊皮鼓舞”的文化内涵
  (一)羌族文化的神圣传承者——羊
  羌族自古就对羊有着特殊的感情,羌民所供奉的神几乎全是“羊身人面”,视羊为祖先。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羌族在向岷江上游迁徙途中,羌族巫师“劳累过度,昏昏入睡,他们的经书掉落在地上被羊吞吃,后来羊托梦给羌人说:“我死后,可将皮做成鼓,敲三下,经书就会道出来。”由传说可以看出,羊被羌人赋予了高于巫师的地位,甚至成为了羌族文化的神圣传承者。[2]传说反映了羊皮鼓、羊皮鼓舞和原始宗教的密切联系。
  (二)羌族“羊皮鼓舞”宗教仪式执行者——释比
  “释比”又称”许”,羌人称为“阿爸木纳”、“阿爸比”,意思是天神派来主持公道、沟通天神、调节人与鬼邪矛盾的尊者。释比是羌族传统社会中固有宗教的传承人,是不脱离生产劳动的宗教职业者,只限于男性担任,专门从事祭山、还愿、驱鬼、治病占卜、招魂、婚礼、命名、丧葬、超度等活动,不管什么活动,释比一做法便成为“神”,并兼有祭司和巫师的身份。“释比”是由羌族群众中最有学问的人来担任,具有崇高的地位。由于有语言没文字的尔玛人来说,其口述经典、文化传统也主要依靠释比传播和传承,释比的学习全靠口传心授,学徒须懂得经典、咒语,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经验,可以这样说,释比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羌文化的龙头。释比做法时使用的法器被认为是始祖传下来的,他人不得随便触碰。
  (三)跳“羊皮鼓舞”的装扮
  释比的法鼓是单面股,圆形,单面蒙羊皮,腔内有一横木为把手。释比做法时,手执羊皮鼓,边击鼓边舞,配上口中的诵词,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释比头戴的猴皮帽很特别,帽子是用金丝猴皮制成,无帽檐,顶有三峰,成山行,分别代表黑白分明和天与地。头戴猴皮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显示出释比的权威仅次于神,猴头神被认为是释比的保护神,要摆在家里神龛中。释比做法时,头戴猴皮帽,身着麻布百褶裙,外套羊皮背心,腰佩短剑,腰后吊铜勾、铜钱、鹰爪、贝壳等物,手执响盘、抗神棍、旗幡等道具,率领其他执羊皮鼓的群众边击鼓边舞蹈。
  三、羌族“羊皮鼓舞”的艺术特色
  (一)集舞蹈道具和乐器合二为一的羊皮鼓
  “布兹拉”无旋律音乐与伴奏,为舞蹈伴奏的乐器只是打击乐,即皮鼓、响盘。羌族的手鼓为木制鼓框,单面蒙羊皮,鼓框高约十一厘米,鼓面直径三四十厘米,鼓框内置有横梁。鼓声连在一个呈弓形的木把上,木把上端雕饰以羊头,下端拴系双丝彩穗,鼓棰用藤条或杉木制作。羌语称为“尔握特”,呈勾形,长约五十八厘米,棰头缠以绸布,棰柄饰以彩穗。后来对羌族手鼓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手鼓单面蒙两层羊皮,鼓框外表彩绘条形纹饰,鼓框周围装饰丝质彩穗。[3]在过去只能是释比持此鼓跳巫舞,现在经过改革和美化的羌族手鼓已用于歌舞表演。表演时,左手握弓形木把持鼓,右手持鼓棰敲击鼓心,发音低沉,击鼓边时则发音脆亮。一般有单面击鼓、鼓边和混合击三种,这也充分体现了羌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
  (二)向神灵作揖以及屈膝颤动和上下击鼓的动势
  “布兹拉”的节奏沉稳激烈,又丰富多变。羌族在进行各种祭祀活动时,常向神灵做类似拱手作揖的礼仪动作,只不过过去是敬神现在是敬观众,这是舞蹈表演前不可或缺的礼仪动作。在布兹拉中始终贯穿这一基本动势,并成为舞蹈开始和结束的固定动作,即开始先做上下左右似作揖的击鼓动作,随后表演各种击鼓动作。多为逆时针方向转圈或向四个方位而舞。当再次出现拱手动作时,舞蹈即告结束。[4]这是布兹拉其中的一个风格特点。再则羊皮鼓是祭祀活动的必备法器,又是布兹拉的主要道具,鼓大而沉,对舞蹈的动势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舞蹈时要靠身体的带动和膝的上下颤动,这是布兹拉的又一风格特点。[5]此外,来自于西北高原的羌人至今仍然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粗狂性格和审美指向以及宗教信仰,这些因素构成了羌族“布兹拉”独有的舞蹈风格特点。
  (三)不同内容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
  在过去,羊皮鼓舞有三种表演内容:上坛、中坛、下坛。上坛为祭山、求雨、祈神保佑的祭神活动;中坛为婚礼、许愿还愿、丧事的人事活动;下坛为镇妖、压魔、驱鬼的鬼事活动。由于布兹拉的内容有三种,因此此表现也各自不同,如上坛舞蹈缓慢、中坛沉稳肃穆、下坛急促突变。不同的形式又体现不同的舞蹈风格,上坛充满敬畏尊崇的气氛,中坛显示出虔诚沉稳的氛围,而下坛则显得诡异阴森。现在,布兹拉已从传统祭祀活动中脱离出来,舞蹈语言更加丰富,舞蹈动作幅度更大,也更加规范优美,充满了意气风发、明媚灿烂的精神和气质。但是,布兹拉的核心动作却基本没变,如躯体轴向转动、上身拧倾、上下屈膝颤动和上下击鼓的动势,仍是千百年来不变的羌族舞蹈动律。[6]在表演时,主祭师率领鼓手们做各种动作如小碎步、右脚原地微跳、左腿前吸的起鼓动作、架步、蹲跳步、横蹭步、横跳步、横移步、跳击鼓、削鼓、左右辗转、分手跳转、推肩击鼓、拧身击鼓、蹲换步、转身击鼓、划手击鼓、蛾蛾鼓、吸腿跳转、跳蹲转、搓鼓等,同时舞者边击鼓边转换各种队形,变换的队形主要有卐字格、蛇蜕皮等。
  结语
  “布兹拉”在过去是羌族巫舞的主要舞蹈形式,羌族人每遇灾病、丧葬之事都要请巫师跳羊皮鼓舞。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发展,现在的羌族“布兹拉”从祭祀活动中脱胎而出,该舞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舞蹈动作及韵律来表现羌族人民的情感和性格,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成为羌族富有激情的自娱性和舞台表演舞蹈,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释:
  [1]《中国民族(七)》,孙运来主编,张克、崔博华副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第71页。
  [2]《中国民族(七)》,孙运来主编,张克、崔博华副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第72页
  [3]《中国民族(七)》,孙运来主编,张克、崔博华副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第78页
  [4]《中华舞蹈志---四川卷》,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学林出版社,第222页。
  [5]同上。
  [6]《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赏析》,金秋编著,郑州大学出版社,第122页。
其他文献
从词汇的视角探讨藏族畜牧业的生活特点
期刊
【摘要】:玻璃艺术在现代装饰中的应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玻璃艺术与现代装饰结合的新形式,往往代表了一种新的设计理念与创作情趣。通过玻璃装饰,工艺品,陈设装置等艺术形式,展现了玻璃艺术与现代装饰相辅相成的无线可能性。  【关键词】:玻璃;现代装饰;工艺改进;影响  1前言  自从人类发明了玻璃,它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水平提高,现代装饰装修也在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
期刊
【摘要】:满族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中,以女真文化为主体,主要是一个融合了中国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的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多元文化“融合”,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满族舞蹈也恰是在这时代的“融合”态势中得到了多元化的迅速弘扬和发展。影响满族文化的方面,主要有文字与习俗,满族舞蹈文化融合了汉族、蒙古族的精华,构成了极具特色的满族文化。  【关键词】:满族,舞蹈,民族文化,多元
期刊
【摘要】:基层文化馆是社会文化组织和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国内基层文化馆组织开展的音乐活动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发展障碍,以致于服务质量大打折扣。本文从当前基层文化馆组织开展群众音乐活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入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经验和实践,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音乐;基层文化馆;主要障碍;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
期刊
【摘要】:湘西苗族的山歌也是一种湘西的文化特色,苗族民歌代表了湘西苗族的独特,苗族民歌是记录苗族历史的另一种笔触。“巫”文化是湘西苗族音乐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它独特的魅力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湘西苗族的音乐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这种“巫”文化特性,受地理、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它的音乐神秘而充满魔力。  【关键词】:“巫”文化;艺术特征;保护;传承  一、湘西苗族音乐基本情况  (一)苗族民歌
期刊
【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电视节目开始在我国发展和壮大起来,电视节目从单一的新闻节目扩展到如今的综艺娱乐节目、访谈节目、少儿节目等,因此,电视节目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休闲方式。我们知道电视节目主持人主要是以有声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但随着电视节目形态的多样化和内容的多样化,对于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就更高,目的就是在于满足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电视主持人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会融入一些自己的
期刊
【摘要】:20世纪中期,毛主席提出“古为今用”,意在利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如今,“古为今用”的方针和策略已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居室陈设设计,这种设计既有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又具有民族特色。本研究认为要在居室陈设中突显优秀的民族文化则需从三个方面来实现:(1)传统符号的再现;(2)传统符号的提炼与重构;(3)点睛。  【关键词】:传统符号;居室陈设设计  一、传
期刊
【摘要】:我国的戏曲文化深厚,其中花旦是中国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有别于正旦、武旦和老旦,多为性格活泼或是泼辣放荡的青年或中年女性形象,常常带有喜剧色彩。花旦一词,来自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凡妓,以墨点破其面者为花旦。”我国著名的四大名旦包括: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的表演各具特色,为我国的戏曲文化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对戏曲花旦一角进行分析介绍,并就花旦的装扮特色、表演特点、唱腔特
期刊
【摘要】:了解政治术语翻译原则对于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政治术语翻译得当,可以促进各国间的互信合作,加快彼此的了解与交流。本文通过介绍政治术语翻译原则,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障碍,到达最佳的政治翻译效果。  【关键词】:政治;术语;原则  政治术语的语言功能主要是传递信息和事实,它们通常不附带个人的特色语言,而是注重语言表达的客观性和传递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我国的政治文献包括党
期刊
【摘要】:风景园林作为我国的一项公益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受到较多人员的重视。本文主要研究新型网络图技术在风景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其研究的目的为:扩大新型网络图技术的应用范围,并将网络图技术在风景园林的施工中进行应用,提高风景园林项目的质量,提高园林项目工程的整体实用性。通过对有关新型网络图技术的文献典籍进行查阅得出的结果为:新型网络图技术在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划分园林景观的模块、制定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