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_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针对我校《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分 线上”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且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介绍了该教学模式,分析了其优缺点,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对分课堂;数学分析;线上教学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JAT160467), 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FBJG20190257),三明学院教改項目(J1910318).
  一、《数学分析》课程改革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17年10月,教育部开展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学生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产出导向”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强调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数学分析》是高等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后继该专业学习的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准备,是数学专业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内容多且知识比较抽象,系统性和逻辑性强,它体现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式与中学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使得很多初入高校的学生不太适应,思维方式转换也比较慢.由于《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特点和网络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所以前些年我校的《数学分析》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注重基本知识的讲授,重视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师生互动比较少,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的出勤和课后作业来体现,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上课时的状态,并且会出现有些同学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课后抄袭作业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在期末考试考前突击,也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这样对学生的考评不够科学,也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 大数据”的介入,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这使得《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必须进行改变,赶上时代潮流,并且为了更好地做好师范专业认证,我们结合本校校情和学习的情况,提出了“对分 线上”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实施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针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交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在讲授课程和学生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通过讲授与讨论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地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和讨论式教学.首先,在对分课堂上,教师只是对课堂知识进行引导,但并不详述教学内容,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基本知识框架,很好地解决了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降低了课后的学习难度,并且更加能够明确课下学习目标,学习时间由学生自由规划,自主性比较强.这种教学模式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这种教学方法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备课,在课堂上也要讲授很多知识,工作量较大.在对分课堂上,教师只需把握教学主线,讲授课程的重、难点,剩余内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讲授时间短,降低了对学生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要求,从填鸭式灌输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习.再者,对分课堂可以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传统课堂上,多数时间教师都在讲课,课后学生独自学习,缺乏沟通交流.学生自己学习,碰到难度比较大、不能解决的问题,很少会与同学讨论,学习积极性容易受挫.对分课堂强调小组讨论,大家带着各自的问题,相互讨论、协商,共同解答,学习环境好,既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又很好地锻炼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最后,对分课堂采用了新的考核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它的总评分数由平时的作业、考勤得分、小组讨论表现得分、平时小测得分和期末考试得分等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期望,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对自己要求不高的学生只要注重其中部分方面的考核就可以了,学习压力相对比较小;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学生,就要注重各个方面的考核.这种教学模式考虑了学生的需求,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很受学生欢迎,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很大帮助.
  除了教学模式的改变,近年来慕课的发展也比较快,特别是2018年,教育部推出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了468门本科教育课程和22门专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重点,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创新创业课以及思想政治课等.各省都有省级精品课程,甚至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精品课程,这也为我们教学模式的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考虑到对分课堂的优势和庞大的精品在线课程,结合我校校情和学生的学情,我们提出了“对分 线上”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体分四个阶段实施.
  1.课程准备、课前引导阶段
  把《数学分析》课程所要讲述的知识,按课程进度安排分成多个单元模块,利用其他高校优秀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借助超星网络课程平台建立网上课程,设置网上作业、在线试题等.发布教学任务,每次上课前一周左右发布教学任务书,为学生在课前进行网上学习提供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学习,避免有的学生不懂自己要做什么,要在课前准备什么.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完成线上教学任务.
  2.学生课下线上自主学习阶段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到超星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自主在线学习,针对教师发布的任务书,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完成在线作业、测试等.在这一阶段,学生还可以同教师、同学在线讨论,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3.课堂小组讨论,交互式学习阶段
  提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五人左右.上课后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每小组的学生针对线上所学知识、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初步解决自己在线上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然后每位同学或整个小组写下讨论后的收获与未解决的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对线上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将发现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讨论,共同解决一些低层次的问题,提取一些高层次的问题,掌握重点,发现难点.
  4.全班交流,教师答疑,布置任务
  经过第三阶段的交流、讨论,每位同学或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收获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后的收获或未解决的问题,也可以由老师进行随机抽查,现场检测每个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以及有哪些未明确的问题,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对本节课知识点和共性的问题进行总结、答疑,同时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引导,布置下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改革成效检测
  为了检验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效,我们在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选取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7级和18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实验,18级的学生采用的是“对分 线上”的教学模式,17级的学生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最后对他们的期末成绩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表:
  四、结论
  “对分 线上”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混合、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混合、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混合,融汇了讲练结合、合作学习、翻转课堂、高效课堂等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如何教到如何学,课堂管理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都是根本性的变革,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为教师评价教學效果提供了强大支撑,为改进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05):5-10.
  [2]杨鑫.对分课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学研究,2017(14):168.
  [3]张冕.网络教学平台下《数学分析》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210-211.
其他文献
【摘要】集体备课是每周进行的教学活动,行之有效会推动教学成绩,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但集体备课如果变成了走过场,那这一过程便毫无意义.核心备课组的产生解决了目前集体备课中出现的问题,引领着整组数学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数学集体备课,核心备课组,引领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是一种很常见的数学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数学集体备课,同一年级的数学教师聚在一起,讨论进度,讨论教学问题,讨论教学内容,聚大家之思想
【摘要】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上保险、买彩票、打疫苗、天气预报……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和不确定性打交道,这种不确定性体现的就是概率.《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构建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可见,统计与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自有它的教育价值.要在概率教学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获取
【摘要】为了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教师应从沟通联系的角度出发,在探知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有启发的类比案例,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加强理解、强化技能、提高能力,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论述如何利用基于问题解决中的类比案例来指导学生学习.  【关键词】问题解决,类比,同质  【基金项目】江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17PTYB008)研究成果.  类比是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立足于本年级的教学,还要为学生的终身数学能力成长所服务,即常规数学公式、题型解法之外,充分利用教材開拓学生思维,培养其主动探索知识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本文基于“自学—互研—自省”教学法,以小学数学六年级为例,首先简要介绍这种教学方法的内涵,分别从自学、互研、自省三个阶段探讨具体教学工作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  “提纲式教学”“微课教学”等
【摘要】数学课培养的不只是知识和技能,还有数学的思维,学习数学素养、数学文化,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教无定法”,要依据教学的对象、环境和内容的需求来选择教学策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有效性”是“数学三维目标” 的实现.  【關键词】有效性;开放性;数学教学  有效性、开放性是数学课程教育领域全新的指导纲要的内容,也是实现高效课堂合理创设的重要目标导向
【摘要】许多面临高考的学生,都会由于数学思想的抽象性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望而生畏的心态,十分不利于其在考场上的高水平发挥.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许多教师都会将数形结合作为一种化解数学抽象性难题,提高其直观度的有效手段,并以此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解答数学客观题的能力.这一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函数等问题的时候效果尤其显著.因此,以这一思想在高考数学客观题解答过程中的應用为出发点进行深刻探究,以期为高中生数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也赋予了初中数学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众多初中数学教师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手牵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下非常适用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能够充分地激发出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学生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是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中,使学生树立起较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以高等数学课程为立足点,深入挖掘高等数学中的思政元素与素材,探讨将思政教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过程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教育,高等数学  1 引 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
【摘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多媒体技术和数学学科特点,可以增强教学表现形式的视觉化、多样化和形象化,有利于把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和数学思维的实质与过程中充分揭示出来,呈现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到:“实践教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明确将数学建模列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文章从教师的教学角度出发,着重强调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章节引言的导入、知识推演情景的设计和数学语言的培养等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养成优秀的数学思维品质,从而为培育学生的建模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为例,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关键词】课程标准;数学建模;教学方式  【基金项目】受到“省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