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实施与深入,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也明确了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也需要加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以此来有效的发展健全学生人格。为了做好这一项工作,本文也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对初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核心素养在教学领域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2016年9月北师大句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之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门话题。在对初中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其核心素养应该要包含人文底蕴、学会学习、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健康生活以及实践创新等六个部分,教师若能基于这些核心素养来展开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能够对历史教学课堂进行有效优化,还能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和进步。
  1. 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标准不断实施之后,我国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与持续,历史教学作为初中阶段必学课程,其对于每个学生学习生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传统历史的关键性课程。为此,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与动力,还能让初中历史教学效率质量得以提升,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对历史形成更为全面的了解与把握,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形成较为良好的历史思维。可是,要想真正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来对初中生进行历史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展开教学,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2.1树立历史核心素养理念
   要想真正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来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起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多方面来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此来有效的把握教学方向,让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之上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注意的是,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不单单只是历史知识教学,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让其能够正确理解历史问题,有效对历史事件中的突发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应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真正在保障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2.2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要想有序实施,学生對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依然是教学工作中较为重要的构成,也是有效调动学生历史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关键,对于学生发展历史文化素养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教师则可以在教学课堂上积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展开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所存在的直观与生动等特征来为对学生展开历史教学,这样能够又笑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历史学生兴趣,这样学生就能主动的参与到历史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国更好地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下阿基米德成就,通过“天方夜谭”这一故事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古代科技、戏剧、文学等多方面的兴趣,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审美情趣以及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起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2.3将历史与时代有效结合
   只有在科学看待史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了解历史现象,从而真正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目的,真正帮助学生从中掌握规律性的历史结论。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之上,教师若能借助于史论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就能让学生将较为分散的历史信息内容有效的串联在一起,这样学生就能学会从整体上对历史动态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加深学生记忆与理解,让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科学素养。为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时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还需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在教学之前借助于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来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与北京,然后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也就能够有效的实现史论结合。
  1.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核心素养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核心素养培养这一目的来展开初中历史教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余建祥.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 文理导航(上旬), 2017(4):66-67.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如果仅仅把关注点放在单篇的文章教学上,没有进行联系和对比,那么他的教学效果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学会揣摩语文教材编写者的内心想法,明确编者在编写同一本教材时选取同一位作者不同作品的意图,利用整合视角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本文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利用整合视角进行语文古诗词教学,为教师如何利用整合视角进行古诗词教学做了示范。  关键词:整合视角 李清照 紧扣节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记得几年前去兰州,在万人大礼堂观看了于永正老师的一堂作文示范课教学,他用PPT展示了作文要求,用几分钟的时间讲了注意事项,剩下的时间教给学生,让学生练笔,他则巡回进行个别指导。最后十分钟,学生积极朗诵自己当堂创作的作品,不时涌现的优美语句使观课者掌声雷动。课后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真正的课堂,朴实、自主、高效。于永正先生用他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期刊
摘要:生態课堂强调教育主受体、教学材料与教学环境的和谐共存,这也是一种对人本教育理念进行深度实践的模式。生态课堂的要素较为复杂,容易出现异化现象,并最终影响课堂生态。为此,本文以初中语文为例探讨了生态课堂的构建路径与实施障碍,提出有效构建生态课堂的建议,希望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课堂 构建模式 障碍 实践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与价值  教育生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是极大的威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强调人和自然辩证统一,人依靠自然界生活,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要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绿色环保的生产模式,以及公民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指导价值 生态文明意识  中图分类号:G411  生态文明建设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大计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也逐步被应用到教学当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的语文课堂,不仅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增强,还有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通过多媒体设备,学生能够直观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然而许多教师在课堂当中滥用信息技术而没有考虑到课堂知识的适用性,导致课堂内容拥挤拖拉,出现画蛇添
期刊
摘要:历史教育课程在初中教学阶段提出来,一方面是教育、学习课程的要求以及学生知识积累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不断接受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熏陶、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历史观点建设的需要。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学史、承古、鉴史,更要指引学生自主开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之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历史基础。  关键词:家国情怀 历史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家国情怀教育的基本内涵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在新课改之下,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提升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效果,促进了低年级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办法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研究,找出有效的整合办法,促进小学生全面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日常的学习中演
期刊
摘要:课业负担重,孩子们的小脸整天愁眉不展。可见一些年轻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采取适合孩子天性的教学方法,方法不对头,那课堂就成了孩子们学习烦恼的地方,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让欢笑回归咱们小学语文的课堂。  关键词:快乐 欢笑 思维 主角  中图分类号:G623.2  孩子一上了小学,家长们有一个普遍的认识,那就是孩子被课堂约束起来了,再没有上幼儿园
期刊
摘要:语文,可以说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一门学科,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初中阶段的知识积累对学生的学习生涯至关重要,德育教育更是不可欠缺。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先阐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又分别以初中语文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原则为切入点,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给出合理方法。  关键词:德育教育 重要性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全能型应用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而学校和人才需求方面对于人才的评价也不再是单纯的只看学习成绩,而是使教书育人和人才培养恢复了它本来的单纯性—全面而注重细节地培养学生们,让他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能够获得满足自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认识能力,以此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传统课堂在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