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改善农业人口的收入状况,2004 年以来,政府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连续出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多项农业补贴政策,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制度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实现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应当改进种粮补贴政策中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助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种粮补贴;三农政策;激励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2004年,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建设,实行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政策措施,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改善,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农业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二、现行制度的运行及取得的成效
(一)现行制度概述
1、概述
十八大会议报告中特别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对于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2、现行制度中对于种粮补贴的政策规定
(1)2014年粮食直补资金发放面积依据:根据市农种植发【2009】61号文件安排,从2009年1月1日起,省、市对县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和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不再依据当年的种植面积发放,改为以上一年度核实的实际种植面积为依据进行补贴。因此, 2014年粮食直补的补贴资金发放以2013年核实的玉米、薯类和杂粮的种植面积为依据进行补贴。
(2)补贴对象:2013年全县种植玉米、薯类和杂粮的农民。
(3)补贴范围: 2013年核实的玉米、薯类和杂粮。
(4)补贴标准:玉米及薯类60元/亩(其中粮食直补5元/亩,综合直补55元/亩)。杂粮80元/亩(其中粮食直补25元/亩,综合直补55元/亩)。
3、相关的扶持政策
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最新出台的政策措施:
a.种粮直补政策
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5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
b.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2015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c.良种补贴政策
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
三、政策实施中出现的新的主要的问题
(一)工作量大
种粮补贴政策性比较强、牵涉面比较广,关系到每家每户,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考虑到农村电子化程度过于低下,也就导致效率较低。
(二)行政运行成本高
行政运行成本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一个一般规模的县级市每年就需要将近百万元的财政支出。
(三)部分基层干部对种粮补贴政策理解存在误区,执行较为被动。
上下各级对种粮补贴资金的发放要求非常严格,面积摸底核实、张榜公布、登记台帐、发放通知书等每个环节都要操作到位,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过于繁琐,因此,在补贴资金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往往是被动应付,工作效率不高。
(四)个别村委会、农村信用社干部的服务观念淡薄,执行政策不到位。
部分村委会干部对补贴政 策不理解、信用社干部执行政策不力、政治观念淡薄,例如:村委会将补贴资金抵扣农民旧欠一事就是信用社干部把关不严造成。
(五)部分村委会基础工作薄弱,资料保管不全。
一些村委会没能很好保存面积核实底册和补贴资金发放清册,资料归档无法落实,给以后的查阅造成不便。
四、相关改进与建议
(一)改进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发放方式
1.改变往年粮食风险基金按季均衡拨付的办法,将粮食风险基金中央补助款一次性全部提前拨付到省。
2.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一次性全部提前拨付到省,并督促各省尽快将资金拨付到位。
3.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便农民领取,将两项补贴资金合并发放,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采取“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力争春耕前将两项补贴资金一次性全部直接兑付到农户。
(二)进一步完善种粮补贴机制
1.在各级财力稳步好转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种粮补贴标准。
2.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贴力度,对种粮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给予适当倾斜,逐步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解放农村劳动力。鼓励他们从事第三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3.要适时改变种粮补贴发放方式,减少行政运行成本。
(三)出台有效措施,努力化解乡村债务,确保补贴资金安全。
2004 年税费改革一条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积极探索一条有效化解乡村债务的途径,但是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明显。在调查中发现,只要乡村债务存在一天,补贴资金的不安全因素就多存在一天。化解乡村债务迫在眉睫。
(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时机,对种粮补贴资金进行有效整合。
种粮补贴资金数额大,整合前景广阔。耕地地力的提高、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也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公路、水利设施老化、农民对道路、桥涵、水利设施的改善翘首以盼,将种粮补贴资金整合用于这些方面值得思考。
五、结术语
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必须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基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关键词】种粮补贴;三农政策;激励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2004年,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建设,实行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政策措施,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改善,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农业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二、现行制度的运行及取得的成效
(一)现行制度概述
1、概述
十八大会议报告中特别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对于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2、现行制度中对于种粮补贴的政策规定
(1)2014年粮食直补资金发放面积依据:根据市农种植发【2009】61号文件安排,从2009年1月1日起,省、市对县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和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不再依据当年的种植面积发放,改为以上一年度核实的实际种植面积为依据进行补贴。因此, 2014年粮食直补的补贴资金发放以2013年核实的玉米、薯类和杂粮的种植面积为依据进行补贴。
(2)补贴对象:2013年全县种植玉米、薯类和杂粮的农民。
(3)补贴范围: 2013年核实的玉米、薯类和杂粮。
(4)补贴标准:玉米及薯类60元/亩(其中粮食直补5元/亩,综合直补55元/亩)。杂粮80元/亩(其中粮食直补25元/亩,综合直补55元/亩)。
3、相关的扶持政策
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最新出台的政策措施:
a.种粮直补政策
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5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
b.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2015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c.良种补贴政策
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
三、政策实施中出现的新的主要的问题
(一)工作量大
种粮补贴政策性比较强、牵涉面比较广,关系到每家每户,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考虑到农村电子化程度过于低下,也就导致效率较低。
(二)行政运行成本高
行政运行成本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一个一般规模的县级市每年就需要将近百万元的财政支出。
(三)部分基层干部对种粮补贴政策理解存在误区,执行较为被动。
上下各级对种粮补贴资金的发放要求非常严格,面积摸底核实、张榜公布、登记台帐、发放通知书等每个环节都要操作到位,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过于繁琐,因此,在补贴资金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往往是被动应付,工作效率不高。
(四)个别村委会、农村信用社干部的服务观念淡薄,执行政策不到位。
部分村委会干部对补贴政 策不理解、信用社干部执行政策不力、政治观念淡薄,例如:村委会将补贴资金抵扣农民旧欠一事就是信用社干部把关不严造成。
(五)部分村委会基础工作薄弱,资料保管不全。
一些村委会没能很好保存面积核实底册和补贴资金发放清册,资料归档无法落实,给以后的查阅造成不便。
四、相关改进与建议
(一)改进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发放方式
1.改变往年粮食风险基金按季均衡拨付的办法,将粮食风险基金中央补助款一次性全部提前拨付到省。
2.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一次性全部提前拨付到省,并督促各省尽快将资金拨付到位。
3.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便农民领取,将两项补贴资金合并发放,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采取“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力争春耕前将两项补贴资金一次性全部直接兑付到农户。
(二)进一步完善种粮补贴机制
1.在各级财力稳步好转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种粮补贴标准。
2.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贴力度,对种粮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给予适当倾斜,逐步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解放农村劳动力。鼓励他们从事第三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3.要适时改变种粮补贴发放方式,减少行政运行成本。
(三)出台有效措施,努力化解乡村债务,确保补贴资金安全。
2004 年税费改革一条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积极探索一条有效化解乡村债务的途径,但是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明显。在调查中发现,只要乡村债务存在一天,补贴资金的不安全因素就多存在一天。化解乡村债务迫在眉睫。
(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时机,对种粮补贴资金进行有效整合。
种粮补贴资金数额大,整合前景广阔。耕地地力的提高、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也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公路、水利设施老化、农民对道路、桥涵、水利设施的改善翘首以盼,将种粮补贴资金整合用于这些方面值得思考。
五、结术语
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必须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基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