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泰斗,其思想博大精深,尤以教育思想最为人称道,有的观点即使放到今天,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孟子 儒家 教育思想 借鉴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4-01
孟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因其一生从事教育40余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心得,在孔子教育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广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其中一些教育主张对现今中职教育的影响极大。
一、“求己”思想
孟子继承孔子内省的教育方法,强调在教学中一切从自身找原因:“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则天下归之。”认为教学中应以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来时刻警醒自己,同时他也认为教师应凡事反躬自问才能不断进步,“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而已。”而且孟子还强调教师在准备教学时也应严格要求自己,多去寻找探求以丰富自己,他说:“君子深造之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他认为只有自身知识丰富才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从而才能“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也。”此外,孟子也特别注重“求己”的方法,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他认为只要经过广泛深入的学习,使知识融会贯通于心才能游刃有余地概括大义,并总结出如何作为一名称职好教师的标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作为知识与技术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更应加强自身知识和道德体系的建设,学习孟子思想,多求诸己,少求诸人,使教师教学日进,学生学习日精。
二、“守恒”思想
孟子还强调学习应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他曾举学下围棋的例子告诫学生学习一定要专心:“今夫奕之为教,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进而孟子还认为学习时不仅要集中精力,更应不断坚持,他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同时孟子还举出挖井的例子进一步说明:“有为者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借以反对学习中的半途而废。此外,他还援引“一曝十寒”的例子再次说明学习不守恒的严重性:“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中职教育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持之以恒是尤为重要的,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的学习态度肯定不利于学习的积累和巩固。孟子的“守恒”思想是中职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学生学习的持之以恒加上教师教学的不离不弃才是中职教育的宗旨所在。
三、“适教”思想
孟子也特别强调“因材施教”,他将可以教导的学生分为五类:“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认为学生无所谓好坏,只要肯受教,皆可进行教育。甚至孟子还通过一些消极的方式间接地教育学生,如他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此外,孟子还强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的方式使学生适于受教,他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墨绳,弈不为拙射变其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他进而主张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以怀疑一切的态度进行学习,所以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在教学中同样要求教师语言能深入浅出,适于教学,他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又说:“君子之言,不下带而道厚焉。”这种鼓励教师的启发性和示范性、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对中职教育影响极大,因中职教育是知识与技术的结合传授,推陈出新、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四、“渐进”思想
孟子继承孔子“循循善诱人”的思想,也强调学习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他说:“其进锐者,其退速。”他还举例说明学习的进展就如同流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源泉混混,不舍心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于四海。”这样学习严格按照规律进行,才可能取得成就,正如他说:“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他为了形象地说明学习应循序渐进,还举出“揠苗助长”的故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可见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中职教育是向高等教育及就业创业迈进的阶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当然必不可少。
孟子是一个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虽历经千年,仍对现今中职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中职教育应充分汲取孟子教育思想中有价值的成分,将其更好地发扬光大,更好地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关键词】孟子 儒家 教育思想 借鉴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4-01
孟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因其一生从事教育40余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心得,在孔子教育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广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其中一些教育主张对现今中职教育的影响极大。
一、“求己”思想
孟子继承孔子内省的教育方法,强调在教学中一切从自身找原因:“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则天下归之。”认为教学中应以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来时刻警醒自己,同时他也认为教师应凡事反躬自问才能不断进步,“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而已。”而且孟子还强调教师在准备教学时也应严格要求自己,多去寻找探求以丰富自己,他说:“君子深造之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他认为只有自身知识丰富才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从而才能“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也。”此外,孟子也特别注重“求己”的方法,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他认为只要经过广泛深入的学习,使知识融会贯通于心才能游刃有余地概括大义,并总结出如何作为一名称职好教师的标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作为知识与技术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更应加强自身知识和道德体系的建设,学习孟子思想,多求诸己,少求诸人,使教师教学日进,学生学习日精。
二、“守恒”思想
孟子还强调学习应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他曾举学下围棋的例子告诫学生学习一定要专心:“今夫奕之为教,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进而孟子还认为学习时不仅要集中精力,更应不断坚持,他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同时孟子还举出挖井的例子进一步说明:“有为者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借以反对学习中的半途而废。此外,他还援引“一曝十寒”的例子再次说明学习不守恒的严重性:“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中职教育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持之以恒是尤为重要的,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的学习态度肯定不利于学习的积累和巩固。孟子的“守恒”思想是中职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学生学习的持之以恒加上教师教学的不离不弃才是中职教育的宗旨所在。
三、“适教”思想
孟子也特别强调“因材施教”,他将可以教导的学生分为五类:“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认为学生无所谓好坏,只要肯受教,皆可进行教育。甚至孟子还通过一些消极的方式间接地教育学生,如他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此外,孟子还强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的方式使学生适于受教,他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墨绳,弈不为拙射变其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他进而主张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以怀疑一切的态度进行学习,所以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在教学中同样要求教师语言能深入浅出,适于教学,他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又说:“君子之言,不下带而道厚焉。”这种鼓励教师的启发性和示范性、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对中职教育影响极大,因中职教育是知识与技术的结合传授,推陈出新、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四、“渐进”思想
孟子继承孔子“循循善诱人”的思想,也强调学习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他说:“其进锐者,其退速。”他还举例说明学习的进展就如同流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源泉混混,不舍心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于四海。”这样学习严格按照规律进行,才可能取得成就,正如他说:“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他为了形象地说明学习应循序渐进,还举出“揠苗助长”的故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可见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中职教育是向高等教育及就业创业迈进的阶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当然必不可少。
孟子是一个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虽历经千年,仍对现今中职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中职教育应充分汲取孟子教育思想中有价值的成分,将其更好地发扬光大,更好地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