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祖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98年,位于豫东古城——商丘市夏邑县。2013年以来,学校抓住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的良好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为抓手,牢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科学定位,积极探索,突出特色,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县级中等职业教育成功办学之路。
夏邑县是孔子的祖籍。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孔祖文化”。孔祖中等专业学校依托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学校教育工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新君子教育”文化育人品牌,努力打造先进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创新德育理念,实施新君子教育。学校构建了以传统“孔祖文化”为依托的德育工作平台,以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为基本内容,形成了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遵章守法等内容完整的德育体系。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强化自信心教育、企业与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职业理想与规划教育、合格公民教育等,将全部德育内容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编辑出版了《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新礼仪教育》《新君子教育读本》《孔祖文化育人读本》等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确立了“弘道厚德、重技育能”的校训和“新君子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
依托日常教学,活跃第二课堂。学校秉持“欲做事,先做人”的德育理念,狠抓德育工作,并将渗透德育作为课堂教学评优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校将职业礼仪、论语诵读、国学经典赏析等内容纳入日常教学计划,结合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等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齐头并进。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成立了10多个社团,除各自开展活动外,学校定期组织举办“文化大舞台”社团展示活动,德育效果十分突出,带动了全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同时,学校每月组织一次文明礼仪标兵、技能标兵、学习标兵评选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新君子”评选活动,确保德育内容、方法、形式不断创新。此外,学校根据时代特点及发展潮流,围绕生命、生存、生活、生态主题开展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成立了心理咨询室,构建了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德育教学计划,对新生开展为期一周的特色教育课,组织学生每年参加一周企业或社会实践活动,把本县红色教育基地彭雪枫将军纪念馆、传统文化育人基地孔子还乡祠作为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每年组织新生开展爱国主义、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学校德育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形成了校本特色和优势,师生的精神风貌得到不断改善。
试行新师徒制,构建育人体系。根据职业教育实际,学校进行了“双三师、三平台”的育人模式探索。所谓“双三师”,一是指职业指导师、专业师傅、骨干专业教师培养体系;二是指专业师傅、准职业传承师(高年级学生)、未来职业传承师(低年级学生)学生培养体系。“双三师”专业师傅由“三师”担任,准职业传承师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双方双向选择,自由选拜,结成新师徒关系。师傅要对学徒的做人、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传承创新和发展全面负责,不仅要定期对学徒进行规范化考核,还要在实习、升学、职业资格认定、就业推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所谓“三平台”,是指中职教育平台、企业实践平台和高职教育平台,是指导师、师傅、骨干教师、准职业传承师、未来职业传承师共同开展教学、实践、创新、科研的工作平台。其中,中职平台偏重于教学,企业实践平台偏重于实践和技能创新,高职教育平台偏重于科研。企业实践平台是主体,中职和高职教育平台是两翼,三位一体,共同完成职业传承师培养及本行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德育先行,示范为标。两年来,学校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学生高层次就业或成功创业为根本目标,以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为核心,通过改革创新,切实保障了学校服务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优化人培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秉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学校建立了四种校企合作具体形式,以合作企业的实际岗位活动为依托,深入开展产教结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
一是定向引入。例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思威普公司合作办学,整体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训标准、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和教学管理,由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负责对学生的考核,学生考取德国在中国地区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由合作企业安置学生到在华德资企业实习就业。二是校企共建。例如,市场营销、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与上海艺志公司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合作企业提供设备设施及实习教学管理,在校内共建市场营销、餐饮服务、客房管理等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实习教学。三是课程置换。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北大青鸟合作办学,对学校专业技术课进行课程置换,由北大青鸟提供全套教学方案、教学管理及教材,负责培训专业教师,安置学生就业,由双方共同实施教学。四是前校后廠。汽车检测与维修、园林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等专业实行前校后厂,由学校提供厂房,校企共同投入资金,创办了孔祖中专汽车维修中心、孔祖中专“三农”服务中心等校办企业,企业负责经营管理,学校享有实习工位。
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示范校五大重点建设专业均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实践探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引进了德国项目化技能培训教材和“项目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由北大青鸟提供项目化的技能培训教材,教学过程是实践项目的解决和评价过程,保障了教学质量。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采用“岗位教学”模式,由学生负责某一工作岗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实施教学,每周设置6课时“模拟教学”实验课;实训室在课后仍向学生开放,由学生干部组织学生自由演练。市场营销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采用“模拟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活动,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掌握了工作技能。学校还设立实验班,在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园林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等专业教学部门,组织部分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及多媒体互动教学实验,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强化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进一步完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五年规划(2010-2015年)》和《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把师资培训放在突出位置,切实保障师资队伍总体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积极组织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培训、考察。一是组织校本培训。每周开展读书报告、文化讲座活动,促进教师读书、学习、交流,总结提高教学经验。二是鼓励教师进行在职研究生进修,参加职业资格、职业技能培训。对取得双证书的教师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三是专业课教师每年务必完成三个月的实习指导教学任务,并上报专题调研报告。四是专业课教师每年务必完成一个月的合作企业顶岗实践任务,并上报专题调研报告,或接受一次合作企业专题培训,培训时间一至三周。五是组织教师承担省级以上教学课题,要求每个教学部两年完成一项课题,对完成课题的教学部门给予奖励。培养机制的建立,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热情,显著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两年来,共有32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40名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技能证书培训,100多名教师参加了市县级教师培训,新增在读研究生学历教师7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任专业课教师的90%,教师素质得到提升,教师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2000多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素质符合企业技能型岗位的需要,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骨干,深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一年内就业稳定率保持在87%以上。校长郝兰奇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将示范校建设成果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上做文章,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社会的影响力,办成具有“一流的管理制度、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育质量”的职业学校。
(责编 张红延)
夏邑县是孔子的祖籍。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孔祖文化”。孔祖中等专业学校依托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学校教育工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新君子教育”文化育人品牌,努力打造先进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创新德育理念,实施新君子教育。学校构建了以传统“孔祖文化”为依托的德育工作平台,以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为基本内容,形成了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遵章守法等内容完整的德育体系。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强化自信心教育、企业与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职业理想与规划教育、合格公民教育等,将全部德育内容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编辑出版了《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新礼仪教育》《新君子教育读本》《孔祖文化育人读本》等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确立了“弘道厚德、重技育能”的校训和“新君子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
依托日常教学,活跃第二课堂。学校秉持“欲做事,先做人”的德育理念,狠抓德育工作,并将渗透德育作为课堂教学评优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校将职业礼仪、论语诵读、国学经典赏析等内容纳入日常教学计划,结合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等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齐头并进。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成立了10多个社团,除各自开展活动外,学校定期组织举办“文化大舞台”社团展示活动,德育效果十分突出,带动了全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同时,学校每月组织一次文明礼仪标兵、技能标兵、学习标兵评选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新君子”评选活动,确保德育内容、方法、形式不断创新。此外,学校根据时代特点及发展潮流,围绕生命、生存、生活、生态主题开展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成立了心理咨询室,构建了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德育教学计划,对新生开展为期一周的特色教育课,组织学生每年参加一周企业或社会实践活动,把本县红色教育基地彭雪枫将军纪念馆、传统文化育人基地孔子还乡祠作为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每年组织新生开展爱国主义、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学校德育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形成了校本特色和优势,师生的精神风貌得到不断改善。
试行新师徒制,构建育人体系。根据职业教育实际,学校进行了“双三师、三平台”的育人模式探索。所谓“双三师”,一是指职业指导师、专业师傅、骨干专业教师培养体系;二是指专业师傅、准职业传承师(高年级学生)、未来职业传承师(低年级学生)学生培养体系。“双三师”专业师傅由“三师”担任,准职业传承师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双方双向选择,自由选拜,结成新师徒关系。师傅要对学徒的做人、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传承创新和发展全面负责,不仅要定期对学徒进行规范化考核,还要在实习、升学、职业资格认定、就业推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所谓“三平台”,是指中职教育平台、企业实践平台和高职教育平台,是指导师、师傅、骨干教师、准职业传承师、未来职业传承师共同开展教学、实践、创新、科研的工作平台。其中,中职平台偏重于教学,企业实践平台偏重于实践和技能创新,高职教育平台偏重于科研。企业实践平台是主体,中职和高职教育平台是两翼,三位一体,共同完成职业传承师培养及本行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德育先行,示范为标。两年来,学校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学生高层次就业或成功创业为根本目标,以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为核心,通过改革创新,切实保障了学校服务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优化人培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秉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学校建立了四种校企合作具体形式,以合作企业的实际岗位活动为依托,深入开展产教结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
一是定向引入。例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思威普公司合作办学,整体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训标准、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和教学管理,由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负责对学生的考核,学生考取德国在中国地区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由合作企业安置学生到在华德资企业实习就业。二是校企共建。例如,市场营销、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与上海艺志公司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合作企业提供设备设施及实习教学管理,在校内共建市场营销、餐饮服务、客房管理等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实习教学。三是课程置换。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北大青鸟合作办学,对学校专业技术课进行课程置换,由北大青鸟提供全套教学方案、教学管理及教材,负责培训专业教师,安置学生就业,由双方共同实施教学。四是前校后廠。汽车检测与维修、园林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等专业实行前校后厂,由学校提供厂房,校企共同投入资金,创办了孔祖中专汽车维修中心、孔祖中专“三农”服务中心等校办企业,企业负责经营管理,学校享有实习工位。
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示范校五大重点建设专业均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实践探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引进了德国项目化技能培训教材和“项目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由北大青鸟提供项目化的技能培训教材,教学过程是实践项目的解决和评价过程,保障了教学质量。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采用“岗位教学”模式,由学生负责某一工作岗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实施教学,每周设置6课时“模拟教学”实验课;实训室在课后仍向学生开放,由学生干部组织学生自由演练。市场营销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采用“模拟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活动,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掌握了工作技能。学校还设立实验班,在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园林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等专业教学部门,组织部分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及多媒体互动教学实验,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强化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进一步完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五年规划(2010-2015年)》和《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把师资培训放在突出位置,切实保障师资队伍总体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积极组织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培训、考察。一是组织校本培训。每周开展读书报告、文化讲座活动,促进教师读书、学习、交流,总结提高教学经验。二是鼓励教师进行在职研究生进修,参加职业资格、职业技能培训。对取得双证书的教师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三是专业课教师每年务必完成三个月的实习指导教学任务,并上报专题调研报告。四是专业课教师每年务必完成一个月的合作企业顶岗实践任务,并上报专题调研报告,或接受一次合作企业专题培训,培训时间一至三周。五是组织教师承担省级以上教学课题,要求每个教学部两年完成一项课题,对完成课题的教学部门给予奖励。培养机制的建立,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热情,显著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两年来,共有32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40名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技能证书培训,100多名教师参加了市县级教师培训,新增在读研究生学历教师7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任专业课教师的90%,教师素质得到提升,教师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2000多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素质符合企业技能型岗位的需要,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骨干,深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一年内就业稳定率保持在87%以上。校长郝兰奇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将示范校建设成果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上做文章,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社会的影响力,办成具有“一流的管理制度、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育质量”的职业学校。
(责编 张红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