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巷》中的混杂身份建构策略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砖巷》是孟加拉裔英籍女作家莫妮卡·阿里的处女作以及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一位普通孟加拉移民女性,纳兹奈恩在伦敦砖巷日常生活的描写,向读者全面展示了英国孟加拉移民的真实生活;同时揭示了东西方的文化冲突以及西方穆斯林散居人民作为“他者”的努力与挣扎。本文通过霍米巴巴的杂交理论分析《砖巷》中主人公建构自己混杂身份的策略,说明在混杂的大背景中,模仿西方文化和积极建构第三空间是散居族裔人群生存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砖巷》;孟加拉;霍米巴巴;混杂身份
  阿里和《砖巷》
  英国文坛新将莫妮卡.阿里是孟加拉裔女作家。《砖巷》是阿里的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荣获大英图书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美国全国书评奖等奖项,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7年改编为同名电影。
  《砖巷》是第一本描写孟加拉移民自英国的生活现状的小说,他描述了充满紧张和冲突关系的孟加拉移民生活,而不是向西方社会兜售东方的异域风情。《纽约客》杂志在评论中认为,阿里探讨的是孟加拉移民在寻找自我身份的时候所遭遇的困境。砖巷位于英国伦敦东区,曾经是犹太人和胡格诺教徒的聚居区,现在是孟加拉人生活社区的中心。《砖巷》以这个社区为背景,讲述了远嫁伦敦的孟加拉少女纳兹尼恩在生活的艰辛中逐渐走向成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与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故事的历史背景聚焦在“9.11”事件发生前后,这起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使许多英国人开始对穆斯林和少数族裔产生排斥和怀疑。小说中,纳兹奈恩听从父亲的安排,十八岁就嫁给了年长她二十二岁的孟加拉国英裔查如,居住在伦敦的砖巷。砖巷里居住的都是孟加拉移民,人们遵守的是孟加拉国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纳兹奈恩的生活就完全被局限在那里,她成为两个女孩的母亲,和远在孟加拉国的妹妹哈西那通信互诉衷肠,同时,她小心谨慎的适应着伦敦的生活。丈夫查如失业后,她找了一份加工服裝的工作。随后,她和提供布料的中间商卡瑞姆产生恋情。通过卡瑞姆,纳兹尼恩认识了一些年轻的伊斯兰教积极分子,她的生活和思想视野逐渐开阔,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然而,查奴成了一位保守的文化民族主义者,悲剧性的移民生活使他一心渴望回归自己美丽的故园。在纳兹尼恩的妹妹哈西那对孟加拉社会腐化所产生的厌恶和查奴的想象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对比,使得小说在想象家园和真正意义上的“重返家园”之间形成一种张力。纳兹奈恩内心异常矛盾,最后依然决定留在砖巷,与两个女儿一起尝试过美好的新生活。本文将用霍米巴巴的杂交性理论解读《砖巷》中的主人公为了建构自己的身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砖巷》混杂身份建构策略
  经济模仿:摆脱传统,实现经济独立
  在英国这个现代化的城市,经过工业革命的振兴,在经济上相对较为发达:作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扩及的主要城市,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英国这个现代化社会,女性不仅拥有婚姻的,工作的自由,而且普遍获得了经济的独立和思想的解放。正如查奴所说:要是你孟加拉,你是不会出去的。到这里来,你不会失去什么,只会增长见识。因此,孟加拉的女性开始突破传统的束缚,开始出门工作,实现经济的独立。
  经济独立,历来是女性获得独立和解放的重要条件。在小说中,拉奇亚的丈夫是家里唯一一个挣钱的人,所以他拥有对钱的绝对支配权,他为了自己虔诚的宗教信仰,把所有挣得钱几乎全部寄回家乡修建清真寺,而老婆孩子“却见不到一分钱的外快”,拉奇亚在经济上完全没有发言权,每一分钱都要向丈夫讨要,眼见孩子们连买牙刷的要求都无法满足,无奈的拉奇亚决定向西方女性那样出去工作,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但由于孟加拉的传统限制女性出门工作,遭到了丈夫的阻挠。在丈夫除了事故以后,拉奇亚终于可以走出家门了。“我现在可以干那份工作了。现在没有能屠宰我的屠夫了。自从她有了工作以后,家里的设施和布置都发生了变化。他攒钱买了新的地毯,个娘上挂了镜子,给自己买了沙发,这一切新的东西都是靠她自己买来的。她像西方的那些女性一样可以出去工作,可以实现自我做主,有了主人翁的感觉。经济独立后的拉奇亚不仅保证了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还送两个孩子上学,最后在工厂倒闭时又联络社区的好姐妹们一起干起了服装加工生意,为自己也为社区的姐妹们撑起了另一片天。纳兹奈恩刚来伦敦时也是完全依附于丈夫的,她在家里只做好妻子和丈夫的本分。但因为她在经济上完全仰仗丈夫,在家中诸多问题上也没有发言权。当她得知妹妹哈西那在达卡的悲惨遭遇,请求丈夫解救妹妹时,不仅遭到拒绝,还被查奴讥笑。在查奴失去工作时,纳兹奈恩通过在家里做裁缝活,担起了养家糊口的担子,不仅偿还了伊斯兰太太的高利贷,而且还攒下了一些私房钱寄给妹妹。特别是在查奴回国以后,纳兹奈恩和朋友拉奇亚合伙做服装加工工作,在经济上完全获得了独立。
  积极寻求第三空间
  “居间”性阈限空间使得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和渗透成为可能,印证了文化正是在一个持续不断的交流中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绝不是简单的否认一种文化,认同另一种文化,而是在不断的接触中逐渐建构起来的。霍米巴巴认为这一阈限的空间是一个混杂的地带,它见证了文化意义的生产。纳兹奈恩最终决定留在砖巷这一“居间”性阈限空间,与她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对人生的理解密不可分。阿里利用“内互文性”(intratextuality)将孟加拉社会展现出来。妹妹哈西那在孟加拉的真实感受与丈夫查奴在英国的孟加拉想象之间形成的对照使得纳兹奈恩学会了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家园。
  纳兹奈恩通过妹妹哈西那在心中描述她在达卡的遭遇,看清了孟加拉的社会现状,贪污,贿赂,抢劫,乞讨,贩卖儿童,贫富悬殊等问题愈演愈烈。从信中,纳兹奈恩得知哈西那的朋友梦菊,“十三岁就结婚了,孩子生下来才只有七天,老丈夫就要把他卖掉、、、、梦菊不肯放弃孩子,男人就把算泼到只有七天的宝宝身上。问题慢慢弄清楚了,那男人牵扯到向印度贩卖孩子,他姐姐也因统一罪行做了四年牢”哈西那的房东桥设立先生对谁都信不过,那里的人都坑蒙拐骗。他的老婆已经死了很久了,儿子也走了,他用一半的钱财贿赂振幅官员。从信中,纳兹奈恩看到孟加拉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在哈西那被房东赶出来之后,她进入了“失足女人收容所”,在那里,哈西那遇到了慈善夫人洛夫利。在信中,他告诉纳兹奈恩洛夫利家中有许多昂贵的东西,洛夫利夫人家的房子宽敞漂亮,房子里有接待室,游艺室,还有一件房子是专门供孩子们玩耍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描述,使纳兹奈恩看清了孟加拉国的贫富差距。
  而现代化的英国是纳兹奈恩增长见识,憧憬未来。她逐渐被电视里双人花样滑冰迷住了,并产生了亲自尝试的念头,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她坐着的当儿,她不在是造就她的一连串的希望、乱七八糟的思想、琐碎的忧虑和自私的欲望的大杂烩,而是完整的,纯粹的。旧纳兹奈恩升华了,新纳兹奈恩充满着白光,荣耀”。纳兹奈恩认可了这个“第三空间”,并乐在其中。她并不向丈夫查奴一样身处英国伦敦,却处处恪守孟加拉民族传统的价值观。查奴强调纯粹的文化,“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注定他无法找到心灵的归宿,对于逐渐获得经济独立的纳兹奈恩来说,认识到孟加拉国的缺陷,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孟加拉国,最终在英国开始她全新的生活。
  结语
  全球化进程下,身份问题已经成为后殖民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而混杂身份也己成为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思潮中一个常见的名词。而由于《砖巷》展示了后9r11背景下孟加拉移民在后殖民伦敦的生活现状,从身份构建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十分合适。《砖巷》中的主人公通过模仿西方的经济文化,积极建构第三空间的策略在混杂的大背景中建构起自己的混杂身份,说明散居族群可以通过不断的融合,混杂来追寻自己的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1]Ali,Monica.2003.Brick Lane [M].London:Doubleday.
  [2]张珊珊,2013,少数族裔女性身份与殖民话语的阴霆一对小说《砖巷》评论的探 讨[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15):133-138。
  作者简介
  张琴(1993.10)女,甘肃张掖,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硕士,英美文学。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设计学校建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教学的使用功能需求得到满足,而且需要弘扬地域特色和校园文化。而通过绿色建筑设计,能够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使学校建筑的环境更加节能环保。所以,学校绿色建筑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及健康成长。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学校;绿色;建筑;设计  在设计学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生态环保,利用创新设计来实现建筑资源的节约,
期刊
摘 要:电梯是现今人们出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类型,为了能够对人们的电梯使用要求进行满足,进一步提升电梯使用舒适性,做好电梯物联网的应用则成为了一项重点内容。在本文中,将就电梯物联网建设管理的新思维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电梯物联网;建设管理;新思维;  1 引言  在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使得电梯成为了人们出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且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对其使用的舒适性与
期刊
摘 要:普法栏目剧是以真实案件为原型,通运用情景剧及微电影等形式进行还原再创造,展示在广大观众面前,以达到普及法律常识,提高人们的法律意思为目的。普法栏目剧出现之后收到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在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一些地方卫视均开播普法栏目剧,虽起到了普法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提高品质更好地发展是本文探索的目标。  关键词:普法栏目剧;存在问题;发展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因好心人见义勇为的行为没有得到公正对待,甚至因为自己的好心,在实施救助过程中却让自己权益受损得不到补偿,更有甚者将自己也卷进了案件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冷漠,基于此,《民法总则》新规专门出台了相关条款来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本文以此为契机,对见义勇为的保护和救济进行研究,并对进一步完善相关条款作出一点思考。  关键词:《民法总则》新规;见义勇为;保护;救济  一、我国对见义勇
期刊
摘 要:词作为音乐文学,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在宋代消费文化与享乐风气盛行的背景下,大放光彩。《鹧鸪天》词作为一个受欢迎的词调,其填制发展历程和整个宋词的发展趋向相一致,并有大批词人填制此词。本文从题材和艺术特征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宋代《鹧鸪天》词的特色,以期对该词调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宋《鹧鸪天》词题材研究  在文学史上,宋词与唐诗相提并论,但宋词的题材长期以来却被人们认为“狭窄”。叶嘉莹在《唐宋
期刊
摘 要:文化是人类所独创的,反过来又对人类的发展和交往具有重要作用并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中非之间交流频繁,但是,中非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人文交流仍然欠缺,做的远远不够,成为中非交往之间的一块短板。文化交往对中非双方都及其重要,具有支柱性地位。中非交往需要进一步有效地推进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才能有助于中非关系的全面发展,携手共创中非关系的美好明天。  关键词:文化;中非文化交流;中非关系  一  文化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 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西方现代主义;经济;中国;文化  一、后现代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开始不断地探索各种教育方式,本文就体验式教学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实施体验式教学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意义;其次阐述了体验式教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促进专业技能提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反省三个部分的内容;最后阐述了体验式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措施。  关键词:体验
期刊
摘 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念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引导和教育,深化就业课程设置和职业规划指导,传达和解读最新的就业政策和帮扶措施,促进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研究  在社会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有利于国家
期刊
摘 要:老舍一生创作了无数的小说、散文和戏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具的著名作家。“老舍之死”的真相是极其复杂的历史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选择自沉,其中原因繁芜错杂。关于老舍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对外跟谁都合得来,对内清白不容玷污,只要被触犯底线,会豁出命去抗争;他对整个社会感到绝望而失去了生的希望等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这些只能是猜测。“老舍之死”始终是历史谜团,作者生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能在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