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旨在教师以最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教学抱以极大的热情,以“热情、热心和幽默、可信任感、对成功的高期望、鼓励与支持、有条理、适应性与灵活性、博学”为准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据此,我在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实践中有如下肤浅的认识。
一、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师常给学生布置许多课前预习思考题、课中讨论题,课后作业题(但不是题海战,教师给足了时间)。也许那时的农村孩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能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虽然习题多了点,但他们大都能自觉主动完成,那时学生基础扎实。这个教学过程就充分给足了自主学习的时间。
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在学习中,学生没有自学扎实,教师不能赶进度,否则,学生头脑中是一盆雾水,不但不能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技能上有所训练,反而造成把错误的知识记住了,技能操作不当,形成负面影响。讲读课,一般需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来自主学习,课内自读课至少用四分之三的时间来自主学习,课外自读课或活动课教师点评不得超过5至8分钟。自主学习的时间光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利用早晚自习、课余时间自学。双休日一般要求自我学习两篇文章。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首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根据不同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不同类型(新授课、复习课、口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不同层级(讲读课、课内自读、课外自读课等),教给学生一套最基本的学习模式,并归纳出学习语文一般的学习模式。如精读一篇文章,学习的目标、重难点的取舍,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效果的监测等都要有明确的内容。学习过程里一般按作者作品信息的收集;整体感知:生字词的积累,文本整体内容的把握,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深入探究:从字词句段来探究主题,归纳人物性格,从练词锤句、修辞描写、谋篇布局等方面来探究写作技巧,从现象到本质,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从文本引申出来,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注重名言警句、精彩片段的积累,及时练习,将写法借鉴于写作之中。学生掌握了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技能,自己慢慢就会学习了。
三、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
把握好学情。关注学生是否围绕目标、重难点来学习讨论。如果学生盲目、无重点学习,教师根据课标、单元、课时目标、重难点,可作一些宏观设计,如出示目标、重难点或围绕目标、重难点设计几个问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学有所获。
特别关注自觉性差、基础差的学生,活动中多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倾听他们探究问题的思考方法,检查分析问题的准确性、基础的扎实性。
注意互动的搭配:分组合作探究时,应考虑好、中、差的搭配,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效果不一样:后进生作答,中等生点评,优生作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给予中后进生以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归纳能力训练等方面的启示。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当好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当学生自主交流无度时,教师根据现场调整交流话题;学生认识理解有误时,教师或通过温故而知新,求得知识的沟通,或唤起生活、书本的经验,求得经验的支撑,或通过思想方法的渗透,求得方法的借鉴,接通思路,根据时代背景、上下文的关系以达到正确理解;学生交流的内容零散锁碎、条理不清、内容不全、深度不够,教师要注重思维的引导点拨。
四、注重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总结实际是对该内容如何围绕、突出主题的一个表述;对该课写作技巧的一个概括点拨,便于学生的写作训练。
学生在拓展延伸中,通过比较阅读,课外阅读,可以训练辨析能力,扩大知识面。
五、关注文本与生活、写作的联系
文本的创作,学生的习作基石是生活,分析文本内容的桥梁是生活。如诗歌中的意象来源于生活,对意境的理解就是读者将头脑中的意象置身于生活中去感悟体验而得出。文章措辞也离不开生活,否则就可能前后矛盾,文不达意。
学习文本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写作,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济南的冬天》之景物描写,《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老王》之人物刻画,《背影》之细节描写,《我的叔叔于勒》之语言心理描写,《安塞腰鼓》之场面描写等。写作训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
六、关注个性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当伯乐,及时发现班里有独到见解、创新意识的学生,让这些千里马“吃饱”,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优势。
(作者单位:637646四川省仪陇县三河中学)
一、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师常给学生布置许多课前预习思考题、课中讨论题,课后作业题(但不是题海战,教师给足了时间)。也许那时的农村孩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能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虽然习题多了点,但他们大都能自觉主动完成,那时学生基础扎实。这个教学过程就充分给足了自主学习的时间。
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在学习中,学生没有自学扎实,教师不能赶进度,否则,学生头脑中是一盆雾水,不但不能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技能上有所训练,反而造成把错误的知识记住了,技能操作不当,形成负面影响。讲读课,一般需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来自主学习,课内自读课至少用四分之三的时间来自主学习,课外自读课或活动课教师点评不得超过5至8分钟。自主学习的时间光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利用早晚自习、课余时间自学。双休日一般要求自我学习两篇文章。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首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根据不同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不同类型(新授课、复习课、口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不同层级(讲读课、课内自读、课外自读课等),教给学生一套最基本的学习模式,并归纳出学习语文一般的学习模式。如精读一篇文章,学习的目标、重难点的取舍,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效果的监测等都要有明确的内容。学习过程里一般按作者作品信息的收集;整体感知:生字词的积累,文本整体内容的把握,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深入探究:从字词句段来探究主题,归纳人物性格,从练词锤句、修辞描写、谋篇布局等方面来探究写作技巧,从现象到本质,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从文本引申出来,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注重名言警句、精彩片段的积累,及时练习,将写法借鉴于写作之中。学生掌握了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技能,自己慢慢就会学习了。
三、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
把握好学情。关注学生是否围绕目标、重难点来学习讨论。如果学生盲目、无重点学习,教师根据课标、单元、课时目标、重难点,可作一些宏观设计,如出示目标、重难点或围绕目标、重难点设计几个问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学有所获。
特别关注自觉性差、基础差的学生,活动中多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倾听他们探究问题的思考方法,检查分析问题的准确性、基础的扎实性。
注意互动的搭配:分组合作探究时,应考虑好、中、差的搭配,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效果不一样:后进生作答,中等生点评,优生作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给予中后进生以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归纳能力训练等方面的启示。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当好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当学生自主交流无度时,教师根据现场调整交流话题;学生认识理解有误时,教师或通过温故而知新,求得知识的沟通,或唤起生活、书本的经验,求得经验的支撑,或通过思想方法的渗透,求得方法的借鉴,接通思路,根据时代背景、上下文的关系以达到正确理解;学生交流的内容零散锁碎、条理不清、内容不全、深度不够,教师要注重思维的引导点拨。
四、注重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总结实际是对该内容如何围绕、突出主题的一个表述;对该课写作技巧的一个概括点拨,便于学生的写作训练。
学生在拓展延伸中,通过比较阅读,课外阅读,可以训练辨析能力,扩大知识面。
五、关注文本与生活、写作的联系
文本的创作,学生的习作基石是生活,分析文本内容的桥梁是生活。如诗歌中的意象来源于生活,对意境的理解就是读者将头脑中的意象置身于生活中去感悟体验而得出。文章措辞也离不开生活,否则就可能前后矛盾,文不达意。
学习文本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写作,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济南的冬天》之景物描写,《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老王》之人物刻画,《背影》之细节描写,《我的叔叔于勒》之语言心理描写,《安塞腰鼓》之场面描写等。写作训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
六、关注个性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当伯乐,及时发现班里有独到见解、创新意识的学生,让这些千里马“吃饱”,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优势。
(作者单位:637646四川省仪陇县三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