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阅读指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yun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高考实用文的考查特点是:人物传记淡出,新闻调查成为热点。全国课标卷三套试卷均考核了新闻调查。专家预测,新闻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重要的文体之一,还应是2108年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其主要考核的内容是:信息筛选与整合,统计图表的分析,观点的对比,对事件的看法和建议等。从考查的能力层次上来说,其考查仍然是围绕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能力层次进行。
  新闻从大范畴而言属于记叙文,但又有自己鲜明的文体特征。以上文本中的三则材料就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材料一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材料二来自于新华网,材料三摘自《人民日报》。其中材料二和材料三则是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中的实用文阅读材料。
  可见,无论是民间的微信公众号还是国家权威媒体,都意识到垃圾围城的危害,都在呼吁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环保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新闻报道一定要快,要及时,否则就会称为明日黄花。新闻报道还必须是真实的,任何虚假的、幻想的内容都不能写到新闻里来。
  材料一抓住中国城市居民外卖盛行之风,以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道出了中国以及世界的“垃圾危机”。可谓视角独特,切中时弊,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中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飞驰”,“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国的倾倒量大约占1/3”……这些真实数据的罗列,让每一个叫外卖的居民汗颜。实际上,当我们绝大多数人在惬意地享受着外卖食品时,并没意识到自己是垃圾的制造者,更没有意识到塑料制品对自己甚至下一代的伤害!面对这一组组调查的数据,我们黙然置之?当然不能!减少塑料使用,不叫外卖,减少“白色污染”,这都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可以做到的。
  材料二则用图表的形式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以下两点:一是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二是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材料二报道说,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尽管多数居民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垃圾分类难以坚持和实践。
  原因何在?
  材料三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指出垃圾分类问题应该引起每一位居民的高度关注。“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原来是后端的分类不到位影响了前段居民分类的积极性。材料还重点谈到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读完这三则材料,我们不禁会掩卷沉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生活垃圾?既然垃圾分类可以变废为宝,怎么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垃圾分类制度?
  保护地球的责任,每个人都要承擔起来。你不能决定工厂不冒烟,你不能决定汽车不上路,你不能决定石油不开采。但是,你可以决定改变生活习惯。不再使用一次性塑料盒,以此减少白色污染对环境的破坏。比如,自带杯子去星巴克,尽量自己做饭或在餐厅就餐,减少不必要的网购,自带购物袋出门,都是减少污染的很好的选择。针对垃圾分类的问题,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坚持养成分类习惯;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垃圾分类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并严格执行。
  可见,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既能够让读者了解有价值的社会生活,也能引导读者去观察社会、思考社会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来看,整个教学过程离不开“动”,动则“活”、则“灵”、则“成”,因此,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是非常基础和必要的。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在英语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或合作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过程。    一、教学中“交流与互动”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
期刊
语文S版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丑小鸭》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主要写的是丑小鸭经历种种不幸,最后终于长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这个故事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对这篇童话很感兴趣。当我投入极大的热情在课堂上讲授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的发言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应对教学中的“生成”。   一、学生回答的“生成”使教学设计发生改变   课
期刊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关于这首词的本事,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三十三卷引严有翼《艺苑雌黄》云:“程公辟守会稽,少游客焉,馆之蓬莱阁。一日,席上有
期刊
阅读教学需要媒介,这个媒介,广义来说是指能够实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凭借,狭义上可理解为教材。由于当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文选型教材,因而媒介即一篇篇课文。根据对话理论,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与选人教材‘文本’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带有解释性质的对话过程”,这里所用的概念是“文本”而非“课文”。综观近年中小学语文界,“课文”见弃而“文本”概念被偏爱的现象愈发明显。那么,所谓的“文本”与“课文”有无关系?或
期刊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在分析文学作品时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风格综合理解的一种鉴赏方法。如辛弃疾,他的经历注定了他的作品以“爱国”为主线,所以在鉴赏他的作品时,用“抗金救国”“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来概括思想内容,一般情况下是准确的。但人是复杂的,一个人一生的创作也是复杂的。辛弃疾一生的所有创作不可能都表现爱国情怀,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现的是热爱田园自然的感情,《清平乐
期刊
高考试题从不是“明日黄花”,更不是食之无味的“鸡肋”,而是一座“富矿”,认真研究分析高考试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学与备考工作大有裨益。综观2017年高考三套语文课标卷,不难发现其命题呈现出“抓软肋”“聚盲点”“重思辨”“接地气”四个显著特点。现结合试卷,作简要分析。  一、抓“软肋”,丰富阅读内容  1.丰富阅读文体  当下的语文教学,存在“重必修,轻选修”的现象。尤其是阅读教学,“文体失衡”,具体
期刊
据说清代才子纪晓岚小时候读书淘气,塾师石先生上课时,他在墙上挖一洞,蓄养了一只小山雀,后被石先生发现,并在墙上书一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纪晓岚再去喂鸟,见鸟已死,看见墙上的上联,知是先生所为,心中很是委屈,于是对出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先生大为光火,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下联形式上逐字逐词与上联对仗十分工稳,且平仄也相对,非常符合先生平时教学生课对的要求。但下联中“石先生”乃人称,与上联的“砖
期刊
什么是小说?著名作家冯骥才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他说,小说类似于一个人正在路上走,冷不防被人推到水中。此语道出了小说故事的可读性和情节的独特性,要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作家李德霞的小小说《三棵树》,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却也在标题上设置了悬念:谁的“三棵树”?围绕“三棵树”,作品刻画出哪些人物?谁是主角?“三棵树”富含怎样的意蕴?  一、《三棵树》托起了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丫头”无疑是小说中
期刊
初夏使岛屿有一种肉体上的兴奋。  在花开到烂漫肆无忌惮的季节,掉落在地面上的花瓣,混合着湿热的雨水,被炎烈的日光蒸晒,发出一种熟透的香味,一种熟透开始腐烂的气味。  风沉重地垂挂在每一个慵懒不动的树梢。花叶在腐烂中释放的香味混杂着使人晕眩沉溺的毒素。  所以,岛屿的夏季,在蒸氳着湿热的密林和繁茂的草丛里,有彩色斑斓的蜥蜴,呼吸着奇香如毒的腐烂,试图使一个夏季都只是困倦、慵懒,都只是肉体官能上肆无忌
期刊
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家。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分就分吧,寡妇娘也没辙。米缸面缸抬了去,掉了几块漆的红木柜搬了去,圈里的三只羊,一鞭子吆了去。大嫂请来伐木人,要放倒院里的三棵树。三棵树是丫头的爷爷栽下的,两抱粗,上面结了几个喜鹊窝。娘“扑通”跪在地上:“家里没啥东西了,这三棵树,就留给丫头吧……”  那时,丫头十六岁,在城里读高中,是村里唯一一个把书读到城里的女孩子。  星期天,丫头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