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又或者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再或者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等。每个小朋友都是背着这些诗长大的,我也不例外。我很小就对这些充满韵律的古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学一首诗我总是在最快的时间内背下来,而诗中的意境随着成长也慢慢体会得越来越深。
我最喜欢陶渊明的诗,我的名字“悠然”二字便是取自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寓意是希望我的性格不急不躁,遇事沉稳从容,未来的生活安闲自在,无忧无虑。这首诗,诗人不仅描绘出一幅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更借“菊花”表达了自己悠然自得的隐士情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远离“车马喧”,宁可“采菊东篱下”朴实耕种,也不追名逐利。全诗虽然浅显易懂,但诗的底蕴却很深,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这种情怀不是很容易体会到的,还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方能懂得。
然而像陶渊明的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不是到处都有的,岁月静好的日子离不开边塞将士的骁勇善战和血洒沙场。王昌龄诗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的将士们,要时刻提防外敌匈奴的侵犯,不让敌人的铁蹄踏进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背负着责任,承受着恶劣环境带来的折磨。边塞诗人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对边塞环境有过细致形象的描写:“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在这种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将士们仍然义无反顾地守卫国土,保卫家园,征战沙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出了战场的无情和将士们的悲壮。通过这些诗句我仿佛看到了黄沙漫天的战场上,一群群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杀敌,耳畔响起了一首首英雄的赞歌!
壮丽的河山有英雄在守护,也有伟大的诗人在歌颂。诗仙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了无数的佳作——《将尽酒》《蜀道难》《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等。这些诗大都气势恢宏、场面壮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这些诗句时,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波澜壮阔的景象中,心胸也开阔了许多。其实,李白盛赞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寄寓了远大的政治理想,只不过没有实现而已。
与李白并称为“李杜”的诗圣——杜甫,却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最擅长的是律诗。他也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理想的人,忧国忧民,然而却不得志、仕途失意,但他写的诗很多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被称为“诗史”。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先背誦的就是那首《春夜喜雨》的上半部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儿时背的时候,只是体会表面的意思,然而今日却觉得每字每句都有深意。从“好”“知”“润”“潜”这几个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场春雨的惊喜,全诗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地传达了春风化雨润泽万物的精神。还有那首《登高》,被推崇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穷困潦倒之时,前半部分写登高所见所闻,气势磅礴,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江图;后半部分写登高所感所思之情,将自己暮年壮志未酬的苦闷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哀叹!
诗词不只带给我们“两只黄鹂鸣翠柳”的欢快、“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童趣、“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友情、“临行密密缝”的母爱,也带给我们“白发三千丈”的愁思、“感时花溅泪”的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悲凉、“黄鹤一去不复返”的遗憾、“应是绿肥红瘦”的惋惜……每首诗都饱含了作者最真切的感受。
走进古诗词,如同穿越到先古时代,我仿佛看到了衣袂飘飘的白衣居士月下独酌,看到了“人比黄花瘦”的女子坐在灯旁,看到了夕阳西下的长河落日,看到了天远山高似血的枫叶,看到了万条垂下的碧柳,看到了绿肥红瘦的海棠,看到了骑在黄牛背上吹笛的牧童……我们感受着、倾听着,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诗词的魅力,用最精妙的语言给予我们无穷的想象。
中华古诗词蕴含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它、学习它、发扬它、保护它,让美好的诗词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中华诗词薪火相传!
(作者系山东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九中学生)
我最喜欢陶渊明的诗,我的名字“悠然”二字便是取自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寓意是希望我的性格不急不躁,遇事沉稳从容,未来的生活安闲自在,无忧无虑。这首诗,诗人不仅描绘出一幅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更借“菊花”表达了自己悠然自得的隐士情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远离“车马喧”,宁可“采菊东篱下”朴实耕种,也不追名逐利。全诗虽然浅显易懂,但诗的底蕴却很深,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这种情怀不是很容易体会到的,还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方能懂得。
然而像陶渊明的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不是到处都有的,岁月静好的日子离不开边塞将士的骁勇善战和血洒沙场。王昌龄诗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的将士们,要时刻提防外敌匈奴的侵犯,不让敌人的铁蹄踏进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背负着责任,承受着恶劣环境带来的折磨。边塞诗人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对边塞环境有过细致形象的描写:“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在这种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将士们仍然义无反顾地守卫国土,保卫家园,征战沙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出了战场的无情和将士们的悲壮。通过这些诗句我仿佛看到了黄沙漫天的战场上,一群群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杀敌,耳畔响起了一首首英雄的赞歌!
壮丽的河山有英雄在守护,也有伟大的诗人在歌颂。诗仙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了无数的佳作——《将尽酒》《蜀道难》《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等。这些诗大都气势恢宏、场面壮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这些诗句时,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波澜壮阔的景象中,心胸也开阔了许多。其实,李白盛赞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寄寓了远大的政治理想,只不过没有实现而已。
与李白并称为“李杜”的诗圣——杜甫,却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最擅长的是律诗。他也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理想的人,忧国忧民,然而却不得志、仕途失意,但他写的诗很多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被称为“诗史”。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先背誦的就是那首《春夜喜雨》的上半部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儿时背的时候,只是体会表面的意思,然而今日却觉得每字每句都有深意。从“好”“知”“润”“潜”这几个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场春雨的惊喜,全诗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地传达了春风化雨润泽万物的精神。还有那首《登高》,被推崇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穷困潦倒之时,前半部分写登高所见所闻,气势磅礴,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江图;后半部分写登高所感所思之情,将自己暮年壮志未酬的苦闷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哀叹!
诗词不只带给我们“两只黄鹂鸣翠柳”的欢快、“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童趣、“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友情、“临行密密缝”的母爱,也带给我们“白发三千丈”的愁思、“感时花溅泪”的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悲凉、“黄鹤一去不复返”的遗憾、“应是绿肥红瘦”的惋惜……每首诗都饱含了作者最真切的感受。
走进古诗词,如同穿越到先古时代,我仿佛看到了衣袂飘飘的白衣居士月下独酌,看到了“人比黄花瘦”的女子坐在灯旁,看到了夕阳西下的长河落日,看到了天远山高似血的枫叶,看到了万条垂下的碧柳,看到了绿肥红瘦的海棠,看到了骑在黄牛背上吹笛的牧童……我们感受着、倾听着,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诗词的魅力,用最精妙的语言给予我们无穷的想象。
中华古诗词蕴含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它、学习它、发扬它、保护它,让美好的诗词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中华诗词薪火相传!
(作者系山东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九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