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五色土与璀璨的中华文化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iao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紫砂五色土,《阳羡名陶录》有如下记载:“相传壶土所出,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曰:‘卖富贵土!’人群嗤之。僧曰:‘贵不欲买,买富如何?’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穴,及去,发之,果备五色,灿若披锦。”这一段记载颇有传奇色彩,而紫砂的起源确与山间僧人有密切的关系。《阳羡茗壶系》记载的紫砂界公认的鼻祖供春,制壶之始,也是“窃仿老僧心匠”寺庙中的无名僧人造就了一代紫砂大师,也使紫砂五色土名扬天下。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 “五”这个数,有它特定的含义,如“五色”青黃赤白黑,泛指各种颜色;“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代思想家用它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关系;“五音”宫商角徵羽,包含了各种音符;“五谷”稻黍稷麦菽,泛指各种粮食;“五味”酸甜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所以紫砂五色土,不仅指紫砂常见的五种颜色,也包含了紫砂千变万化的色彩。
  “上善若水套壶”为一壶四杯(见图1),采用紫砂五色土制成,壶为墨绿,其余四杯为红、紫、黄、黑。为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选取《老子》“上善若水”四字, 刻在茶具表面。《老子》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内容博大精深,直至当代,《老子》一书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借鉴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是很好的范本。小而言之,它在人们为学、修身、处理各种人际或社会关系上也是很好的的准绳。“上善若水”含义是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它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只要我们待人真诚和善、无私友爱,汲取水的这种品质,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对己、对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用的人。
  在“上善若水套壶”的壶上,用篆书刻了“上善若水”四字,在其余的小杯上分别用藏文、西夏文、东巴文、女书四种书体刻了“上善若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友好,和谐共处,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专人跟进,这就保证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代代传承。
  “上善若水壶”上的篆书代表了汉族,篆书为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小篆也称秦篆,是秦统一中国后的通用文字,笔法瘦劲挺拔,传承了几千年,现在喜欢写篆书的人还是很多。
  黑色小杯上刻的“上善若水”是藏文,它是我国藏族所使用的拼音文字。7世纪时,有个名为图弥三菩札的人参照梵文字体创制藏文,字体有楷书和草书两种,历史上曾用藏文翻译和编写了大量梵文书籍。
  红色小杯上刻的“上善若水”是西夏文,它又称河西字、唐古特文,该文字曾在西夏王朝所统辖的今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内蒙南部等地区广泛流传。
  紫色小杯上刻的“上善若水”是东巴文,它是我国纳西族在宗教经书中使用的一种图画文字,展示了纳西族人丰富的艺术想象能力。
  浅黄色小杯上刻的“上善若水”是女书。它是我国湖南省的江永县、道县一带的瑶族妇女使用的一种文字符号,用以书写湖南汉族人的土语,内容多表达妇女的苦难,同时也记录了一些抒情的歌谣。
  一壶四杯,用五种泥色和五种文字刻上“上善若水”四字,这在设计上是有它的独特之处的。文字是传播文明的符号,也是记录人们生活的工具。艺术的宗旨就是要颂扬真、善、美,而用紫砂陶刻来颂扬真、善、美,是我们紫砂艺人的责任。设计精美的茶具,使人们在品茶时可以品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文字的传承也能看出我国民族间相互间的密切关系。我们56个民族如骨肉相连,在文化上相互渗透、相互借鉴、水乳交融。我们能在这个大家庭中生活而值得自豪,我们能以有如此璀璨的民族文化而值得自豪。
其他文献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与装饰可以包容天下万物,从世间的某一场景,或读一首诗,或赏一幅画,或阅读前人的艺术摘记,有感于心,就都可以与紫砂壶的设计创作紧密联系起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唐人刘禹锡有诗描述秋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豪兴勃发,感染了读者,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同是写秋天的景象,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河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期刊
渔,《辞海》解释为捕鱼。《史记·货殖列传》:“舜,渔于雷泽” 。这一记载说明,渔,即捕鱼,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像舜这样的圣人也曾以捕鱼为业。关于渔的艺术形象可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的彩陶盆、罐上,就出现彩绘的渔纹,有张口翘首互相追逐的大鱼,有并排游动的小鱼。艺术创作是从人们生活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在半坡彩陶上绘制的人面纹的两侧绘有鱼形,说明先人们已把捕鱼作为人类生存的手段之一,是那时候人
期刊
宜兴紫砂有着“世界名陶”的美誉,紫砂壶更是冠绝于世。明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记载:“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明末画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亦说道:“茶壶以砂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烫气。”自古以来,世人给予了紫砂壶高度的评价,肯定了其泡茶的实用价值,亦对其内在文化价值予以了赞赏。  紫砂文化可以说是与茶文化一脉相承而来,因此,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紫砂艺人在进行壶艺创作
期刊
人类发明陶瓷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但到19世纪,陶瓷还一直仅被用做盛放物料的容器和特殊的装饰品或艺术品,人们对陶瓷材料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形状、颜色、光泽等方面。其实陶瓷材料除了可制造成漂亮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艺术品之外,还有许多特殊的优良性能。如今,电绝缘瓷、电子陶瓷、结构陶瓷、生物陶瓷等都已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材料学专用名词。然而,热学陶瓷似乎还较少被大众如此称呼。所谓热学陶瓷,即可定义为具有显著热物理
期刊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珍贵无比的紫砂泥造就了宜兴紫砂辉煌的历史,也促成了人们品茗赏壶的生活雅趣。紫砂壶是陶瓷艺术门类中极富特性的一种,有“东方明珠,华夏瑰宝”的美誉,它不施釉,完全以水到渠成的造型装饰来实现艺术效果,对技艺的要求极高,它包罗万象,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流露出高雅的文化气息。  紫砂壶“三羊开泰”(见图1)通过简洁而不失美感的造型,相得益彰的羊纹装饰,传递出深厚的
期刊
宜兴紫砂闻名天下,其起源于宋,成熟于明、清,发展至今可谓独树一帜。在陶瓷艺术中,紫砂是一个特殊的品种,它具有与众不同的性能用途和艺术风格,是一种实用与美高度融合、妙不可言的特殊手工艺品。紫砂壶以简练大方之形、淳朴典雅之色、安详恬静之态,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林,深受大众的青睐。  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与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紫砂壶由
期刊
韩小虎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无锡市、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均陶)  《江苏美术史》、《江苏民间艺术史研究》特约研究员  编者语:韩小虎,1950年生于江苏宜兴,艺名一指,艺室号“指艺斋”。1966年进宜兴均陶工艺厂,师承民间堆花艺人李士勋、杨耀生。1974年开始独立从事均陶堆花工作,1979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由名师张守智、潘春芳指导。从艺50年来在均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是用得天独厚的五色土制成的,历代艺人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吸收了其它传统艺术的造型风格,认真探究,细心揣摩,并精心设计了不计其数造型各异的陶瓷器皿,孕育了紫砂壶艺的独特风格。紫砂艺术包含深刻的文化内涵,把传统文化的精魂熔铸于作品中,形成内在的生命力。在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在壶艺创作时不仅应注重造型的设计,更应注重紫砂艺术的内在美。  关键词 髹砂流云壶;紫砂;设计风格  宜兴紫砂壶
期刊
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在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中,不缺乏工匠精神,也不缺乏匠心独具的艺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手工技艺,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没有现代机器的时代,他们完全通过手工赋予中国的掐丝工艺、珐琅彩、木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石器等工艺以文化的气息,展示着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一代又一代中国手工艺人注重技艺的严格传承、不斷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内敛保守不
期刊
艺术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融会贯通,更是促成了百花齐放的情势。紫砂艺术博大精深,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历代艺人不断创造创新,紫砂艺术更具有了极大的包容性,它与姊妹艺术完美融合,并注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紫砂茗壶及紫砂雕塑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近年来,紫砂陶板画亦呈现出繁荣景象,自己长期从事书画和陶刻工作,由于紫砂陶板画结合了两者的长处,故对其情有独钟。现以紫砂陶板画“冷艳寒香”(见图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