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探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外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解析,对我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组织、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4-0083-02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ZHANG Hui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alent shortage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rough to the overseas uni-
versity collaboration mode analysi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from tea-chers,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sharing mechanism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而就业率一直在下降,原因有二:一是高校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落伍,与企业所需严重脱节;二是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差,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企业更愿意接纳有实际工作经验或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员工。由此也暴露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即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需要高校与企业合作,与企业联合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取代传统的关起门来教学的培养模式,将培养出来的优秀创新人才输送给企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当前,各高校都在探索自己的协同创新之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
2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直以来,决定一个国家强弱的从来不是人口的多寡,而是人口素质的强弱。我国虽是人口大国,但并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受教育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创新人才的缺乏注定了我国想要成为创新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制度问题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根深蒂固,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主要以分数为准绳,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被重视。而且这样的教育模式也使学生在学习公共课程应付考试上花费大量时间,没有精力和机会学习本学科以外的知识去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及能力。
课程设置问题 我国高校的专业之间界限明晰,学生只能选择本专业的课程及有限的公共选修课,不能够跨学科选课,这就掐断了学生拓展思维的途径,逐渐丧失创新的主动性。相比于国内提高创新能力的种种限制,斯坦福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选修课数量竟然达到100多种,而且可以供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选修,不设置专业壁垒,学生可以任意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知识拓展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普遍缺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近年来,由于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分高校开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却很少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仍然停留在形式上。
缺乏合作问题 早些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涉及很多制度和利益问题,一直障碍重重,联合培养也只停留在理念上。因此,我国高校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对企业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导致其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及教师的专业知识长期不更新,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這样的状况使得企业创新人才缺乏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愈演愈烈。协同创新政策的推行,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还需要在培养方式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 国外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很多国外高校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对美国、日本、英国等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介绍,希望对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美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育上独具特色。作为一个创新强国,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值得学习。美国的创新教育从人才培养计划到教学过程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校负责学生的在校学习课程讲授,企业负责学生的校外实习项目实施,两者的时间比重是相同的,根据学生在校学习和校外实习的表现共同评定最终成绩。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学生在获得学校学分的同时,也获得企业的实习机会,增长了实践经验;而企业通过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也可以优先选择自己未来需要的新雇员。另外,美国高校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选修课程强调跨学科性,即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外,还可以任意跨学科选择选修课程,通过知识的扩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
日本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战后,日本高校建立“产学官”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与德国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非常相似的一种模式,并通过立法将该模式上升为一项基本国策。同时将涉及“产学官”的一系列措施制度化,使校企协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日本高校招收的学生在完成基本理论学习后,由合作企业提供经费、场所和研究课题,完成课题才算完成整个学业;作为回报,企业可以根据需要优先录用看重的人才。 德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质量的德国制造的背后是优秀的创新人才,德国高校与多方合作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功不可没。德国政府为了增强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设立以大学为背景的研发合作平台,企业对项目感兴趣则可以自愿申请。通过此平台,企业成为大学科研项目的资助者及合作科研伙伴,学生也可以全程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德国高校与企业合作形式已经日趋成熟,为学生顶岗实习和项目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高校和企业共同开设“双元制”专业,高校设立专门的“双元制”委员会负责审核合作企业资质,学生申请专业时首先要经过企业的筛选,由企业负责其实践教学部分,由高校负责其理论教学部分,每三个月轮换一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形式。毕业论文内容也会选择实习期企业的相关实践问题,企业为学生提供支持和辅导以及研究经费等[1]。
英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薄三明治”式校企协同教育模式同样是由双方共同完成,即学生在前三个学年,每年的第一个学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个学期在工厂接受实践训练;第四学年,学生回到学校完成毕业论文并取得学位。
在实施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高校的办学过程,并派人员加入学校领导班子,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为培养方案中实践部分提供场地、经费等。高校严格按照双方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活动,为了能够提升教学质量,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使学生即使在学校也能学到职业知识。
4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根据以上对我国人才培养的不足及国外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解析,可以我国高校实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突破学科壁垒,加强通识教育 突破学科壁垒,让学生可以跨学科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通过设置不限专业学科的选修课制度,使学生能够有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能力的精专和广博,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德行、情操、教养的修成,使学生具有必备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心[2]。另外,高校还应增加人文选修课的课程门类,强化通识教育,以宽口径培养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实现协同培养,拓展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人才培养不应是高校闭门造车,而应积极与符合资质的企业协同完成,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困境,建立开放、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将学生的培养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由企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导师,与高校一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负责。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大学和企业之间创新平台,形成资源共享机制[3]。可以在高校的实践教学以及科研项目合作两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学生既可以得到去企业实践的机会,又可以申请参与校企合作的科研创新项目,从两方面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增加实践培训,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师资水平的优劣是人才培养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双师型”教师配备日益成为评价高校实践教学能力水平的标准之一。学校应不断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育与引进力度:实现教师能力的再提升,即遴选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一段时间,提高自身专业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考取本专业执业资格证书,这也是我國大部分高校正在实行的措施;在教师引进时将应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要求加入考查标准,引进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通过聘请校外的企业家、创新专家等做兼职教师的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4]。
5 结语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培育出优秀的创新人才,对高校和企业都是有利的。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要改变思想、相互信任、积极合作,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小英,晋淑惠.德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本土化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6):1-2,11.
[2]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26-31.
[3]敖强,胡勇.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J].中国科技产业,2010(2):111-112.
[4]刘智勇,李郡.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7(1):32-35.
关键词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4-0083-02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ZHANG Hui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alent shortage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rough to the overseas uni-
versity collaboration mode analysi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from tea-chers,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sharing mechanism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而就业率一直在下降,原因有二:一是高校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落伍,与企业所需严重脱节;二是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差,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企业更愿意接纳有实际工作经验或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员工。由此也暴露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即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需要高校与企业合作,与企业联合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取代传统的关起门来教学的培养模式,将培养出来的优秀创新人才输送给企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当前,各高校都在探索自己的协同创新之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
2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直以来,决定一个国家强弱的从来不是人口的多寡,而是人口素质的强弱。我国虽是人口大国,但并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受教育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创新人才的缺乏注定了我国想要成为创新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制度问题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根深蒂固,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主要以分数为准绳,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被重视。而且这样的教育模式也使学生在学习公共课程应付考试上花费大量时间,没有精力和机会学习本学科以外的知识去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及能力。
课程设置问题 我国高校的专业之间界限明晰,学生只能选择本专业的课程及有限的公共选修课,不能够跨学科选课,这就掐断了学生拓展思维的途径,逐渐丧失创新的主动性。相比于国内提高创新能力的种种限制,斯坦福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选修课数量竟然达到100多种,而且可以供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选修,不设置专业壁垒,学生可以任意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知识拓展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普遍缺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近年来,由于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分高校开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却很少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仍然停留在形式上。
缺乏合作问题 早些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涉及很多制度和利益问题,一直障碍重重,联合培养也只停留在理念上。因此,我国高校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对企业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导致其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及教师的专业知识长期不更新,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這样的状况使得企业创新人才缺乏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愈演愈烈。协同创新政策的推行,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还需要在培养方式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 国外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很多国外高校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对美国、日本、英国等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介绍,希望对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美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育上独具特色。作为一个创新强国,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值得学习。美国的创新教育从人才培养计划到教学过程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校负责学生的在校学习课程讲授,企业负责学生的校外实习项目实施,两者的时间比重是相同的,根据学生在校学习和校外实习的表现共同评定最终成绩。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学生在获得学校学分的同时,也获得企业的实习机会,增长了实践经验;而企业通过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也可以优先选择自己未来需要的新雇员。另外,美国高校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选修课程强调跨学科性,即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外,还可以任意跨学科选择选修课程,通过知识的扩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
日本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战后,日本高校建立“产学官”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与德国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非常相似的一种模式,并通过立法将该模式上升为一项基本国策。同时将涉及“产学官”的一系列措施制度化,使校企协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日本高校招收的学生在完成基本理论学习后,由合作企业提供经费、场所和研究课题,完成课题才算完成整个学业;作为回报,企业可以根据需要优先录用看重的人才。 德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质量的德国制造的背后是优秀的创新人才,德国高校与多方合作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功不可没。德国政府为了增强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设立以大学为背景的研发合作平台,企业对项目感兴趣则可以自愿申请。通过此平台,企业成为大学科研项目的资助者及合作科研伙伴,学生也可以全程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德国高校与企业合作形式已经日趋成熟,为学生顶岗实习和项目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高校和企业共同开设“双元制”专业,高校设立专门的“双元制”委员会负责审核合作企业资质,学生申请专业时首先要经过企业的筛选,由企业负责其实践教学部分,由高校负责其理论教学部分,每三个月轮换一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形式。毕业论文内容也会选择实习期企业的相关实践问题,企业为学生提供支持和辅导以及研究经费等[1]。
英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薄三明治”式校企协同教育模式同样是由双方共同完成,即学生在前三个学年,每年的第一个学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个学期在工厂接受实践训练;第四学年,学生回到学校完成毕业论文并取得学位。
在实施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高校的办学过程,并派人员加入学校领导班子,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为培养方案中实践部分提供场地、经费等。高校严格按照双方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活动,为了能够提升教学质量,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使学生即使在学校也能学到职业知识。
4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根据以上对我国人才培养的不足及国外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解析,可以我国高校实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突破学科壁垒,加强通识教育 突破学科壁垒,让学生可以跨学科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通过设置不限专业学科的选修课制度,使学生能够有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能力的精专和广博,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德行、情操、教养的修成,使学生具有必备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心[2]。另外,高校还应增加人文选修课的课程门类,强化通识教育,以宽口径培养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实现协同培养,拓展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人才培养不应是高校闭门造车,而应积极与符合资质的企业协同完成,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困境,建立开放、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将学生的培养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由企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导师,与高校一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负责。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大学和企业之间创新平台,形成资源共享机制[3]。可以在高校的实践教学以及科研项目合作两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学生既可以得到去企业实践的机会,又可以申请参与校企合作的科研创新项目,从两方面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增加实践培训,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师资水平的优劣是人才培养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双师型”教师配备日益成为评价高校实践教学能力水平的标准之一。学校应不断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育与引进力度:实现教师能力的再提升,即遴选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一段时间,提高自身专业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考取本专业执业资格证书,这也是我國大部分高校正在实行的措施;在教师引进时将应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要求加入考查标准,引进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通过聘请校外的企业家、创新专家等做兼职教师的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4]。
5 结语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培育出优秀的创新人才,对高校和企业都是有利的。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要改变思想、相互信任、积极合作,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小英,晋淑惠.德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本土化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6):1-2,11.
[2]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26-31.
[3]敖强,胡勇.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J].中国科技产业,2010(2):111-112.
[4]刘智勇,李郡.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7(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