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仔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20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在美国芝加哥的女儿在越洋电话里不知道叮咛过多少次,要做母亲的去美国探望时,千万别忘记捎几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公仔。女儿说的“中国公仔”,实际上就是中国样式的布娃娃。女儿带着几分伤感告诉母亲,芝加哥有不少华人,也有老乡,但家里除了她自己,就没有其他中国人了。女儿说,她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公仔”在身边陪伴,放在包里,摆在家里,抱着睡觉,这样就不会因为过于想念家乡和亲人而伤心。
  女儿从小就喜欢布娃娃。黄妈妈想起,以前给她买过很多,大大小小十几个,清一色都是洋娃娃,女儿爱不释手。只是上了初中后,由于功课紧张,加上兴趣改变,玩旧的布娃娃都丢了。
  放下电话,黄妈妈心里满是怜惜,又有说不出的滋味。
  女儿八年前去芝加哥求学,时年二十三岁。那一去,成了永远的异国人。硕士毕业后,她嫁给一个大胡子美国人。女儿结婚时,黄妈妈和老伴儿去过一次美国。在洋女婿和女儿的陪伴下,老两口儿领略了密歇根湖的秀丽风景。芝加哥气候温和湿润,特别适宜居住,女儿劝父母也过来定居。黄妈妈放不下生养自己的地方,也放不下熟悉的亲朋好友。
  由于早几年忙于学业,后几年忙于工作,女儿一直没顾上要孩子。黄妈妈从心眼里夸赞女儿,她获得了比一般女人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但女儿毕竟也是女人身、中国心哪,也要生养后代,也有游子远离家乡的情结。女儿小时候对布娃娃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有就开心。而现在,她如此渴求中国公仔,就是离开后思念故乡的结果。
  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黄妈妈和老伴儿苦苦寻找了半年多。实际上,从女儿第一次提出的当晚,黄妈妈便兴冲冲地跑进附近的商场。没想到,第一次便以失望告终:偌大一个商场,全是黄发碧眼的外国娃娃,甚至还有黑肤黑发的非洲娃娃,愣是没有一个女儿说的黑发黑眼的中国公仔。想着女儿的话,黄妈妈不知疲倦地奔波到下一个商场,可惜也是失望而归。此后,黄妈妈和老伴儿发动亲人、朋友,跑遍了这个城市的大小商场,除了琳琅满目的洋娃娃,哪有黑发黑眼的中国布娃娃呢?有一次,乡下归来的朋友告诉黄妈妈,说郊区某个地方有会唱歌跳舞的中国娃娃。黄妈妈知道那里流行木偶文化,街头巷尾有类似的中国娃娃卖。于是她搭乘公交去了郊区,又转乘人力三轮车去农贸集市,在一个角落里果真看到许多中国娃娃。遗憾的是,这些娃娃全用木头雕刻,不过是表面手绘着装、拼装活动手臂而已。虽然形态各异,终究是质地硬实的木头。黄妈妈差点落泪。
  离到女儿那里的日子越来越近,女儿小小的心愿仍未达成。黄妈妈变得愈来愈焦急,甚至打电话去一个玩具厂家,质问为什么只生产洋娃娃。人家说,市场在外,产品要卖到国外。黄妈妈问为什么国内也有销售。人家说,国人图稀奇,喜欢洋娃娃啊!黄妈妈说我就喜欢中国娃娃。人家不耐烦地说,那是你个人的喜好。又说,你是谁啊,有毛病吧,然后“啪”地挂了电话。等到特意去另一座城市寻找中国公仔的侄子空手而返时,黄妈妈彻底绝望了。深深自责的黄妈妈,感叹着在自己国度里竟然找不出一个纯粹本国人模样的布娃娃。在黄妈妈决定带着歉意去美国的前夕,一个远在北方城市工作的老同学,快递来几个黑头发黑眼睛的布娃娃。黄妈妈打开包裹一看,傻眼了:黑头发黑眼睛是真的,却是穿着和服的日本小玩偶啊!


  带着深深的遗憾,黄妈妈和老伴儿飞往芝加哥。
  几天后,芝加哥一所大学公寓的花园。女儿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捧着母亲从大洋彼岸帶来的一对黑发黑眼的中国公仔,激动得泪流满面。肥肥胖胖、笑容满面的两个布娃娃,男娃头顶红色瓜皮帽,女娃扎着两根红头绳,全都上穿红色夹袄、下穿绿色宽腿裤。虽然光着脚丫子,却憨态可掬。女儿抱着布娃娃,一边听父母讲中国的变化和老家的故事,一边在布娃娃的身上摩挲。女儿甚至背着美国老公,偷偷地对母亲说,要是生个纯种的中国娃娃该有多好。女儿的意思不是说美国老公不好,只是希望家里有个实实在在的中国伙伴,可以说真真切切的中国话,热热闹闹地吃中国菜。
  异国的天空湛蓝如洗,高耸的西尔斯大厦隐约入眼。一对穿着中国服装的外国男女,滑稽地从旁边走过。女的身穿红色旗袍,脚穿白色球鞋,又蹦又跳。男的上穿黄色唐装,下穿黑色牛仔裤,脚穿拖鞋。女儿看着他们的打扮,叹了口气,低头抚弄心爱的中国娃娃。
  黄妈妈坐在女儿对面,瞧着女儿抱着布娃娃爱不释手的样子,忽然有了流泪的感觉。
  女儿啊,你可知道,这是妈临行前夕,用自己的衣服给这些小娃娃缝的服装啊,只是鞋子实在没法做,只能让他们光着脚板!黄妈妈心想,女儿肯定不会知道这些,自己和老伴儿也商量过,永远都不要对女儿说起。想着这些,黄妈妈擦了擦眼睛,露出一丝慰藉的微笑。
  (依 恋摘自《小说选刊》2017年第4期,李 旻图)
其他文献
40多年前的关中农村,过年才有机会穿新衣服,母亲却跟我们过不去。  去姨婆家、老姑婆家拜年,她自己换上洗干净的旧衣服不说,还让我们也换上旧衣服。我想不明白,有抵触情绪,可胳膊扭不过大腿,就噘着嘴巴依了她。12岁那年,在我因为爱美而坚决抗议时,母亲才给我解释:“去家境不太好的亲戚家,穿得太好了,他们会觉得自己寒碜而不自在。”  那時,过完年新衣服就被母亲收起来了,压在箱子底,等比较隆重的场合再穿。可
期刊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公孙弘被国士举荐入京。当时邹长倩送给他一个扑满,要他警戒“入而不出,积而不散”的危险。  其实邹长倩所提出的“扑滿哲学”,不仅是提醒公孙弘一人,而且要提醒每一个人:当我们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只知道积聚而不知道散施,只知道不足而不知道知足,那么这幕击破扑满的悲剧,迟早会上演。  元代诗人艾性夫曾有扑满诗道:“区区小器安足怜,黄金塞坞脐亦然!”像董卓一样,造了个萬岁坞
期刊
我曾经乘着运牛粮的马车走遍家乡的土地,挂在车后的铁皮桶互相碰撞发出哐啷哐啷的響声。桶里是为马儿准备的水。当年这儿还是一片荒野——山丘,松林,零星坐落着的农舍——这种屋舍没有烟囱,所以屋顶总是烟雾缭绕,仿佛着了火一般。  我一時悠闲地在农田和湖泊之间游荡,一时又信马由缰,向远处驰骋,直到能看见松林背后的村庄或庭院。这时,总会有一条尽忠职守的小狗冲出来对我叫。想来那还是世纪初的事,百年不过一瞬而已。我
期刊
我百米冲刺般来到舱门,门已关上,飞机已缓缓驶离。  这虽然是三十年前的事,却似数秒前刚刚经历,那种失之交臂的痛楚与恐慌,实在难以忘怀。  “最后期限”虽然错过,也并非成为人生之“最后”,不过我们更倾向于告訴自己已经够糟,结果常是:生意伙伴因此失望,砰的一声关上合作之门。  为防再一次失之交臂,我们处处谨小慎微,时刻准备着应付下一次的紧要关头。  当一切均专注于“最后期限”时,往往无暇关注实际上重要
期刊
我们正处于快速变化的时代,各种神奇的事情正在发生,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生活家地板联合读者杂志社举办本次征文比赛,期待你的奇思妙想。  主办单位:读者杂志社、生活家地板  协办单位: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执委会  一、活动对象  全国各地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及各类青少年文学社团  二、征集时间  2017年4月18日—2017年5月15日  三、作品要求  主題一:神奇的……  (请将题目补充
期刊
伊能静曾经憧憬过自己70岁时的样子:“造一座房子,养着一批文艺青年,笑着看年轻的孩子砸碎我最贵的茶杯。”  这说的不就是《红楼梦》里的贾母嘛!  贾母本系“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世勋史侯家大小姐,强强联姻嫁给贾府荣国公之子,身家深不可测。贾府财务青黄不接时,贾琏就央求鸳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騰过去。”窥此一斑,老太太有多少个人财产就可想而
期刊
1934年,萨拉·波拉德向瓦萨学院发出入学申请。她的家长被要求填写问卷,萨拉的父亲诚实地说她“更多是一位追随者,而非领导者”。  那所学校接收了萨拉,并解释说,他们已经有了足够多的领导者。  我们很难想象现在还能发生这种事。没有几个家长会承认自己的孩子天生是个追随者,也几乎没有哪所学校会接纳这样的学生。如今,我们对领导力的颂扬高于一切——哈佛大学告诉学生,它的使命是“教育学生成为公民及社會的公民领
期刊
梁家的家风是“宽放”,全然信任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去走自己的路。  不 贪  祖父一直对我们讲,人不能贪。  “不贪”是很高的要求。比如我堂哥钦东通宵夜读,按理说读书是好事,但祖父说,这也是不可取的,也是“贪”。祖父自己吃得非常清淡,每餐七分饱。有一次,祖父一个人带4个孩子出去玩,当时我最小,只有4岁,最长的11岁。下馆子吃饭,祖父给我们4个孩子总共就要了二两米饭。他认为,小孩得病都是吃饱了撑的
期刊
德国慈善机构Misereor近期推出一款可刷卡捐款的创意海报。这幅世界上第一张能刷卡的海报,成功地打动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刷卡捐款做慈善。  Misereor是德国著名慈善组织之一,多年来活跃在国际舞台,致力于解决国际上贫穷地区的儿童饥饿与监禁问题。  刷卡捐款的创意,来自Misereor机构的一个叫菲恩的志愿者。他在Misereor做志愿者时,发现传统的捐款方式非常单一,程序也比较烦琐,捐款去向不明
期刊
童话里通常是某人得到一张地图,循图而去,发现秘密宝藏。但在这个故事里,地图就是秘密宝藏。  美国洛杉矶,华盛顿山一座小房子的住户John Feathers于2012年2月过世,房产经纪人Matthew Greenberg要清空这座90年的老屋以便拆除,但是他发现满屋子都是地图。他舍不得扔掉。他刚刚在《洛杉矶时报》上读了中心图书馆的地图收藏,于是,他请图书馆的地图管理员Glen Creason过来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