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哲学视角下的道德教育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h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育的实质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生命与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生命是品德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完善生命是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涵养生命是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
  【关键词】生命哲学;道德教育;完善生命;涵养生命
  
  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没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育的实质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生命与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生命是品德教育的起点和归宿。然而在传统的品德教育与品德课程中,生命价值理念缺失及对学生个体生命漠视和淡忘的现象普遍存在。传统的“无人”的教育意识还占主导地位,压抑着生命的个性,剥夺个体精神生命在教育过程中自由成长的主动权。笔者尝试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出发来构建道德教育。
  一、涵养生命: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
  生命与道德息息相关。道德无论就其起源,还是发展动力而言,都是来自生命。道德的产生源于人类的生命智慧。人与动物都有生命,但动物只有生物性生命;而人除了有生物性生命,还在于人有价值生命或意义生命,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物,而后者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的生命从无到有,不仅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更是一个道德化、人文化的过程,是一个道德引导、文化武装的过程。离开了道德,人将不复为“人”,而蜕变为动物。道德教育就是一个涵养生命、提升人的生命内涵的活动。人类生命秩序的建立,就是以道德的生命引导、规范生物性生命,使生物性的生命表现与生命追求,表现出有序与价值。没有道德的参与和引导,人当然就无生命秩序可言,只能受本能冲动的支配,生命就处于无序的状态中,人事实上也就等同于或还原于动物。道德涵养了生命,道德使人的生命区别于动物,而具有了人的尊严。因此,涵养生命是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
  二、完善生命: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
  在生命视角下的道德教育应是融入个体生命生活的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是涵养生命使个体生命过美好的生活。“道德本身不应视为目的,而应被看成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手段。”由此,我们探索了多种途径来完善生命进行道德教育。
  1.使用生活化的温馨评语,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教育不但根植于人的生活,而且要关怀人的生活,更要触及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追求生活、享受生活。而生活化的温馨评语就是用一种真实的切近学生生活的话语来评价真实生活中的学生,而这种根植于现实生活中的温馨评语就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引导学生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和真实的现实生活。所谓温馨评语,是以对话的方式,将学生作为一个在场的知心朋友与之进行交流、沟通和畅谈,它通过动人而诚挚的、透明而亲切的、温馨而诗意的生活话语不断地打动学生、感受学生,使评语成为了师生进行感情交流、达成相互理解的渠道。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生活、生命中的一点一滴都得到了老师的关注,感到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每一次付出后的幸福都是值得珍惜的,从而使他们懂得生活、生命的可爱、可信和可敬,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珍惜生命的可贵和美好。
  2.鼓励、倾听学生的伦理叙事,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什么是伦理?我国学者刘小枫认为:“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叙事就是叙述生命故事。伦理叙事就是叙述生命中所发生的事情。它是人对生命的体验、感悟、理解、想象的一种述说。伦理叙事可以讲述曾经发生过的生活,也可讲述尚未经历过的想象的生活。它通过叙述某一个人的生命经历,触摸生命感觉的个体法则和人的生活应遵循的道德原则的例外情形,从而去呈现个体独特的命运。
  鼓励和倾听学生的伦理叙事有利于学生形成尊重与宽容的品质。人对自己的了解的加深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他人和世界。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可以使他们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与事中,真实地感受到生命的差异性、多样性与共通性,进而形成宽容与尊重的品质。学生的伦理叙事也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为生命是在生活中展现,在生活中成长的。学生的生命故事是在他的生活中形成的。学生在交流彼此的生活故事中,恰恰能触摸生命感觉的个体法则和人的生活应遵循的道德原则的例外情形,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教师作为教育者,不仅要鼓励学生的伦理叙事,还要认真地倾听、真诚地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生命感动。教师只有有了感动,才会有理解,有体悟,才能融入学生的生命世界中,与学生进行生命的对话。在这种伦理叙事中形成的生命体验往往是最真实、最有生命意蕴的,它能改变学生的生命感觉,激发个体的道德反省,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
  3.强调生命体验的教学,促进个体生命的动态生成。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内在感受、主观经验和深刻情感,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生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升华情感,净化灵魂。道德教育是一种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的灵魂发生转向的活动。道德目标,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生命视角下的道德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所谓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和关爱。教学不单是师生“教”与“学”目标任务的达成,而且是师生生命历程的愉悦体验,师生在教学过程心灵相通,情感相融,共同创生和开发课程,一并探寻、体验、感受课程之中、之外的生活,因智慧共生而充满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的新不仅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还新在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上,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宰着教学的一切,学生被动的听老师的讲解。新课程要求我们老师改变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新课程教学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本文着重阐述教师在初中化学新课程学习活动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不到之处敬请个位老师批评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形式不再单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自身的思考能力的发展还没能达到一定程度,许多语文课本之中的重点难点都无法完全掌握,而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则能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本中的重点、难点。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具体运用      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总会带动各方面的不断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信息的交流是人类文明与进步最本质的需求之一。而信息技术课堂作为学生在校园里接触信息技术的主要课堂,也已成为培养能适应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有效,如何让信息技术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提高课堂效率,是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性;评价方式;信息素养    目前越
【摘要】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公布,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刻领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确实领会课改精神,才能有效实施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浪潮,本文就新形式下教师如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更新      2008年秋季,我省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由传统的文理分科变成8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包括2个模块,选修课程包括6
【摘要】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手段,尽管其能够较好的与传统教学形式和内容整合,但在运用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反而会产生不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心理特征是影响教学以及师生交流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接触较新的事物时,因此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主动的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很有必要。  【关键词】学生心理特征;英语;多媒体教学;探索      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广泛的用于各种
【摘要】根据某民办本科学校多媒体教学调查结果,将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利弊,对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使用,教学效果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办本科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使用    一、调查背景  教学手段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载体和保证。计算机普遍应用以来,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强、信息量大、可接受性好的优势,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运用。然而,在实
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在八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入手,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加以分析,简要介绍八年级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策略与方法,旨在提升英语教
思想教育课程是当代中职院校的必修课之一,但是目前由于经济竞争压力大,中职院校把优势资源放在专业课程教学上比较忽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中等职业院校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传播思想舆论的重要领域。各类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造成了冲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和利用网络,结合网络的特点,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2010年7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提高领导意识着手,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同时,要以教学为中心,在学科教育中积极渗透德育知识,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关键词】德育;以德为先;德育实效性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