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升华认识;能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所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其意就是要改变这种禁锢学生灵性、束缚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注重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和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来,进而构建以人的素养为核心的语文教育新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大力突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价值在于对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大有帮助,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注重课堂内外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毋庸置疑,“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对于语文教育乃至课程改革来说,其意义不可低估。
二、目标特征
1、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知道“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是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搜集资料,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
同时21世纪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语文综合性学习恰恰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们为了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常需要在一起研究和实践,他们在与伙伴进行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将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2、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升华认识
语文课程包含着丰富知识、认识世界的功能。比如在六年级上册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分为两个阶段——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在第一个阶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从古到今的诗歌(如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最这些诗歌进行了赏析,又对我国诗歌的发展过程、诗歌的大致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使他们的知识丰富了,并伴有一定的情感认识;在第二阶段搜集更多的诗歌进行积累、用自己的笔学写诗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又一次丰富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虽然他们写诗的水平不高,但是处处可见孩子的奇特想象,充满了童趣。
3、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
学生在确定了综合性学习主题内容后,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在以后的过程中搜集资料、观察、阅读、调查、访问、讨论交流、汇报总结等样样离不开语言和思维的运用。
比如在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每个学生要在书上提供的材料之外分组去搜集从古到今人类是怎样传递信息、各种方式有什么特点、网络有些什么优势和弊端……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思维;在活动结束阶段,要求学生形成书面材料——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暂不论学生写得好与不能否认的是的确更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书面语言和思维能力。
4、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包括三部分:文本、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和教师及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因此,学语文不用局限于课堂里和语文课本上。事实上,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是相等的。学语文最终是为了用语文,语文是“应用之学”而不是“应试之学”。
心理学研究证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可以为学生提供了宽松开放的大语文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使他们充分施展才华,使各种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充分运用、获得整体提高。比如在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走上街头,对门牌号、广告等用字是否规范、有无错别字进行大检查,并尝试编写宣传汉字规范化的广告……这样的活动,不仅使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得到了充分运用,又使学生初步形成的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磨练而发生质的飞跃。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个课题,需要利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运用语文的知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而这一过程中,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和强化。
三、模式流程
在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我以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选择运用以下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操作:
激发兴趣,确定研究主题
确立小组,选择研究方法
小组探究,整合处理材料
汇报展示,共享研究成果
评价反馈、指导付诸实践
四、实施策略
(一)激发兴趣,确定研究主题
在进行每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在明确本次活动主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认真读懂本次学习的要求,弄清楚要研究什么,然后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二)确立小组,选择研究方法
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也可以一个人一个小组),明确分工,商量研究步骤及准备通过哪些方法来开展研究。
(三)小组探究,整合处理材料
小组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如:
1、听力式。如学习《鸟的天堂》后,可以让孩子们聆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感受自然美。
2、观察、动手式。如学完《蝙蝠和雷达》这一单元进行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甚至可以动手做一做。
3、调查走访式。如在进行“田园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到乡村去,调查当地人这些年来生活发生了那些变化;或者走上街头,调查广告牌、商家牌匾上的错别字等。
4、上网查询。有些方面的资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而且并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了解
5、考察探究式。可以进行实物、实地考察,文献资料论证。如学完《爬山虎的脚》《猫》等文章后,组织学生走近动物、植物或名胜古迹。考察它们的形状、特点,并通过查资料论证。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研究,小组里要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研究报告
(四)汇报展示,共享研究成果
以“展示台”的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汇报,让全体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汇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尝试以下:
1、采集创编式。学生可以编创各种报纸、剪报、动手绘画等,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语文学习空间。
2、图片展览式。将活动中的景、物直接拍摄,直观感受。
3、实物展览。如“田园生活”综合性学习后,自己用麦秸编制的装蝈蝈的小笼子;“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后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等。
4、表演介绍式。模仿研究中的情形进行表演或讲故事等
5、读写积累式。可以摘录名言、仿写片段、写读后感、写诗歌等,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能进行汇报。
…………
这样的个性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评价反馈、指导付诸实践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比如:自己或他人——合作态度、参与热情、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成果展示与汇报等表现如何
引发思考:自评、他评使学生全面的看清自己的表现,有哪些方面是成功的,有什么地方要改进,使学生在今后的研究中更有方法,更具实效。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打通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真正使我们的语文更有灵性、更有价值、更有趣味。只要我们能做起来,并坚持做,一定能使语文教学因有“综合性学习”而更加精彩!
一、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所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其意就是要改变这种禁锢学生灵性、束缚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注重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和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来,进而构建以人的素养为核心的语文教育新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大力突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价值在于对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大有帮助,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注重课堂内外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毋庸置疑,“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对于语文教育乃至课程改革来说,其意义不可低估。
二、目标特征
1、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知道“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是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搜集资料,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
同时21世纪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语文综合性学习恰恰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们为了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常需要在一起研究和实践,他们在与伙伴进行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将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2、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升华认识
语文课程包含着丰富知识、认识世界的功能。比如在六年级上册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分为两个阶段——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在第一个阶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从古到今的诗歌(如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最这些诗歌进行了赏析,又对我国诗歌的发展过程、诗歌的大致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使他们的知识丰富了,并伴有一定的情感认识;在第二阶段搜集更多的诗歌进行积累、用自己的笔学写诗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又一次丰富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虽然他们写诗的水平不高,但是处处可见孩子的奇特想象,充满了童趣。
3、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
学生在确定了综合性学习主题内容后,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在以后的过程中搜集资料、观察、阅读、调查、访问、讨论交流、汇报总结等样样离不开语言和思维的运用。
比如在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每个学生要在书上提供的材料之外分组去搜集从古到今人类是怎样传递信息、各种方式有什么特点、网络有些什么优势和弊端……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思维;在活动结束阶段,要求学生形成书面材料——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暂不论学生写得好与不能否认的是的确更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书面语言和思维能力。
4、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包括三部分:文本、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和教师及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因此,学语文不用局限于课堂里和语文课本上。事实上,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是相等的。学语文最终是为了用语文,语文是“应用之学”而不是“应试之学”。
心理学研究证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可以为学生提供了宽松开放的大语文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使他们充分施展才华,使各种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充分运用、获得整体提高。比如在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走上街头,对门牌号、广告等用字是否规范、有无错别字进行大检查,并尝试编写宣传汉字规范化的广告……这样的活动,不仅使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得到了充分运用,又使学生初步形成的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磨练而发生质的飞跃。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个课题,需要利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运用语文的知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而这一过程中,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和强化。
三、模式流程
在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我以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选择运用以下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操作:
激发兴趣,确定研究主题
确立小组,选择研究方法
小组探究,整合处理材料
汇报展示,共享研究成果
评价反馈、指导付诸实践
四、实施策略
(一)激发兴趣,确定研究主题
在进行每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在明确本次活动主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认真读懂本次学习的要求,弄清楚要研究什么,然后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二)确立小组,选择研究方法
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也可以一个人一个小组),明确分工,商量研究步骤及准备通过哪些方法来开展研究。
(三)小组探究,整合处理材料
小组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如:
1、听力式。如学习《鸟的天堂》后,可以让孩子们聆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感受自然美。
2、观察、动手式。如学完《蝙蝠和雷达》这一单元进行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甚至可以动手做一做。
3、调查走访式。如在进行“田园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到乡村去,调查当地人这些年来生活发生了那些变化;或者走上街头,调查广告牌、商家牌匾上的错别字等。
4、上网查询。有些方面的资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而且并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了解
5、考察探究式。可以进行实物、实地考察,文献资料论证。如学完《爬山虎的脚》《猫》等文章后,组织学生走近动物、植物或名胜古迹。考察它们的形状、特点,并通过查资料论证。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研究,小组里要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研究报告
(四)汇报展示,共享研究成果
以“展示台”的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汇报,让全体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汇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尝试以下:
1、采集创编式。学生可以编创各种报纸、剪报、动手绘画等,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语文学习空间。
2、图片展览式。将活动中的景、物直接拍摄,直观感受。
3、实物展览。如“田园生活”综合性学习后,自己用麦秸编制的装蝈蝈的小笼子;“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后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等。
4、表演介绍式。模仿研究中的情形进行表演或讲故事等
5、读写积累式。可以摘录名言、仿写片段、写读后感、写诗歌等,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能进行汇报。
…………
这样的个性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评价反馈、指导付诸实践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比如:自己或他人——合作态度、参与热情、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成果展示与汇报等表现如何
引发思考:自评、他评使学生全面的看清自己的表现,有哪些方面是成功的,有什么地方要改进,使学生在今后的研究中更有方法,更具实效。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打通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真正使我们的语文更有灵性、更有价值、更有趣味。只要我们能做起来,并坚持做,一定能使语文教学因有“综合性学习”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