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51-02
《數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地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根据这一理念,在新课程中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改善了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处境。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致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与困惑,从而引发了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的做法。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尝试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也许能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活动与发展
[案例]一些教师在教学《有趣的图形》时,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借助七巧板进行拼图,开展多种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拼基本图形、模仿拼图、自由想象拼图、根据故事拼图、创意拼图、小组合作拼图,各个活动的形式是学生借助七巧板拼图,教师再组织学生对所拼的图形进行展示交流。交流展示时,教师问:你还有不一样的拼法吗?评一评,哪一种拼得最好?
[分析]教师旨在借助七巧板这一载体,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仔细观察这些活动,大多是动手活动,外在的活动多,内在的交流少,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图形的描述性交流,忽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如上、下、前、后、左、右)对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描述和表达。对于学生来说,空间观念是在操作活动、交流活动、想象活动、创作活动等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因此,数学活动应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与想象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如展示交流时,要求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及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描述。在数学交流与想象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的掌握,发展学生的几何语言,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和活动体验。
目前,数学课堂活动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活动形式化,表面热闹,思考含量小,缺少目标意识、缺乏整体意识、缺乏主体意识等。二是活动绝对化,把“数学活动为主线”理解为“数学活动绝对化”,排斥接受学习。
[对策]要正确处理活动与发展的关系,必须回归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根据这个理念,促进学生发展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数学教学应该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实现自身的主动发展,以活动促发展是组织数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因此,设计与组织数学活动时,必须思考以下问题:
(1)活动是否有意义?
(2)活动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3)活动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体验与发展?
(4)活动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5)活动能否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感悟]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中有数学、图案中有数学、科技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眼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世界。
2.探索与点拨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倒沙实验,“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学生各自经过一阵忙乱探索,很快发现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简易的倒沙实验,无序的探索过程,很快发现了体积公式,听课后让人产生许多思索,难道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索吗?
[分析]专家认为学生的自主探索要把握两个度。一是探索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如上例中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应让学生探索,把圆锥形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探索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探索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这样广泛而有深度的探索内容,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促进个体的发展。二是探索的过程要有教师适度的点拨。学生在探索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时,有成功、有困惑,甚至有失败。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者的角色,进行适度的引导,使学生走出误区,解除困惑,明确错因,探明真知。
[对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组织、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体验数学的生成过程,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感悟]教学是一种“奔跑”。有时教师在领跑,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有时学生在自主地奔跑,教师在学生后面助力,在学生旁边加油呐喊。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改变前后位置,奔向一个又一个终点,又从一个个新的起点出发。
3.部分与全体
(现象]课堂上,常常出现以下情形:(1)忽视对全体的关注,活动是少数人参与。如,有的老师设计找朋友游戏时,只是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找朋友,其他学生在台下当观众,无法真正参与活动。还有些老师把个别问题当作普遍性问题处理。(2)忽视对部分的关注。如,小组合作学习时,忽视对学困生的关注;学生交流时,忽视对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水平、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差异的关注;对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缺乏敏感度,无法及时把握,并加以合理利用。
[对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时,首先应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比较均等的参与机会。其次在活动设计上,应为发展有差异的学生留下思维、创造的空间,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去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感悟]孩子的世界像神秘的海洋。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看到孩子的世界色彩斑斓,你能听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你能感受到孩子心灵的美丽……;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知道孩子每道错题的根源在哪里,你能知道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知道孩子的个性差异有哪些……我们要学会“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
《數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地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根据这一理念,在新课程中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改善了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处境。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致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与困惑,从而引发了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的做法。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尝试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也许能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活动与发展
[案例]一些教师在教学《有趣的图形》时,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借助七巧板进行拼图,开展多种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拼基本图形、模仿拼图、自由想象拼图、根据故事拼图、创意拼图、小组合作拼图,各个活动的形式是学生借助七巧板拼图,教师再组织学生对所拼的图形进行展示交流。交流展示时,教师问:你还有不一样的拼法吗?评一评,哪一种拼得最好?
[分析]教师旨在借助七巧板这一载体,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仔细观察这些活动,大多是动手活动,外在的活动多,内在的交流少,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图形的描述性交流,忽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如上、下、前、后、左、右)对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描述和表达。对于学生来说,空间观念是在操作活动、交流活动、想象活动、创作活动等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因此,数学活动应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与想象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如展示交流时,要求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及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描述。在数学交流与想象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的掌握,发展学生的几何语言,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和活动体验。
目前,数学课堂活动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活动形式化,表面热闹,思考含量小,缺少目标意识、缺乏整体意识、缺乏主体意识等。二是活动绝对化,把“数学活动为主线”理解为“数学活动绝对化”,排斥接受学习。
[对策]要正确处理活动与发展的关系,必须回归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根据这个理念,促进学生发展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数学教学应该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实现自身的主动发展,以活动促发展是组织数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因此,设计与组织数学活动时,必须思考以下问题:
(1)活动是否有意义?
(2)活动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3)活动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体验与发展?
(4)活动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5)活动能否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感悟]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中有数学、图案中有数学、科技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眼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世界。
2.探索与点拨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倒沙实验,“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学生各自经过一阵忙乱探索,很快发现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简易的倒沙实验,无序的探索过程,很快发现了体积公式,听课后让人产生许多思索,难道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索吗?
[分析]专家认为学生的自主探索要把握两个度。一是探索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如上例中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应让学生探索,把圆锥形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探索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探索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这样广泛而有深度的探索内容,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促进个体的发展。二是探索的过程要有教师适度的点拨。学生在探索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时,有成功、有困惑,甚至有失败。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者的角色,进行适度的引导,使学生走出误区,解除困惑,明确错因,探明真知。
[对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组织、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体验数学的生成过程,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感悟]教学是一种“奔跑”。有时教师在领跑,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有时学生在自主地奔跑,教师在学生后面助力,在学生旁边加油呐喊。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改变前后位置,奔向一个又一个终点,又从一个个新的起点出发。
3.部分与全体
(现象]课堂上,常常出现以下情形:(1)忽视对全体的关注,活动是少数人参与。如,有的老师设计找朋友游戏时,只是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找朋友,其他学生在台下当观众,无法真正参与活动。还有些老师把个别问题当作普遍性问题处理。(2)忽视对部分的关注。如,小组合作学习时,忽视对学困生的关注;学生交流时,忽视对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水平、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差异的关注;对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缺乏敏感度,无法及时把握,并加以合理利用。
[对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时,首先应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比较均等的参与机会。其次在活动设计上,应为发展有差异的学生留下思维、创造的空间,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去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感悟]孩子的世界像神秘的海洋。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看到孩子的世界色彩斑斓,你能听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你能感受到孩子心灵的美丽……;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知道孩子每道错题的根源在哪里,你能知道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知道孩子的个性差异有哪些……我们要学会“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