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是一个处处有机遇、时时有挑战的社会。一个现代人,若不具备竞争意识,不能积极创造条件,及时把握机遇,他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教育要为社会服务,要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必须顺应形势,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使之适应社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竞争意识。竞争是指学生在英语课堂充分展现自我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超过对手的过程。课堂竞争能激发个人努力,创造学习动力,发现尚未显示出来的潜力和局限性,促使自己向竞争对手学习,使课堂充满无限生机。当学生有了竞争意识的时候,也就会相应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竞争机制 竞争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对利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感触颇深。把竞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既有利于调动学生整体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听、说、读、写各项训练,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机制很多,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善于并及时引导。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竞争策略,以飨读者。
一、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
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是指校内平行班级与班级之间开展的竞争。我校的传统是每个老师一般任教两个平行班级,在我任教的两个平行班级中,每一年都开展班级之间的竞争活动,包括英语沙龙、演讲比赛、成绩检测、综合评定等。开展班级竞争,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和高度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努力拼搏,学生在竞争中看到自己及班级的成绩、实力,既能增强自己及班级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又可以增添班级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学生为了使自己的班级在竞争中取胜,他们每个人对外必须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种合力,团结一致,因而班级竞争还是班级凝聚力的源泉,并且同班同学在合作的过程中,同学间的情感得到交流,友谊得到加深,合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
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是指在班级内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的竞争。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体现新课标精神、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和谐竞争的气氛中进行语言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利用小组学习竞争积分制激励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激励方式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一种有形的荣誉感。原来学生的课堂表现由任课教师凭印象打个分数,而现在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考核成绩完全由学生自己的努力来争取。每周的统计记载,让学生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进步和努力程度,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借助于小组荣誉感的刺激使学生产生的学习兴趣向内部学习动力转化。
小组间的竞争还可以根据个人竞争情况给小组加星。如果自己小组内的成员超过竞争小组的竞争对手就给自己小组挣得一颗星,如果竞争的两个人是平手两个小组就各得半颗星。评价时间也是一周一小次,每月一大次,在班内进行总结张榜公布,排出小组数据差异,从而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力。
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是指小组内或班级内个体之间开展的竞争。在班内根据学生情况科学地分成了六至八个小组,安排小组间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竞争对手进行竞争,如果超过对手就获得一颗星,如果两人平手就获得半颗星,每周一次小积累,每月一次大积累。在每月竞争结束后就在班内总结竞争情况作出评价。
另外,为了让学生个人竞争的兴趣有持久性,在每一个月结束之后,就换组选择竞争对手,再次进行竞争。在班内还专门设置竞争升级榜,就是通过竞争长期超过对手,水平明显比对手高的同学可以进入升级榜名单。如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 7有一项内容:“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老师可组织学生各自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看谁做得更好。同时,学生能够运用turnon,cut up,drink,peel poul put等动词。此外,还可让学生竞争下一个活动“How do you make fruit salad?”引入竞争能促成良好的学风。
当然,也可以在全班学生中适当进行优生之间、中等生之间及学困生之间的PK,以进一步调动学生个体的内驱力和潜能,从而提升个体之间的竞争水平,实现学习效果的良性循环。
四、自己与自己之间的竞争
自己与自己的竞争是指班级内学生个体纵向之间的竞争。在班内,我还注重培养学生与自己竞争的意识。每次回答问题或检测或竞赛,不单单看个人在班级或小组中的个人表现和成绩升降,更重要的是看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进步了多少?收获了多少?每一次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每一次的检测成绩的提升,都及时地给予记录与表彰。每个学生不单与同伴比较,更重要的是与自己比较。与自己比较的结果就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每天的进步,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英语教学听、说、读、写的综合实力。
五、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竞争
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竞争是指班级内男同学与女同学之间的竞争。有时候,根据课堂教学情境的需要,我适时把学生分为男女生两大阵营,互相提问互相PK,那种竞争就更为激烈,在这种强烈的好胜心的激励下,他们会积极思索,会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会发现一些连老师都发现不了的问题,并且答得很好。在这样的情形下,既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竞争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并健康和谐地成长。在英语课堂中,始终坚持运用竞争机制,学生们已经形成了竞争习惯,主动地要求比赛,主动地提出挑战项目,并且在操作中真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们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学习兴趣,以及最重要的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块“竞争”之石定会激起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层层涟漪……
参考文献:
[1]王国章,吴永玲.合作学习及其尝试[J].教育改革,1995,(1).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竞争机制 竞争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对利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感触颇深。把竞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既有利于调动学生整体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听、说、读、写各项训练,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机制很多,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善于并及时引导。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竞争策略,以飨读者。
一、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
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是指校内平行班级与班级之间开展的竞争。我校的传统是每个老师一般任教两个平行班级,在我任教的两个平行班级中,每一年都开展班级之间的竞争活动,包括英语沙龙、演讲比赛、成绩检测、综合评定等。开展班级竞争,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和高度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努力拼搏,学生在竞争中看到自己及班级的成绩、实力,既能增强自己及班级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又可以增添班级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学生为了使自己的班级在竞争中取胜,他们每个人对外必须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种合力,团结一致,因而班级竞争还是班级凝聚力的源泉,并且同班同学在合作的过程中,同学间的情感得到交流,友谊得到加深,合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
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是指在班级内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的竞争。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体现新课标精神、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和谐竞争的气氛中进行语言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利用小组学习竞争积分制激励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激励方式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一种有形的荣誉感。原来学生的课堂表现由任课教师凭印象打个分数,而现在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考核成绩完全由学生自己的努力来争取。每周的统计记载,让学生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进步和努力程度,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借助于小组荣誉感的刺激使学生产生的学习兴趣向内部学习动力转化。
小组间的竞争还可以根据个人竞争情况给小组加星。如果自己小组内的成员超过竞争小组的竞争对手就给自己小组挣得一颗星,如果竞争的两个人是平手两个小组就各得半颗星。评价时间也是一周一小次,每月一大次,在班内进行总结张榜公布,排出小组数据差异,从而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力。
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是指小组内或班级内个体之间开展的竞争。在班内根据学生情况科学地分成了六至八个小组,安排小组间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竞争对手进行竞争,如果超过对手就获得一颗星,如果两人平手就获得半颗星,每周一次小积累,每月一次大积累。在每月竞争结束后就在班内总结竞争情况作出评价。
另外,为了让学生个人竞争的兴趣有持久性,在每一个月结束之后,就换组选择竞争对手,再次进行竞争。在班内还专门设置竞争升级榜,就是通过竞争长期超过对手,水平明显比对手高的同学可以进入升级榜名单。如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 7有一项内容:“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老师可组织学生各自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看谁做得更好。同时,学生能够运用turnon,cut up,drink,peel poul put等动词。此外,还可让学生竞争下一个活动“How do you make fruit salad?”引入竞争能促成良好的学风。
当然,也可以在全班学生中适当进行优生之间、中等生之间及学困生之间的PK,以进一步调动学生个体的内驱力和潜能,从而提升个体之间的竞争水平,实现学习效果的良性循环。
四、自己与自己之间的竞争
自己与自己的竞争是指班级内学生个体纵向之间的竞争。在班内,我还注重培养学生与自己竞争的意识。每次回答问题或检测或竞赛,不单单看个人在班级或小组中的个人表现和成绩升降,更重要的是看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进步了多少?收获了多少?每一次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每一次的检测成绩的提升,都及时地给予记录与表彰。每个学生不单与同伴比较,更重要的是与自己比较。与自己比较的结果就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每天的进步,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英语教学听、说、读、写的综合实力。
五、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竞争
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竞争是指班级内男同学与女同学之间的竞争。有时候,根据课堂教学情境的需要,我适时把学生分为男女生两大阵营,互相提问互相PK,那种竞争就更为激烈,在这种强烈的好胜心的激励下,他们会积极思索,会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会发现一些连老师都发现不了的问题,并且答得很好。在这样的情形下,既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竞争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并健康和谐地成长。在英语课堂中,始终坚持运用竞争机制,学生们已经形成了竞争习惯,主动地要求比赛,主动地提出挑战项目,并且在操作中真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们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学习兴趣,以及最重要的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块“竞争”之石定会激起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层层涟漪……
参考文献:
[1]王国章,吴永玲.合作学习及其尝试[J].教育改革,1995,(1).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