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集体的地方之爱 读叶辉《书再用时》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辉的身份不易厘清:作家、诗人、报章评论人、媒体文化人(或者是他自称的“文化卧底”)或者公共知识分子,这些名称似乎都指向读和写两方面。当然,作家们往往希望在写和抒情背后,要牵动自己和读者的“思”,总不免引经据典,又不能引喻失义。另一方面,读与写引向对自身、社群的思考,思考自己的身份、读与写,不单思考自身社群的命运,甚至也从所属团体思考书写、阅读和记忆的意义,这一切都是叶辉在《书再用时》里所关注的问题。
  就像上一本《卧底主义》,这也是一本由报章评论辑录而成的书,不过更针对时事,更集中谈论作者萦回心中的书,例如《魔鬼经济学》、《卧底经济学》等趣怪的经济学著作、艾柯与卡里埃尔对谈的《别想摆脱书》,还有关于集体记忆的书。这些书不单反映出叶辉的阅读旨趣,也反映出他的文学及社会立场。相对于上几本同样夹杂时事评论和阅读札记、以阅读地图和文化卧底为卖点的书,《书再用时》没有这些噱头,有的只是立场更鲜明的论述。
  这些讨论大多集中于与本土记忆有关的问题,从《卧底主义》到《书再用时》,叶辉告别国际性的知识版图,回到“在地”的世界。从《〈街角·人情〉:地方与地方感》、《地方之爱:卧底方志学》、《弥敦道的“地方之爱”》和《集体记忆:过程与呈现》中,读者可以找到本土话题。叶辉认为,应该为香港写一部非官方的城市方志,而文化刊物《Stadt城市志》的出现,亦标志着这方面的尝试。叶辉的《地方之爱:卧底方志学》便是为了这份刊物而写的,他从段义孚发明这一词语开始作一理论梳理,以充满成长记忆和主观经验的“地方”(place)和客观指称的“空间”(space)作一对比,而地方之爱就是这种“在地”的情感。这种情感被成长经验固定在熟悉的地方里,本身有一种特殊秩序,正如叶辉引用克瑞斯威尔的话:“万物之所,各安其位。”
  对叶辉来说,之所以要坚持“地方”和“地方之爱”,以对抗不断流变的“地景”、“景观”,乃因为要保存地方带来的珍贵记忆。尼采认为人的记忆会随时间而流失,尽可能地保存记忆乃是避免沦为禽兽的方法,而历史的功用亦在于此。这接近今日香港人讨论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应该是既完整又多变,它不应像古董般了无生命的历史残余物。根据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社会的集体架构就是以“集体记忆”重建过去的生活方式,而乔治·米德则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指出“集体记忆”正与时间延续的概念相涉,能够表现事物在不同过程中的形态。
  这些文章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叶辉近年来最关注的题目,正因如此,才更值得从一般议论时事的杂文中抽出来独立讨论。在代序中,作者与编辑雨希对谈,他认为在讨论问题时,既要思考集体的意义,也要思考个人的意义;因为没有个人的集体,是悬空的,所以每个人都要思考个人在集体中的意义。叶辉的文学观亦以这种思考为基础,因而既不囚于象牙塔也不人云亦云。
  叶辉也告诉雨希自己与报章评论人的区别,除了旁征博引外,他还坚持在评论中加入不少文学比喻和隐喻,以丰富内容和视野,他像艾柯般坚持不为报章写平庸的评论,其原因在于这些文章拒绝个性思考。事实上,在强调社会性、即时性和在地感的报章评论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鲜活的修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叶辉已拥有一套专属的修辞,既能扣紧时事,亦叫人印象难忘。而且文学也最能表现出作者对“地方之爱”或“集体记忆”的立场,在《香港文学馆:构建双赢的“想象共同体”》中,他贯彻了对西九设立文学馆的坚持,这篇文章视文学为保存集体记忆及教化民众时不可或缺的媒介,而文学亦能改良社会,绝非文人雅士的玩物,正如叶辉写报章评论时所坚持的文学立场。
其他文献
写在前面的话    近几年,各种媒体崛起,为出版界注入新鲜血液,图书出版百花齐放。特别是不断涌现的畅销书,为读者奉上丰厚文化大餐,带给读者更高的阅读热情,直接推动图书出版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每一本畅销书,都有一个成功的策划故事。本刊有意对近几年两岸知名的畅销书进行详细的调查。我们选择七类图书,其中包括经管类(营销企管、财经投资等)、科普类(计算机、应用科学、自然科学、家庭百科等)、社科类(心理励
期刊
作为一个读者,只要你没有因为资讯爆炸、选择瘫痪而得了“精神厌食症”,未来只会更方便、更有效率、甚至更便宜地阅读。  想想看,没有网络经济前,你就已经有去书店买书、图书馆借书、站在书店偷偷或光明正大把书看完、租书店租书或者跟别人借来读等多种途径。  现在有网络了,还可以在网上订购实体书,有些书甚至可以在网上搜到全文阅读,当然现在也有网上分章或整本租阅的平台、或者下载电子文件后在手机、平板计算机或其它
期刊
如今,Kindle、iPhone、iPad等电子阅读产品,让人们的阅读习惯出现重大突破,也让数字内容发展的趋势变得更加明确。新的阅读器与内容集结,是新阅读行为形成的重要关键。而且,不管是日本、美国、台湾或大陆,纸本实体书出版的营业额或销售状况都呈现往下走的趋势,举世皆然。网络多样化,在线内容愈来愈丰富,人类寻求解答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以前,透过到图书馆查书籍数据,现在,靠Google等搜索引擎就可
期刊
每每看到孩子们刻苦学习,从周一到周五清晨到夜间,周六周日奔波于各种辅导班,我就开始思考一些与时代潮流可能格格不入的问题:孩子们的童年只能用来读书吗?为什么成年人可以享受每周仅工作五天每天只工作八个小时的待遇,却不允许孩子们有片刻的喘息呢?教育的大部分内涵体现在孩子们身上就只是学业成绩吗?  2006至2007年在伦敦所接受的教育给我提供了一个可资比照中西教育的经验,并触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继续思
期刊
八旗文化2010年9月出版的岳南大作《之后再无大师》,其版权来自大陆的中华书局,该书原名叫做《中研院那些人和事》。书名的改动,固然有在地市场的考虑,但亦可见两岸出版界对于图书的理解和编辑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编辑本书最能触动我的是,书里所描写的大师,既是一笔不可忘却的历史资产,也是两岸历史和文化史的共同珍藏。中研院在大陆已经是历史,可是在台湾却还是现实,当我们请今天的中研院院士李亦园先生推荐
期刊
表面看来,欧美数字出版业一片光明。电子阅读器越推越多,电子书销售平台业绩快速成长,连带让台湾相关制造厂商也股价大好。  今年美国市场好消息的确不少。最具代表性的Amazon网站,电子书和实体书销售比例达到1.8:1,拜Kindle阅读器2010年6月价格调降之赐,电子书出货量剧增三倍,让短短一年间美国电子书内容经销市场成长两倍。现在美国电子书销售收入已占到图书总销售收入约8%,出版业顾问肖特金(M
期刊
2001年,Amanda辞掉高薪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跑去澳洲旅行一年,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开一家漂亮的书店,旅行归来后听说香港百老汇电影艺术中心新开张了一家书吧,她心想自己没钱开书店,还不能去书店上班吗?于是这一呆,就是伴随着香港库布里克一路走来的九年时光。  第九年,原本那家小作坊式的店铺已经拓展成拥有多家分店的连锁书店,库布里克北京店也于去年12月开张,一如香港库布里克一贯的作风,没有铺张的
期刊
林怡芬完全符合我对于插画师的想象。  短短的BOBO头,素净的脸,灰色短袖长衫搭配白色打底衣和黑色打底裤,脚上是一双浅绿色条纹平底鞋。白色帆布袋里装着随身携带的细物。在颜色浓烈的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一身淡雅的打扮让看到她的人仿佛走进另一个时空,周围喧闹的世界顿时安静了下来。她是食草系女子,一副和和气气、温温吞吞的样子。话不多,说话的节奏缓慢,一群人在一起时,总是安安静静地聆听。和她对话的时
期刊
当前,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数字出版已在世界出版业中呈现出风起云涌之势。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探讨“数字出版与两岸合作”,甚有见地,很有意义。    (一)在数字化时代出版业要更好地发挥出版的社会功能  出版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出版工作与一般口头表达和博客的重要区别在于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出版工
期刊
台湾媒体人陈文茜在香港书展会场,炮轰韩寒。表面上看,是为了拉抬李敖的儿子,不惜以贬损名家来博取版面,另一层原因,是陈文茜和韩寒对上海世博的看法,大相径庭。这里头学问不少,可惜媒体报导世博活动者多,探讨世博所代表的意义者少。以致一般人只看到或只想看到世博炫目的一面,未能深究其深层意义,也不了解世博风光背后,有什么人所不知的意涵。  就这点而言,群学出版社推出日本学者吉见俊哉《博览会的政治学》中文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