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再无大师 两岸曾经拥有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旗文化2010年9月出版的岳南大作《之后再无大师》,其版权来自大陆的中华书局,该书原名叫做《中研院那些人和事》。书名的改动,固然有在地市场的考虑,但亦可见两岸出版界对于图书的理解和编辑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编辑本书最能触动我的是,书里所描写的大师,既是一笔不可忘却的历史资产,也是两岸历史和文化史的共同珍藏。中研院在大陆已经是历史,可是在台湾却还是现实,当我们请今天的中研院院士李亦园先生推荐本书时,他内心的感慨是可想而知的。我在给作者的邮件里,也提及了改变书名的一个原因,“就编辑对本书的理解,它刻画的是民国时代大师的群体图景、颠沛流离的家国命运,触角所及,远非中研院所概括。而那一代开创性的大师凋零后,两岸学界进入后大师时段,走向专业分工、走向延续和深入。在此意义上,可谓‘之后没有大师’。”
  这是真的,我们现在已经不具备当年那些大师生存的特定时空了。
  这部著作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对史料的稽考钩沉,发掘探幽,使湮没于历史泥沙中的真相层层剥出,使今天的读者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和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独特性格和风范的鲜活的生命。
  事隔六十多年,岳南先生从多种资料、特别是从史语所“傅斯年档案”中查考得来当时一些报告、电文,填补了不少历史空白。当年中研院的同事之间的生活内幕,甚至矛盾纠葛,通过“傅斯年档案”中留存的一批书信的披露,外加岳南先生的考证,理出了一条明显的线索。比如傅斯年在李庄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到教育部、中研院总办事处要钱以救济病中的梁思永、林徽因的事;傅斯年与陶孟和发生矛盾,后来又握手言和的事;傅斯年为何对吴金鼎与夏鼐产生不同的看法,吴金鼎负气出走当兵的事。
  这本书里,岳南先生用优美的文笔再现了大师们一幕幕令人感动和怅惘的图景,蔡元培病逝港岛的生前身后之事,国民党政客和学人为了中研院院长一职的明争暗斗。史语所掌门人傅斯年鲜为人知的内幕以及归骨田横之岛的无奈。梁思成、梁思永兄弟以及林徽因等梁门一家,如何花落春还在。房龙《人类的故事》的第一个译者,一代名媛沈性仁撒手西北与陶孟和的悲欢离合,以及陶孟和和傅斯年如何因学术歧见而决裂与言和。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李济护送国宝来台湾而他的儿子却接受革命洗礼,留在大陆,从此竟成永诀。而李济在台湾培养出多位杰出弟子如许倬云、李亦园、张光直等,一代大师乘鹤远去。
  至于书中所述及的吴金鼎、夏鼐、曾昭燏、游寿等年轻一辈学者,皆属于胡适、陶孟和、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第一代学者之后又一批天才式人物,也都是了不起的学问大家。岳南先生在书中对他们的理想、事业与人生追求有不同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那段史实,让后人通过这些文字看到了已渐被历史风尘埋没的人与事,同时也见识了他们在事业上不懈追求努力的人格风范。
  而有趣的是,这本书所呈现的特定时空,本是两岸共同拥有的一段历史,之后殊途,各自表述。对于郭国基的评价,两岸差异之大,也是我在编辑始料未及的。郭国基其人,非本书重点,我们通常是在提到傅斯年的时候提到他,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他气死了傅斯年,所谓郭大炮气死了傅大炮。
  同文同种的两岸所存在的差异,是我们在编辑大陆版权图书时,会特别留意的,从词汇到史料再到评鉴,在“同”的前提下,我们眼中看到更多的“异”。两岸对历史之解读,因政治立场不同,以及信息不畅,吊诡和啼笑皆非之处太多,每每看到,心中总是感慨,好在目前交流频繁,彼此可认知更多。我们写信给作者谈到这一差异,岳南先生也甚为开明,表示理解并同意编辑根据台湾本土的评价进行修改。至于《之后再无大师》是如何处理的,读者如感兴趣,可以翻阅比较。
其他文献
21世纪无疑已经进入跨媒体出版时代。随着各种电子阅读产品的产生,实体书将逐渐消退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2010年6月,Q2 Kindle电子书与实体精装书的销售比例为 180:100,而2010年全年则达到143:100。今年Amazon(卓越亚马逊)电子书销售量也已经超越精装书。当然,截至2010年7月,Amazon也只拥有63万本电子书,和好几百万本的实体书比起来仅是冰山一角,而且电子书只贩卖了
期刊
数字出版是海峡两岸出版同仁、乃至全球出版同仁、社会公众近来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其来也迅疾,其势也磅礴,为我们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当然,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如何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让其以更强大的力量来促进我们两岸的出版合作和提升华夏文明在全球的影响力,需要我们认真面对。下面是我对有关问题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海峡两岸拥有文化传播最基础的优势,就是拥有相同的文字和共同的文化传统。我认为
期刊
近几年,数字出版在国际出版业内得到快速发展,大陆和台湾也在紧跟国际潮流,将数字出版看作出版领域新的战略支点和经济增长点。两岸出版业应审时度势、共谋合作,推动数字出版,应在华文出版资源的数字化整理、数据库建设、网络平台等方面,形成共识,谋求共赢。关于构建数字平台,繁荣华文出版,本人略陈管窥,建议以下几点:  一.华文出版物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深厚资源和广阔空间,需两岸出版人共同研究与开拓。在我看来,内容
期刊
曹昇是位极其低调的作者。除了新书宣传期偶见他抛头露面外,很难再听到和他有关的消息。他隐于人前,不喜热闹的日子,过着简单的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他生于杭州,长于杭州,15岁便就读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岁毕业,是早慧的少年。而后一直生活在这座有着许多美丽传说和优美风光的城市。他沉迷于历史的研究十余年。2007年,他在天涯上连载的李斯的故事出版成书,在当年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中,该书被读者评为“年度
期刊
电子出版时代来临,对两岸出版业来说,似乎冲击盛大,因为网络普及与电子科技轻松转换语言与文字,将会导致大者恒大,小的就慢慢消失,而其中出版集团的营业额与国际化程度的高低,电子化时间长短与出版质量等的纵深影响,两岸该如何因应呢?  笔者试着再剖析两岸华文市场未来定位时,发现载体(手持阅读器)的多元不会影响华文电子书内容发展,而市场才决定一切。市场绝对不单靠大陆内需市场,国际化才是重点。若要走向国际化,
期刊
这是一种敏感体质    书香:我之前看您的blog,上边写《西夏旅馆》新书发表会时您的感觉,觉得自己像“卖洗发精的夜市摊贩”。当时是不是很紧张?  骆(笑):还好,在台湾后来那些年跑习惯了。  书香:之前看《联合报》报道,您和罗智成老师有过一个对谈,他说您实际上会有一点点内外分裂,您文字内蕴的能量和待人接物的害羞,形成鲜明对比。  骆:这是体质啊。我后来确定我大儿子也是这样。我20岁之前,就是高中
期刊
写在前面的话    近几年,各种媒体崛起,为出版界注入新鲜血液,图书出版百花齐放。特别是不断涌现的畅销书,为读者奉上丰厚文化大餐,带给读者更高的阅读热情,直接推动图书出版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每一本畅销书,都有一个成功的策划故事。本刊有意对近几年两岸知名的畅销书进行详细的调查。我们选择七类图书,其中包括经管类(营销企管、财经投资等)、科普类(计算机、应用科学、自然科学、家庭百科等)、社科类(心理励
期刊
作为一个读者,只要你没有因为资讯爆炸、选择瘫痪而得了“精神厌食症”,未来只会更方便、更有效率、甚至更便宜地阅读。  想想看,没有网络经济前,你就已经有去书店买书、图书馆借书、站在书店偷偷或光明正大把书看完、租书店租书或者跟别人借来读等多种途径。  现在有网络了,还可以在网上订购实体书,有些书甚至可以在网上搜到全文阅读,当然现在也有网上分章或整本租阅的平台、或者下载电子文件后在手机、平板计算机或其它
期刊
如今,Kindle、iPhone、iPad等电子阅读产品,让人们的阅读习惯出现重大突破,也让数字内容发展的趋势变得更加明确。新的阅读器与内容集结,是新阅读行为形成的重要关键。而且,不管是日本、美国、台湾或大陆,纸本实体书出版的营业额或销售状况都呈现往下走的趋势,举世皆然。网络多样化,在线内容愈来愈丰富,人类寻求解答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以前,透过到图书馆查书籍数据,现在,靠Google等搜索引擎就可
期刊
每每看到孩子们刻苦学习,从周一到周五清晨到夜间,周六周日奔波于各种辅导班,我就开始思考一些与时代潮流可能格格不入的问题:孩子们的童年只能用来读书吗?为什么成年人可以享受每周仅工作五天每天只工作八个小时的待遇,却不允许孩子们有片刻的喘息呢?教育的大部分内涵体现在孩子们身上就只是学业成绩吗?  2006至2007年在伦敦所接受的教育给我提供了一个可资比照中西教育的经验,并触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继续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