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 拍一头丛林法则里的母豹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年的筹备、13个月的审查,被导演孙亮定义为“犯罪类型片”的《判我有罪》 终于定档在这个5月。虽然遇上《美国队长3》这样的对手,身兼编剧、导演和制片人于一身的孙亮还是乐滋滋地做着全国路演。然而,反响却有些“失控”了。
  片中的金句不断被引用:“一边是金钱,一边是良心,你总不能两个都要吧?”“从(天台)这个角度看下去,人像小黑点,像蝼蚁,你真的关心有哪个小黑点被抹去吗?”
  因为莆田系医院引发的讨论和愤怒,影片被寄托了它原本没有承担的功能。“我走了10个城市,眼看着‘医疗黑幕’这个点被不断地放大,越来越受关注。直到4月30日魏则西事件出来,更加无法绕开。在郑州,一位记者在看过前边的黑幕案情之后,眼里只有那个点,丝毫不关心后面的情节了。”孙亮有些哭笑不得。
  她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但她真心觉得,医疗腐败不应当成为《判我有罪》的卖点。“那些一心奔着医疗黑幕故事而来的人,恐怕会很失落。我不觉得电影要成为社会情绪的出口,承担公器或者檄文的功能。至少我不是这类型的导演。《判我有罪》是用医疗做了外部事件的压力,真正内核是为女儿做了安乐死的女医生,在绝境之中的人性选择。”

浩劫


  医疗腐败只是一个壳。那为什么会选择医疗事件作为切口,且会嵌入安乐死这个在国内外都存在争议的話题?在孙亮工作室,我还是问了这个问题。
  “我并不是对安乐死特别感兴趣,它是剧本张力的需要。”孙亮起身离开温软的沙发舒适区,走到对面的白板。那上面画着横纵两条坐标轴,分别对应着家庭关系和重大事件。“X轴是关系轴。在一对人物关系中,最亲密的关系就是血亲关系。Y轴是事件轴,想象两个人之间能发生的事件,最大值是什么?是死亡。如果我们要在一对最亲的血缘关系之间形成一个最大的死亡事件,合理的情感归宿就是这儿。”她指着X轴那条线上的“母女”关系,两个字往下的箭头指向了——安乐死。
  从影片开头便悬在空中的秘密,到临近剧终才告分晓。扮演冯雪辉的李昕芸说,这也是全片她最需要突破的关口。“我没有孩子,完全不能理解,一个母亲怎么可能亲手送掉孩子的命。我没法说服自己接受这个。”
  孙亮和她第一次见面,就长聊了几个小时。如果一对夫妻的爱情结晶是有残缺的,他们的感情会是怎样?当医学诊断孩子已无治好的可能,究竟是选择放手,还是始终不放弃希望、却给孩子无尽的疼痛?“这事儿到今天也是一个很多国家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电影里,导演做了一个选择——母亲被判有罪,虽然法律给的罪名并不是这个,但她的心里选择入狱,这个事儿是真正打动我去演这个角色的原因。”李昕芸说。
  影片里,冯雪辉是第一主角,却是主要人物中台词最少的一个。大量的情绪,靠特写镜头来支撑。恍惚、隔绝、惊惧、痛苦,全在脸上。但她的两眼又很少和人对视,全然封锁在一个自我的空间里。
  “结束女儿生命是冯雪辉经历的一场浩劫,她无法从这场浩劫中走出来,或者她不允许自己安然地走出来,同时她也不允许外人对她的这场浩劫作为看客来评说。所以形成了她这样的一个面貌——我拒绝被别人了解。”
  孙亮欣赏的导演哈内克风格冷峻。“像手术刀一样去看人,对人毫不留情。尤其是他早年间的电影《隐藏摄影机》、《白丝带》,根本不放过人类的弱点。”
  作为导演,她也不希望演员“过度使用情感”。这种控制甚至会有些“过度”。李昕芸说,冯雪辉的哭戏,90%最后都被剪掉。“她觉得这是很复杂的感情,当你把它哭出来,就变得浅薄了。”
  但孙亮还是留了一手。影片的结尾,冯雪辉在阳光下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我们还是没有办法摆脱好莱坞对我们的影响,最终还是希望有一个不同程度的圆满。定格之前冯雪辉微微一笑,其实她内心也圆满了。她达到了自我惩罚和救赎的目的。”

黑色


  影评人赛人在一年多以前就受邀观看了《判我有罪》,有些情节细节已经记不太清,但画面的诗意和残酷、影调的统一让他难忘。编剧史航说,观影时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妈妈工作忙,等妈妈忙完了,天都已经黑了。我一个人要在那个绿墙围子的医院里待很久。所以那个空间给我带来的是不适。”
《判我有罪》

  孙亮一直强调自己想做纯正的黑色电影。尽管关于这个片种的定义莫衷一是,她始终认为美学风格的统一是先决条件。“现在中国缺少在美学上讲究的电影。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国内电影多数在美学上是极其混乱的。”
  在她的黑色美学里,一定要有蛇蝎美女,道德暧昧,不会黑白分明。受到康富荣威胁后,女主画上重重的红唇亮相,孙亮解释为“心理外化”:她要主动出击了,不再任人摆布。“外化”的效果仁者见仁,但孙亮不曾动摇她的坚持。
  身边的演职人员都说,孙亮是个完美主义者。在电影开拍之前,有着漫长的拉投资、找演员的过程,她便去做分镜头剧本、机位图本、美术设计方案、效果图、平面图、施工图、调度图,好几百页。“至少我很自豪有一点,就是剧本里的每一页、每一个字,我都把它们完整地呈现出来了。”
  冯雪辉穿着裙子去找蒋医生拿关键证物的那场戏很关键。造型师里翌锴回忆,为了那场戏,他给角色买了一百多条裙子,导演都没有选上。最后是在网上买了这一条才通过的。李昕芸说,孙亮经常从监视器后面过来,拿着水壶把地面喷湿了。
  湿的目的是什么?
  “湿乎乎带着灰尘的脏,不是那种干净光鲜的感觉。是她想要的影调吧。电影一开始泼在地上的血,她让道具去准备好几种不同颜色,会拿色板来对。所有使用的病历,每一页都得写明白了,道具得准备很厚的材料。”
  孙亮承认,在片场她特别愿意做一些“非案头”的工作。有一个镜头里,污浊的血水漫过冯雪辉的高跟鞋,那也是她亲手推出来的水纹,“因为想要明确的节奏”。发现画面中有的光不太对,也不打招呼,就跑过去调一下,她明知这会惹人讨厌——是灯光师的事情嘛。可就是忍不住。   也包括声音的处理。康富荣威胁冯雪辉时,一直在把玩手里的硬币,嘴里说着“当一个女人变得愚蠢的时候,她的智商几乎为零”,硬币与桌子摩擦的声音清晰到有些刺耳。“我知道她这样想体现出对女性生理、心理的刺激。”李昕芸说。
  孙亮非常推崇李安的一句话,真正到了片场,没有那么多学术问题,最需要的往往是街头智慧和人生积累。审讯室那场戏,李昕芸在讯问的桌上反复写了一串对情节推进有用的数字。但当时现场准备的桌子太光滑,演员蘸着水写不出来。临时换桌子、买桌子都不现实。怎么办?孙亮灵机一动,让人去拿了点砂纸。“把桌子磨了磨,OK,可以写出来了。最后解决问题的就是人生经验。”
  对于剧本和演员呈现、画面和节奏,孙亮都有着绝对的自信,对影片效果也会有母性一般的爱护。
  “导演给这个女人设了好几个埋伏,丈夫的冷暴力,和警察的对冲,康副院长直接的胁迫,一个若即若离的爱人(蒋医生),这个爱人还掌握着她最致命的秘密,再有一个外围是曾经在她手上死掉的病人的家属。进入这个剧本的时候我觉得:这样一层层的关系,如果都讲清楚,真太棒了。”李昕芸表示。
  豆瓣上有评语说线索太多,哪条都没讲好。还有人吐槽存在逻辑漏洞。孙亮对这些反馈心态复杂。她说从路演和宣传里,她分明感觉到,自己被各种既定标签捆绑——“医疗腐败”、“女导演”、“处女作”。
  “因为我的身份,所以就很轻易地下结论。那些说手法稚嫩的,能不能说明白,哪里稚嫩了?”
  但她又不得不承认,新人女导演这个身份带来的各种效应和结果,即便内心再硬朗也抹煞不了。“我能感觉到片场里那种质疑的存在。其实大家想看你是否真的能承受来自拍摄的压力。有一场戏,原本定了手持拍摄,由于地滑不安全,摄影师不同意原定计划,现场就僵住了。”
  没有方案,所有人都在等她做决定。她去了场地前面黑暗的广场上,一个人走了一会儿,回来就拍了。“在黑暗中消化掉自己的情绪,消化掉可能被不公正对待了,消化掉你认为的所有不能继续工作的东西,同时还要有一个新的方法来继续拍摄。那是整个戏中最感悲凉的一个时刻。”

纠缠灵魂


  33岁才开始学电影,40岁拍出第一部长片。大学生问孙亮拍片的初衷,她说当你脑袋中有一个idea,就要贼心不能死,一直惦记着。
  在军队大院里长大,孙亮从小去的电影院不是簡单的露天场地,而是分上下两层、还带乐池的一个大影院,“可以把电影银幕放下来,上去之后还有三幕,大幕的那种剧场。还时常会有京剧、歌剧的演出。”
  《判我有罪》海报的片名题字出自孙亮的父亲。她眼里的父亲,文学和艺术修养都很高,却被时代压抑。孙亮学画到十六七岁,自认“天分不算卓越”。
  17岁那年,考大学分班,父亲才跟她聊起这个话题——也是惟一的一次。“他就盯着我的眼睛问,你是天才吗?父亲告诉我画家不是说画得普通人那么好,而要是一个天才,有一天你才可能靠绘画来养活自己。当时我还是一个17岁的糊涂少女,完全没有信心说自己是个天才。”
  孙亮就这样在父亲的盯视中放弃了,选择自动化专业,后来又进了经济领域的杂志社。到2008年,突然觉得应该去做些别的。33岁的她去了北京电影学院。一切好像回到了原点。
  她觉得所有的文学和艺术创作,都有一个野心,就是去纠缠灵魂。心里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那些让你愉悦,而是让精神境界非常纠结的东西。
  童年时她看过一部《太阳浴血记》,一对炽烈的恋人最后互相打死了对方,临死的时候,在一个叫人头石的地方,爬着又抱在了一起。“还在上小学,可能不懂,但就完全被震惊了。好像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了。还有初中时看过《爱情故事》,女主角跑到宿舍和男朋友缠绵,露出完整的裸露的后背,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它其实是给你惊吓的。做电影的也有这样的野心,你希望你有机会去震惊别人。”
  说完这句,她又笑着想收回。“这会不会被人骂呀,你凭什么震惊我呀?”
  “你还会在乎被人骂吗?”
  “我蛮在乎的,我从不去搜关于我的任何消息,我希望原来的状态是最好的,最好你们都不知道我是谁。”
  在尤伦斯,观众问,你的第一部作品,怎么不拍纯爱或者偶像题材?
  “哈,像我们这样酷酷的女生怎么全得仅仅去拍个小清新?”她爽朗地回答。
  精干的短打发型,白衬衣和黑色七分裤,以一抹红唇和一双高跟鞋出场的孙亮,几乎就是拿自己来诠释这样一句回答。
  “她是很追求美的。比如说她现在去路演,她也化妆,红唇也是她的利器。”李昕芸说。
  提前点映和路演的观众交流环节,不像很多同龄导演的内敛或寡言,孙亮积极热忱,常常抢过主持人的话头。去工作室采访那天,她会把身子卷进墨绿色的天鹅绒布帘里,顽皮地探出脑袋。当摄影师示意在钢琴边照相,她说可以坐在琴面上,并打趣,“你们可以把图说写成:导演说这就是装X。”
  不过,李昕芸觉得孙亮也是一个很难走入的人。“她似乎不太喜欢拥抱、接触这些,相对会容易紧张和个人主义。也有挺软弱的一面。比如拍一场戏时,我在里头哭,她就在监视器外面哭。”
  好朋友亓昕从事心理学研究和诊疗。她认为,身为女性,很难脱离性别赋予她们的根本性的特质。女性导演做黑色审美的电影,本身也是一种超越。它需要你花费一定时间和力量去打破女性原初的东西。“人是很多面的,孙亮对人性的善恶很敏感,她很关注人内心的困境。但她的外在,又打破了一般人对于导演的固有想象。飞起来的时候很飞,down的时候也会down下去。她总是真实地呈现自己,这种即兴,是很可贵的。”
  孙亮曾希望在片尾做一个重金属摇滚乐,因为预算的问题搁浅。但片尾曲的歌词早就写好:
  母豹/我令人生畏/你恨我令人生畏/我也曾是小猫/蜷缩在他膝头/他的抚摸就能安慰
  我穿行在丛林/花瓶里的花会枯萎/让他走开/他已不知我的美/丛林会令他生畏
  我令人生畏/我恨我令人生畏/丛林的美/我爱我令人生畏/他已不知我的美
  在孙亮看来,电影就是比喻。她认为歌词表达了她心目中的冯雪辉式的女人:有挣扎、有承担,又满是性感和诱惑。
其他文献
如今娱乐信息的获取渠道已经三分天下:明星和片方在微博亮明正身,直播吃喝拉撒顺手宣传;娱乐自媒体公号和微博号爆料,兼发布观点与评论;还有传统的门户网站和纸质媒体。第一种虽是一手资讯,但常常是画好了浓妆出门待客,看不到多少真心实意,而最后一类又因广泛意义上的影响力的下降而日渐不被重视,走中间路线的娱乐自媒体则满足了两头的需求,近几年几乎顶起了娱乐圈三分之二的江山。  前年此时,有媒体严肃报道了主要的微
期刊
【美】《旗帜周刊》  5月1日  20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很多国家发生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革命事件,这其中就包括土耳其1923年的革命,青年军官穆斯塔法·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的独立战争,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在土耳其确立了共和制的世俗政体和内阁制。但革命成果在2017年4月16日被埃尔多安推翻和终结,他要通过全民公决,把土耳其变成一个独裁的伊斯兰国家。2013年6月之前的10年,作为总理的埃尔
期刊
朴槿惠的人生悲剧和政治悲剧,有她个人性格和经历上的原因和局限,但更根本的问题是韩国的体制。贪腐的根基不铲除,换了谁当总统都很难有好下场  2017年3月10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以8票对0票通过了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决定即时生效,朴槿惠成为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对于出身名门、一向自视甚高的朴槿惠来说,这可能是她最不堪和最不愿意接受的结局。  3月12日晚上,在反对党的一
期刊
“只要希望还有一丝儿绿意。”  ——但丁 《神曲·炼狱》 第三章1  前年冬天下没下雪肖元生不知道,他房间的窗帘始终是拉着的。从儿子沈文裕学钢琴起他就不大出门了。以前陪钢琴老师吃饭是给人面子。至于其他人,基本上一刀两断。  当过邮递员,开过书店、台球室、游戏厅,现在炒股是肖元生输不起的事业。他每天炒股四小时以挣钱养家,自称盈多亏少。他说人生既痛苦又无聊,惟有赌博让他兴奋。在研究完中外赌博游戏后他将
期刊
“命运迟早会让我们相遇。”从斋普尔飞往孟买的一个小时里,我一直在默念这句话。如此强烈想去孟买的意愿,不是因为载歌载舞的宝莱坞,也并非心惊肉跳的贫民窟和洗衣工场,而是一部叫《项塔兰》的小说,和一间名为Leopold的酒吧。  孟買是另一个维度的印度,一尘不染的现代化大机场,干净得可以直接睡在地板上。背包客之间的口口相传很实际——孟买住宿太贵了。或许贵不过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可是我们能选择跳过它,却不
期刊
“普通人的生活有一种无解的痛苦,重的地方我已经缓解、回避掉了,因为我不能直面这种东西,这种力量和技巧我都没有”。  东北衰落了,东北人的写作繁荣了。贾行家仍然不肯在他的名字前加上作家头衔,他只自称“写作者”。那不好意思的客气劲儿是他的底色,趁你不注意他又使出类似捧哏演员于谦的蔫坏寸劲,那是他专长。  贾行家的第一本书《尘土》已经出版,说的都是人世间的沉重话题,起承转合却有种身着优衣库的舒展自在。写
期刊
世界上大抵没有什么城市能像巴黎这样把“享乐主义”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  夏天一到,有钱有闲的巴黎人便收拾行李离开城市去海边度假;而此时,市政府在塞纳河边建起一片人工沙滩,说是要让那些没钱或是没假期的巴黎人有“身在塞纳,如在海边”的美好感受——此等创意,若是玛丽·安托列还在世的话恐怕也会羡慕不已吧!  2002年,也就是“巴黎沙滩节”刚开始的那一年,人工沙滩只设在塞纳河右岸从卢浮宫至市政厅的那段。从
期刊
“不要让法海一直相信自己是对的,让法海自我犹豫、自我挣扎的部分再多一些”  孤单  2008年3月20日,上海华东医院,30岁的京剧演员王珮瑜第一次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眼前离世。身患溶血性贫血多年的老师王思及眼睛睁得很大,直勾勾地看着她,旁边的心脏监视器上脉息渐弱,然后呼吸停止。  去世前,这位余派京剧专家跟弟子交代了两句话,一句是要和当时闹矛盾的琴师握手言和,另一句则是:“我要离开你了,我不可能
期刊
【法】《巴黎竞赛报》12月31日  1月3日,曾经蝉联7届F1赛事总冠军的车王将在昏迷中度过他47岁的生日。2013年12月29日,舒马赫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区滑雪时头部撞到岩石,身受重伤,在接受了两次手术后仍处于昏迷状态。2014年7月起,舒马赫被接回日内瓦湖畔的家中开始康复治疗。前不久,舒马赫的医疗团队对他进行了最新一次的扫描检查,结果显示:尽管舒马赫还没有脱离危险,但情况较以往有明显好转,他已处
期刊
胡子拉碴、自诩“长得像个将军”的台湾作家骆以军,能侃会道,每每成为公共场合的焦点。他与同道时常在台北酒吧小聚,“个个都是能说的人,每个人的生命经验说出来都可以吓坏人。”但认识陈雪后,却成了她的“拥趸”。  2008年的农历年初,在台南的友人家客厅里,他第一次听陈雪讲述了比白天看到的巨型傀儡神怪更加惊心动魄的“附魔故事”——幼年饱经伤害、纯真和妖艳并存的女子琇琇,如何以自身为潘多拉之盒,温柔而残酷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