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怎样的收藏家

来源 :大观·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收藏家状况分析
  当代收藏文化复兴活动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这一年代成长起来的收藏家,我们称之为工薪族收藏家。这一批工薪族收藏家因“文革”后百废待兴,平民百姓群体基本上没有古玩收藏观念,故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收藏机遇:如几分钱可以买到精品雨花石,几元钱可
  以买到一把顾景舟紫砂壶,几十元钱可以买到一件乾隆青花瓷,几百元钱可以买到一张齐白石画,几千元钱可以陆续收藏到一批精品火花、香烟牌子、邮票、筷子、三寸金莲、铜镜、漆木镜箱、南京钟、算盘、蝴蝶标本、像章、创刊号等等。他们组建家庭收藏馆,参加收藏展,有可能被评选为“收藏家”,并成为报刊杂志上的收藏明星。
  如今“文革”后第一代工薪族收藏家们,除个别仍坚持“只进不出”,或“以藏养藏”让藏品更新换代的收藏者依然可以活跃在第一线的民间收藏活动中,其余绝大部分的收藏人,都已被主流收藏拍卖界所淘汰,收藏已成为他们个人生活中的雅好而已。
  新世纪前夕,当代收藏文化复兴活动中,已逐渐出现了第二代以文人、艺术家、白领、企业家等为主体的收藏家,他们的文化修养、经济实力都远远高于前者,但他们接触真品古玩字画的机会却远远少于前者。也就是说,缺乏古玩字画鉴赏的扎实的基本功,是他们的通病。
  新世纪后,尤其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的企业家型的收藏者,他们面临的最大的困惑是:怎样收藏?收藏什么?做一个怎样的收藏家?怎样走通收藏家之路?
  其一,笔者曾见到过不少企业家型的收藏者,花几十万元买了一批假画、花几百万元买了一房间赝品官窑器。当他们惊醒之后,几乎都没有勇气再重新起步,把收藏活动进行到底,收藏已成为他们人生中永远的痛。
  其二,笔者也见到过不少相对小心谨慎的企业家型的收藏者,如有一位收藏人,几年时间即花了200万元,凡喜欢的瓷器、书画、青铜器、名表、竹雕、西洋银器样样都买,真伪品均有。因为其有一个收藏圈子,真品还是占大多数。还有一位企业家型的收藏者,起初不懂书画,看到一场正规的保真书画拍卖会,一头撞进去,买了一位实力派名画家的一批作品。因前几年书画真品疯涨,其拥有的字画的确增值了数倍。
  以上举例的第一类企业家型的赝品收藏者,已退出收藏圈,不再作评判。针对第二类企业家型的收藏者,我们应该为他们开出收藏药方,引导他们走向真正的收藏家之路。
  二、收藏要有目标
  凡收藏爱好者,从事收藏活动,首先要明确收藏的目的:是娱乐收藏?是投资收藏?是文化收藏?还是投资与文化相结合的“以藏养藏”式的收藏? 如仅仅是自娱自乐的收藏,偶尔见到喜欢的器物就收藏一二件作摆设,但进不了收藏圈;如仅仅是投资收藏,就像买股票一样,进进出出,倒来倒去,但进不了收藏界;如纯粹是文化收藏,除了要有资金实力外,还要有明确的收藏主题,对购买回来的收藏品还要作细心认真的研究,最后著书立说,留下收藏心得、收藏成果,回报社会。
  当然,除了千万、亿万富翁不受资金困扰外,要想把收藏当作一门文化事业来做,最合适的收藏之路是:以文化收藏为主,以投资收藏为副,走“以藏养藏”的收藏家之路。
  那么,该做一个怎么样的收藏家呢?我们从具体的古玩书画收藏项目说起。
  1.说书画
  当代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张伯驹式的文人书画收藏家了,如想成为书画收藏家除了要有高深的历史文化修养功底外,还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假如现在想收藏唐宋以来的历代名家作品,没有几十亿元办不到。北京、广州、南京、香港曾举办过齐白石、傅抱石、岭南画派、石鲁等专题收藏展、拍卖会,事前事后都被媒体披露为赝品多多,满城风雨。也就是说,如想成为综合性的历代名人书画收藏家,专题性的某一名家作品的书画收藏家,如齐白石、傅抱石作品的收藏家,几乎已无可能性。当代新崛起的书画收藏家,绝大部分属于书画炒家。如果实力中等的企业家型的收藏者,专题收藏明清名人扇画,倒还有可能成为明清名人扇面收藏名家。以上所述想表明,名人书画收藏如想成就大业者,其收藏之路已经非常狭窄。
  2.说古玩
  关于青铜器。传世的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主要藏在博物馆,唐宋明清仿老三代的青铜器,艺术品位相差甚远。如今,收藏汉唐铜镜、明清紫铜手炉之类的,还有可能成为铜器收藏家。
  关于玉器。情况类似青铜器。老三代玉器,市场上百分之九十九为赝品,六朝唐宋玉器也不多见。市场上多的是明清及新仿品,如专题收藏明清玉器、玉雕精品,也有可能成为玉器收藏家。
  关于陶瓷。宋五大名窑、明清官窑器,国外的苏富比、佳士得,国内的嘉德、瀚海、原敬华拍卖公司多见真品。一般的中小拍卖行,约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是赝品、普通品。新兴的瓷器收藏家,除非投资千万元以上,会有几件、十几件明清官窑器。如没有数十亿元身价,想摆满一墙宋及明清官窑器,也只是梦想。在2008年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上,香港一位著名古玩商说:要买好的、看得上眼的,都要几百万、上千万元一件。没有几亿、几十亿做什么(官窑瓷)收藏家?
  如今陶器收藏倒是一个机遇,因为高古陶器还没开放拍卖,陶器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如高古陶瓷市场一开放,参照国外市场,价格都要翻十倍以上。如今,陶瓷器收藏初入门者,如有高人指点,花万元可以搜集历代陶瓷碎片、残件作标准;花十万元可以搜齐历代陶器、老窑瓷普通品种;花百万元可以创办一家个人陶器收藏馆,或历代老窑瓷收藏馆。如今的民间陶瓷收藏家,主要集中于收藏陶器及老窑民窑瓷,官窑瓷仅仅点缀收藏而已。
  关于竹木牙雕杂件。专题收藏竹雕笔筒、竹雕笔搁等成规模,如有了上百件以上名家藏品,也有可能成为竹器收藏家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如此归纳:一专多能,不专不能。选定了收藏专题,且专题藏品有数百上千件,精品有几十件过百件,您就有可能成为扇面收藏家、铜镜收藏家、明清玉器收藏家、陶器收藏家、老窑民窑瓷收藏家、竹雕收藏家等。凡东敲西打,东收西藏,藏品分散,不成系统者,难成收藏气候,故难以成名成家也。
  三、成为收藏家是终点又是起点
  想成为一名收藏家,是收藏者的奋斗目标。当然,收藏家不是自封的,最终要由收藏界公认,且以藏品说话,以著书立说为境界。成为收藏家的标准,首先你要有系统性的规模化的藏品;其次要有唯一性、独创性的艺术价值高的真品。如我们称王世襄为明清家具收藏大家,因为其曾藏有一批明清黄花梨家具,现此批藏品藏于上海博物馆。其个人收藏的唐代古琴、明清竹雕,也堪称一绝,但我们只能称其为古琴玩家、明清竹雕玩家,或杂项收藏家。不能仅凭几件藏品,就称其为专项的古琴收藏家、竹雕收藏家等。
  改革開放后在第一代民间工薪族收藏家的指引下,第二代以企业家型的收藏家为主流、以文人收藏家为支柱的民间收藏界的有生力量正在崛起,他们已成为当代收藏界的主体力量。他们的整体介入,使得中国当代民间收藏活动正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因为第一代工薪族收藏家,其实是中国当代收藏文化在特殊环境下哺育出来的怪胎。以世界收藏史为背景,中外历代收藏家都是有钱、有闲、有文化、有修养、有地位的各阶层人士所组成。而仅凭微薄的薪水就能介入收藏活动且成名成家者,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里所培育出来的,而当年工薪族收藏家的时代早已成为快乐收藏的美妙回忆。
  收藏家不是职称,而是尊称;收藏家不是自称的,而是公认的。成为收藏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既是历史文化收藏研究的起点,又是以收藏回报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的开端……
  此外,收藏家成名成家之后,还要考虑藏品最终的归宿。虽然“收藏不过三代”,是历史上众多收藏家们的宿命。
  (本文选自梁志伟著《收藏密码》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文官(左)双眉紧蹙,神情肃穆,武官(右)双眼圆瞪,气势威武。文官头戴进贤冠,因其有向上荐引能人贤士之责,故名。武官则戴鹖冠,鹖鸟作展翅俯冲之势,寓意英勇善斗,至死不却。二人所着为朝服,由祭服演变而来,依据唐官员服色之制,此文官应居六品,而武官則居四品。二人双手相拢处原持有笏板,现已遗失。文官脚蹬云头履,步步青云。武官所着六合靴,以六块皮料缝合而成,取东、西、南、北、天、地六合之意。  (此藏品由陕
期刊
唐代白瓷茶具。此茶具由罐、壶、杯、盏、盏托、碾、勺组成,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唐代茶具。白釉微泛金黄,釉汁均匀饱满,有细碎开片。罐丰肩圆腹,朴茂不失俊伟。壶盘底,鼓腹,细颈,鸭嘴,敦厚而不失轻灵,承丝绸之路金银器风格。杯盏皆形制规整,落落大方。茶碾亦仿西方金銀器造型,外方内圆,上开如意云窗。整组器具庄重而雅致,一派大唐气象。如此完整成套的唐代茶具,映射出当时生活、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社会现象,弥足珍贵。
期刊
佛教传入中国后,观音信仰在民间广泛传播,观音菩萨的形象受到信众的喜爱。此尊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发髻上盘,面相温和,双眼下视,双耳垂肩,佩戴颈饰,右手置于右膝,左手置于右手上。身穿褒衣覆帶式袈裟,呈自在坐姿势。整体形态典雅静谧,衣纹流畅。  早期的汉传佛教菩萨造像以跏趺坐或站立姿态为主,宋、明之后,慢慢出现形态更加优美、姿势更加多变的菩萨造像。可见,佛教出世思想被中国社会所接受,以士大夫形象为摹本的
期刊
佛珠的渊源和内涵  佛珠的佛教渊源  佛珠也常被称作“念珠”,就是使用珠线把固定數量的珠粒串起来之后做成的佛教法器。当佛教徒念佛或者是持咒时,佛珠则被当作计数法器。另外,佛珠还有“数珠、珠数、诵珠、咒珠”的称呼。现在佛珠不单是佛教信众手中的主要法器,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和喜爱,成了人们最喜欢佩戴的饰物之一。  现在普遍认为佛教使用佛珠的最早时间在公元2世纪前后,时间晚于婆罗门教。尽管北传佛教中有关佛
期刊
贺姚雪垠《李自成》二卷问世  驰逐文场四十年,可堪椽笔望空悬。  休惊瓯脱八千里,漫许蜃楼五百廛。  竖子荒唐诚梦呓,名儒呫哔欠新鲜。  闻君续写英雄谱,秽史重修胜马迁。  再寄黄永玉  忆昔东南把酒卮,声名籍籍愧同时。  欢然羡汝临丹穴,甚矣哀予坠溷池。  为念旧情裁尺素,多承清问减离思。  鱼书再剖心偏怯,无限春风竞迟迟。  接端木蕻良函  多君郑重说东溟,若诵楞严数卷经。  苦忆齐物成向往,
期刊
此藏品捶揲成形,直径11.5厘米,高7.1厘米,重253.7克。此藏品为汉代时期的食用器具,通体圆润素面,在碗体口沿处有三周弦纹,双耳饰有兽形部件,碗盖中央饰宝相花纹饰并焊接一环,周边平均錾刻有三周弦纹,底部以圈足底焊接,是漢代金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此藏品由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收藏)
期刊
北魏释迦多宝佛造像。砂岩材质,高44cm,宽42cm,厚9cm,长方体,残断。正面有一较大拱形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各高肉髻,身着通肩袈裟,结趺跏坐于座上。两佛挥手论法论辩,两侧各站立一菩萨,一菩萨双手合十,另一菩萨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下垂,前各卧一雄狮。顶上一拱形龛内菩萨,一交脚弥勒佛,高肉髻,身着通肩袈裟,手施无畏如愿印,交脚坐,两侧各站立一菩萨,前各有一雄狮。左边拱形龛内,高发髻,着交领窄
期刊
此藏品高26厘米。  德清窯在今浙江省德清县,是以烧制青瓷为主而以黑瓷闻名的古窑场。三国西晋的鸡首壶,是在罐和盘口壶的肩部对称面装鸡首和鸡尾,另两面装双系或四系,所以叫鸡首罐。除装鸡首外,还有装虎头、牛头和羊头的。羊头壶在东晋还继续生产,但鸡首罐不见了,全部在盘口壶上装鸡首。这时的鸡首壶器形高大,鸡冠加高,鸡头下有颈,鸡尾改成圆股形把手,上与盘口粘接,下端装在肩部,方便使用,鸡嘴以圆嘴为主,尖嘴少
期刊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印人出印书者渐成风气,多者甚或数年一集,观印书可见印坛豹斑。余与海内印人薄有交往,常勞赐寄,寒舍小有收藏。暇则出观欣赏,常见印书中收录为当代名人治印。初以为必是名人求刻,验之诸名人墨迹,从无使用,不禁生疑。偶询之印友,彼直率相告:若所收全是无名之辈,脸上无光,总要弄几个名人撑个门面;有时候刻不刻是我的事,用不用则是人家的事,有的刻成甚至没送出去。闻言若有所悟:此亦艺术中之面子
期刊
今年是先师李白凤先生逝世四十周年,每每忆起问学先生的情境,先生那昏灯伏案的清瘦身影似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先生祖籍北京,一九一四年三月十四日生于四川成都。父亲名立成,字洛耆。当时任四川南充、广汉县知事,曾在北京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求学,饱读经史,颇通医道,嗜诗词,擅书法,尤精隶书。与书法家杨沂孙、文学家姚茫父、金石书画家陈师曾过从甚密。  先生四岁丧母,五岁随父读书,他天资聪明,唐诗读几遍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