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实际 搞好数学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ey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才能使学生产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喜欢并且懂得怎样学习数学呢?
  
  一、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选择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会在探索这些现实的情况和问题中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与生活问题相结合,尽可能多地创设问题情境。
  
  二、在教学中把所学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笔者认为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常规模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增加一些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的问题,多让学生探索,甚至可以把数学课放到生活中去。实践证明,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对数学感兴趣,才能真正学好数学。那么如何进行正确的变革呢?笔者对此做了一些尝试,供大家参考。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
  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被视为一种信息载体。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增加一些以生活为背景的情境问题。
  如学习“不等式组及其解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平衡的天平,把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带几个质量都是1g的砝码。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如果右盘放一个砝码,则左低右高;如果右盘放两个砝码则左高右低。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能猜测物体(A)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吗?”再问:“你能用这种办法猜测一支粉笔的质量吗?”学生对这个情境熟悉而又易于理解,并且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去学习不等式组的解,将会变得轻而易举。
  2、增加生活经验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因此,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这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认识数学的同时,还能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源动力。比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在学习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后,教师可以提供这样的场景:创设商场营业柜台,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营业员阿姨和小朋友。这样的应用题改变了以往应用题的叙述方式,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形式来提供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时代性,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也只有这样的题目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变革课堂教学形式
  有位数学教育家曾经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真正吸引学生的其实应该是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和多姿多彩的生活。笔者认为,如果有可能的话,应该大胆地把课堂设到生活中去,设到大自然中去,通过学生感触到的实际事物,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再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从而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质的飞跃。
  那么如何把数学课放到生活中去呢?
  第一,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比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平行”这节课的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操场上,先引导学生观察操场边的电线,让学生知道,如果空中的火线和地线相接的话就要短路了。那么空中的两根电线这么长它们为什么没有相交呢?大家知道因为这两根电线是平行的。然后再问:“那么你们想知道什么是平行吗?”学生这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有了直观的印象。然后让学生单独或分小组去观察操场上或附近有没有这类平行问题,并要求学生尽量把观察到的用图画画下来。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会发现很多的平行问题,如操场直线跑道上的跑道线之间是平行的、两根树之间也是平行的、两根双杠也是平行的等等。再引导学生去归纳“平行”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在归纳了平行的定义后,学生很有成就感,这时教师可再让学生想想看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平行的例子。比如火车的两根铁轨、滑雪运动时两根雪橇要保持平行、商场自动扶梯的两根扶手等等,学生会想到很多这种平行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既愉快又轻松的气氛中学会了“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到生活中去验证数学。数学既然是从生活中来的,就应该还给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而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就应该把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才会产生终生学习的愿望。比如在学了《相似三角形》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测量旗杆、树木、房子等等不太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学生在这个过程既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同时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会从内心深处喜爱数学、想学习数学。这也就实现了我们的数学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能够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能显示高度的灵活性。我们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我们预设教学重点,但只是基本重点,预设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我们预设教学流程,但也只是基本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生成;也只有
期刊
历史学科的教学贯穿于初中三年,初一中国古代史,初二中国近现代史,初三世界史。应该说,初中三年,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但凡历史上出现过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三册六本教材,已经展现给了学生。这么多的历史知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高认识和运用历史的能力?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历史
期刊
有的老师教学效果差,还一直在考后抱怨:现在的一些学生呀,讲课就是不听,讲过多少遍了还是记不住,看,又错了!我想,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教师教育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诚然,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起到主导作用,但教师不能忽略了另外一个客观现实——学生才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因此,我们只要在课堂
期刊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与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和成功联系起来的,常成功的活动,人们对它感兴趣,而常失败的活动会对兴趣起消极作用。经常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使之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
期刊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有云:“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这也同样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当
期刊
暑假,时间充足了,因此,做饭、炒菜成了我的头等大事。每天我都要先想一下:今天要吃什么?怎样让家里人吃得高兴?每一次我都想办法把菜做得精致一些,每次吃完饭,都要问他们一下:今天的菜好吃吗?在他们的反馈中改进,在他们的批评中前进。慢慢地,菜的品种多了,我炒菜的水平提高了,他们吃得也高兴了。   做菜如此,我们的教学不也是如此吗?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还是像过去一样,岂不是和每天吃同样的菜一样吗?天天
期刊
凸透镜在科研、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光学部分的重点学习内容。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时,由于物距的变化,导致所成的像的大小、虚实、倒正随之相应变化,对于这一点学生不易理出头绪,因此凸透镜成像规律就成了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以往见到的物理资料中常见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总是说“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而实际上这只是对物体成实像时的规律总结,在物体成虚像时并不适
期刊
一、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积累    1、积累的方法   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才能用优美、精练的语言表情达意。那么这些语言从何而来?首先,推荐优秀读物,选择其中精要、精彩的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再者,在每天的课前拿出五分钟,让学生做演讲,这样就大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学们既可以自由诵读,也可以记下优美的词句,还
期刊
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有效地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是一项值得每一位物理教师长期探究的课题。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课前充分准备是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1、教师在课前应充分了解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把握住实验成功的关键环节,预见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并设计好有针对性的预案。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将主要的精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