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我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结合我系生物工程概论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改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物工程概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93-01
《生物工程概论》是我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这五大工程的基本原理、操作及其应用情况。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以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后续的课程如发酵技术以及生物分离及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该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我们招收的学生入学成绩偏低,且很大比例上来自对口专业。因此,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该课程常常被学生认为枯燥和艰涩,加之教学课时以及实践教学的限制,不可能通过大量的学时来加深理解,使教和学都有较大的困难。因此,为了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强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对这门课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我们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五大模块。每个大模块下面又细分为若干个子模块。诸如讲授发酵工程模块时,下面又细分为工业菌种的选育和培养、发酵操作方法和工艺控制、发酵产物后处理以及发酵工程的应用五个子模块。每一个子模块用一到两次课讲完,理论课讲完后立即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例如,讲完工业菌种的选育和培养后,让学生从土壤中选育培养放线菌;讲授完发酵操作方法和工艺控制后,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参观实验室规模的小型发酵罐,并现场讲授发酵罐的使用方法;讲完整个发酵工程理论课程后,教学生来做发酵工程的应用——酸奶的制作。
这种学与做的结合把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活化了,学生手捧着教材,看着实物,想着课堂上讲过的内容,很自然地理解了原本视为艰涩的理论问题。
2.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2.1 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本门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多,理论性强,再加上学生的基础差,不容易理解,此时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视频以及仿真软件。多媒体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其直观性强,可以将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本门课而言,如讲授细胞工程中细胞融合,单靠语言描述是比较抽象的,但通过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图示、动画等来表达,这样就使得教学内容直观、清晰且易于理解。在教授酶工程时,涉及酶反应器可以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对各种设备的特点更容易理解。
2.2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在本门课的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诸如讲授细胞工程模块时,结合细胞工程中所讲述的理论内容,并结合现实中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以及后续各种克隆动物的诞生,提出能否进行人的克隆,如果可以则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提出该问题之后,分组进行讨论并制定可行性的方案,然后由各组推选代表发言陈述本组的方案和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陈述完可行性方案之后,再让同学们讨论假设各个组的方案可行,能进行人的克隆,那么克隆人背后又有哪些利与弊?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展开激烈的讨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最后,老师可进行总结以及讲述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克隆人这种做法的态度。总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则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课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方面,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具有特殊作用[1]。《生物工程概论》计划总学时数为54,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特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和内容,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达到1:1以上。其中,实验课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实施主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其实验项目与教学理论内容相辅相成,具体实施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内容灵活安排实验时间。比如:菌种选育时需要学生课前准备和处理原材料,培养基灭菌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安排在课前,由课代表和感兴趣的同学负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带领学生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和顶岗实习等。这样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长知识、见识以及才干,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另外,在本门课程考核时,其实践成绩的比例提高到50%。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经过以上的教学实践探索,尝试多种改革手段,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教学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我们广大的教师还应立足于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出发点,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王厚伟.《生物工程概论》实验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283-285.
【关键词】生物工程概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93-01
《生物工程概论》是我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这五大工程的基本原理、操作及其应用情况。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以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后续的课程如发酵技术以及生物分离及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该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我们招收的学生入学成绩偏低,且很大比例上来自对口专业。因此,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该课程常常被学生认为枯燥和艰涩,加之教学课时以及实践教学的限制,不可能通过大量的学时来加深理解,使教和学都有较大的困难。因此,为了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强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对这门课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我们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五大模块。每个大模块下面又细分为若干个子模块。诸如讲授发酵工程模块时,下面又细分为工业菌种的选育和培养、发酵操作方法和工艺控制、发酵产物后处理以及发酵工程的应用五个子模块。每一个子模块用一到两次课讲完,理论课讲完后立即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例如,讲完工业菌种的选育和培养后,让学生从土壤中选育培养放线菌;讲授完发酵操作方法和工艺控制后,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参观实验室规模的小型发酵罐,并现场讲授发酵罐的使用方法;讲完整个发酵工程理论课程后,教学生来做发酵工程的应用——酸奶的制作。
这种学与做的结合把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活化了,学生手捧着教材,看着实物,想着课堂上讲过的内容,很自然地理解了原本视为艰涩的理论问题。
2.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2.1 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本门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多,理论性强,再加上学生的基础差,不容易理解,此时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视频以及仿真软件。多媒体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其直观性强,可以将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本门课而言,如讲授细胞工程中细胞融合,单靠语言描述是比较抽象的,但通过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图示、动画等来表达,这样就使得教学内容直观、清晰且易于理解。在教授酶工程时,涉及酶反应器可以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对各种设备的特点更容易理解。
2.2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在本门课的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诸如讲授细胞工程模块时,结合细胞工程中所讲述的理论内容,并结合现实中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以及后续各种克隆动物的诞生,提出能否进行人的克隆,如果可以则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提出该问题之后,分组进行讨论并制定可行性的方案,然后由各组推选代表发言陈述本组的方案和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陈述完可行性方案之后,再让同学们讨论假设各个组的方案可行,能进行人的克隆,那么克隆人背后又有哪些利与弊?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展开激烈的讨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最后,老师可进行总结以及讲述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克隆人这种做法的态度。总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则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课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方面,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具有特殊作用[1]。《生物工程概论》计划总学时数为54,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特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和内容,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达到1:1以上。其中,实验课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实施主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其实验项目与教学理论内容相辅相成,具体实施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内容灵活安排实验时间。比如:菌种选育时需要学生课前准备和处理原材料,培养基灭菌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安排在课前,由课代表和感兴趣的同学负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带领学生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和顶岗实习等。这样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长知识、见识以及才干,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另外,在本门课程考核时,其实践成绩的比例提高到50%。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经过以上的教学实践探索,尝试多种改革手段,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教学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我们广大的教师还应立足于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出发点,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王厚伟.《生物工程概论》实验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28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