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画”:20世纪的历史一瞬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前,我光荣地被有关部门组织去毛泽东的卧室兼书房“瞻仰”——在那个菊花入药治病救人的时代,天地之间,只有这一间“菊香书屋”,只有它,能这么叫和敢这么叫!我瞻仰的时候没看到菊花,只看到苍松翠柏。那个苍,那个翠,别处是难得看到的。只有这一间菊香书屋充满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气息,一间大屋,书架上是一摞一摞的线装书,地上是一张朴素的木板床,床上一半摆书一半卧人。一张大案,上置文房四宝。我忘了墙上悬画否?想是不悬的。毛泽东二万五千里长征,“踏遍青山人未老”,绝对不用像宗炳那样,悬一张山水画,“卧以游之”。花鸟呢?恐怕入其法眼的当代人物,还真只有一个,老乡而已。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心情也好,人也富态,书法也进入天马行空的鼎盛时期。老人读书读画心情好,有时打声招呼,齐白石、章士钊等等老乡,还有其他他愿意接待的人,就到菊香书屋(或丰泽园)吃饭喝酒聊天。这种聚会完全是传统文化中的“西园雅集”。
  我猜,对中国画,毛泽东懂得可能比康有为更多一点。那个浊吏康生也懂画,他收藏故宫的书画器物就像现在的文物和字画收藏者到潘家园地摊上淘宝。懂画要装不懂,这就是政治。所以,到了60年代初,康生等人在一份报告上作批示,居然问:“难道吴道子的人物画是靠这个办法练出来的吗?…这种办法实际上是……玩弄女性的借口”。于是,文化部就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废除美术部门使用模特儿的通知》。后来,毛泽东批示,“……为了艺术学科,不惜小有牺牲”,仍要用模特儿。《关于美术院校和美术创作部门使用模特儿的请示》和毛泽东的批示经中央批准由中宣部转发各党委宣传部(《新快报》1999年1月14日蔡孑人《毛泽东支持人体写生》)。作为研究“红色中国画”(或红色的中国绘画)产生的背景材料,上述“禁——不禁模特儿事件”很有价值,此处从略。就当时的实际情况作一简单测想,在“模特儿事件”发生的1964年一1967年之前(“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又出现一次“模特事件”,毛泽东又作批示。此处只论及第一次),党已经绝对领导和肃清了建国以来的美术工作和美术流毒。吴冠中在2001年8月的一个访谈录中,谈到建国初期的状态。董希文告诉吴冠中,“中央美术学院聘你当教员”。吴冠中问:“行吗?我与徐悲鸿的观念格格不入。”董说:“你的画是拿到国务院会议上通过的。”吴问:“徐先生能容我吗?”董说:“老实告诉你,徐先生有政治地位,没有政治质量。”董还说:“现在的政策是党在掌握,不是哪个派系可以掌握的。”(朝华出版社,2002年1月,《中国美术》:《笔墨当随个性……吴冠中再谈笔墨及其他》)现在我问:这是画家谈话吗?再问:一个画家的画要拿到国务院会议上讨论通过,有意思吗?——顺便指出,也借机表示对吴冠中绘事的敬意之外的敬意。在本世纪初,读到很多访问文章,随便采访一个上了年纪的人物,都是“大师访问录”,且不论大师不大师,只觉得在无数的文山字海中充满着装腔作势文过饰非搅乱是非倚老卖老装金贴银无关痛痒死无对证……只有吴冠中,在文章与访谈中,比较完美地展示了1976年以后和1949年以前一个士大夫的“基本内容”:“高自标持,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有澄清天下之志”,“士志于道”。用一句庙堂外边的话来评说,是:“刀刀见血”,四字足矣。——有些像“杯酒释兵权”,“释”了留法的、留苏的、留美的、留日的、本土天生的,本土学师学出来的……一干画家才人的“画权”,但又不能不让他们画。画啥?画,尤其是中国画(包括中国的所有的画),从来都是紧密联系政治的,都是正风俗,关教化的。盲目的人只看到“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只看到八大山人、石涛,不想或不知,正因为有朝中的“黄家富贵”,才显出江南的“徐家野逸”,正因为有大官王原祁的风光,才托出石涛的阔气。皇上同时爱黄富贵徐野逸、王风光朱阔气,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至于从元代开始的众多的行与不行的“逸笔草草”,那也是政治介入。蒙古人入主中国,统治无方。“逸笔草草”是政治介入,“介入”的效果不佳之后的“反动”。说近一点,傅抱石1940年发表《从中国美术的精神上来看抗战必胜》,“现在我想试从中国美术的精神这一点,来与日本美术精神略加比较,然后可知即在美术上我们也是抗战必胜。”(《傅抱石美术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李可染1950年发表《谈中国画的改造》,“至于有些人对中国画命运忧虑……实际上新的社会到来,中国画的厄运也就成了过去,只要它真正能够和人民大众相结合、和革命事业相结合,它翻身的日子也就到了。”(《李可染论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20世纪两位大师的文章,充分证明了中国画的不会消亡;充分证明了“在中国画中”,政治和画,是一张钞票的两面;充分证明了不仅是政治介入画,画家也介入政治。画家、政治的“双向介入”,这也是中国画的传统,而且是优良传统。有齐白石野逸,定有徐悲鸿富贵。1980年之后,有李可染富贵到,定有黄秋园野逸出,业界顺带着把言高于画的某某某拔高再拔高,实际是为了使更多更多的“假冒伪劣野逸派”更好地发挥混吃混喝功能。“红色”不吃香了,或“红色的香”吃不到了,只好“野逸”。
  画啥呢?改造中国画,从20世纪初就开始喊起,到40年代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产生了许多新中国画。在1950年7月出版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美术作品选集(纪念本)》中,有中国画的新面目。在这本“史册”中,中国画称为“水墨”,并有英文、俄文等文字的译文。“水墨”英文为“Water Colors”。“水墨丹青”,先有丹青,后有水墨,唐代王维的一个新发明,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新高潮,译为英文,就是水加颜料这么简单和搞笑。我不知这是否可算56年前的一场“恶搞”,或者又是西方文化的一次入侵。此书并不以内容大小排位置,而是按“种类”排的,依次为绘画、木刻、年画、漫画、雕塑,因此,“文化大革命”中几乎摆在每一个家庭的红书桌上的王朝闻的雕塑《毛泽东胸像》排到老后头去了。最后“压台”的是谷浩的雕塑《鲁迅像》,这座非常另类的鲁迅像没有流行开来。“水墨”即“中国画”排在“绘画”的第五位,它前边的四位大哥依次是油画、素描、水彩、石版画,占位置最多的是油画——我强调“排位”的用意之一是想指出,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文学艺术事业以来,强调吸收和利用“西方文明”从来都是步伐坚强有力的。此“用意之一”,同时也是说明“红色中国画”的一个切入点。用电影鼓舞士气肯定比秧歌舞更好,大演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电影制片厂。用于宣传,油画显然比中国画更合用。油画的宣传效果,在它的“故乡”,看看教会、皇廷、革命团体、商业集团的做法吧。油画领头,就像宋江活该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一样天公地道,想推都推不掉。现在来看看此书中的“水墨”。董希文的《北平解放》,构图“图式”是古代中国画(主要是“院画”或类 似“院画”的作品)的“主流图式”之一种,可谓典型“宏大叙事”,可比较参观宋代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和清代徐杨的《康熙南巡图》,不同之处是用了西洋的透视法,以致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地使标语破天荒地首次出现了反字(最后一次,或唯一一次,我所见为准)。关山月的《春耕》可与明代沈周的《柳外春耕图》参看。宗其香的《修复永定河铁桥》是一幅新闻照片,人脸都笑得很爽,像在听笑话而非劳动。细读这三幅,说两点读后感:一、所画人物均不“红光亮”、“高大全”,但是像人;二、是中国画,但没有中国画最基本的“品质”:笔墨。我是中国画的门外汉,说句不体贴的门外话,上述画,如果出之以“中国画的笔墨”,或说假如笔墨功夫到堂,即可成中国画杰作。试举宋代李嵩《货郎图》为例,宋代平民生活一小景而已,换去那 宗其香《修复永定河铁桥》刀刻斧凿的笔墨(产生的线条),试试能看否(黄宾虹说:“书画为六艺之一,本是同源,未容歧视。中国画由书法见道,其途径先明书法为第一步,故赏鉴家画重笔法”,引自《宾虹书简》)。此图习见者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又见《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文本)中有一本,不同,作者用此图说明,在宋代,“消费品不仅在城市出售”。想想,中国早期的“照相现实主义”大作有如此之功用,伟哉!真懂画的皇帝看了,也喜欢,说明子民们安居乐业啊!
  上述《美术作品选集》中的两幅“水彩”画,反而更似“中国画”,为何?评论颇费文字,录此以供清赏。尹瘦石的《打狼保畜》,陈叔亮的《归来》。简单点说一句,可能是卸下了“改造中国画”的一副重担,丢掉了包袱。从这一点看,此书中,莫朴的油画《清算》,吴作人的油画《捷报》,更像“中国画”。
  现在须对“红色中国画”下一个定义。
  我不知道什么是“红色中国画”。我也不知我此稿之前可有人造过“红色中国画”这个词。依愚见,上述董、关、宗、姜、李、黄诸家的“水墨”作品,都不算“红色中国画”。他们只是努力创造了新中国画。画新画,穿旧鞋闯新路,旧瓶装新酒,中国画的传统即是如此这般,不像油画,出了个印象派,有了个“新语言”,天下欢呼。中国画静悄悄地变,超级变变变。不读历史者胡说中国画,以为历来如此,都像往日的“红色中国画”或今天的“国画”。古代中国画(包括中国绘画)的神圣和画家的崇高,绘画技术和思想的进步、求新,不论古籍,即在今人郑午昌、傅抱石、陈衡恪的史著都可看见。但是,即使贵为名校美术史家者,也如此在电视上说中国画:“我们现在有的人可能喜欢卡拉OK是吧……那么这些文人呢,闲极无聊时就说,我们画两张画吧……这就是在北宋末期时候发生的事情……大家很无聊,于是说我们画个画吧,消遣消遣。对不对?但没想到这个消遣一下子变得特别高雅……”。不厌烦的抄,是要品析这种轻薄的语气,这种语气像极我在商业场合碰到穷得只剩下钱的阔佬谈论性工作者。实际上,就算是在中国画没落的明末至晚清,虽然“文人画”越画越难看,从史料上观察,画家对画,也没有轻薄到“随便,搞搞”,竹子画到郑板桥,也还有“民间疾苦声”。愚意是:新中国画,不一定红色,即使题材是革命的、宣传的、时代的、当代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红色反可以是古代,外国的。说似容易却艰难,“红色中国画”之“红色”就很麻烦,如何定义?想想汉语中与红有关的东西,都很激烈、暴力、热血、酷热、骚动、尖锐、新潮、时尚、艳丽、繁华。政坛或名利场发迹叫走红,上级喜欢叫红人,分到手或分不到手的钱叫分红,出将军最多的县名都叫红安,宦官专权参奏害人有红本,俄罗斯革命圣地叫红场,繁华有红尘,美容有红粉,女刺客名叫红拂,白莲教起义军叫红巾军,富婆的豪宅叫红楼,农民起义女将军叫红娘子,武术有红拳,新石器时代遗址在红山出现,佛教有《红史》,酒又叫红友,红颜穿红装红叶题红诗。绕一圈,找着了,大致说,“红色中国画”是主要使用毛笔和墨,在宣纸或绢等材料上绘画,绘画内容和形式上比较激烈、热血、酷热、骚动、尖锐、新潮、时尚、艳丽、繁华,完全脱离了中国画这一画种固有品相、风格、程式的一种画。
  到本世纪,读者有福了,当年只能参观不能拥有的“红色中国画”(以下简称“红画”),现在可以拥有了。从拍卖行真真假假的画到拍品图录,从互联网到纸媒体上虚虚实实的宣传,从不义国营机构到不才画家的吆喝与丢卖,从寡廉鲜耻的本人到不肖子孙的钻营与投机。如果从投资角度说,“红色中国画”能成为一个新经济的新增长点。如果从艺术收藏角度说,价值不大,因为艺术收藏是要“养人”、“养眼”的,“红画”不养人,不养眼。投资不同,投资只问利润大小。道理大家都明白,只看拍卖场中“红画”价格就知道。假设,一个市场经验不足,艺术眼光也还须增强的投资人士,投资“红画”最佳途径肯定不是拍卖行,而是想法从作者或其后代手中获得。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好的作品,都被有关机构收藏了。或者,即使以《著作权法》来评定,著作权也是一头雾水。另外,买到“假货”的概率一点也不比买日用品的概率低。我的实话是,我对假货太多深感悲观,包括一切中国画。有那么多名流、官员、巨富一点附庸风雅的基本知识都没有,又有那么多巨富、官员、名流故意知假买假(卖假),打死他他也不相信那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等等是真的,他还买(卖)。齐、徐、李尚可仿冒,傅、陆二位,傻瓜都看得出,仿冒绝对不行。
  我悲观中的乐观是,不要紧,相信科学。也许多则100年,少则三五十年,会有一种仪器发明出来,对中国画真假的检验,像验DNA一样简单,对纸、墨、颜料、印泥的检测,精确到年,或月。齐白石逝于1957年,检测下来,凡1957年之后的齐白石,都是假的。简单,省事。从此,家属不用跟专家打官司,永远也不再有北京的专家说是广州的专家说非,从此家属也无法吃爹吃丈夫吃一辈子,从此专家可专心干点学问——假如他有这个能力的话。所谓鉴定权威不是人而是被人操作的仪器,甚至仪器也不用人操作,是个人都有私心,完全由电脑干这工作。到那个时候,现在投资的真“红画”(假定命好,撞上了)一定是优质资产,这样说的逻辑是:对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研究工作,已如火如荼展开,莫说真迹,印刷品都洛阳纸贵。假定不小心投资了假画,也好啊!为何在中国的那一历史阶段中会产生出这种假画,以实物原件为准进行研究,卖与博物馆,假如假画上的假矿物颜料、假植物颜料、假墨汁已经变质,污烂,脱落,那就更有价值了。“坏事变成好事”了,不亦乐乎!
  下面介绍8幅“红画”。我有意不说著名的,因为话太长,短了说不好。这8幅作品选自1974年10月“制版印刷”的《空军美术作品选集》,作者名与作品名依原书标于图下。必须声明,这8幅作品是我认为很优秀的“红色中国画”。不选别的,另一原因是,当时空军,还有其他军事机关,其美 术创作力量是最强的,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当时“普遍水平”中的最佳创作。这可作证据证明:“红画”,军人创作最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里面出“红画”。
  《迎接新战斗》,一串巨大炮弹的造型,使画面活了。只看那画上题字,就知是“红画”,不能用笔墨来评价。人物英俊,甚至娇媚(男生女相,贵不可言。作者也许是无意的)。
  《牛娃在天上》,多好的画名啊!搁在今日,这都是CCTV春晚小品的优秀台词。空军的骄傲溢于言表。这种作品没有成为“杰作”,恐怕是缺少了“诗外功夫”。此画同当时美术权威部门的人物的涂鸦之作相比,好多了。
  


  《互教互学》,以上三张画,人物的脸,无一例外,都美得像女人。这样练开飞机,我开眼界。人物衣服,技术上处理得不好,渲染得太平实。
  《夜航备灯》,此图为证,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用马灯(又叫风雨灯)为飞机导航。马灯烧煤油,我用过,闻着特怀旧。人物张着嘴,不是唱歌,那是向马灯的玻璃罩哈气,为了擦得更亮——传神细节,已经失传。
  《长城》,空军画陆军,只能“写意”。这么大的炮,哪里是人拉的,即使用人拉,绳子如何在炮上固定,何况还要在山上拉。
  《抓飞贼》,“美蒋”飞机常到我东南沿海领空来,在20世纪60—20世纪70年代,是真的,被打下来,被抓,也是常有的。该画使我想起20世纪90年代末,海南击伤一架美国侦察机的事,我想起当时的中国人民的愤怒来。该图将愤怒表达得很准确,扁担都成了老奶奶的武器。
  《长大我也去农村》,我喜欢小孩手牵着的红色拖拉机玩具,以及踮着脚比高的神态。
  《<中国人本>在德展出》作品
  《在列车上》,看这些人的脸,“一团和气”,把衣服换成古代样式,那就是“福禄寿”三星高照图。破四旧破干净了,家中要贴这种样子的“三星高照图”,不破四旧了,四旧回来了,家中敬“福禄寿”三星再加观音、财神。一团和气和和美美美满吉祥吉祥如意。
  让我来引用《南方都市报》2006年5月19日和20日的文图结束全稿,我在这两天撰述本稿。19日报道,《<中国人本>在德展出》,报道图为“参展的作品之一”(原缺作者名)。对此“标本”照片,我有很多话说。同时我想到了对“红画”研究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对“红画”投资、收藏的当代与未来价值,等等。5月19日《京华时报》报道,《<毛泽东像>油画估价百万拍卖》(此画后被撤拍,编者注),假如博物馆真如网友所议花100万一120万(或更多,是500万,1000万,或真如网友所议,13亿每人出1元拍下来放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拍下他的画像,他愿意吗?
其他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拍卖市场上,苏富比、佳士得、伯汉斯、纳高等拍卖公司都曾上拍过很多清代瓷茶壶,其中以清乾隆和嘉庆时期官窑的茶壶价格最为耀眼。特别嘉庆时期的,目前有统计的清代瓷茶壶拍卖成交前10名中,嘉庆朝的占有绝对优势,上榜6件之多,成交价位紧步乾隆一朝之后。嘉庆时期的御题诗文茶壶数量最多。本月8日,北京东正即将上拍一件起拍价75万元的嘉庆绿地开光粉彩缠枝花卉纹御题诗茶壶(见图一),此壶高15.5
期刊
浙江保利2006春季拍卖会于4月19日在杭州华辰国际饭店成功落幕,本场拍卖分华人西画、当代油画、中国书画三个专场,拍品500余幅,成交总额1300余万元。  华人西画专场102件,成交率83%,成交额849.4万元,其中蔡亮作品成交率100%,成交额330.3万元!华人西画专场中,成交价超过10万的19件,吴冠中《风景》和涂克《漓江新秀》均以60万元成交,潘鸿海《窗台上的猫》以50万元成交。最引人
期刊
南宋官窑瓷器举世闻名,其制瓷工艺和瓷器质量在宋代各大瓷窑中是最好的和最珍贵的。文献记载:南宋官窑分修内司与立郊坛下官窑,北宋灭亡后,宋高宗南渡偏安,经多次迁徙驻跸,在绍兴八年(1138年)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坦斋笔衡》有“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宫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的记载。  事实上,在修内
期刊
张政烺(1912.4.15—2005.1.29),山东荣成县崖头村人,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进入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抗日战争后期曾兼任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委员。从1946年开始,张先生受聘到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授,同时在清华大学兼授中国文字学,还担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会委员。195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部文物局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考古工作
期刊
太平洋2006年春拍将于6月24-25日在京瑞大厦开槌。6月21-23日进行预展。共推出中国书画、瓷玉珍玩、中国油画三个专场,拍品约700余件,均是公司本着精、准、严的原则筹备而得。  中国书画专场涵盖古今,尤以近现代和当代有实力的书画家为重点。主要汇集了刘海粟、溥儒、李苦禅、张祖翼、吴谷祥、赵云壑、冯超然、萧建初、王心竞、申时伽、郑乃珖、陈子奋、关山月、黄永玉、王雪涛、白雪石、徐希、何家英、贾又
期刊
近年来,中国古典家具迅速走红。古典家具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因此受到人们的追崇。今年5月2日在“崇源国际(澳门)首届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套十扇清康熙御用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绘大屏风以8050万元被拍卖,即为一例。  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目前主要是指明清两代的珍贵材质的家具,也包括民国时期的红木与柚木家具。为使收藏者更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古典家具的知识,本人推荐以下书目,以供参考。  1、《明式家具珍赏》
期刊
清代是中国文房用具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材质丰富,造型各异,沿袭旧制而有创新,特别是内廷御用制品,选材名贵,制作考究。其来源一是内廷造办处砚作募选各地名工巧匠,专承制作宫廷用砚;二是按宫廷式样交江南织造、江苏织造承办制作;三是由各地官员按年例进贡,每年进贡数额可观。其材质以端石、歙石、洮河石、松花江石、澄泥等为主。御用砚品往往配以髹漆描金盒、玳瑁盒、匏制盒、紫檀木嵌玉盒等,装潢精美,颇具宫廷特色。  
期刊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上,胡若思先生是一位矫然不群的大家。他工书法,能篆刻,好诗文,精鉴别,兼通琴曲,擅剑术;于绘画则人物、走兽、山水、花鸟、各种画科不无擅长:重彩、水墨、精严、精放,各种技法无不精诣。他9岁从张大千学画;13岁随师东渡扶桑,举办童年个人画展,声名鹊起,时誉为神童。14岁时的作品《匡庐瀑布》参加比利时世界艺术博览会获得金奖。如此的经历,足以媲美宋代《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  胡若
期刊
4月,香港苏富比、北京匡时、中贸圣佳、中诚信4家公司率先敲响了今年春拍的槌声,4家公司的专场涉及到了当下市场的各个艺术品门类,成交情况代表了市场的大致走向。从他们的拍卖实情来看,人气一如既往的高涨,但真正参与举牌的买家出手明显谨慎了很多,虽然成交的比率整体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单件作品的成交价位80%都在估价范围内,这一情况明显昭示着今年春季大拍的主调子将在理性中进行。抛弃喧嚣,还原市场的本来面目
期刊
天津国拍2006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定于6月19日-21日在天津友谊宾馆一楼大宴会厅举行。届时将推出《中国书画》、《中国油画》、《紫禁钩沉》、《珠山掇英及瓷玉》、《文玩清供及古董》五个专场,以“真、稀、孤、精”为特色的拍品近千件,有在国内外著名拍卖行多次露面的宫廷旧藏,有著名藏家贡献的至爱之物,有书画、美术大师级人物的经典力作,有升值潜力巨大的御用精品。此前部分精品分别在香港、北京进行公开展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