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8102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4例剖宮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均采用一次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的病理分析与术前的诊断相符合,镜下见腺体分化良好,在术后半年进行随访,无复发患者。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可以剖宫产后腹壁瘢痕肿块、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为诊断依据,另外手术切除病灶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复发,是该病最佳的治疗手段。
  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类较为常见,但又较为特殊的内膜异位症[1]。该病病灶多存于腹膜和盆腔脏器,而且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该病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本研究就以我院收治的14例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对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4例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者年龄27—40岁,平均年龄(31.5±2.8)岁,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发病潜伏期是9个月—7年,平均发病潜伏期是(4.1±1.9)年。其中有10例在剖宫产后2年之内发病,占71.42%,有4例在剖宫产后2—5年之内发病。1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在剖宫产术后其腹壁切口瘢痕产生疼痛,且在经期之前或者经期的时候疼痛加重,在月经之后疼痛减轻或者消除;有4裂患者在剖宫产后的腹壁切口处无明显疼痛。所有患者在腹壁切口处均有大小为1.2—3.4厘米的外形不规则、质地较硬、有压痛感且较为稳定的肿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后无特异性特征。超声显示肿块为形状不规则、边缘有毛刺,直径为0.9—3.0厘米,均在皮下脂肪层,其中有4例肿块表现为低回声结节,没有血流信号。
  1.2方法
  1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病灶周围0.6cm正常组织进行锐性切除。在手术中进腹患者5例,对盆腔未见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探查。由于切口范围广泛,所以有11例患者采用褥式缝合,3例患者采用补片。
  1.3临床诊断标准
  对14例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有:切口部位结节、肿块;腹部剖宫产史;肿块因为月经的周期性渐进疼痛关系。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4例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灶均采用一次手术切除,在术后的伤口愈合较佳,术后的病理检查,均与术前诊断一致,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镜下见异位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其腺体分化良好。在手术后半年进行随访,没有出现复发患者,有1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3.讨论
  3.1发病机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腹内膜、宫体肌层之外的其他部位,而出现的疾病,该疾病的高发人群是生育期妇女,在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当前,该疾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包括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种植学说等解释不同部位内异症的出现。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据国外的统计报告为0.04%—0.17%[3]。其原因与手术操作有很大关系,在手术时腹壁切口的创面,为子宫内膜种植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子宫内膜在子宫切开的时候就会散落在创面上,所以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较支持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3.2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依据主要有患者剖宫产后腹部瘢痕处肿块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的临床体现,以及超声诊断。根据对14例患者在剖宫产后的临床资料显示中可以看到,有10例患者,占71.42%,在经期前和经期时出现周期性渐进疼痛,而B超均能显示低回声、混合回声包块。而由于腹壁内异病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体内技术以及各种因子表达的影响不大,所以CA125检测不能作为判断改正的依据[4]。另外,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式中,手术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较为良好,因为有学者证明有患者在连服5月的避孕药后,其肿块都没有明显的缩小,且复发可能性较大。根据本文对14例患者术后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以证明,手术治疗是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范莲,李燕玲.剖宫产产后并发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治疗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69-71.
  [2]李艳凤,贾万伟.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临床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3,22(9):703-704.
  [3]王飞,龚萍,何钒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针吸细胞学诊断[J].现代医学,2012,40(6):679-681.
  [4]邓姗,冷金花,郎景和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预测补片的可行性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40(4):364-368.
  作者简介:
  陈科名,(1975-08-10)女,汉族,四川巴中市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巴中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部医生,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3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选同期接受剖宫产术并未出现肠梗阻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办法对相关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结果:既往腹部手术史(OR=1.82)、急诊手术(OR=2.31)、孕妇产后出血量(OR=1.24)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应对措施。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做血常规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总体发生率达15.0%,并且随着孕周的增加,患者发生贫血的概率也增加,到孕晚期时最为严重。结论:孕妇应当实施预防性补贴,最好在孕后12到17周开始。  关键词: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较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8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原腹壁横切口,观察组为原腹壁纵切口,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在胎儿窒息率、切口愈合不良与术中粘连率,观察组均少于對照组,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采用腹壁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消糜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妇科确诊的86例宫颈糜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分别给予微波治疗和消糜栓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79.1%),且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微波治疗前给予消糜栓(生产商:修正药业集团通化市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9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5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行中医的治疗方法,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
期刊
摘要:产后出血目前仍是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是产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在预防产后出血中至关重要,WHO推荐所有产妇在第三产程使用缩宫素作为子宫收缩剂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常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3种给药途径,本文通过对不同途径给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效果优于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关键词:产后出血;第三产程;缩宫素;给药途径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价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典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8例。结果: 本组8例全部止血成功。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效果满意,无不良并发症。结论:B-Lynch缝合术操作方法简单,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临床效果确切。  产科出血是产科最严重的并發症之一,而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的首位,仍然是目前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的妊振合并症、 并发症及其对分晚和围产儿的影响 以便及早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并正确处理 以期获得良好的分婚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1755例高龄孕产妇和14405例同期非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胎儿结局子方面的差异。结果: 高龄孕产妇发生率12.19% ,其妊妇科肿瘤、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并发症、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宫腔纱条填塞)与研究组(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红蛋白下降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对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对所有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分析7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经2个化疗周期的治疗后,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分别为37.14%、42.86%、14.2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