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好课文”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本身的任务决定语文教学首先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读的训练。学生通过读书理解课文,读出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道理,并进行体验,进而转化为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如何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读好,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读中得到有效发挥呢?我本人的体会如下:
  
  一、读通
  
  要想读懂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读通。在初读课文阶段,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以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正文前的预习及课后练习为依托,自读自得,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对于一般性问题,师生即时解决,跟课文中心联系较紧密的可留到深入学习时解决。在初读过程中,学生自主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读懂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以最能表现文章思想感情的重点词、句、段为突破口,联系全文内容展开教学,是读懂课文的有效途径。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就可抓住“纹丝不动”这一重点词语,让学生画出描写邱少云潜伏表现的语句,反复研读,从而认识到:邱少云在隐蔽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严守潜伏纪律,做到了纹丝不动。
  学生通过读、画、议、谈等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读懂了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同时训练了学生多种语文能力。
  
  三、读好
  
  我们学习课文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更主要的是理解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所以,我们不仅要把课文读流利,更要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成功地创设语文情境,突显文中之情、文中之境和文中之象是读好的关键。
  1、移情。在教学《难忘的一课》一文时,我先播放了《七子之歌》,然后让学生说说喜欢这支歌的什么。在学生的回答中,自然就激起了学生期盼回归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师再用一段声情并茂的话加以渲染,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此时,课文虽未展开,爱国之情却悄然进入学生心中。
  2、化境。“化境”首先是“化入”之意,指让文字情境化入自己心中。其次是“点化”之意,即情境在心中形成能够伸展、活跃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奠定基础。
  教学写景的文章,可采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好。如:《桂林山水》一课,就可让学生闭目遐想文中描绘的一个个意象,把山和水的颜色、形状、情态连接为一幕幕活动的镜头,进而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就能品出“文中情”,悟出“文中味”,回味出文章的余韵和余意来。
  3、以“演”促“读”。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采用表演的方式,进入特定的情境,以演促读。如:《狐假虎威》一课,可让学生以小动物的身份分角色表演读,在表演读的过程中,学生消除了读书的枯燥乏味,摆脱了课堂的束缚,获得了课堂的自由。学生表演得维妙维肖,读得兴趣盎然,自然就读到位了。
  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入情入境,再加上师生的及时评价,让学生思考评价读得好或不好的原因,把内容的理解和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利于学生读懂、读好。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使读贯穿课堂始终,力求用多种方式读。读的面要大,读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言精髓,以及言外之意。
其他文献
在少年儿童从事各项运动的训练阶段,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耐力素质的训练,主要以发展体内有氧代谢能力、增加身体内氧储备和能量储备、提高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为主。训练手段可采用慢、快的问歇跑,持续慢跑,速度游戏等,借以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发展耐力素质,为发展速度、力量等素质奠定基础。    一、在实际教学与训练中如何合理地安排和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    实践证明,在一堂课中,通常把速度和力量安排在
期刊
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理念已经深入课堂教学阵地。体育学科的教学与训练对于积极响应并实践新课改理念责无旁贷。体育教学与训练也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实践的自主学习精神与意识,这样更能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水平与质量。新课改理念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提供了理论支持,使体育教学与训练更趋向科学化,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又是新课改理念的前置操作平台。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总结,本人有些心得与感悟,现就“单杠悬垂屈伸上”教学
期刊
课堂设问就是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置问,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地理教材实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多层次的问题。以下是对地理课堂教学中设问方式的探讨:    一、创设情景    教师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直观性强的特点,利用图片、音像、模型、景观等教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形真、情切、意远、思趣
期刊
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那么,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有何具体作用呢    一、多媒体计算机是历史教师得力的助手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历史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是学生获得理性认识的重要条件。传统教学一般利用课本插图、历史挂图或幻灯演示,但这些手段缺乏动感、不够直观和形象,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却可以克服这些局限性。首
期刊
二十世纪产生了一次对人类历史具有变革性意义的互联网信息革命。这次革命将本来已经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多功能的交互、方便的使用为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平台和资源宝库。校园网络及电脑教室的建立,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去获取知识,也使他们有机会在英语的海洋中汲取营养。  计算机辅助教学融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科学,不仅具有容量
期刊
今天,信息技术正快速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构建起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开发为英语学习创造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和前所未有的空间,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在中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已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作为教师,首先应提高自己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方法、各种教育策略等,争取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下面,笔者就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讲话中指出:“学校和教师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负
期刊
一、“好课”不必面面俱到     熟悉中小学教学的人都清楚:一堂“好课”,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教师们除了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处理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看的往往也是这节课各个环节是否具备、“起承转合”是否连贯。因此,许多教师在上示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教材过渡、课堂小结时设置悬念,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识欲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悬念 设问 历史课教学 注意力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潮或矛盾冲突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就会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吸引你继续听下去。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称之为“悬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以前,孩子的责任心可在兄弟姐妹之间的活动中得到培养,例如:由哥哥或姐姐带弟弟妹妹,就是一个有关责任心的问题。当弟弟妹妹受到欺负时,作为哥哥姐姐们就会站出来对弟弟妹妹进行保护;弟弟妹妹也有一个服从哥哥姐姐的责任。在兄弟姐妹构成的一个“小社会”中,每个人都担任一种角色,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孩子们逐渐地建立起一定的责任感。当前,许多家庭对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