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凝心聚力决胜脱贫攻坚战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祥云县在脱贫攻坚中,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立足县情,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实施“七个一批”,全力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齐心协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努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或许是司马相如文采非凡,又许是张骞的见闻说得动人,“西南夷”的风貌不觉间留在了汉武帝的脑海中,他好像看见了那个水草丰美、民风淳朴的地方。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正值鼎盛,国运昌盛、如日中天,一片繁荣景象,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豪情万丈欲拓展大汉疆土。他经常在宫中向西南遥望,有一天,梦见西南天边飘过一朵祥云,汉武帝感到这是“吉祥之兆”,于是,便派使者追寻“彩云”的踪迹,一直追到今大理祥云县,驻留多日,发现蓝天之上的彩云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便认为已到了“彩云”的尽头。使臣找到这个地方后,“還报天子,天子大悦”。
  由于梦里彩云南现,汉武帝称此地为云南。此后,汉王朝便在祥云的云南驿首置云南县。这样,该地始起名为云南。后于1918年,因省县同名这里被改称“祥云县”。
  祥云是当之无愧的“彩云故里”,这里有“云南驿”,其名保留了2000余年的历史,从公元前122年至今的2000多年间,当地有史可考的“彩云南现”不下10余次,盛有“彩云之乡”的美誉,形象地概括并展示了祥云大地的美丽、富饶、神奇、多彩。
  然而,3个贫困乡镇、21个贫困村,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5788户、20272人,贫困发生率4.5%……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片令人魂牵梦萦的福瑞之地,和今天的中华大地大多数地方一样,贫困,依然是摆在当政者面前最现实和严峻的问题。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动力。祥云县是省级贫困县和云南全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作为2016年云南全省12个、大理全州4个脱贫摘帽县份之一,中共祥云县委、祥云县人民政府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担当起扶贫攻坚历史使命,推进扶贫攻坚精细化管理,以实施“七个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改善基础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普惠金融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为抓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积极实施整乡推进、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专项扶贫战略,力图不遗漏一户贫困户,精准识别定点“滴灌”,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群众幸福路。
  创新机制精准扶贫
  “我家今年最大的喜事就是建新房,政府还扶持种植和养殖业,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祥云县下庄镇大仓村委会贫困户罗建文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他家6口人挤在破旧的老宅里,收入仅靠2亩烤烟和几亩林地。政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他家获得补助6万元、贴息贷款6万元,自己再筹一点,新房就这样建起来了。
  大仓村是下庄镇的两个贫困村之一,据悉,2015年以来,全村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1 亿元,实施了2000多亩的土地整理及水利配套设施项目,进行了环村公路、幼儿园、综合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劳动力转移和种植培训。2016年栽种1200亩冬桃、300亩红梨,套种辣椒1500亩,增收700万元。
  中共祥云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来抓,紧紧围绕2016年脱贫摘帽目标,创新贫困户识别方法,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农村低保户“两户合一”,精准确定扶贫对象,做到“把贫困的群众找出来,用最好的政策帮扶”,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目标。2016年,祥云县在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对象精准且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农村低保标准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将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的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的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全县“两户合一”2678户、4475人,推进了精准扶贫。
  要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关键还是要用心、用情、用力。在祥云县各乡镇各村都有着这么一班人,他们摸实情、搞调查、抓项目、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讲话精神,在脱贫攻坚中带领贫困群众闯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我们积极构筑‘县委政府统筹、各部门集中投入、乡镇为主体、村组为单元,上下连贯、左右协调、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中共祥云县委书记王正林介绍,县委、县政府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向县委、县政府立下了军令状,35个县级部门递交了整乡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整合承诺书。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祥云县2016—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祥云县脱贫摘帽实施方案》以及发展产业、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改善基础、发展教育、普惠金融、社保兜底“七个一批”专项工作方案和21个重点企业挂包、移动信息化建设等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七个工作小组。健全脱贫攻坚精准督查机制,由县处级领导带队半月一次开展督查。下庄镇、普淜镇、鹿鸣乡整乡推进项目现已全面完成。实施35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搬迁农户290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98户,同步搬迁户710户。形成了乡村旅游型、扶贫综合开发型、重点项目拉动型、“空心村”整治型、集镇拓展型五种模式。全面实施发展产业、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改善基础、发展教育、普惠金融、社保兜底“七个一批”政策措施。
  措施上墙、内容上墙、目标上墙……在各乡镇扶贫办、村委会办公室都能看到,墙上醒目的张贴着各乡镇、各村脱贫攻坚的示意图、工作动态、贫困户信息、作战图等。在这些大栏目下,脱贫措施、产业信息、工作目标、贫困户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帮扶责任人一目了然。
  干部们心里都有一张地图。有多少贫困户,今天要到哪户?哪户家里是什么情况?怎么干?他们心中有数。祥云县各级部门采取“挂图作战”方式,明确精准扶贫对谁扶、由谁扶、怎么扶,使各项帮扶措施及落实情况一目了然,确保扶贫工作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使脱贫摘帽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祥云县人民政府县长黑尚锋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开展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回头看”工作,确保做到识别精准;要强化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确保资金投向精准;要足额兑现产业扶持资金,做到产业扶持精准;要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建设,确保项目实施精准;要抓实整乡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实行挂图作战,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
  完善政策机制,创新扶贫方式,整合扶贫资源,强化工作措施,立下军令状,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祥云县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立足县情,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确保“六个精准”,实施“七个一批”,全力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齐心协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努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因势利导完善基础设施
  夕陽西下,祥云县下庄镇大仓村委会的东村易地扶贫搬迁点,上瓦、粉墙、装门窗、打院墙……忙着为新房收尾的人们干劲冲天。村干部指着新房说:“这一片有21户,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部分贫困户已经喜迁新居,全村户户有房有业,日子差不了。”
  大仓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约30亩,计划投入资金1000万元,安置农户5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7户。为了保证安居房的建设质量,村里还成立了建房理事会,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监管和原材料的选择购买,并聘请县监理公司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管。建设模式采取统规联建的模式,由政府统一规划,农户自己联合实施。项目建成以后,将实现“厨卫入户、人畜分离”,真正改善群众的居住及生活环境。
  “吃水基本靠担,生活基本靠田”是祥云县贫困山区农民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祥云偏远山区群众脱贫问题的重大举措,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工程。”王正林告诉记者,祥云县抢抓中央和省州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扶持的良好机遇,围绕2016年退出省级贫困县,2018年全县贫困线标准下的2615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整合农村危改、交通水利、产业扶持等方面的资金9亿元,完成3千户、1万人以上和30个以上安置点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让贫困群众住有所居。
  祥云县因地制宜,稳扎稳打,通过建设示范点,探索搬迁安置模式,推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
  为了让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祥云县围绕“挂包帮”和“转走访”的工作目标,按照“实施一个搬迁新村、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奔小康”的要求,本着尊重历史、突出特色等理念,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生态、传承历史、科学规划”的原则,把扶贫解困作为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瞄准主战场,打好攻坚战,科学谋划,精准发力,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以易地扶贫搬迁、空心村改造和重点项目建设搬迁三种模式结合起来,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中提升工作水平,使党建和扶贫“双推进、双促进”,推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跨越发展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良心工程。王正林反复叮嘱祥云县各级干部:“我们要把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使农村的住房条件、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有一个大的改善和提升,拥有好环境、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如今,平坦的水泥路从县城修到了家门口,既方便大伙出行,不少大货车还开进村里来收秋豌豆、秋蚕豆,我们山区群众不但种秋豌豆、秋蚕豆赚钱,帮人摘秋豌豆、秋蚕豆也挣钱。”一大早,准备外出就近务工的祥云县祥城镇毛栗坡村段莲菊背起箩筐,边走边乐滋滋地数说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桩桩开心事。
  群山环抱的毛栗坡有“高寒山区”之称,村民所在地是一个祥云县海拔最高的一个山区行政村。多年来,因交通不便群众出行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改善道路交通基础配套设施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
  常言道:“若要富,先修路。”修公路是山区经济发展的渠道,也是脱贫致富的路径。祥云县围绕扶贫攻坚总体工作目标,抓基础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贫困村、贫困乡镇为重点,全面实施道路硬化项目建设,抢抓楚大高速公路扩建、宾南高速建设和楚大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在线路走向、出口及连接线规划方面,向省州相关部门汇报协调,把贫困乡镇、村组“串联”起来,凸显贫困乡镇(村)交通区位,依托交通要道规划产业,带动经济发展。通过系列道路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不仅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并且还联通和培育了市场,极大地推进了脱贫致富进程。
  历来有“山大缺柴砍,箐深无水淌” “干坝子、老旱区”之称的祥云,十年九旱,农业发展历来受干旱缺水的制约,一些地区因此致贫,不少群众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给扶贫攻坚带来不少困难。“3个乡镇、21个村之所以贫困,与缺乏水资源和基础设施薄弱有一定关系。”黑尚锋向记者介绍,祥云县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中,找穷因,拔穷根,以新思路治水,用新理念扶贫,针对干旱水和基础设施薄弱造成的贫困,因势利导兴修水利,精准发力点面开花,促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建、拟建、规划项目按部就班地平稳推进,增强了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带动贫困地区稳步发展,增强了精准脱贫的硬实力,为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祥云全县有3个贫困乡镇、21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788户20272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为4.5%,脱贫任务较为艰巨繁重。对此,祥云县找准“穷在水上,根在林上”的致贫原因,围绕“立足生态、兴修水利”的工作定位,把扶贫攻坚和水利建设相结合,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抓紧抓实,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政策,制定措施,推出加速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加快水利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脱贫攻坚和水利基本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吹响脱贫致富冲锋号,绘就水利建设发展蓝图,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不断推进扶贫攻坚工作进程。   为实现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7400人的减贫计划目标,祥云县创新工作机制体制,加快水利建设步伐,结合脱贫攻坚及各项基础建设工作的开展,多方筹措项目资金投入水利建设,不断推进清水河水库工程、大理祥云青海湖二期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村河防洪治理项目等几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促使在建水利项目有序推进、拟建水利项目进展顺利、规划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牢了扶贫攻坚工作的基础,将“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脱贫功能,通过增强内生力和“造血”功能,切实帮助贫困户实现“蝶变”脱贫。
  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正在村村寨寨发生着——盏盏太阳能路灯点亮美丽村寨;条条平坦的公路连接着幸福生活,生机勃勃的特色经济绘出各族群众的甜蜜生活画卷。
  构筑精准扶贫滴灌管道
  仲秋时节,踏上祥云这片收获的土地,稻香、烟黄、核桃树下果实累累……弥漫在山乡的喜悦中,一处处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甩掉贫困帽的脱贫攻坚场景令人感奋与欣喜。
  精准扶贫,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外部支持与内在动力需要和谐统一。而脱贫致富,最终要依靠贫困地区的自身发展来解决,要依靠产业的“造血式”发展来支撑。
  基本生活保障了,让贫困户“钱袋子”鼓起来,才是硬道理,脱贫才能实现真脱贫。祥云县多措并举,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步步为营,下好扶贫棋局。
  群众要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必由之路。祥云县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扶贫开发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重点村建设、信贷扶贫、产业扶贫等项目为平台,推进产业化扶贫、连片扶贫,产村相融,为贫困群众架起致富桥梁,在贫困户门口摘“穷帽”。
  紧紧围绕2016年退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目标,针对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祥云县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瞄准建档立卡户,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点来抓来落实。
  面对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等情况,祥云县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体制,切实抓好“七个一批”工程,着力在“精准”上下功夫,确保减贫计划全面完成。按照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思路,发挥现有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导贫困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山区以种玉米为主的低效农业生产模式,在抓好烤烟、蚕桑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坚持因村因户施策,着力培育红梨、中药材、冬桃、花椒、辣椒等特色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同时,注重发挥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发展鸡、山羊、生猪、肉牛等养殖项目,确保贫困群众在生产经营上实现稳定增收。一年来,由乡镇、村组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统一采购种苗发展花椒3000亩、冬桃3000亩、红梨4000亩、辣椒1200亩。对贫困户自主发展并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每户2000元和3000元的财政专项扶持补助。对贫困户发展秋豌豆种植每亩给予200元籽种补助,每户可增收约4000元。兑付2015年脱贫户产业扶持资金423.9万元,2016年脱贫户产业扶持资金512.2万元。立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安排扶持资金280万元,带动贫困户发展山羊、生猪、肉牛养殖和中药材种植等。针对暂时缺乏肉牛养殖条件的贫困户,与专业合作社签订“寄养托管”协议,通过“藏牛于社”,让自身无力发展的贫困户至少有一项新增收产业。贫困户经营性收入不断增加。
  依托祥云县工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的优势,动员企业更多以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形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飞龙公司成立了裕龙劳务派遣公司,龙云公司等32家企业挂牌设立贫困户就业办公室,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320个长期性就业岗位、2200个以上季节性用工岗位,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长期性、季节性用工3073人次,就业人员人均年增收3万元,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全县共转移建档立卡户4511人到县外就业;计划职业介绍推荐就业1022人,已推荐和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255人就业,全力帮助贫困群众通过转移就业脱贫致富。贫困户也有了工资性收入。
  结合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需求,积极鼓励自主生产效益较低的农户,依法、自愿、有偿开展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和农村劳动力有效分流,达到了企业与农户“双赢”的目的。祥云县累计向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10.68万亩,其中建档立卡户1914户流转土地2337.2亩,土地租金收入达173.61萬元。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缺少发展资金的问题,祥云县充分利用金融扶持政策,发展金融脱贫一批,在争取到国家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3亿元的同时,还争取到贴息贷款4亿元对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每户给予5万元的贴息贷款,助推一大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加大“三丧失”(丧失劳动能力、丧失经济来源、丧失脱贫基础)特困群众救助力度,每年由县财政和社会捐款的方式拿出430万元,对“三丧失”特困群众实施基本生活兜底保障。
  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增加群众收入,祥云县把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创新“党支部+银行+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金互促”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对有扶贫贴息贷款意愿但又缺乏产业发展路子的贫困户,通过村级党组织牵头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将贷款入股给有实力、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企业在贷款期间负责承担财政贴息外的利息,到期后返还贫困户本金,优先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难和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熊丕德是东山乡干海村四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生活,由于自身多病及供两个儿子读书,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的。他从县信用联社得到5万元扶贫贷款后,毫不犹豫地将贷款入股到村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随即就领到了一年的分红3000元。   “5万块贴息贷款,我们一分利息都不用付,入股后每年可以有3000元的稳定收入。而且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说到这里,熊丕德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产金互促”示范点建设中,祥云县选择了龙云公司作为实施主体,用好用活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目前,已有821户贫困户将产业扶贫贴息贷款4105万元入股龙云公司,386户贫困户将产业扶贫贴息贷款1930万元入股飞龙公司,每户每年获得红利不低于3000元。禾甸镇大营村通过与温氏公司合作建立肉鸡养殖合作社,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鸡苗、统一鸡舍、统一投放、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统一营销),全村155户贫困户使用财政扶贫资金购买鸡苗入股到合作社,通过“带鸡入社”,在双方商定年限内分红,有效地解决了市场、销路、技术、防疫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沙龙镇7个村和刘厂镇东甸村针对土地大量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的实际,资本化运作财政产业扶持资金,统一入股给辖区内企业,折股量化给贫困户并保底分红。贫困户有自己发展需求的,企业负责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还有了资本性收入。
  此外,祥云县本着扶贫先扶智的原则,充分发挥祥云一中、祥云四中、祥华中学系省一级高中,祥云职中是国家级重点技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有利契机,大力实施教育脱贫计划,引导贫困群众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受教育水平,让贫困群众通过教育摆脱贫困,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愿望。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路通了,水通了,贫困户们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基本生活有保障了,“钱袋子”也鼓起来了,这一幕幕散布山乡的脱贫攻坚场景,折射出祥云县委、县政府不忘初心,以党的宗旨为己任,想方设法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的担当;展现出干部群众勇毅笃行、驱散贫困阴影的精气神;更让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祥云答卷”真切生动而又充满希望。
  突出帮扶贫困少数民族
  “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民族工作的重大政治要求。近年来,云南祥云县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目标,把推进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推进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进程,赢得了民意、民心,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营造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扶贫工作实际,祥云县在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紧紧围绕“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要求和目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结合区域性、局部整体性贫困情况,采取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户实行“七个一批”精准脱贫的方式,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对有劳动能力缺少资金、产业匮乏的1113户2851人少数民族贫困户,按照因户施策的原则,采取省州县部门挂钩帮扶到村到户的方式,给予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帮扶,精准扶持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同时,对居住地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基础设施配套难的少数民族,采取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方式,在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使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户中有安全稳固住房需求做到全面覆盖、安居到户,在实施整乡推进工程中,精准脱贫有条不紊。
  仅在2013年至2015年间,就争取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项目6个,争取到项目资金620万元,相继在沙龙镇沙龙村委会水涨地自然村、普淜镇黑苴村委会八甲地、祥城镇城东社区、东山乡大古者村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项目,在云南驿镇云南驿自然村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建设,在米甸镇完成民族团结示范乡镇建设项目200万元。同时,抓住省州领导及部门挂包帮扶的机遇,全力打造下庄镇大仓、鹿鸣乡龙水、普淜镇八甲地等易地搬迁扶贫综合开发示范点
  通过项目的实施,祥云县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逐渐实现了“八有(有稳固住房、有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电视、有路通自然村、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医疗保障、有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五无(无重病人、无重度残疾人、无住危房户、无重灾户、无辍学儿童)一超(年度贫困户家庭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2855元)一受益(贫困户享受到扶贫项目和帮扶政策的支持而受益)”。同时,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民居建筑,改善项目村、社区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培植等方面打造出亮点,为全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中,祥云县整合扶贫资金,着力解决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路难行、水难引、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夯实发展基础。针对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差、矛盾纠纷多等问题,多次深入项目建设村召开村组干部会议、群众会议,帮助村组理清发展思路,探索符合村情的发展路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村规民约,实现民主管理,促进项目建设村向健康文明发展。同时,突出民族村的特色,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扶持群众增收项目,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方针政策,提高村民民族团结意识;突出文化建设,重视群众文化活动,发掘民族文化底蕴,弘扬民族文化,使项目建设村呈现出产业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使之成为全县促进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典型。
  祥云县在推进民族示范区创建与脱贫攻坚进程中,本着转移就业脱贫一批的原则,对缺技能的1201名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开展就业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按照改善基础脱贫一批的要求,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少数民族示范乡村建设、整乡整村推进项目为抓手,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00万元,着力推进道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思路,对家庭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教育帮扶,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初中寄宿生生活补助按1250元标准进行资助,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等化水平。
  在此基础上,普惠金融脱贫一批,发挥金融扶贫支持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易地搬迁贷款、到户贴息贷款、项目贴息贷款等政策,以“村级党组织+合作社+产业(企业)+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新模式,将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户纳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入股社员,筹集产业发展扶持資金作为本金,入股合作社,每年按照预期效益加股金成本进行折算分红、股权分红,12个少数民族村每户建档立卡户预计每年增加纯收入上万元。同时,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贫困人口,由社会保障兜底,通过多措并举,强有力地助推少数民族贫困群众。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在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为推动祥云县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祥云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出台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突出了帮扶贫困少数民族。祥云县通过认真摸清家底,在全省大数据库中,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户1659户,5839人,占全县总建档立卡户人口22.32%。结合少数民族群众实际需求做好规划:一是规划了少数民族贫困建档立卡住房改造扶贫户1330户。其中,2016年400户,2017年400户,2018年200户,2019年200户,2020年1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少数民族住房改造每户争取省级资金补助2万元,共争取省级资金补助2660万元,整合资金5320万元,总投资7980万元。二是规划了一个少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东山乡,争取省级项目资金300万元,整合资金1700万元,总投资2000万元。三是规划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项目10个,争取省级资金1000万元,整合资金5119.6万元,总投资6119.6万元。四是规划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6个,争取省级资金600万元,整合资金1800万元,总投资2400万元。
  扶贫攻坚工作从找准“病因”,到炮制“良药”,从“输血”到“造血”,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祥云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脚步铿锵,奋力前行,为决胜脱贫攻坚战描绘着一幅幅幸福蓝图。
  责任编辑:何巧丽
其他文献
入刊理由  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近年来,尤其是201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旅游强省建设决定以来,云南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成功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旅游消费需求转型变化、旅游目的地竞争激烈等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走出了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特色旅游发展之路。但是,正所谓“福祸相依”,良好态势的背后仍然暗藏危机,相关部门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助力云南旅
期刊
入刊理由: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大汽车厂纷纷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或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或以直接出口的方式,使得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挑战总是伴随着机遇,广汽传祺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已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挑战也总是和机遇形影不离。  随着中国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发展,自主品牌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传祺是广汽集团首款自主研发车型,本着“至精志广”的广汽精神,它的诞生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
期刊
入刊理由  澄江是享誉全国的国际生命之城和高原湖滨生态旅游之城。近年来,澄江紧紧围绕抚仙湖、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这两大世界级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创新活县、产业强县”战略,促进生态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融合发展,澄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澄江深化发展的创新之年,旨在探索一城五镇多村建设新路子,把澄江打造为继丽江、大理之后的
期刊
入刊理由  云南勐库大叶种茶早已享誉世界。如果说勐库茶是一顶耀眼的皇冠的话,那么,冰岛茶就是皇冠上的那颗最璀璨的明珠。既往,它是土司贵族的专用茶园;今朝,它是中国大叶种的最佳品种。独特的天象地理,悠长的历史岁月,最佳的物种基因,自然天成,铸就了冰岛超凡脱俗的卓越品质。只要冰岛在,普洱茶就永远是茶人最向往的精神家园。今天,让我们走进临沧双江勐库冰岛古树茶厂,一起感受冰岛茶水路细腻,茶汤甘美的王者之气
期刊
惊闻忠实老师骤然离世的消息,我一时不知所措,好像天塌下一样……沉默半晌,一种痛彻心扉的悲楚涌上心头。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是2016年4月29日(农历丙申年三月廿十三)11:49分,远在山东淄博的大学同学陈作云给我发信息说:“著名作家陈忠实于今日7:40去世!”当时我正在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参与一个振兴家乡的发展论坛。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的陈忠实,他既是我非常敬重的同仁,又是我十分尊敬的前辈;既是我文
期刊
入刊理由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曲靖市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陆良县委结合陆良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大力实施农业‘96532'工程,推进陆良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力求在农业产业发展、品牌创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深化农产品加工和发展互联网+农业上有重大突破,快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强县。  发展9大优势产业  巩固粮食生
期刊
普洱 沿边开放走向世界  在中老边境,中老缅三国交界的云南普洱江城县,人们喜爱在老挝咖啡铺消磨时光,边民互市生产生活交流频繁。向北500多公里的云南省会昆明,产自普洱的咖啡,正与来自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上百种咖啡,在第四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同台竞争。以往,以“边民互市”为主的云南对外开放“小船”,正借着南博会的东风,逐渐升级为“远洋巨轮”,并在“一带一路”中扬帆启航。  昨天
期刊
入刊理由  农垦系统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国家队”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而作为农垦系统大家庭中的一员,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农垦”)是以天然橡胶种植加工为主业,高原特色农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机械制造业五大产业齐头并进的省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一个数十年来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的企业,一个在祖国西南边陲屯垦戍边,谱写绿色史篇的企业。橡胶生产是云南农垦的主导产业,云南农垦拥有
期刊
入刊理由  王金强,一个被人们誉为“滇中怪杰”的人。他自幼研习中西绘画、书法、音乐及篆刻,视艺术为人生道场。三十余载潜心艺事,以百家为师、以自然为伍;以心灵为田、以情感为本;以音律为脉动、以墨彩为歌咏。虔诚于尺辐间姿意运笔,构筑凝固的旋律与节律;痴迷于抚琴中随性挑拨,体味跃动的点线与色彩;执著于墨色渗化的启迪下一意孤行,在琴弦交错的鼓舞中顺水推舟;享受于声色互补中自我陶醉,在音画相映里自在徜徉……
期刊
2015年,玉溪市旅游工作瞄准旅游形势变化,立足资源本底优势、坚持产业问题导向,抢抓旅游强省建设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建设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产品建设和提档升级,加大宣传促销和市场营销力度,强化旅游市场整治监管,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动玉溪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这一年,玉溪市接待海外旅游者5151人次,同比增长5.92%;接待国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