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出行方式有多任性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埃及,出行可选的交通工具不少,可是每一种都有满满的“槽点”。埃及有我体验过的最糟糕的公交系统。
  在埃及的头一年,我热情满满地到处去玩,但是到了第二年我就蜕变成了“家里蹲”,距离大于两公里的活动就不想参加了。
  埃及的铁路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拥有铁路的国家之一,而如今埃及的铁路运输却变得落后且效率低下。最近听闻埃及已经在修建高铁,可惜在我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恐怕是体验不到了。
  我住在亚历山大港,埃及的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是开罗)。这里长驻的华人不多,没有中国超市,也没有原汁原味的中国餐馆。到埃及的第一年,我仅仅凭着对猪肉和中国菜的执念就愿意一次次跑到开罗去。
  亚历山大港和开罗之间仅有大约220公里的距離。我记得有一首歌唱道:“越过山丘,才发现还有十座山丘……”这句歌词能够很贴切地表达出我往返于两座城市时的心情。
  火车乌龟般的前行速度让人身心俱疲。
  火车每小时一班,其间还会穿插一些没有门的黄皮火车。这样的频次其实很不错,而且可以上车补票,完全满足说走就走的需要。然而,不论是直达特快还是普通班次,从坐上火车的那一刻起,时间似乎就由不得你做主了。
  因为各种班次的火车要共用同一条轨道,火车经常塞在半路。即使直达特快列车也要老老实实在后面排队。从亚历山大到开罗,3个小时能到已经很不错了,4个小时则很正常,5个小时也可以理解。
  有一次,我在开罗逛到很晚,搭乘了晚上九点出发的火车,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凌晨一点多才到达亚历山大。
  还有一次,我去坦塔(亚历山大和开罗中间的一个城市)找朋友玩耍,去的时候火车几乎没有延误,一切顺利。这让埃及友人惊叹于我的运气爆表。
  然而返程时却没有那么顺利了。
  由于埃及的站台上没有实时更新的时间告示牌,所以像坦塔这样的途经站的时刻表就成了一个谜。再加上火车的停站时间又特别短,我当时只能死等,完全不敢走远,憋着尿也不敢去厕所——万一就在那几分钟里火车刚好到了,我会哭晕在站台上。
  那一次,苦等一个半小时后,火车才终于到来。其实回想一下,我当时应该随便跳上一列开往亚历山大的火车,上车后再补票,或者去挤面包车回。
  在埃及坐火车感觉特别无聊,虽然车厢连接处可以抽烟,但轨道两旁的景色一直很单调——黄土色房子,植被稀少的荒野上一棵棵孤独的椰枣树立在那儿。来埃及后,我特别怀念国内绿葱葱的山和原野。
  埃及的电车
  电车是亚历山大的一个标志,自1860年起就开始运营,也是全球最古老的轻轨运输系统。作为一项“非遗”,电车现在还保留着曾经的那份沧桑。虽然轨道有过维护,车厢也多次更换,但电车的设计现在看来已经非常落后。
  电车运行在沿着海岸线的几条旧线路上,到不了亚历山大南面的几个商圈。
  沿海的几条马路除了海滨大道外,都只是双车道,车又特别多,有点拥堵,所以开车和电车的速度其实差不多。电车轨道位于双向马路的中间,需要与汽车一起等待交警指挥。电车行进的途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路口等待放行。
  有趣的是,埃及的汽车司机会集体鸣笛提醒交警 “该把红灯换成绿灯了”。我出行会尽量选电车,因为票价便宜,中间的车厢是1埃镑(约等于0.4元人民币),最后一节车厢就是半埃镑了,晃晃悠悠的也总能到目的地。
  有些电车司机开车特别猛,电车加速后车厢会剧烈地左右摇摆,而且电车门还总不关。我刚开始坐电车时心惊胆战,感觉整个人会飞出去。电车里没空调,夏天时就像一个闷炉。一旦停车,车厢温度就会急剧上升,把人闷得喘不过气来。
  当地的小青年特别喜欢在电车上找刺激,经常好几个人等电车开动后,追着电车跑,一个接一个扒着护栏跳上去,到了下一站又会跳下车,再重复跳上车,乐此不疲。还有些小青年会或坐或站在车厢连接处的挂钩上。
  刚到亚历山大时,我发现电车车厢里遍地垃圾,车壁上也是各种污垢,很多乘客买票后都随地一丢。这种情况现在好了很多,至少地上垃圾少了。
  我曾经在电车上偶遇一位韩国老爷爷,他希望我向车厢里的乘客分发小卡片,鼓励他们捡起地上的垃圾。他还准备了一袋饼干,用来奖励那些捡起垃圾的人。
  卡片上写道:请您将垃圾投入垃圾桶,让我们将一个美丽的亚历山大作为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
  埃及的地铁
  开罗的地铁自1987年开始运营,至今保留着30年前的老旧风格,而且只有穿过市中心的两条半线路,那半条现在还只修完了第一阶段。
  一直以来,我都挺喜欢开罗的地铁,票价便宜,速度快,班次多,而且会经过麦阿迪和学生城这两个我常去的华人聚居区。
  开罗的地铁和亚历山大的电车上都设有女性专用车厢。虽然我经常坐开罗的地铁,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意识到设置女性车厢的意义所在。
  直到有一次,在高峰时段,我带着同行的女生一起上了混合车厢,很不幸发生了让人尴尬的事情。女生在混合车厢只坐了一站就哭着跑下了车。我每次回想起这件事,都会感到深深的愧疚。
  埃及的小巴
  埃及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穿行而过的小巴。小巴不仅在市区内通行,也去其他城市。
  车票价格都非常低廉,市区内再远也只要5埃镑(约合2元人民币),从亚历山大到开罗的长途车也才30埃镑。
  小巴司机个个像赛车手,一路上见缝插针,一手抓方向盘,一手收车钱,同时还换挡,常常是一脚油门后紧跟着一脚急刹车。听说很早以前有中国人来埃及卖小巴的刹车片,许多人发了大财。


  初到埃及时,看见当地人站在马路边比画着各种各样的手势,仿佛看见了一群魔法师。后来才知道那是乘客在拦小巴。不同的手势代表不同的目的地,比如举起四根手指就是去四季酒店,或者将手掌朝一个方向挥动就是一路前行。小巴司机看到愿意去的目的地就会停下来。拦小巴也是件挺有趣的事。
  可是因为坐小巴太难受,我对小巴就是喜欢不起来。小巴最多可以塞下11个人,跟沙丁鱼罐头一样。我因为瘦,经常被挤得腰都快断了。
  有一次赶火车误点了,我就和朋友跑去坐小巴,3个人挤在最后一排,脚都没处放。虽然司机一路风驰电掣,但也还是开了3个小时才到开罗。下车后,个个浑身酸痛。
  在埃及,没有两辆完全一样的小巴。司机会在车里车外加装各种各样的零件。曾经见过一辆小巴的拉门上喷着“第四人民医院”几个字,嗯,这是一扇有故事的门。
  当地人上小巴后,经常会说一句“愿你平安”,其他乘客也会回一句“也愿你平安”。这种陌生人之间相互的祝福、问候,我每次听到都觉得非常温暖。
其他文献
[知趣]  问:假期在家睡个懒觉真的好难啊,被父母以各种方式要挟起床。他们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我睡懒觉。为什么我的父母这么奇怪呢?  答:不是你的父母奇怪,而是全国的父母都是这样。即便你有一千个睡懒觉的理由,他们也能用一万种方式喊你起床。睡懒觉就是原罪,这是全国父母的信仰。  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年轻人每天都很困,难得有假期能补个觉,仍然免不了被父母叫起床。起初,父母会连哄带骗叫你起床。比如,夸张
期刊
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注意消毒……疫情发生后,很多人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一项调查显示:98.0%的受访者更加注重个人卫生了,养成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和多通风等好习惯,77.6%的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仍会继续保持这些习惯。  习惯作为一种惯性的力量,建立新习惯或打破旧习惯通常比想象的要困难。疫情之下,大敌当前,一系列卫生防疫行为的重复能让人们养成好习惯。但压力下的重复,则可能使一些人存在潜意
期刊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会因为性格、兴趣、观念上的相似而彼此吸引、集聚,在群体交往过程中不断磨合,产生群体凝聚力,在兴趣和观点上越来越趋于一致。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群体集聚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依靠朋友圈、群组、关注,主动获取与自己观点类似的信息;另一方面,人们在网络上被算法的自动化推荐被动“投喂”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然而,这样的志趣相同、气味相投,在不知不觉间却为我们自己建起了
期刊
1  之前,我很喜欢用“漫漫人生”一词,因为发自内心地认为人生漫漫看不到尽头,可以尽情挥霍。然而,2020年,全世界疫情暴发,我看人挣扎求生,看人落寞死去,终于明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明天。  在关于疫情的所有新闻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人。他的女儿因肺炎去世,他和老伴、13岁的孙女均被感染。老人在深夜学会了用微博,向外界发出了第一条消息:“你好。”他的求助消息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转发,一家三口顺
期刊
看一部电影  如果我想邀你一起看《奇幻精灵事件簿》,你会不会觉得太幼稚?其实我是认真的,毕竟,生活总是需要调剂的。  故事的开端,男孩杰瑞德心不甘情不愿地跟随母亲、姐姐、同胞兄弟搬进了森林里的老屋。这里阴森古怪,落叶能无风卷动,封闭的墙壁里时有怪响。  杰瑞德出于好奇,打开了一本被藏匿的图册,解开了关于森林精灵的秘密,也惹来了危及生命的麻烦。守护老房子的小精灵告诉他,一个觊觎图册的妖魔集结了一帮小
期刊
有些事,可能真的无法挽回。比如那天,我亲手剪毁了自己的刘海。  本来它只是有一点儿长,容易遮住眼睛,额头出汗的时候会粘在一起,但无论如何都还看得过去,现在可好——狗啃了似的,横在眉毛上方一厘米,傻气逼人。  我彻底没法出门见人了。  其实我知道剪刘海是个技术活,可有时候就是忍不住,看到剪刀正好在手边,头脑一热,就上了。  其实尝试给自己剪头发也没什么不好,只要别太鲁莽,专心致志,屏息静气,小心翼翼
期刊
2012年,荷兰艺术家博纳特·斯米蒂斯使用一台烟雾发生器,加上一些水汽和强烈的放电,于室内制造了一个雷暴云团。他将作品命名为“Nimbus II”,此前,他曾在2010年举办了第一届以室内积雨云为主题的展览——“Nimbus”。  为什么要成为一个制造积雨云的人?被突如其来的电闪雷鸣抓住,这可不是什么好运气,但暴雨和闪电说不定也有其可爱之处,正如一句谚语所说:“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或者说事物总可
期刊
1.孤独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叫优茗,优茗在十几岁的时候,爆发过一次叛逆期,和那些抽烟喝酒逃课的叛逆相比,优茗的叛逆简直太保守了,伤害值却不低,原因很简单,她自闭了。  那时学校和家长普遍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优茗自己也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好理解为学习压力太大。  她每天都很孤独,哪怕身在乌泱泱的人群里做课间操,自己也像是孤身一个人。很难集中精神看书,上课不敢和老师目光对视,不敢和同学说话,直到
期刊
作为清朝皇帝之一,道光既不是开国之主,也不是亡国之君;算不上昏君,但也鲜有作为。可谓存在感极低,平庸中的平庸,似乎无法作为后世茶余饭后的谈资。  说起道光其人,只隐约记得他是个极为节俭的皇帝。道光继承皇位之前就是个很勤俭的皇子,即位之初,他便发表了《御制声色货利谕》,这是表达他节约理想的宣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义轻利,不蓄私财;二是停止各省进贡;三是不再增减宫殿楼阁。  道光曾言:“百
期刊
在我27岁的时候, 我辞去了一份非常有挑战性的职业——企业管理咨询,转而投入一份更加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教育。我来到纽约的一所公立学校,教七年级学生的数学。 和别的老师一样,我会给学生们做小测验和考试,会给他们布置家庭作业。当这些试卷和作业收上来之后,我计算了他们的成绩。  让我震惊的是,智商的高低并不是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之间唯一的差别。一些在课业上表现很好的学生,并不具有非常高的智商。而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