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品德题材教学对策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内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堂中开展品德教育,能够充分的挖掘美术教材中品德题材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陶冶情操,真正的落实教育的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进行品德教育提出改进性意见,为美术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美术 品德教学 美术课堂
  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构成内容,对帮助学生创建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品德教育在美术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假如在教学过程中将品德教育和美术教育高效的结合起来,会让美术教学如虎添翼一般,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品德教育的渗透,是目前美术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基本情况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美术也不再被人们认为是副科,教师与学生家长也逐渐认识到小学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及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可是,小学美术教育中很多现实性的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第一,忽略了美术课程的渗透性价值。学校长期以来开展应试性教育,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之上,忽略了美术课程的改革與进步,甚至占用美术教学课时,将美术课堂变为应试教育的替代课程,并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开展。第二,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化,一些学校为了节省学校支出,不注重专业美术教师团队的建设。降低了教育投资,并不招聘专业的美术老师,而是经由其他专业的教师代替,并没有根据美术科目的教学特点进行美术教学。第三,小学美术课程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学生的学习成果仅仅是本子上的一幅画,忽略了品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小学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乐观向上,热爱祖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让学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美好的明天。
  二.小学美术教学品德题材教学对策
  (一)充分挖掘美术教材挖掘教材。卡尔威特提出“绘画可以使孩子一生更加富于色彩,使孩子更能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并使孩子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老师要认真的钻研美术教材,充分的挖掘美术教材中品德题材的内容,将品德教育融汇到课堂知识的讲解之中。美术教材中所含有的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挖掘,及时、灵活的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比如,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比较优秀的画家:齐白石、徐悲鸿等。讲述这些画家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懂得只有付出才能够收获成功,然而每个人成功的体现方式是不一样的。再如,在开展“环保小发明”活动中,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学校、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如,用塑料瓶制作羽毛球、运用塑料瓶制作花盆等。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产生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当地的特色。在《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校的美术教学能够结合本地区补充乡土教材,这些教材具备地域性,时代性以及本土性。老师可以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本家乡的美术文化特点以及民间艺术,与此同时老师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真实的环境。比如,在教学《各式各样的民居》这一课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准则,能够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开始观察房子的外形特征,组织学生探索房子的外在特点以及内在结构特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观察研究与老师的认真讲解,对各式各样民居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升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学生彼此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绘画能力,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家乡发展历程有深刻的感受,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让学生树立自觉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
  (三)在美术作业中渗透品德教育。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清楚的指出,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与提供,淡化选择与判断的作用,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作品的评判,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构成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更加影响到学生自身人格的成长,因此在对美术作业评价的时候,要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用美术语言来进行评价,使学生从小形成一种正确的美术学习观,努力学会欣赏生活、欣赏作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来使学生淡化能力之间的差别,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的进步点,积极进行表扬,使学生学会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该全面的运用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达到心灵层面的净化,在道德方面受到重要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龚绯霖.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法[J].才智.2015(35)
  [2]刘艳丽.如何推进小学美术素质教育的进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
  [3]许静.让学生乐学、能学、会学——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师.2017(S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文学月报》是抗战时期重庆文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之一,而诗歌是其文艺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文学月报》刊登的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拟就《文学月报》诗歌的特征及意义作具体分析,进而加深对抗战时期特别是抗战中期诗歌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抗战时期 《文学月报》 诗歌  一.《文学月报》诗歌概况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重庆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
期刊
内容摘要:沈阳地区名胜景点介绍翻译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研究沈阳地区名胜景点介绍英文翻译的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使沈阳名胜景点英文介绍专业化,促进沈阳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沈阳地区 名胜景点介绍 英文翻译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进入中国游览各大名胜景点。沈阳是辽宁省省会,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
内容摘要:《百鸟朝凤》以一个唢呐班境遇小视角折射时代的变化,讲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导致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和师承几百年古老技艺后继无人,也展现出了人们对文化传承、古老村落文化与习俗的怀念情感,复刻出了一个有规矩讲情义的年代,充满了人文情怀。   关键词:百鸟朝凤 人文情怀 信念 情义  2016年,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在上映之前因下跪排片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就如吴导演所推崇和贯彻“对诚信、善
内容摘要:中学生处于变化发展时期。思维品质逐渐完善,向成人过渡。但仍然不完善,遇到事情,中学生易犯偏激、偏执,固执己见、情绪性、极端化思维、糟糕至极想法等诸多倾向。通过学习《道德经》辩证的看待问题,有利于初中生思维的成熟,有利于完善他们的人格发展。分析《道德经》当中的辩证思想,对于初中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道德經》 辩证法 中学教育 思维发展  《道德经》中充满了辩证思想。《道德经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是“一路一带”重大战略的提出,单纯的外语专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的趋势,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 现状 问题 培养策略  1.研究现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古代丝绸之路就为各国经
内容摘要:利用大数据来服务教学,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大数据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方式改革和利用大数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分析欧美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以开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大学教学 大数据 一帶一路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学和研究也有了新的契机,指导学生利用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收集自“一带一路”项目提出以来英美等西方媒体
内容摘要:借助语用论辩学视角下的分离论证框架,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答记者问为例,本研究探索了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这一机构性语境对发言人话语中分离论证的影响。本研究重构了发言人话语的论辩框架,分析了发言人话语中分离论证的策略操控形式。研究结果显示,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机构性语境的制约下,发言人陆慷为站稳国家立场,迎合受众需求,在开始阶段选取共同出发点时使用了分离论证,增强了其论证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用
制作意图:rn每次区域游戏时,在美工区孩子们总是喜欢用创意泥和彩色纸张制作漂亮的花儿,并且他们会自发地将这些做好的花儿拿到其他区“售卖”给其他幼儿.但是每次做完的作品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基层社区治理的复杂化和专业化以及治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社区治理的体制和经验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基层治理的要求。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迫切希望探索一种新型的基层治理模式,来缓和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党的十九大也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但是,目前而言,社区治理仍然存在治理方式单一、制度化不足等问题。因此,为了推动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合
内容摘要: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仪式通常被分为两类,即生命过渡仪式与强化仪式。其中生命过渡仪式又称“通过仪式”。德国人类学家盖纳普给“通过仪式”的定义是:“伴随着每一次地点、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年龄的改变而举行的仪式”。[1]生命必须经历的几个具有标志性的转变:出生、成年、婚姻、死亡,都是社会精心安排的仪式主题。参与这些“仪式”的人以及社会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发生着转变。这些仪式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