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构为何被关注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轮危机中,全球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报告的损失高达1.8万亿美元,其中18家大型金融机构的损失超过了50%。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成为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化为全球经济危机的关键点。
  为此,美欧国家向金融体系注资额高达1.4万亿美元,购买金融机构资产高达4.8万亿美元,并为4.6万亿美元的金融机构负债提供了保证,为拯救金融体系付出巨额的成本,这是西方国家主权债务迅速膨胀、诱发主权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上述数据仅代表大型金融机构危机造成的直接财务成本,远远低于其造成的潜在宏观成本。“金融巨人”的倒下具有强烈的公共政策和监管制度含义,前提是准确把握大型金融机构经营失败的真正原因。
  业务日趋复杂是危机原因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浪潮,各国纷纷拆除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间的防火墙,欧美大型商业银行逐步由传统的“信贷中介”演变为“全能的金融市场中介”,“股权文化”取代“信贷文化”,经营模式由“购买-持有”模式转向“发起-分销”模式。
  部分欧美国家大型银行资产非信贷化、资金来源批发化、收入非利息化的趋势越演越烈。如德意志将衍生品交易业务、股票和债券发行业务、现金管理和清算业务等三大类业务作为核心。其2009年中的资产负债表中,信贷仅占资产的15%,存款仅占负债的21%,67%的资产和50%以上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花旗银行的贷款占资产、存款占负债的比例也仅为32.8%和41.5%。
  在本轮危机中,这些银行暴露出重大的信用损失和资产减记,而传统经营的银行损失却很小。
  杠杆率迅速攀升亦加剧了风险。高杠杆是商业银行信贷中介功能在财务结构上的具体表现,也是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源头之一。在本轮危机之前几年的低利率环境、流动性过剩以及金融工具的创新背景下,金融部门的杠杆效应明显上升。
  1993~2007年,美国商业银行杠杆倍数(有形资产/有形普通股)由16倍上升到25倍;进一步分析发现,杠杆效应上升主要是大型银行引起的,前10大银行的杠杆倍数由18倍上升到34倍,而且这还不包括表外业务;2000~2008年间,英国主要银行的杠杆倍数也从20倍上升到30倍。若考虑表外实体以及衍生产品的内嵌杠杆率,2008年美国、欧洲大陆、英国大型复杂金融机构杠杆倍数为45倍、50倍和35倍。本轮危机期间,大型金融机构为维护资本充足率而进行的去杠杆化,压低了金融资产价格,所导致的价格下降螺旋,放大了系统性风险。
  业务关联性显著上升导致大型金融机构风险迅速蔓延为全球化问题。过去三十年间,金融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全球所有经济体的境外资产和负债占GDP的比例平均上升了6倍,集中在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二十家大型、复杂金融机构实际承担了全球金融中介的功能,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附属机构或表外机构主导了全球债券、股票、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结构化金融产品和场外衍生品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推动了全球银行体系迅速膨胀,2002~2009年间全球银行体系总资产从13.2万亿美元增加30.5万亿美元。金融体系关联性的上升使得某个市场流动性断裂和损失迅速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的重新组合,金融市场的冲击被迅速传递并放大。
  此外,激励机制严重扭曲也是大型金融机构酝酿系统性风险的原因。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是全社会的“风险中介”,因此金融机构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期限安排应与其业务内在风险相适应。但长期以来国际化大银行的薪酬机制主要基于短期业务表现,未能反映业务的风险成本。
  一是金融机构随着资产可交易性上升导致风险转移幻觉,业务决策短期化,过度承担风险;二是内部人主导薪酬机制,奖金支付甚至不考虑股东的利益,2007~2008年间许多大银行盈利水平大幅度下滑,甚至严重亏损,高管层仍领取巨额的奖金和离职费用;三是薪酬的绝对水平过高,2004~2007年间全球前7大批发银行的薪酬费用上升了74%;四是金融机构薪酬水平过度向前台业务倾斜,前台业务与中后台风险管理、监督部门之间薪酬水平存在系统性错配。
其他文献
国家的远见部长系列访谈  新兴产业的灵魂就在于关键技术,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新兴产业,所以功夫应该下在创新上,这种创新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从北京北城惠新东街的中石化,到西南面的国资委,再到和平里的安监总局,以及现在西单旁边的工信部,李毅中任职的地理轨迹,划出的是一条贯穿京城东北西南的直线。如今,历经40年传统产业的他,最关注的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经国家周刊》对李毅中的访问就从
期刊
《首尔宣言》看似老生常谈,但大国领导人聚在一起,传递协商合作的讯息,以避免人人为己、人人受损的“囚徒困境”,也是一件好事    时 间:11月12日韩国首尔当地时间下午3点45分前后;地点: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新闻中心。  突然,广播里传出会议成果《G20首尔峰会领导人宣言》的文本即将发布的消息,各路记者即刻从座位上站起,三步并作两步,奔向材料发布地点。人群迅速从四面八方汇集,场景犹如抢购
期刊
上海,2010年圣诞前夕,突如其来的寒潮并没有影响南京路步行街的喧嚣与鼎沸,在这条上海滩最著名的商业街上,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而距此不远的北京东路就没有这么繁华了,一座名为“新科技京城”的大厦就坐落在这条并不热闹的街上。这座看似普通的楼,却有一个好彩头的门牌号码“668”,颇似广东人口中的“顺顺发”。  在没有查询之前,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这里有一家坐拥多张金融牌照、控股多家上市公司的金融巨头。华
期刊
“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该租的租,该买的买”,构筑一个架构清晰、底座扎实、各取所需的住房供应平台,方是众望所归    近日,有媒体援引“某权威人士”的话称:“发改委将直接干预房价”。此消息即刻引发地产股与金融股双双下跌。且不说这样的政策近期是否真会出台,单就政策逻辑而言,还有待商榷:如果真的把商品房全部转为“限价房”,是否就能帮助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发改委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
期刊
在海航集团打造全产业平台的过程中,其内部融资的技巧也十分高明    海航集团(下称“海航”)是金融危机以来最忙碌的企业之一。这家成立17年的产业集团正在经历最快速的发展阶段,资产规模和收入规模正以超过历史年均两倍的速度累积,2008年以来的增长率双双超过60%,尚未出现减速迹象。  危机中抄底,海航集团不遗余力地在各领域开疆拓土,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新华物流”)是其代表作。  
期刊
无锡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62家,为全国地级城市之最,这也是国内外VC、PE入驻无锡的因素之一    拿出9亿元资金成立一支股权投资基金,这是一个PE(私募股权基金)城市的气度。  11月12日,无锡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产业集团”)与上海元通资本签约共同成立元通中国成长基金,基金规模30亿元人民币。  “其中20亿元为人民币,另外相当于10亿元人民币的境外平行基金。”无锡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蒋
期刊
国内A股市场在2010年11月再次迎来解禁洪峰,解禁规模超过上半年的总和。  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A股市场共有115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份解禁,解禁股份总量为1736.82亿股,解禁市值超过2万亿元。  第一次解禁洪峰发生在一年前的2009年10月,由于工商银行、上港集团的首发原始股东、中石化股权分置限售股份集中出现解禁,使得当月解禁规模达到了2.05万亿元。  在此次解禁洪峰中,最令市场瞩目的莫
期刊
划清中央与地方的管理界限,给予地方足够空间促进地方金融创新,地方金融的发展路径才能更清晰    完 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话题。  “十二五”规划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地方金融管理将成为未来五年金融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经历了数十年的金融改革,地方金融已逐步发展,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需要面临的诸多问题伴随而来。  作为地方金融管
期刊
这是一轮被延缓的通货膨胀,最终在2008年底大规模救市政策的刺激和2010年楼市调控的“倒逼”作用下,开始释放    中 国的物价上涨轻松掀翻了很多人的预期。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出炉10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4.4%的涨幅意味着,当月的物价上涨幅度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温和通胀范畴。此前一天,中国央行再度宣布紧缩流动性措施,自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期刊
海航集团10月16日高调宣布,其旗下造船业平台金海重工将出让一定比例的股权,引进不超过10家战略投资者,最快将于2011年在A股主板上市。  在海航集团的内部输血、外部负债式扩张之后,金海重工终得以超常规发展。金海重工自2009年7月收归海航,短短一年时间,与资本市场而言,只欠临门一脚。  金海重工的上市启动,市场对海航集团庞大的产业和资本链条,得窥一斑:高度扩张的不仅仅金海重工所在的物流板块,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