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x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只作为一个“听众”,在下面被动地听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总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教师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使学生失去思考问题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将变得狭隘,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激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问题情境,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亲自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需要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心中有疑问,才会促使他们向老师质疑,才能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教师通过“质疑——解疑——释疑”,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呢?
  
  一、尊重学生,使他们“敢问”。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甚至受到老师的指责、挖苦及批评,于是,学生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了。因此,要学生敢问,教师必须建立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创设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气氛,可以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课堂的一员,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对跃跃欲试的学生给予鼓励,对有错误的学生给予指正,对在各方面都积极认真的学生加以表扬。要努力与学生沟通,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尊严、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而不能在学生中划分等级。要用友好的理解方式关怀学生,比如,摸摸头、微笑、拉拉手等一系列动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在课堂上要使用民主性的教学用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包括是错误的想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从做“学答”到做“学问”。
  (二)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这正是学生主动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主动意识,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舞学生质疑。对学生所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的发挥和显示。
  
  二、创造问题情景,使学生“想问”。
  
  在语文课堂上,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是点燃智慧的花火,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语文问题的氛围中,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比如,我在教学《养花》这篇课文时,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就紧扣词语的意思,设计相应的活动。我要求学生按照相应的角色去摸仿,凭借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正沉浸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的气氛中,就让学生把这段再读一遍。“虽然这么辛苦、劳累,你们觉得有意思吗?快乐吗?”教室顿时闹哄哄的。“课文内容太矛盾了”“是不是苦尽甘来?”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学生的问题就来了。
  
  三、潜移默化,让学生“好问”。
  
  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思考,要从各方面入手,采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让学生慢慢地养成提问题的好习惯。
  1.平时对学生多讲一些有关提问的名人故事。比如,著名科学家牛顿上学时,总是有一大堆的问题,而他的问题很离奇,有些问题老师也意想不到。可见,一个个问题像一级级台阶,引领着人们攀上成功的顶峰。听了这些名人故事,学生自然产生效仿的愿望,并会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实践,他们会明白善思好问是思维的开始。
  2.老师提供条件,创设机会,让学生提问。有些问题,我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小组提问:有时我会事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模仿提问;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比如,我教《放弃射门》这篇课文讲到足球比赛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听。“射门入球,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射门得分,对一个球员来讲是梦寐以求的事,也是很有价值的表现。可是,这篇课文中一位世界级球星在关键时刻却放弃了射门。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他到底为什么放弃射门?”“他是不是疯了呢?”“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学生也有很多问题。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提问兴趣,还拓展了学生思维。这样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老师提问,对同学提问,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不断发展。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追根问底,学生由被动提问逐渐转向主动提问,养成良好习惯,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
  总之,“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任何新的知识,新的发现都是从疑问中获得的。只要我们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勤思善想,引导学生“敢问”、“想问”、“乐问”,学生的思维品质就会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中GPC3mRNA表达是否可以作为肝癌血行微转移的标志物;补肾健脾方对移植性肝癌术后复发、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以及对肝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所谓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积弊,鲜明地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地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畅想的
当前学生的语文能力越来越差,语文成绩普遍不高,写作能力也随之下降。当众读书读得结结巴巴,别说读出感情,读出抑扬顿挫,就是基本的断句、节奏也无法掌握,更别说演讲、辩论了。究其原因是一些语文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我以为这是语文教学中的缺陷。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我们应有个重新的认识。  为什么要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出来的要比看出来的更富有深刻而广泛的内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声音更有穿透力,
近日,国际清算银行总裁奥古斯汀·卡斯滕斯发表演讲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全球经济,应对疫情影响的政策是前所未有的,突如其来的冲击需要采取迅速而大规模的政策应对,中
期刊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创造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使人从一种几乎“无”的状态中达到高境界的“有”。这使我想起了中国绘画、书法、园林等中的“留白”,以虚空传递丰盈,在不著一墨中表达着不尽的风流。这又使我想到了语文教学,如果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同时,也像这些艺术一样讲究“留白”,不是也能收到
戛纳时间2015年6月24日上午10点#We have a plan#的专场,电影制作者、人道主义者、活动家Richard Curtis与全球著名的创意热店BBH(Bartle Bogle Hegarty,中文名“百比赫”)创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双目失明伴肥胖患者的降糖治疗过程,结合自身药学特长,深入分析患者个体因素、降糖药物特点和循证药学证据,协助医生制定了个体化的降糖方案和药学监护要
目的:制备叶酸修饰长春新碱介孔二氧化硅脂质纳米粒(FA-VCR-MSNs-LP),对纳米粒进行质量评价并考察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一步合成法制备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NH2-MSNs),
目的:通过对中医临床证候、临床总有效率、肺功能、肺功能等级、呼吸困难评分、六分钟步行距离、生存质量等指标的分析,评价补肺益肾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
摘要: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面对语文课堂中屡屡出现的“节外生枝”,做为语文教师,应如何面对呢?本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四点策略,并列举了详实的教学事例,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文 课堂 节外生枝 策略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题记    一、缘起:一堂将要成功的公开课